-
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遭監管 券商研究亟需回歸本源隨著券商投研行業的亂象不斷突出,行業監管也逐漸趨嚴。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被監管點名。今年,有多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被點名,其中甚至不乏部分大型券商。11月4日,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關於對申萬宏源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上海證監局指出,申萬宏源子公司申銀萬國研究所開展發布研究報告業務,但未對研究所署名證券分析師劉洋在冠以公司名稱的公眾號上發布的某篇研報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
-
新年首家券商研報被「打臉」 上市公司發出五大聲明
券商研報在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中間已經出現了信任危機。 市場人士則認為,大部分個股被多家券商研報猛推之後股價都會開始瘋漲,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防止潛在的跟風炒作風險,尤其是不少前期已經有很大漲幅的股票,研報出臺後往往會成為前期潛伏資金的出貨良機。
-
東吳證券研報又翻車,分析師被罰二十萬
上市公司花式打臉券商研報事實上,券商因研報被上市公司「手撕」並不算新鮮事。就在上個月,剛發生一次類似的研報「翻車」事件。今年6月3日,滬矽產業公告稱,部分券商研報對公司業績預測與公司歷史業績情況差異較大;對公司股價預計的依據不足,為其單方面預測,未經公司確認,相關信息以公司公告為準。同時公司指出,自上市以來,滬矽產業沒有接受過任何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調研。
-
券商研報為何遭上市公司怒懟?
觀點提要 在牛市裡,券商研報只要不大量灌水,市場各方也不會太較真。而在下跌市裡,研報很可能為機構出貨打掩護,如果真是這樣,上市公司肯定不願意背鍋。
-
中信建投兩分析師被約談,「某研報」出了什麼問題?
昨晚(12月17日),這位明星分析師及中信建投另一位分析師卻因為研報不「嚴」被證監會約談。而就在十幾天前,中信建投也因為研報存在問題被監管。什麼研報?出了什麼問題引來證監會兩輪關注?券業觀察翻閱中信建投一個多月以來的公開研報,並未找到有武超則、金戈聯合署名的研報。業內人士稱,「可能是出問題後處理掉了」。一位券商從業人員告訴券業觀察,兩位分析師均屬於TMT行業分析師,而TMT、軍工、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分析報告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出問題。
-
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又現:滬矽產業緊急闢謠未接受過調研,研...
顯然,這又是一次上市公司「打臉」券商研報的戲碼。因公司股票交易連續30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0%,滬矽產業6月3日發布了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公告中稱,除公司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同時,還對近期部分券商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關於公司未來的業績、每股收益、股價和市值等指標預測進行了風險提示。
-
高「研值」的券商研報是怎麼做的?
說起券商研報,你會想到什麼? 相信在很多人眼中,對於研報的印象應該是「專業」、「高端」、「有深度」,閱讀研報也成為了金融人士的日常。 但是近年來,「高大上」的券商研報仿佛正在慢慢地走下神壇。
-
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
原標題: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海康威視訴安信證券名譽侵權一案,這是杭州地區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因研報內容不實狀告券商的案件。4月,海康威視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安信證券訴至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安信證券公司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並在全國性的網絡媒體和報刊上賠禮道歉。庭審中,雙方圍繞安信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是否構成侵權以及這份研報是否降低了海康威視的社會評價展開激烈辯論。
-
誰該對問題研報負責?處罰落實到個人 中信建投分析師被約談
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85後美女分析師因問題研報被約談11月30日,北京監管局發布了對中信建投採取責令改正措施決定。而金戈則為中信建投TMT行業分析師。多家券商因研報問題惹風波,有券商研報內容被認定存在虛假陳述和信息誤導事實上,在北京監管局對中信建投責令改正的同月,上海監管局也公布了關於對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
海康威視狀告安信證券 上市公司因研報與券商對簿公堂
有司法界人士稱,上市公司因研發報告內容不實與券商對簿公堂,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庭辯中,海康威視談及很多專業性問題,比如他們認為此次的安全問題並非海康威視自身的軟硬體問題,而是因為用戶沒有修改設備初始密碼或簡單密碼,使得黑客能夠攻擊到伺服器。據此,海康威視質問,安信刊發研報為什麼不去核實技術問題。另外,海康之後也迅速發出聲明,研報為何不採用。 安信證券說,他們基於的「事實」來自於公開媒體的報導,是媒體記者已經核實的,所以他們無需再核實。
-
解讀頻頻「猜」錯 券商研報成反向指標 - 經濟參考網
本周市場處變不驚的走勢讓券商們在選股上也變得毫無頭緒起來——既沒有集體看好的板塊,也鮮有抱團鼓吹的股票。不過,在記者對本周12篇變動評級和38篇首次覆蓋的研報進行統計時卻發現,有不少券商在解讀公司公告時,判斷頻頻與市場相左,研報一出即連連「踩雷」,無奈地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
-
因研報出現重大錯誤,又一家券商收罰單,今年已有5家券商被罰
又一家券商因研報合規問題接監管罰單。中泰證券最近收到山東證監局罰單,原因一是研報內容出現重大錯誤,二是對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機委託監控預警事項未及時有效處理。今年以來,監管不斷加強券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的合規監管力度,行業內監管罰單頻現。
-
「徐翔舊部」在研報裡透了上市公司的底?
