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說的是你嗎?

2021-01-04 騰訊網

你有過這些經歷嗎?

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侃侃而談,而你總在埋頭苦吃;

一看到電話和微信來了,第一反應就是煩躁和焦慮;

走在路上生怕遇見認識的人,遇到了也想假裝沒看見,不想打招呼;

害怕麻煩別人,遇到需要別人幫助的事情總是開不了口;

跟一群不熟悉的人待在一起比打一架更累……

大家在害怕什麼,恐懼什麼?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稱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屬於恐懼性神經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焦慮的精神疾病。一旦發現自己被別人注意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在前面,故迴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

看看你們中了幾條!

1、討厭在人群中作任何形式的自我介紹

2、 手機不離手,別人以為你愛玩手機,其實是怕尷尬

3、發簡訊能解決的事情,絕不打電話

4、老遠看見認識的人不知該打招呼還是繞道走

5、 跟別人講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

6、手機常年靜音,接電話全靠緣分

7、打電話叫外賣也害怕,需要多次練習幾次才敢撥通

8、踏進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店鋪,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9、不管寫什麼東西,只要有人在看,就會緊張

10、朋友的朋友單獨相處,場面異常尷尬

11、網絡上口若懸河現實中呆若木雞

12、每次都會後悔自己為什麼這麼緊張

社交恐懼症≠內向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是不一樣的。

內向是一種相對於外向的人格類型,內向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朋友只是表達訴求並不強烈,但是當需要表達與交際時是能夠自由地表達的。

而社恐恰恰相反,社恐者是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但是由於個人的擔心、自卑等原因不敢表達,而處於害怕、焦慮的狀態。很多人誤認為社恐即內向,但實際二者是不等的概念。內向並不會構成心理問題和障礙,但社恐將會對人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

生理原因

據研究發現患有社恐的患者有5羥色胺功能和多巴胺功能失調,以及生理缺陷如口吃、殘疾的問題。而因為身高、體重等原因導致的心理容易出現社交焦慮、恐懼和迴避行為。

社會原因

社恐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家庭教育、成長經歷也會給孩子帶來社交恐懼症。例如家長的過度保護,孩子一出來社會就感到害怕。

心理原因

社恐患者會有個人認知偏差,無法客觀的認識自己。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總是產生消極的想法, 所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儘量避免人際交流,久而久之缺乏人際交往技巧導致的不自信。

案例1:西班牙,有一個女子為了避免和別人(包括自己的丈夫孩子)社交,從而「裝瞎」28年;

案例2:日本京都的一位45歲的女子,在家中「宅」了將近二十年,才出來工作,由於小的時候被排擠。

不管你是因為內向害羞、不習慣大家的社交方式還是患有社交恐懼症,都要學會克服恐懼,融入這個社會。如果你不知如何調整,不妨從以下四點開始做起:

1.適當地自我放鬆

社交恐懼症患者,當恐懼來臨的時候會出現心跳加速、語速變得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小聲。不要逼迫自己,深呼吸緩解恐懼帶來的緊張。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學會慢呼吸,幫助你保持冷靜。

2.接納自己,信任自己

社交恐懼在某種程度是對於自己的不自信,過於放大自己的缺點忽略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優點。那麼從現在開始,學會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每天說出自己兩個優點,直面自己的缺點,不畏懼不逃避。你是獨一無二的,自己都不接受自己,又怎麼期盼別人接受自己呢?

3.尋求專業人士進行諮詢與治療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一般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其他替代性治療進行。心理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式,根據患者的個性化特徵,可選用精神分析、行為療法(暴露療法、系統脫敏)、認知行為療法、森田療法、放鬆訓練等方法。

4.不要刻意迎合

不要刻意去迎合別人,刻意去迎合是在壓抑自身的情緒,讓對方看不見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壓力,變得更為恐懼。

社交恐懼症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去及時的調整自己的狀態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不要把自己關在鳥籠裡

