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丨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老吳調解工作室

2021-01-16 澎湃新聞

從普通的基層鄉鎮辦事員,到基層司法所所長,他紮根基層30年,工作兢兢業業,對人熱情大方,對理想執著追求,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他平易近人,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保穩定促發展。他就是全國模範司法所長——河源市連平縣忠信司法所所長吳鏡明,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為人民服務的新篇章。

紮根基層30年

今年55歲的吳鏡明於1985年被分配到河源市連平縣農機修造廠工作,1990年通過考幹成為連平縣高莞鎮政府的一名辦事員,從事司法行政工作。他工作認真、辦事仔細,虛心向老同志請教業務,利用業餘時間加強學習,很快成為單位的業務能手。1996年,吳鏡明接任高莞司法所所長一職,至2009年調任忠信司法所,至今已在司法行政崗位上連續工作了30年。一路走來,他始終秉承著「雙方當事人的滿意是人民調解員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信念,以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一方穩定為己任。

忠信鎮是河源市連平縣人口大鎮,社情複雜,矛盾多樣。多年來,針對轄區實際情況,吳鏡明以強化人民調解為重點,以深化法治宣傳為先導,以落實社區矯正工作為關鍵,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深入推進司法調解和綜治工作,忠信司法所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在普法工作中,吳鏡明帶領同事們創新普法手段、多渠道普及法律知識,在集市、廟會等人員集中場所進行巡迴演出,使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忠信司法所連續多年被評為司法行政先進單位,並於201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司法所」;吳鏡明多次被縣司法局評為「先進個人」,被河源市司法局授予「司法系統個人三等功」,2019年被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長」。

2019年初,由吳鏡明發起成立的「老吳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成為了當地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為忠信地區的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也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當地村民向「老吳調解工作室」贈送錦旗

「一碗水端平」讓群眾服氣

「吳所長這人實誠善良,辦事公道,我們就服他。」提起吳鏡明,認識他的人都豎起了大拇指。

2018年,忠信鎮水唇村的黃先生和東升村的吳先生因房屋界線問題產生矛盾,雙方互不相讓,甚至發生肢體衝突,兩家人一度「劍拔弩張」。2018年,黃家在兩家之間砌起了一道牆,這引起了吳家的極度不滿,雙方再次發生衝突,吳家強行把圍牆拆除。衝突過程中,黃家有人受輕傷,兩家的緊張關係再度升級。衝突發生後,兩家人一致同意請吳鏡明出面進行調解。

吳鏡明同志正在為村民化解矛盾衝突

「我也姓吳,如果我偏袒吳家人,那黃家人只會更加不服氣,這樣就會激化兩家的矛盾。」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吳鏡明首先批評了吳家過度反應致黃家人受傷的行為,讓吳家賠償了黃家的醫藥費。這一舉措,讓本來就擔心吳鏡明「拉偏架」的黃家人頓時放下心來。隨後,吳鏡明又苦口婆心勸兩家珍惜鄰裡情,還搬出了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對兩家進行勸解,解開了雙方的心結,兩家人最終放下成見,握手言和。

「不是誰大聲誰人多誰就厲害,要先用法律壓制住強勢一方的火氣,安撫弱勢一方的情緒,這樣矛盾雙方才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判。」吳鏡明說,農村糾紛看似簡單,實際紛繁複雜,往往要在法律範圍內,擺道理講人情,甚至需要請德高望重的宗親族長或者「話事佬」出面,才能取得良好的調解效果。

由于堅持「一碗水端平」,公道辦事,大家對吳鏡明非常認可,經他調解的矛盾糾紛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矛盾雙方都非常滿意。

善用情與法 為民解心憂

2018年1月9日,忠信鎮某鋼鐵廠發生安全事故,工人安某在上班過程中,被機械絞住,受傷送醫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事發後,安某的家屬從貴州老家趕到忠信。就安某死亡問題,家屬提出了200萬元的賠償要求,遠遠高於河源市工傷賠償標準,也不在廠方的接受範圍內。廠方和家屬雙方經過數次談判,均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為此,鋼鐵廠代表陳某找到忠信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希望吳鏡明出面進行調解。受理糾紛後,吳鏡明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到事故現場調查,掌握詳細情況後,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面對家屬高達200萬元的賠償要求,吳鏡明根據市相關規定,逐項列明家屬可爭取的賠償款項及金額,得到了家屬的認可。同時,鑑於死者家庭困難,吳鏡明成功說服廠方在法律規定的賠償金之外,額外支付了一筆撫恤金。經過一天一夜的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鋼鐵廠賠償安某家屬77萬元,並給予家屬21萬元困難補助。雙方對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都非常滿意。

