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直插件色環電阻的數值讀取方法色環電阻就是在普通的電阻封裝上塗上不一樣的顏色的色環,用來區分電阻的阻值。保證在安裝電阻時不管從什麼方向來安裝,都可以清楚的讀出它的阻值。色環電阻的基本單位有:歐姆(Ω)、千歐(KΩ)、兆歐(MΩ)。1兆歐(MΩ)=1000千歐(KΩ)=1000000歐(Ω)。平常使用的色環電阻可以分為四環和五環,通常用四環。其中四環電阻前二環為數字,第三環表示阻值乘的數,最後一環為誤差;五環電阻前三環為數字,第四環表示阻值乘的數,最後一環為誤差。誤差通常也是金、銀和棕三種顏色(金的誤差:5%,銀的誤差:10%,棕色的誤差:1%,無色的誤差:20%,很少用的綠色表示誤差:0.5%)。棕一紅二橙是三,四黃五綠六為藍,七紫八灰九對白,黑是零,金五銀十表誤差。
先找標誌誤差的色環,從而排定色環順序。最常用的表示電阻誤差的顏色是:金、銀、棕,尤其是金環和銀環,一般絕少用做電阻色環的第一環,所以在電阻上只要有金環和銀環,就可以基本認定這是色環電阻的最末一環。棕色環是否是誤差標誌的判別。棕色環既常用做誤差環,又常作為有效數字環,且常常在第一環和最末一環中同時出現,使人很難識別誰是第一環。在實踐中,可以按照色環之間的間隔加以判別:比如對於一個五道色環的電阻而言,第五環和第四環之間的間隔比第一環和第二環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據此可判定色環的排列順序。在僅靠色環間距還無法判定色環順序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電阻的生產序列值來加以判別。比如有一個電阻的色環讀序是:棕、黑、黑、黃、棕,其值為:100×10000=1MΩ誤差為1%,屬於正常的電阻系列值,若是反順序讀:棕、黃、黑、黑、棕,其值為140×1Ω=140Ω,誤差為1%。顯然按照後一種排序所讀出的電阻值,在電阻的生產系列中是沒有的,故後一種色環順序是不對的。
二.貼片電阻的數值讀取方法
貼片電阻表面上用三位數字來表示阻值,其中第一位、第二位為有效數,第三位數字表示後接零的數目。有小數點時用「R」來表示,並佔一位有效位數。標稱阻值代號表示方法。 例:「472′』示「4700Ω」;「151」表示「150Ω」。如果是小數。則用「R」表示「小數點」。並佔用一位有效數字,其餘兩位是有效數字。例如:「2R4″表示「2.4Ω」;「R15」表示「0.15Ω」。三.電阻在電路中的典型應用分析1.分壓作用:下圖摘自佳士ZX7-200原理圖
A13為電流互感器的反饋信號,電阻R27和電阻R26進行分壓,R27兩端電壓為0.67A13電壓。具體計算如下:R27xA13/(R26+R27)=0.67A13。2.限流保護作用:下圖摘自佳士ZX7-200
電阻R1起限流作用,將流過熱保護燈的電流限制在3mA以內。3.RC電路:下圖摘自佳士ZX7-200
電路中,電阻和電容組合在一起的電路稱為RC電路,有RC串聯電路,上圖電阻R53和電容C35;有RC並聯電路,上圖電阻R30和電容C16。4.為三極體提供偏置電壓:下圖摘自佳士NBC350主控板
三極體的基極需要直流工作電壓,此時可以用一隻電阻接在直流工作電壓與該三極體基極之間,+15V通過電阻R32給基極提供偏置電壓,電阻R32的大小決定了偏置電壓的大小,這種電阻在電路中一般稱為偏置電阻。5.負反饋作用:下圖摘自佳士ZX7-200
電阻R25構成負反饋,運放滿足虛短路和虛斷路。6.上拉電阻:下圖摘自奧太NBC500主控板
LM393輸出級為集電極開路輸出,不加上拉電阻R30就缺乏輸出高電平的能力,加上上拉電阻後也可以增加電路的穩定性。7.將電流信號轉化成電壓信號:下圖摘自佳士ZX7-200
電阻R35將電流互感器的電流信號轉化成電壓信號,然後以電壓的形式參與。看過的親們不要忘了點個關注,!分享出去,以後文章更精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