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億電晶體,華為Mate 40的麒麟9000是什麼水平?

2020-11-02 黑科技挖掘機

繼上周的海外發布會後,10月30日下午,華為在上海舉行的Mate 40系列的中國區發布會,除了人民幣售價的揭曉,擁有"全球第一款5nm 5G SoC"光環的麒麟9000依然是此次發布會的焦點。



在麒麟9000的各種介紹和宣傳中,一定繞不開一個數字:153億,指的是在這塊指甲蓋大小晶片上集成了約153億電晶體。

事實上,幾乎每家廠商在推出新一代處理器時,都會強調其集成的電晶體數量,比如iPhone 12搭載的A14電晶體的數量是118億。

所以,同樣是臺積電的5納米製程,華為麒麟9000的電晶體數量比蘋果A14多了30%,工藝的先進性、電晶體數量、集成度等都為業界之最。

即使對晶片一無所知,你也能從廠商的態度感受到電晶體的重要性了。那麼,為什麼廠商這麼在意電晶體的數量?小到肉眼無法分辨的電晶體,到底有什麼用呢?


電晶體,針尖上的藝術


我們知道,麒麟晶片由華為旗下的華為海思設計,海思的英文名為HISILICON,其中的SILICON就是矽的英文,矽是多數微電子晶片的主要材料,而晶片則是由無數電晶體組成的。



數以億計的電晶體負責掌控電流開關,即電路中0與1的計算,也就是說,晶片性能的高低,與電晶體密切相關。

製造電晶體的材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矽了。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沙子就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但要把沙子變成可用於電晶體製造的單晶矽,需要經過多次提純,有多純呢?10億個矽原子最多只能用1個雜質原子,純度為99.9999%。

提純後的圓柱狀單晶矽,也叫矽錠,重約100公斤,長這樣:



再把矽錠切割成一片一片的矽晶片,經拋光後,得到"晶圓"。隨著製造工藝的進步,晶圓的面積也在不斷增長,由最初直徑僅有50毫米,現在用於計算機或手機晶片的晶圓直徑已經達到了300毫米。


造出晶圓,製作電晶體的萬裡長徵才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需要在晶圓上塗上光刻膠,再用紫外線將掩膜版的電路圖案經透鏡投影至光刻膠上,進行曝光,經過溶解、刻蝕、衝洗後,晶圓上就留下了設計好的圖案。



之後還要再給晶圓指定區域塗上光刻膠,曝光、清洗,再用離子轟擊晶圓,沒有被光刻膠覆蓋的區域就會被刻蝕掉,形成如下的凸起結構,至此,電晶體已基本完成。


當然,以上只是製作電晶體的主要步驟,實際的過程還要複雜得多。隨後是對電晶體進行電鍍,再在其上面創建金屬層以連接不同的電晶體,這些盤根錯節的電路網絡,就像是這個數字世界的高速公路網。



人類在納米級的結構上造出了最複雜、最精細的電路結構,堪稱針尖上的藝術。


華為Fellow(公司院士)艾偉


話又說回來了,麒麟9000所說的5nm製程,描述的又是什麼數值?


當我們談論晶片製程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概念,還是要從電晶體說起。電晶體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回形針視頻


電流從源極(S)流入漏極(D),中間的柵極(G)相當於閘門,控制兩端電流的通斷,實現表示二進位的"0"和"1"。源極和漏極之間的距離,也就是柵極的寬度,影響著電流通過時的損耗,直觀體現為晶片的功耗、發熱等。


而我們前面也提到,電晶體的數量還決定晶片的性能,要實現更快的運算速度和更複雜的功能,又要塞進儘可能薄的機身中,就要求電晶體體積越小越好。


1992-1997年,製程工藝節點與柵極寬度對應

所以,從減小功耗和提升性能的角度考慮,柵極的寬度顯然是越窄越好,所以最初人們用製程描述柵極的寬度,但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製程的技術節點與理想的發展曲線不再匹配,今天我們談論的5nm、7nm等製程,已經不再與柵極的寬度掛鈎,是各家晶片製造廠商根據工藝改進和市場營銷需求各自進行的命名,不同廠商相同的納米製程也無法直接進行比較,比如英特爾的10nm就被普遍認為等效於臺積電和三星的7nm,因為三者實際上電晶體密度非常接近。


圖片來自虎嗅


因此,當有廠商宣布推出新的工藝節點時,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家廠商的工藝又有了進步。當然,臺積電的5nm確實是目前已量產的最先進位程。


