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多少小費?何時付小費?很少有什麼社交難題會像上述問題這樣讓最深諳禮儀之道的專家也困惑不已。特別是在美國,付小費通常不是「任選項目」。在一些可收取小費的崗位上,員工的工資甚至可能低於最低工資。
人類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對良好服務給予額外現金獎勵的,目前尚無定論,但這一做法很可能發端於中世紀的歐洲。當時,農奴可以因表現出色獲得主人給予的小費。這種做法在17世紀的英國上層社會流行起來,並在南北戰爭後傳入美國。此時,美國的富人開始更頻繁地前往歐洲旅行。
在餐廳付小費的原則很簡單:給侍者留下餐費(含稅)的15-20%作為小費。但隨著零工經濟的爆發(約有5700萬美國人從中就業),再加上愛彼迎(Airbnb)、優步(Uber)和跑腿兔(TaskRabbit)等服務應用程式的興起,人們對小費的預期變得不再那麼簡單明了,有些情況下,人們還在摸索到底該不該付小費以及該付多少小費。
根據《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雜誌去年12月對1000餘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27%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感覺應該付小費的場合甚至比兩年前更多了。
「要讓新的指導原則在文化中確立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時尚評論家、《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男士風尚》(Men and Style)的作者戴維·科金斯(David Coggins)表示。說到越來越多的服務應用程式,他表示:「我認為慷慨點總是好的。多給一點小費,會感覺問心無愧。」
在此基礎上,我們與幾位權威的禮儀專家探討了在一些小費規則尚不清晰的情況下,該如何應對棘手場合。
優步小費
2012年優步剛推出時未納入司機小費功能。該公司稱,這消除了司機對薪水不確定的擔憂。但到了2017年7月,屈服於公眾的壓力和司機的抱怨,優步在應用中內置了與Lyft和Via等競爭對手類似的小費選項。
德克薩斯禮儀學校(Protocol School of Texas)的創始人黛安娜·戈茨曼(Diane Gottsman)專門研究高層人士與商務禮儀。她的建議是在使用打車應用時效仿乘坐傳統計程車的情況,留下車資的15-20%作為小費。
「他們在用自己的錢投資自己的車,」她說。「為你提供服務的人是在努力討一份生活。對你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方便的乘車方式。但對他們來說,這是生計的來源。」
使用優步或Lyft服務時,禮儀專家喬迪·史密斯(Jodi Smith)往往會比乘坐普通計程車時留下更多小費,因為普通計程車司機可能有他們的工會。
「共享出行領域的這些人沒有醫保,沒有假期和病假,掙得也不多,所以我必須更通情達理一點。」擔任禮儀諮詢公司Mannersmith Etiquette Consulting總裁的史密斯表示。「遇到尖峰時段,我會付更多小費。我會付車資的20%。」
科金斯解釋說,這些應用好就好在你不必面對面地支付小費。你回頭再付都可以。「我想人們都會迫切地想避免此類狀況。你要為別人的工作定價,這太尷尬了。」
愛彼迎VS酒店
加州斯萬禮儀學校的創始人伊萊恩·斯萬(Elaine Swann)表示,入住傳統酒店時,客人應該每天留下一筆現金小費。她的建議是每天5-10美元。但入住愛彼迎、Vrbo等短租民宿時,她一般會跳過小費環節。
「大部分費用都包含在定價裡了,因此不必支付小費,」她說。「而且房東是會把小費轉交給清潔人員,還是塞進自己腰包,這也很難說。我不認為這是必需的。」