現任新時代證券分析師的姚軒傑,便是其中一位。 之所以著重提及了姚軒傑,系因其日前所撰寫的一份關於視覺中國(SZ:000681)的研報,驟然引發一場風波,並因此進入了藥師的視線。 於是,以這一熱點事件作為引線,就讓我們開啟一段「澤熙」舊部的盤點之旅。
-
數十家券商分析師不幸掉入「瑞幸之坑」!波雲詭譎的造假之後LK何去...
無一家券商看空瑞幸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讓諸多券商都嚇出來一身冷汗。金妹兒查詢到的數據顯示,從瑞幸咖啡赴美上市,到暴雷之前,國內券商共發布了近10篇研報。注意,這一時間點發布的研報是在瑞幸上市之際。此外,中泰證券、興業證券、東興證券,國都證券、東方證券、中信證券等也發布過瑞幸的相關研報。金妹兒發現,大多研報都是說,瑞幸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在2019年二季度的時候。
-
中信建投武超則、金戈被北京證監局約談:研報存在兩方面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券商研報已經引發過不小的風波。11月12日晚,因研報指「美年愛康合併」,愛康國賓實名舉報國信證券分析師。9月16日,深圳證監局發布文件指出,個別證券分析師為了抓熱點,導致研報內容出現「硬傷」,對公司聲譽造成一定損害,轄區證券公司應當以此為戒。
-
4年前奇葩研報繼續追責 兩名前東吳證券分析師被罰20萬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4年前奇葩研報繼續追責!兩名前券商分析師被罰20萬,還曾被上市公司「打臉」一份「尷尬」的研報,不僅發布後迅速被公司「打臉」,還引得兩名分析師在近4年後再遭監管處罰。圖片來源:江蘇證監局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6年10月這份研報發布後,相關內容便被當事公司以澄清公告形式「打臉」,兩名分析師和東吳證券此後也遭到過江蘇證監局的處罰。對於近年來券業時有發生的研報撰寫轉載違規行為,監管層面也在持續完善規則並加大懲處力度。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還有多家罰單在路上? 摘要 【什麼情況?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 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
-
兩大頭部券商接連受罰,均因研報不合規!賣方研究遭整頓...
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中信建投證券因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被責令改正。而它並非近期首家因不合規研報被監管「點名」的券商,11月4日,申萬宏源證券因未對某分析師謀篇研報進行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責令改正的監管函。券商研報合規監管愈發嚴苛。
-
券商首席喊話:本輪牛市已經結束了!研報頻繁唱空上市公司...
此外,近日幾家券商「唱空」上市公司的研報也引發市場關注。據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券商共下調評級175次。其中國電南瑞(600406)、南方航空(600029)、東方航空(600115)、迪歐家居、龍淨環保(600388)、均勝電子(600699)、旗濱集團(601636)、韻達股份(002120)、三友化工(600409)、雲南旅遊(002059)、中國鋁業(601600)、錫業股份(000960)、寧波高發(603788)、溫氏股份(300498)、璞泰來(603659)、德邦股份(603056)等22家公司分別被券商下調評級為
-
因研報研究依據不充分等問題,中信建投分析師被監管約談,此前已有...
經查,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某研究報告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報告參考資料未經規範信息源確認,關鍵數據交叉驗證不足,數據基礎不紮實;二是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分析邏輯客觀性不足,以預測數據和假設條件主觀推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