去年底,四川籍何某在大湖鎮湖西村下壩為一棟自建房屋施工,該房屋是曾某以包工包料的方式發包給何某承攬施工。2020年1月工程完工後,因總施工面積及工程進度上存在爭議,曾某以工程未按合同標準交工為由,拒絕支付剩餘工程款。由於疫情,何某無法回四川老家,被迫留在忠信鎮住處,失去經濟來源的他來到老吳調解工作室,向吳鏡明求助。

考慮到當時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吳鏡明決定通過智慧法援一體機視頻連線大湖司法所調解此案。通過視頻連線調解的方式,讓矛盾雙方當事人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何某拿回了14萬元工程款。

「基層調解工作難度大,經常要到現場詳細了解情況,披星戴月下隊、加班加點工作對於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吳鏡明說,雖然工作很累,但是看到矛盾糾紛解決後當事人愁容重現笑臉,他感覺非常值得,也非常有成就感。

吳鏡明同志到現場了解情況

在吳鏡明心裡,服務百姓事最大。只要群眾有事,就隨叫隨到。人們常用「沒權沒錢跑斷腿,不吃不喝磨破嘴」來形容人民調解工作,可吳鏡明卻十分熱愛這份工作。他在連平這片土地上,在司法行政崗位上,一幹就是30年,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00多宗,其中重大糾紛150多宗,疑難複雜糾紛500多宗,防範「民轉刑」案件10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