同樣的,總部位於聖地牙哥的禮儀培訓機構Manor of Manners的創始人瑪麗安娜·帕克(Maryanne Parker)也強調入住酒店時應該每天留下一筆現金小費,因為入住期間,清潔人員可能會有變動。「你應該寫張便條,讓他們知道這是小費,」她說。「你要直接講明。」簡單的「謝謝」就行,否則,清潔人員可能不會拿,以防被指控偷竊。
在共享房屋服務中,留現金就沒必要了,但她建議為房東留下一張感謝字條,特別是當你遇到一位有求必應、盡心盡力幫你改善旅程的房東時。
煩人的iPad
許多咖啡店、餐車和快餐廳現在都使用iPad收銀管理系統。這些系統會被轉向顧客,提示他們在刷卡後選擇「不付小費」或支付10%到20%小費的選項。
羅德島的詹森威爾斯大學(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酒店管理學院教授保羅·巴格丹(Paul Bagdan)將這種做法稱為「內疚小費」。
他說:「人們在受到提醒或者無法拒絕的時候,會付更多的小費,尤其是這個人就站在你面前的時候。」
史密斯解釋說,如果服務員只是在櫃檯後面遞給你東西,就沒有必要給小費。如果下的訂單特別麻煩,或者經常光顧這家店,史密斯可能會在旁邊的小費罐裡放上一兩美元。
「如果我去經常光顧的地方,我會為這段關係付小費,因為兩個月後,如果我把錢包忘在家裡,他們認識我而且記得我,就會知道我不會欠帳。」
同樣,棕櫚灘禮儀學院(Protocol School of Palm Beach)的創始人、禮儀專家傑奎琳·惠特莫爾(Jacqueline Whitmore)指出,小費罐的存在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給小費,但總的來說,「給小費是善舉。」
付小費的訣竅
如果你經常旅行或者很少攜帶現金,給小費會讓你覺得很麻煩。我們採訪的專家分享了一些技巧,幫助我們掌握給小費的竅門,儘可能獲得最好的服務。
《男士風尚》的作者科金斯:
「如果你在一家小餐館吃飯,你點的飯菜很便宜,但員工服務賣力,小費不要少於5美元。」
永遠不要在餐館裡不給小費。「我認為最好和管理層談談,說你對服務感到失望。通常情況下,經理會設法加以彌補。」請記住,為你上菜的人幾乎對菜品的味道沒有任何影響。
在離開酒店給員工小費的時候,把小費裝在信封裡。「這減少了幾分交易的意味,更像是一份禮物。」
在旅行的第一站換零錢。「到機場的時候,我會喝一杯意式濃縮咖啡來換開20美元。
Mannersmith Etiquette Consulting的史密斯:
「人們認為,如果你在一家更好的餐廳吃飯,你必須支付更高比例的小費,但這就是小費比例的意義所在。」
使用跑腿兔或Rover等服務應用程式通常不需要給對方小費,但無論是在應用程式上還是當面給出積極的評價,都大有幫助。「如果有人服務非常周到,那就推薦他們,分享他們的名字,告訴你的朋友,」她說。
如果你現在沒有足夠的錢給小費,你可以換開零錢回頭再給。「人們認為,如果他們不及時給小費,那麼就錯過了這個時機,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餐廳點一瓶200美元的葡萄酒,你不需要按照200美元的全價付小費,但是你應該付的小費相當於餐點價格的20%或酒吧帳單的15%左右。
在酒店裡,把小費放在顯眼的地方。「我通常會把毯子鋪在床上,摺疊起來,在枕頭旁邊形成一個三角形,把小費放在毯子上。如果我把小費放在梳妝檯上,員工可能不知道這是留給他們的。」
Manor of Manners的帕克:
如果你不確定別人是否可以接受小費,可以直接問他們。「我認為,當人們不得不拒絕接受小費時,會更加感覺受到了冒犯,你也會覺得很不舒服。」
至於代客泊車服務,下車時要付小費,取車時也要付小費,每次5至10美元不等。「你肯定想提前付小費,因為你想讓你的車被好好照顧。」
別忘了給導遊小費。「我通常每人給5美元,但如果只有我自己,而且是一整天的服務,我就留下15美元。」
來源:商業周刊中文版 撰文:Claire Ballentine 翻譯:程璽、 孟潔冰 編輯:Lucy、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