理解了電晶體和製程兩個概念後,我們就能明白麒麟9000為何是當今手機工藝最先進、電晶體數量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了。



麒麟9000的CPU相比驍龍865+提升10%的同時能效比提升25%;GPU搭載ARM架構最先進的G78微架構,在極小的晶片上堆上了24核,比上一代整整增加了一倍;NPU首次實現業界ISP+NPU融合架構,算力翻倍……這些傲人的參數背後,都離不開5nm製程工藝下的153億電晶體。

相關焦點

  • 解讀華為「絕版」晶片麒麟9000:153億電晶體唯一5nm
    華為Mate麒麟9000絕唱末代機皇,買一臺少一臺 mate40,10月22日晚間,華為正式發布Mate40系列旗艦手機。5G SoC,集成多達153億個電晶體,首次突破150億大關,是目前電晶體最多、功能最完整的5G SoC。
  • 麒麟9000:全球首款5nm 5G SoC,153億電晶體
    10月22日消息,華為在今晚正式發布了華為 Mate40 系列手機,同時還帶來大家期待已久的麒麟 9000 處理器,發布會上餘承東透露,華為 5G 技術已經到了第三代,麒麟 9000 晶片在 5G 上行速度上比其它廠商要快 2 倍。
  • 華為推出麒麟9000晶片:集成153億個電晶體 比蘋果A14多30%
    10月22日晚間消息,華為舉行全球新品線上發布會,推出了新一代旗艦華為Mate 40系列。餘承東介紹,Mate 40系列搭載麒麟9000晶片,採用5nm工藝製程,集成153億個電晶體,比蘋果A14多30%。
  • 注意:華為 Mate 40 搭載麒麟 9000E
    華為在發布會發布了Mate 40 系列手機,華為 Mate40 系列延續 Mate 系列中軸對稱設計,推出全新的極具未來感 「星環」設計,獨特風格,相信等發行後會擁有極高的辨識率。在Mate 40系列發布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麒麟9000和麒麟9000E
  • 華為mate 40系列發布,麒麟9000一戰封神,碾壓驍龍
    10月22日華為的最終旗艦mate40系列手機如約而至!華為mate40、華為mate40pro mate40 pro+、以及matee40保時捷定製版相繼登場。,不得不說,全新的麒麟9000soc是最大的功臣。
  • 麒麟9000正式亮相:153億電晶體,比蘋果A14多30%
    ZAKER 科技 10 月 22 日訊,在今日的華為 Mate 40 系列發布會上,麒麟 9000 晶片正式發布餘承東表示,這是全球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 5nm 工藝製造的 5G SoC,集成了 153 億個電晶體,是目前電晶體最多、功能最完整的 5G SoC。
  • 麒麟9000:華為Mate 40 Pro空降AI跑分榜第一
    10 月 23 日消息 華為昨晚正式發布了 Mate40 系列手機,與此同時新一代海思麒麟 9000 和麒麟 9000E 晶片也正式登場。華為在介紹全新的海思麒麟 9000 晶片時著墨頗厚,雖然表示這一代 NPU 提升極大,但沒有透露其 AI 性能具體如何。
  • 華為Mate 40系列正式發布:麒麟絕唱秒殺全場
    對於華為而言,2020年是極為不平靜的一年,9月15日,美宣布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對華為斷供,高端晶片的難以為繼,意味著華為被「逼上絕路」,但儘管經歷挫折,華為仍在萬眾期盼下,浴火發布「絕唱」mate40,不過華為沒有令我們失望,新品一出場就秒殺全場。
  • Mate 40/Pro 首發搭載,華為麒麟 9000/9000E 正式發布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 今天晚上,華為 Mate 40 系列發布會開始,IT之家獲悉,餘承東發布了 Mate 40 和 Mate 40 Pro 手機,華為 Mate40 系列延續 Mate 中軸對稱設計,推出極具未來感的 「星環設計」,如同穿越星際之門,探索未來之美,獨特風格一眼可辨
  • 華為最強的處理器麒麟9000達到了什麼水平呢?
    麒麟處理器是華為子公司海思康推出的產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任就高瞻遠矚地投資興建了晶片製造廠,並常年持續投資。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思推出的麒麟晶片終於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施展才華。其產品結構和運營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華為使用的處理器產品,為華為智慧型手機在行業內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那麼,這個華為最強的處理器麒麟9000達到了什麼水平呢?
