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國畫作品,筆墨精緻,設色淡雅,格調溫馨

2020-10-09 雲生活ABC

清朝末年,在浙江杭州有一位出色書畫家出生。在「四任」中,是最為傑出的,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他的名字叫任伯年

任伯年出生於書香世家,父親和伯父都是畫家,從小受家庭薰陶,他就喜歡上了繪畫。

任伯年繪畫源於鄉村版畫,他繼承傳統的繪畫技法,又吸收了西方繪畫的速寫和設色手法,使自己的繪畫作品獨具特色。他擅長畫像,是當時畫像的高手。但是在他的藝術成就來說,花鳥畫技藝精湛,筆墨簡逸,設色明淨淡雅,兼工帶寫,溫馨的格調,對近、現代國畫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任伯年在他短暫二十多年的繪畫史上,留下了數以千計的作品,是少有的多產畫家,也給我們後輩留下了寶貴的資源,讓後人學習和鑑賞。

2005年7月,任伯年的一幅《華祝三多圖》以2860萬高價在拍賣會上成交,足以證明任伯年繪畫水平的高超。

這樣的國畫作品著實讓人稱讚,賞心悅目的畫面,唯美飄逸。有工筆有寫意,線條流暢,功力深厚!

好的作品一起欣賞,好的故事一起回顧,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點讚評論和關注!