接受自己,擁抱社會,總會有陽光傾灑在你的身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社交恐懼?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放輕鬆,其實,偶爾在某些社交場合感到緊張是正常的,比如去赴約或者當眾演講,都可能讓你心裡七上八下。 真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即使在日常交往中也會感覺焦慮、恐懼、難為情或者尷尬,會覺得有人在時時監控你,或者在背後評頭論足。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近年來的新興詞彙,當大家對某些社交不感興趣,又不好拒絕時,很喜歡把「我得了社恐」掛在嘴邊。那到底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如果患有社交恐懼症又該如何克服它呢?今天我們來到重慶三一八醫院,邀請到該院心理諮詢師向紅平,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向老師,你好!  向紅平: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 社交恐懼:口罩能治好社交恐懼症?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內向並不是社交恐懼症。「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我有社交恐懼症!」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頭上。但在心理醫生看來,這只是他們給自己扣上的一頂 「帽子」而已。設想,我們跟陌生人互相不知道對方愛好、過去生活經歷等,聊什麼?必定需要一個過程去了解對方,才有可以聊的話題不是嗎?
  •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社交恐懼?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
    對於很多人來說,會覺得社交恐懼是一種膽小、內向的表現,只要大膽一點就可以改變。但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這是一種煎熬,一種難以擺脫的痛苦。   為什麼有人會有社交恐懼呢?   對於一般人而言,雖然當眾講話時,會緊張,會不自在,但適應之後能很快克服,而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只要在公眾場合說話,就會擔心被人注視,害怕增加會出洋相,甚至嚴重到不敢出門見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各種因素,個性、生長環境、甚至遺傳都有可能是誘因。   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社交恐懼症嗎?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學會這些社交不生問題
    恐懼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社會恐懼症人群,他們不願意與人交流,看每個人都會很怕。害怕別人注意到自己。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社會恐懼症的表現以及治療方法。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地誘發即刻的焦慮發作,並對社交性場景持久地、明顯地害怕和迴避。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他們有社交恐懼症
    對於個體來說,社會交往能夠讓個人去認識世界,了解社會,形成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可以說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別人進行交流,就算是簡單的商品交易也是社交的一種。人不可能孤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需要同別人交流,而社交恐懼症則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將個人孤立起來。
  • 心理學:擁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有不好的童年
    01你身邊有害怕社交的人嗎?無法融入到新的群體生活,喜歡宅在家裡,寧願整天躺著,也不願意出去跟別人說話,交流。其實,這就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這類人通常都很敏感,加上自己的性格過於偏執,就容易導致自己受傷。
  • 你有「社交恐懼症」?建議嘗試一下這幾種方法!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感到焦慮嗎?是因為生活不容易?工作壓力大?不夠自信?還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害怕社交,有社交焦慮症,不妨多了解一下容易緊張焦慮怎麼辦?如何應對焦慮症?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跟家人或朋友一起聊天時,你會侃侃而談,談笑自若,但是在一個陌生的場合發言,或是跟陌生人的人說話,你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臉紅心跳、表情尷尬,話都說不清楚,十分難受。
  • 內向的你別害怕,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NMN幫助你
    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社交恐懼症困擾著很多人的社交,行為療法是治療社交恐懼症的首選方法,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麼比現在更重要的了。
  • 你眼中的「老實孩子」可能患有「社交恐懼症」
