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五虎上將

2020-12-24 騰訊網

1.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七十九歲)美國第34任總統(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陸軍五星上將。在美軍歷史上,艾森豪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傳奇人物。他曾獲得很多個第一。美軍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將,他是晉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窮」;他是美軍統率最大戰役行動的第一人;他是第一個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他是美軍退役高級將領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第一人;他是美國惟一的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

Eisenhower夾克出身名門,源於1940年。是一種衣長齊腰,腰袖緊束,翻領無扣的皮夾克。艾森豪將軍曾以這種裝束指揮美、英、加拿大等國的海陸空軍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不久後,這種裝束成為男女青年熱衷的衣著,人們成這種服裝為艾森豪夾克。

2.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美國著名軍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出生於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陸軍軍營,他的父親因參加南北戰爭曾獲國會勳章。1903年,自西點軍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成績是西點軍校創辦一百年來最好的,總平均成績超過98分。後被任命為少尉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美軍第四十二師師長,1919年被任命為美國西點軍校校長,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1937年,從軍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被徵召回到軍中,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指揮在西南太平洋進行「跳島戰術」,有選擇地攻佔對美軍推進有重要意義的島嶼。1944年,因為戰功卓著,晉升為五星上將。

二戰期間,麥克阿瑟最喜歡穿的衣服就是A-2飛行夾克,在西太平洋戰場,麥克阿瑟將軍是對日軍決戰的主角,在菲律賓,克拉克,巴丹半島,威克島,塞班島等戰役中,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美軍太平洋戰區的所有地面部隊和戰術航空兵部隊,卓越貢獻而就任盟軍最高統帥。

3.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GeorgeSmithPatton)(1885.11.11~1945.12.21),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SmithPatton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加夫列爾一軍人世家。1903年進入維吉尼亞軍校。1904年進入西點軍校。在第一學年,巴頓因外語、數學成績 較差,留級一年。1909年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畢業後在騎兵部隊服役.1916年作為J.J.潘興的副官參加對墨西哥的武裝幹涉。1917年隨美國遠徵軍赴法參戰。同年11月負責組建美軍第一個裝甲旅。1918年9月指揮該旅參加聖米耶勒戰役1919年回國後在坦克訓練中心工作。1932年畢業於陸軍參謀學院。1935年任夏威夷軍區情報處長。1940年7月任裝甲旅旅長。12月晉少將,任第2裝甲師師長。1942 年任第1裝甲軍軍長。同年11月作為北非遠徵軍西部特遣部隊司令,率部參加北非登陸戰役,佔領法屬摩洛哥。後負責組建美國第7集團軍。1943年3~4月任美第2軍軍長。4月晉中將。7~8月指揮美第7集團軍參加西西里島登陸戰役。1944年1月在英國就任美國第3集團軍司令。7月赴法國諾曼第,8月1日率部投入戰鬥,突入布列塔尼半島和法國中部。爾後協同盟軍其他部隊在法萊斯戰役中重創德軍,並向洛林方向追擊逃敵。阿登戰役中,奉命率部馳援被圍困在巴斯託涅的美軍,擊退德軍進攻。1945年3~5月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進抵捷奧邊境。德國投降後任巴伐利亞軍事長官。同年10月轉任第15集團軍司令,12月因車禍喪生。他作戰勇猛頑強,指揮果斷,富於進攻精神,善於發揮裝甲兵優勢實施快速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被部下稱為「血膽老將」。

巴頓有句名言:戰爭不是讓我為我們的國家犧牲, 而是讓那些該死的敵人為他們的國家犧牲。B-3飛行夾克,B3不但是士兵們的最愛,就連巴頓將軍對它也愛不釋手。巴頓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最重視儀表的將軍之一。冬天他經常頭戴閃閃發亮的頭盔,身穿鍍金紐扣的軍服,外披一件加長款的B3巡視軍隊。誠如他自己所寫的那樣:「官兵以榜樣和聲音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他們必須在勇氣、行為和服飾方便顯得更為卓越。」而B3正好付予他這種內外統一的完美理想形象。

巴頓給我們的感覺是強悍與野蠻,他的性格正如其表,他最喜歡的就是

4.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

( Omar Nelson Bradley 1893.2.12~1981.4.8),美國著名軍事家、統帥,陸軍五星上將(1950)。1893年2月12日,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生於密蘇裡州克拉克。1915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獲陸軍少尉銜。1918-1924年先後在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和西點軍校任教,後在步兵學校、指揮和參謀學校進修。1934年畢業於華盛頓陸軍作戰學院。1939-1943年先後任作戰部助理部長、步兵學校校長、第28裝甲師師長、第二兵團司令兼艾森豪將軍的戰地顧問,曾參加北非戰役、西西里戰役。1944年任第1軍軍長,1945年升陸軍上將,同年任第12集團軍司令,曾在法、比、荷、盧、德作戰,1945-1947年任退伍軍人事務管理局局長。1948-1949年任陸軍參謀長。1950年升陸軍五星上將。1949-1953年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51年5月在國會就侵朝戰爭作證時,承認美國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1981年4月8日逝世。

5.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軍事家,美國海軍五星上將,二戰期間指揮了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等著名戰役,人稱「海上騎士」。1945年9月2日他代表美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由於他戰功彪炳,對海軍有巨大貢獻,美國海軍將尼米茲去世後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為名的高速公路:Nimitz Hwy。