相關焦點

  • 任伯年 | 國畫作品鑑賞
    >任頤(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清末著名畫家。自幼隨父賣畫,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為生。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傑」之一。
  • 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兼工帶寫的海派巨匠任伯年作品
    按「癸未」為清光緒九年(1883年),時年作者43歲。後鈐「頤印」白方印。畫心左下鈐收藏印「文萼心賞」朱方印。清末「海派」大家任伯年素來喜愛創作以雞為題材的繪畫,他的傳世作品中此類題材的繪畫僅畫軸一項故宮博物院就藏有20餘軸。任伯年畫的既有雉雞,也有家雞。本幅中,竹籬外桃花綻放,棕櫚大葉掩映,公雞悠閒地漫步,神態倨傲。
  • 幽鳥鳴春:任伯年花鳥作品欣賞
    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採、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他的畫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圖新巧,主題突出,疏中有密,虛實相間,濃淡相生,富有詩情畫意,創造了一種清新流暢的獨特風格,在「正統派」外別樹一幟。
  • 這樣欣賞任伯年的畫太過癮啦!筆墨細節盡收眼底!
    清 任伯年 貓 任伯年的花鳥畫更富有創造,富有巧趣。後取法惲派及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對近現代花鳥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 任頤《花鳥圖冊》|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
    任頤(1840—1896),初名潤,字伯年,浙江山陰人,清末畫家。他的繪畫題材廣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鳥無所不擅。與吳昌碩、蒲華、虛谷合稱 「清末海派四傑」。他的繪畫筆墨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了兼工帶寫、格調溫馨的畫法,開闢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對近現代花鳥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 海上畫派任伯年畫作欣賞
    任頤(1840—1896),初名潤,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浙江山陰人,清末畫家,是海派的重要代表。繪畫題材廣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鳥無不擅長。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圖新巧,主題突出,疏中有密,虛實相間,濃淡相生,富有詩情畫意,清新流暢是他的獨特風格。
  • 秀逸疏宕 詩情畫意——任伯年筆下的花鳥世界
    任頤初名潤,字小樓,後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於鴉片戰爭的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卒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父親任聲鶴是民間畫像師,大伯任熊,二伯任燻,已是名聲顯赫的畫家。少時受家庭的薰染,已能繪畫。
  • 讀畫兒(1):任伯年的花鳥世界
    任頤(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清末著名畫家。任伯年自幼隨父賣畫,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為生。
  • 任伯年人物作品
    酸寒尉像 立軸 紙本設色 1888年作 浙江省博物館藏  款識:酸寒尉像。  加官進爵 鏡片 設色紙本 丁丑(1877年)作  款識:光緒丁丑仲秋,伯年任頤寫於春申浦上。鈐印:任頤之印、伯年  任伯年的人物畫是晚清「海派人物畫」的代表。
  • 任伯年的畫有古風古韻,畫風清靜淡雅,讀之讓人暢快
    任伯年的畫有古風古韻,畫風清靜淡雅,讀之讓人暢快▲任伯年作品▲任伯年作品整體構造出明快溫馨的格調,筆墨簡易又有放縱之態,可見才情。三、清靜淡雅,望之暢快因為他的筆墨而姿態非常簡練,同時又較為凌厲,加上設色清淡,整體營造出來的畫風便有著清靜淡雅的形態。
  • 海上畫派的代表人物,任伯年的繪畫特點與人生經歷
    ,戰亂四起,1861年21歲的任伯年加入太平軍,參與了太平天國運動。任伯年初到上海謀生之時,他的畫並沒有人願意去購買,因為他畫的都是民間的一些元素,其格調在當時的人看來並不多高,甚至還顯得俗氣。不過不久後,任伯年便發現有一位畫家的畫不僅賣得非常好,而且價格也很高,這個人叫任渭長。
  • 任伯年人物畫 全集
  • 範曾畫鍾馗:作品比不過任伯年,造型準確卻缺少人物的精氣神
    範曾是當代著名的國畫大師,其作品也是影響力比較大。但如果拿範曾的作品與以前的國畫大師相比,其實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範曾的作品說服力似乎弱了一些。
  • 陳半丁、王雪濤、董壽平評論任伯年
    本刊本期介紹任伯年和他的作品,想從現在老畫家和對任伯年作品有研究的畫家中,了解一些材料,並請他們談談對任伯年作品的看法。因此分別訪問了陳半丁、王雪濤、董壽平三位先生。下面便是三篇訪問記。) 頤印(白文)記者問:「任伯年的作品如與吳昌碩相比,如何?」
  • 清代畫家任頤(任伯年)繪畫作品
    徐悲鴻繪《任伯年油畫肖像》任頤(1840-1896),初名潤,字小樓,後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父親任聲鶴是民間畫像師,大伯任熊,二伯任燻,均是名聲顯赫的畫家。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採、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
  • 筆墨勁挺設色典雅,他的牡丹豔而不俗,有高古之意
    于非闇他就反對以精密筆觸為主,喪失精神層次的表現,而是想要追尋筆墨意境和整體的精神。在他的畫作中有著敢於創新的痕跡,筆墨勁挺設色典雅,他的牡丹豔而不俗,有高古之意,他就是于非闇。同時在筆墨設色方面有非常精緻,使兩者相得益彰,並無衝突。
  • 設色清麗有書卷氣,筆墨細密意境靈動,李炯花鳥畫可謂傳神
    設色清麗有書卷氣,筆墨細密意境靈動,李炯花鳥畫可謂傳神文/華勇花鳥畫一般都會呈現出一種比較精緻的形態,雖然有著工筆和寫意、工寫兼備的分類,但是從整體的表現上來看,它在描繪當中呈現更多的是花鳥的情態,傳達的是畫家對於生命的感悟。
  • 藝術大師任伯年的「抒情詩」
    「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於9月26日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徐悲鴻紀念館主辦,時代悲鴻藝術中心學術支持。展覽共分為三個版塊:「沉酣矯變」、「雅麗豐繁」、「未竟之作」,皆摘自徐悲鴻評任伯年之語,將分別展示任伯年具有變革性的人物畫、設色雅豔的花鳥畫、以及多幅被徐悲鴻視作璞玉的伯年遺墨,共計50餘件館藏伯年珍品。這些畫作都是首度公開展出,也是徐悲鴻一生收藏任伯年佳品的首次集結。
  • 筆墨溫潤 古樸淡雅——著名畫家樓建明作品賞析
    》《浙江省青年書法家詠雁蕩山作品集》《「佛心墨韻」名家書畫邀請展》;2009年中國畫作品《中國名家水墨素材作品集》;2010年中國畫作品《韻江南—2010浙江國畫名家邀請展》;2010年中國畫作品《江南·好顏色—當代中國花鳥畫名家邀請展》;2010年出版《當代國畫名家--樓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