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文 | 董溫淑
芯東西10月22日消息,就在剛剛,華為連發兩款5nm工藝5G手機SoC,麒麟9000和麒麟9000E,並搭載於華為旗艦機Mate 40系列中。
這次華為的5nm旗艦晶片沒有搶在蘋果A系列之前發布,同時在發布之前,核心參數密不透風,沒有被劇透,賣足了關子,現在蓋子打開了,華為確實憋著大招。
麒麟9000號稱是全球首款5nm 5G手機SoC,集成了153億電晶體,比蘋果最新旗艦手機晶片A14仿生晶片的電晶體數多30%。
麒麟9000不論是作為全球繼蘋果A14晶片後第二款的5nm移動手機處理器,還是作為被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親口「冠名」的華為絕版自研高端旗艦晶片,其亮相都賺足眼球。
在剛剛的發布會上,麒麟9000終於卸下神秘面紗,智東西梳理華為發布會內容,精選出麒麟9000性能亮點乾貨。
作為世界首個採用5nm製程的5G手機SoC,華為麒麟9000集成153億個電晶體。相比之下,同樣採用臺積電5nm EUV製程工藝的蘋果A14晶片集成118億個電晶體。
另外,麒麟9000在CPU和GPU方面均表現強悍性能。
CPU方面,麒麟9000採用八核CPU,即1顆3.13GHz Cortex-A77、3顆2.54GHz Cortex-A77*3、4顆2.05GHz Cortex-A53,速度比高通驍龍865+提升10%。
GPU採用24核Arm Mali-G78,基本做到這一架構的上限,比驍龍865+快52%。
AI協處理器方面,麒麟9000集成華為自研NPU,採用2個大核(Big Core)和1個微核(Tiny Core),運算速度達到高通驍龍865+的2.4倍,AI Benchmark跑分達到148008。
其基帶晶片和上一代一樣,集成了華為5G基帶晶片巴龍5000,稱相比驍龍865+X55,5G上行速度快5倍,下行速度快2倍。
ISP方面,麒麟9000中集成了華為最先進的ISP 6.0技術,相較上一代麒麟990,其吞吐量提升50%,視頻降噪能力優化48%。
功耗方面,相比驍龍865+,CPU、NPU、GPU能效分別高出25%、150%、50%。
此外,華為還推出另一款5nm麒麟9000E 5G SoC晶片,相較麒麟9000略有縮水,主要區別在於麒麟9000E的GPU採用22核Mali-G78,且NPU只有1大核+1微核。
估計只有華為Mate40 Pro和Pro+會搭載麒麟9000。
華為也現場演示了全新麒麟9000帶來的遊戲體驗升級,通過CPU、GPU協同,用華為Mate 40手機玩遊戲的畫質更好、操作更流暢。
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禁令,規定120天的緩衝期後,任何企業將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售賣給華為前,需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這意味著麒麟9000的生產周期被大大壓縮,後續供貨也面臨障礙。
在今年8月舉辦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演講中,正面回應美國禁令對華為的影響稱,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可能絕版、麒麟9000或為最後一代華為自研的高端旗艦芯。
按照2019年慣例,華為應在9月初發布麒麟9系列旗艦芯,並把德國柏林IFA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作為主會場。但實際上,今年最新的麒麟9000系列晶片並未在IFA 2020大會上現身,這進一步引來外界對麒麟9000進展的揣測。
有業內人士曾透露,在120天的緩衝期內,華為跑出「生死時速」,全力爭取麒麟9000晶片產量。
據爆料,臺積電為華為生產了1000萬顆以上的麒麟9000晶片,但其實華為Mate系列的年銷量可能有2500萬臺以上,缺口依然存在。還有消息稱華為曾包下一架飛機,把臺積電生產的晶片連夜運回了家。
隨著蘋果於10月14日發布iPhone 12系列搭載的A14晶片,華為於今天發布Mate 40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全球移動處理器市場兩大最先進產品均落下帷幕。
不同於往年的是,尋求臺積電先進位程代工受阻,華為麒麟9000或將無奈成為麒麟9系列晶片的「收官」產品。沒了先進晶片驅動,華為未來推出Mate系列旗艦機亦將受到影響。
挑戰的另一面是機遇,獲取先進晶片製程產能受阻,一定程度上成為華為深入半導體產業鏈條的契機。
今後在EDA、半導體材料、設備等多個產業鏈環節,能否出現有競爭力的本土玩家?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