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2月20 日消息(記者舒隆煥)「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今天(20日)在陝西西鹹新區灃東新城舉行,專家學者齊聚「灃河之畔」,開啟「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
作為2020陝西省中外人文交流活動周暨陝西省國際學生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之一,「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國內專家現場參會,來自法國、美國、韓國、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20餘位專家通過視頻會參會,深入探討中外文化交流新層次,促進開放合作。
西北大學副校長王正斌表示,國際漢唐學院是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教育文化國際推廣交流的重要平臺,承擔著創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模式、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西北大學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國際漢唐學院的建設和發展,積極統籌資源,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探索文化和教育傳播發展的新模式,努力將學院打造成國際人文雙向交流的高端平臺。
陝西省教育廳巡視員關荷說:「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自然、歷史、文化等多種元素在這裡交相輝映,互相融合,希望與會各方能以此次對話為契機,成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通的踐行者,形成廣泛共識,共同促進民心相通。」
「陝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遺產,在陝西隨時可以與古人穿越千年來對話。」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馬建昌表示,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一直以來,陝西文化遺產對於進一步促進中外人文交流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在主旨發言環節,與會專家分別圍繞絲綢之路對漢唐文化的影響,中國思想文化的對外傳播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鑑等主題展開交流,探討新形勢下推進教育對外開放、提升教育國際合作交流質量、推動教育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措施。
在文化企業專題報告環節,西鹹新區絲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陝哈實業集團等有關企業負責人深入分析了文化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探討文化產業在新形勢下繁榮發展的新思路、新格局、新方向,從而推進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資本共贏。
在圓桌論壇上,西安易俗社辦公室主任李林強、中亞陝西商會會長吉延偉、鎬京智庫副理事長師安鵬、西安維真視界影視文化傳播股份公司王冰、土耳其博士白宇新等分別圍繞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外國先進文化引進來」等主題展開交流,一位嘉賓認為,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鑄就國際文化品牌,在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既要立足當代中國,又要堅持創新性發展,打造「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品牌。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指導,陝西省教育廳主辦,西北大學、國際漢唐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陝西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承辦。活動為中外人文交流以及中華文化傳播、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機遇和平臺,也為新形勢下推動教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