  • 華為Mate 40正式亮相!「絕版」麒麟9000到底強在哪裡
    手機說的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詳聊一下這次的麒麟9000處理器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Mate 40搭載的是麒麟9000E,其他版本全系搭載麒麟9000,這兩款處理器都是5nm工藝。麒麟9000集成多達153億個電晶體,包括一個3.13GHz A77大核心、三個2.54GHz A77中核心、四個2.04GHz A55小核心,是目前頻率最高的手機處理器,同時集成24核心的Mali-G78 GPU(架構超過麒麟990 Mali-G76,核心數也多了一半,性能提升60%)。
  • 華為mate40 Pro+跑分出爐,超90萬,比小米高5萬
    mate40 Pro+搭載的是華為旗下首款5nm工藝制式晶片——麒麟9000,這款晶片採用的是ARM最新的G78 GPU核心架構和上代的A77 CPU核心架構;受到某些原因的影響,麒麟9000晶片並沒有採用最新的A78 CPU核心架構,跟X1超大核更是沒有緣分,所以在明年,麒麟9000晶片可能要被驍龍875晶片「吊打」。
  • 華為芯最後的倔強:老內核、新工藝、硬塞進153億電晶體
    所以這顆麒麟9000可以說是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華為最後一顆高端晶片,所以在禁令之後,稱之為華為最後的倔強也不為過。的安卓晶片,也是全球第一顆5nm的麒麟5G的晶片,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顆電晶體超過150億的手機Soc。
  • 華為Mate 40的發布帶來了什麼驚喜和創新
    其實華為mate40系列在最新一代麒麟9000徠卡影像方面的升級是最值得關注。最強大一詞首先就是麒麟9000的性能強大。集成了153億電晶體。是目前電晶體最多功能最完善的5GSOC。其中CPU是一顆cortex-A77超大核GHz.3顆Cortex-A77大核頻率2.5GHz.還有4顆Cortex-A55能效核心頻率2.04GHz.GPU升級為Mali-G78 最多24核心。同樣是目前堆料之最。AI方面集成兩大核,一個微核的NPU.性能提升100%,還有四核心ISP。
  • 看懂麒麟9000:153億電晶體,刷新5G速度,更強遊戲體驗
    ,這一代手機不含海思的研發投入,在歷代投入中無論人力還是資金都是最高的,包括華為Mate40、Pro、Pro+、保時捷在內,大概投入了5.6億美金(約37.5億人民幣)。而這一次國內發布,華為也在媒體溝通會上更加全面地展示了麒麟9000帶來的種種變化。
  • Mate40 Pro+首發麒麟9000:魯大師總成績超865
    10月29日,魯大師公布了華為 Mate40 Pro 的跑分數據,其總成績突破了 90 萬分,達到了 902616 分,比驍龍 865 的成績 854143 分還高將近具體到子項成績上,麒麟 9000 在 CPU 總分、GPU 總分和存儲性能方面都有明顯優勢。
  • 華為Mate 40發布,搭載最強5G麒麟9000,配色賊好看
    召開全球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的Mate40系列產品,此次除Mate40以及Mate40 Pro以外,華為還推出了Mate40 Pro+和Mate40 RS,產品採用全新的外觀設計,搭載最新的麒麟9000 SoC和星環設計的多攝像頭組合,攝像頭數量最高支持至6顆。
  • 華為 Mate40 系列發布,麒麟 9000,保時捷版也來了
    2020 年 10 月 22 日,華為召開全球發布會,正式發布 Mate40 系列手機。此次華為 Mate40 系列採用星環攝像頭設計,正面採用 88 度超曲面屏幕,搭載 5nm 製程麒麟 9000 晶片。除此之外,保時捷版也如約登場,八邊形鏡頭設計。
  • 華為絕版芯火力全開!極限24核GPU,153億電晶體碾壓蘋果A14
    連發兩款5nm工藝5G手機SoC,麒麟9000和麒麟9000E,並搭載於華為旗艦機Mate 40系列中。這次華為的5nm旗艦晶片沒有搶在蘋果A系列之前發布,同時在發布之前,核心參數密不透風,沒有被劇透,賣足了關子,現在蓋子打開了,華為確實憋著大招。麒麟9000號稱是全球首款5nm 5G手機SoC,集成了153億電晶體,比蘋果最新旗艦手機晶片A14仿生晶片的電晶體數多30%。
  • 全新麒麟 9000 旗艦,華為 Mate40 Pro/Pro+ 首批預售告罄
    IT之家10月23日消息 昨晚,華為召開全球線上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旗艦手機 Mate 40 系列。發布會結束後,華為 Mate40 Pro 與 Mate40 Pro + 開啟了 100 元定金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