來源丨河源市司法局

廣東司法行政

官方微信號

原標題:《人民調解丨解決矛盾糾紛的「專家門診」——老吳調解工作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三灶法庭人民調解工作室成立
    ,在三灶法庭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是滿足三灶鎮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的重要舉措。同時,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希望三灶法庭與司法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爭取做到無縫對接;二是希望三灶法庭調解工作室既做好訴前調解,又兼顧訴中調解及調解後收尾工作,總結經驗和做法,為法院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臺提供可複製的經驗和作法;三是希望能有效防控虛假調解,引導當事人誠信、理性訴訟。
  • 昊澤矛盾調解工作室入駐勸業場街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
    昊澤矛盾調解工作室入駐勸業場街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日前,昊澤矛盾調解工作室正式入駐勸業場街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和平區司法局勸業場司法所、勸業場街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聯合引入社會組織——昊澤矛盾調解工作室正式亮相。矛盾調解工作室由律師、心理諮詢師及社會工作者組成,成為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的有益補充,有效提升了社會矛盾糾紛防範化解的綜合實力。
  • 清新化解旅遊矛盾糾紛個人調解工作室成立
    為深入推進清新區司法行政工作和積極探索人民調解組織新模式,日前,以退休司法行政工作人員莫秋榮個人名義命名的人民調解工作室在龍頸鎮掛牌成立。據悉,這也是清遠市首個化解旅遊矛盾糾紛個人調解工作室。
  • 東昌府區首家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掛牌成立
    2021年1月,新區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駐香江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掛牌成立。這也是東昌府區首家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派出所的人民調解工作室。新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乃興、香江派出所和新區司法所工作人員以及專職人民調解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 合陽公安:老吳工作室的2020
    謙和是幹事創業之基,我們派出所民(輔)警,遇事謙和、為人謙和,群眾才不會有陌生感,才不會有距離感,2020年我們始于謙和,老吳工作室的謙和使得絕大多數的矛盾糾紛在派出所內化解,使得受損群眾的利益在派出所得到了公平合理的補償,使得警民魚水情得到了更深的堅固,調解工作離不開愛心、良心、誠心、耐心、熱心,這些均要建立在調解人對待群眾的謙和態度上,這樣才會拉近群眾的距離,解決好矛盾糾紛。
  • 東莞市司法局積極發揮人民調解糾紛解決和基層社會治理功能
    參與培訓專職調解員人數多,周期跨度長  市司法局副調研員黃文勝出席開班儀式,並以「適應大調解格局能力需求,積極發揮人民調解糾紛解決和基層社會治理功能」為題給學員們作開班動員他強調今年司法部召開的全國調解工作會議要求整合調解資源和力量,聯動化解疑難複雜矛盾糾紛,促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各類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格局。要強化辨證意識,增強做好新時代調解工作的信心。
  • 衡陽市首家「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成立
    衡陽市首家「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成立
  • 【警察風採】老吳工作室的一天
    吳剛就是這樣一個基層派出所的片兒警,因為在矛盾糾紛調解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所裡專門為他設立了一個工作室,就叫「老吳工作室」。吳剛「老吳工作室」是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公安局金水派出所的招牌調解室。工作室依託有著幾十年輔警經歷「道德模範」吳剛的經驗,由一名副所長牽頭,值班民警參與,聯合司法、法院、住建等相關單位搭建起了多元化矛盾調解平臺。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對鄰裡糾紛、打架傷害、故意損財等情節較輕的案件進行調解,累計化解矛盾糾紛達2300餘起,實現了「調解不反彈、信訪案件少、矛盾不上交」。在矛盾糾紛調解方面吳剛有他獨到的經驗。這不,大清早,所裡迎來兩位氣呼呼的攤販老闆。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投訴,徐匯區司法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消保委聯合成立徐匯區消費(商事)糾紛聯合調解工作站,探索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聯合調解模式,快速有效地幫助小王解決了問題。 其實,像這樣的聯合調解在上海並不少見。近年來,上海公安、市場監管(智慧財產權)、醫療衛生等部門在基層設立行政調解工作室400餘個。
  • 充分運用調解的方法緩解化解矛盾糾紛的重大意義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決定》明確要求:「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建立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結合,更多採用調解方法,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 雲南首家廣播電視融媒體人民調解工作室今日亮相春城
    今天(3月29日)下午,雲南首家廣播電視融媒體人民調解工作室——昆明廣播電視臺《動情幫你忙》人民調解工作室授牌成立。昆明市司法局局長劉毅,昆明廣播電視臺臺長、董事長房旭東為人民調解工作室授牌、授章。作為雲南首家以廣播電視融媒體為平臺的人民調解工作室,《動情幫你忙》人民調解工作室開創了廣播電視融媒體和普法相結合的新局面,開闢出了人民調解工作多元化和媒體融合傳播相結合的新形態。
  • 沭陽縣人民調解工作榮獲全國表彰
    &nbsp&nbsp&nbsp&nbsp近日,沭陽縣桑墟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老仲調解工作室調解員仲其武,被司法部表彰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試點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
  • 平潭:臺胞薛清德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首起案件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8月19日訊(記者 張哲昊 通訊員 何燕 韓敘)近日,一起涉臺民事糾紛案件在臺胞薛清德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這是該工作室成立後成功調解的首起案件。事情要從2018年說起。彼時,平潭一鄉村掛職村主任的臺胞朱生(化名)正忙於開展「兩岸百人彩繪牆」活動,後因經費問題,與裝修公司等產生糾紛,還鬧上了法庭,並遲遲未能達成協議。
  • 「品牌調解」處處開花——寧晉縣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紀實
    河北法制報記者 王智勇通訊員 劉瀟洋兩年來,寧晉縣出現了很多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調解工作室,這是縣委縣政府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推動農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寧晉縣通過「品牌調解」,讓人民調解組織「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的本質屬性得以回歸。搭建平臺 完善架構寧晉縣將「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作為全縣治理體系建設的切入點,通過搭平臺、建體系、強隊伍,建立縣域「三級平臺+四級網格+N個群眾組織」的矛盾糾紛預防和多元化解體系。
  • 合陽公安:老吳工作室情法交融 化解婚姻感情糾紛
    合陽縣公安局金水派出所在踐行楓橋經驗中,對待婚姻感情引起的矛盾糾紛始終堅持調解說和的原則,通過深層次調解矛盾,將矛盾隱患降低到最低點,防止打擊處理後引發更大的矛盾衝突,並盡全力維護群眾利益,挽救因為不懂法、不學法導致婚姻破碎的家庭。城關街道某小區兩口子因家庭矛盾引發爭執。
  • 溫州要在重點景區設立調解工作室
    溫州網訊 市司法局、市旅遊局日前發文要求,各縣(市、區)設立旅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專門從事旅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各地可根據工作情況,在重點景區以及A級景區設立調解工作室。
  • 成都: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聯動機制啟動
    10日,成都市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專題培訓會在青羊區舉行,會議下發了《成都市知產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聯動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據介紹,為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糾紛訴源治理機制,成都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中院、市司法局、市版權局、市知識產權局於6月底聯合印發了《指引》,提出建立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聯席會議制度、日常聯繫制度、聯調聯處平臺,並對受案範圍、調解程序、調解期限、司法確認、經費保障等事項進行了明確規定。
  • 聚焦最美人民調解員候選人王懷德: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00多件,用心...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人民調解員,一支從群眾中來、紮根在群眾中的隊伍。在四川省司法廳、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辦等十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人民在我心中我在群眾眼裡——最美人民調解員」評選活動之際,自貢迅速響應、深入挖掘一批優秀人民調解員的先進事跡,一起來聚焦貢井區「調解王」的故事。
  • 眉山市東坡區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成立
    四川新聞網消息 為了開展好物業服務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在市、區住建局、東坡區人民法院、區司法局支持和指導下,2020年11月3日,眉山市東坡區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揭牌成立。
  • 鳳凰鎮深入推進人民調解矛盾糾紛排查工作
    (供圖 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司法所)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7月18日,潮州市鳳凰鎮召開全鎮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會議,鳳凰司法所藉此契機,舉辦了鳳凰鎮新一屆村(社區)幹部人民調解工作培訓班暨《韓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宣傳講座,全鎮29個村(社區)新一屆村(社區)主任、治安主任、調解主任共70人參加培訓,鳳凰鎮黨委政法副書記謝禮鑌出席培訓班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