    社交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孩子由於缺乏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經驗,在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人時,會產生焦慮。但是隨著交往次數的增加這種焦慮會慢慢降低,最終陌生人會變成「熟人」。如果孩子長時間反覆出現迴避行為和焦慮情緒這種情況,我們就要留心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懼症的嫌疑了!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孩子害怕見到生人,甚至與熟人談話也會緊張到臉紅。不願意到人多的地方去,不敢抬頭看人、害羞、不願意多說話。
  •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說明你已經有了社交恐懼症
    其實你已經有了社交恐懼症,你可能不知道吧?如果你跟一個活潑開朗擅長於交際的朋友在一起,你可能會很尷尬,就會顯得你特別的不熱情。不擅長於社交,對不熟悉的人親密不起來,可能你在網上會跟他聊得很歡,但是現實中見了面後就找不到話題,甚至默默不語,場面十分尷尬。
  • 關於社交恐懼症的十個表現,你中了幾條?
    當代很多年輕人都習慣於把真實的自己放在網絡世界中,而在現實社交中卻表現得畏手畏腳,含蓄內斂。社恐是把大傘,擋風、擋雨、擋無謂的客套和寒暄。生長在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多少都會有點社交恐懼症,有時候過於泛濫的社交真的讓人厭煩。
  • 社交恐懼症和靦腆內向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但如果這些情況已經影響到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就要注意了,也許是你心理上產生了社交恐懼症。那麼你對社交恐懼症了解多少呢?社交恐懼症是指在公共場合與人交往時會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敢主動和他人交往,甚至對社交產生一種害怕的心理現象。社交恐懼症更多的來源於過分關注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會,在人際交往中,會變得越發的敏感和緊張。
  • 「語音恐懼症」,你得了嗎
    據網友歸納,語音恐懼症有三點表現:1.微信、QQ發來語音,不願說話回復,而是純文字回復;2.語音聊天不到三句就沒話了;3.語音聊天尷尬,純文字卻聊得火熱。
  • 抑鬱症社交恐懼症會遺傳嗎?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心理問題的遺傳性
    1)很害怕聚會或者人際交往,因為每次不知道該說啥,感覺很麻煩。2)在職場上處處受到排擠打壓,如何去改變自己的現狀跟處境3)我就有社交恐懼症,我發現我的孩子也有,會不會遺傳啊?5)我看了老師你的書知道每個人都有人格特質,請問有沒有完美型人格?6)養育者不斷地肯定正面評價,也是解決偏執型人格的路徑之一嗎?7)請問心理疾病有沒有基因方面的因素?問:很害怕聚會或者人際交往,因為每次不知道該說啥,感覺很麻煩。
  • 恐高症、社交恐懼症和幽閉恐懼症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克服?
    她像中了寒冰掌一樣聲音發顫,雙腿在瑟瑟發抖,站在臺上連一句通順的話都說不出來。像小靚這樣一上臺就緊張到不行的人相當多,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01 緊張是因為患了恐懼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小靚是患上了「演講恐懼症」。「恐懼症」這個詞我們常聽到,它出自心理學的一個名詞。
  • 用光遇來解釋,什麼叫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我治癒?
    一個不想透露名字的粉絲問我,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01TA的問題是這樣子的:TA是一個很內向的人,TA深受社交恐懼症的困擾。02用光遇的遊戲機制,來解釋社交恐懼症在光遇這個遊戲裡,有這樣一個機制。就算你很優秀,很善良,很貼心,但別人看不見啊。你在別人眼中,只是一個小黑。所以,別人理所當然地忽視你。對別人來說,他們可能以為你不想搭理他們,所以也不搭理你。所以,內向的人,同學多年,依然和他們很陌生。就好像,周圍雖然全是人,但全都是小黑。靠在一起也不會覺得溫暖,只覺得恐懼。 這種情況會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社交恐懼症。
  • 走出社交恐懼症「羞於見人」的誤區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主要表現為:自我封閉、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滿足,由此而產生焦慮、孤獨;不敢面對挫折,由此而逃避現實,覺得只有躲在沒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面對陌生人而手足無措,而且還表現為不能在公眾場合打電話,不能在公眾場合和人共飲,不能單獨和陌生人見面,不能在有人注視下工作等較為極端的行為。在這種恐懼、焦慮的情緒出現時,還常伴心慌、顫抖、出汗、呼吸困難等症狀。
  •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病得治!不能與靦腆內向混為一談
    根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美國社交恐懼症的患病率為13%左右,目前我國國內還沒有類似調查數據。朱君表示,社交恐懼症的起因複雜,往往是多因素髮展的共同結果。從大腦生化的角度,有學者認為社交恐懼症可能是這部分人群的大腦部分皮層、海馬體發育不夠完善所致。從心理角度分析,通常認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嚴重缺乏自信,對自身要求很高,但是卻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
  • 那些說不出的話最終都咽了下去,關注社交恐懼症!《遙遠的星系》NO...
    當我們擔心害怕與陌生人接觸的時候,除了因為內向,靦腆以外,還有一種就是眾所周知的社交恐懼,也叫社交障礙,今天的節目我們就來聊聊社交障礙。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社交障礙呢?社交障礙,又叫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