尼米茲在海軍生涯初期,擔任過驅逐艦和潛艇指揮官,在指揮潛艇的實踐中,提出用柴油發動機代替汽油發動機的設想。經刻苦鑽研,他成為潛艇動力專家,晉升海軍少校軍銜。進入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深造期間,尼米茲和同事們一起探索以航母為核心的圓形戰鬥編隊,並在畢業後的實踐中加以完善。這種圓形戰鬥編隊成為二戰期間美國標準的航空母艦編隊隊形。出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後,他制定了積極防禦,主動出擊,積小勝為大勝,重振美軍士氣的戰略方針。通過「珊瑚海之戰」、「中途島一役」的勝利,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面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每個稱號是什麼,最後一個下場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東吳五虎上將是誰?
    五虎上將是演義裡的說法,所以姑且從演義角度看一下東吳眾將中哪五人的武藝最高。因為在演義中東吳的存在感相對較低,屬於龍套角色。因此東吳眾將的武藝水平普遍偏低,能和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超一流武將相抗衡的一個都沒有,所以東吳的五虎上將只能降低條件,從一流武將中選擇。
  • 他是五虎上將中被高估的一個,武力在五虎中排倒數第一,不是趙雲
    此文以三國演義為背景,別告訴我正史上沒有五虎上將。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如果以武力來排名五虎上將的話,應該是:趙雲第一,關羽第二,張飛第三,馬超第四,黃忠第五,如果說五虎上將中誰的武力最被高估,那一定是黃忠了。
  • 蜀漢五虎上將實力排名,第一名實至名歸
    五虎上將是蜀國最頂尖的戰力,就是放眼三國都罕有敵手,書中描述五人之間都有過切磋,但都是淺嘗輒止,並沒有分出個高低。 雖然同為五虎上將,但是五人之間的實力肯定也是有所差距的。下面我們結合實際評估一下五虎上將綜合實力的排名:
  • 三國五虎上將中誰最厲害?為什麼?
    趙雲威武,一時半會說不完,五虎將首,無人能撼動。不然就沒有:一呂二趙三典韋之言。老將不象關張不能成仙,七八十歲不是老將的壽星嗎?經過種種對比權衡,我以為五虎將中,第一個是趙雲,非他莫屬,可有81%的贊同我還是釋然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看三國演義,看兩遍還是不厭倦,有時還會看,裡面有很多英雄人物。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都是五虎上將。
  • 三國志11風起雲湧:五虎上將重回巔峰,再也不用當名將的陪襯了
    在遊戲《三國志11》中,蜀國擁有非常厲害的頂級人才陣容,比如諸葛亮智力最高,憑藉著特技神算可以輕鬆控住沒有策略免疫效果的任何武將,至於打仗方面,蜀國的五虎上將個個統武雙高,又幾乎都有神級的特技,在戰場上可謂是無敵的存在。
  • 歷史小知識:「五虎上將」VS「五子良將」,誰更強?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是蜀漢知名的天團,五虎上將。東漢末年曹操與劉備之間的爭鬥那是真的讓人牢記於心,而五虎上將的名號自然也就不容置疑的是越來越響!而蜀漢有五虎上將,那曹魏自然也不能差,天團必須安排上,於是曹魏派出了也是響噹噹有名的五子良將!張遼、張郃、徐晁、于禁和樂進。個個都為曹魏立下過汗馬功勞。那兩方陣容都很豪華,如果「五虎上將」VS「五子良將」誰會贏呢?
  •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羅貫中:虎牢關五虎將了解一下
    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四英將;河北四庭柱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正史上有記載的名將,除此之外,羅貫中在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還虛構了一些武將,這些虛構的武將也有一個組合,就是咱們網友戲稱的虎牢關五虎將。
  • 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能擔任戰區司令?
    劉峙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在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也許在黃埔軍校期間,劉峙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但在北伐和中原大戰中,他卻成為蔣介石集團中最能打的將領,被稱為常勝將軍。也許在當時,蔣介石的五虎將中他最吃香,據說五虎將中排名第一的是劉峙。
  • 五虎上將的匹敵者——五子良將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也有可以與之匹敵的組合——五子良將。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即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治軍嚴整——於文則曹魏的五子良將雖武勇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是五子良將各有各的特長之處,也有五虎上將所沒有的東西——謀略。
  •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說法哪來的?在正史中都能找到答案
    "五虎上將"這個說法的影響力非常大,是蜀漢五個名將的合稱。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被借用,已經不局限於三國題材。而曹魏方面也有一個對標的組合——"五子良將",雖然名氣不如"五虎上將"響亮,但也並不陌生。在網絡上有很多人認為"五子良將"是歷史記載,"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編出來的。
  • 王者榮耀漫畫、五虎上將圖畫錯了,黃忠用胸口碎大石轉移注意力?
    馬超加入了五虎上將,大家為馬超準備了一個超級棒的禮物,那就是他們五個好兄弟齊聚一堂的五虎上將圖! 但是這張五虎上將圖很明顯是搞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因為赤兔馬代替了馬超的位置,如果馬超看到的話,肯定會傷心的!
  • 《三國演義》魏國五子良將對於蜀國的五虎上將,誰更出色?
    《三國演義》魏國五子良將對於蜀國的五虎上將,誰更出色?今天小編就要來說說魏國五子良將和蜀國的五虎上將。如果是單純的比較武藝,肯定五虎上將比魏國五子良將要強一些,在演義當中五虎上將都是坐鎮一方的猛將,隨便一個拉出來單打獨鬥,五子良將的武藝比起五虎略為差了點!拿五子良將的徐晃和五虎上將的關羽來說,綜合來比較,這樣比較公平!先談計謀,因為相對於較抽象的軍隊統率力,參戰雙方在計謀成功與否、中計方面,較容易看出及分析。
  • 王者榮耀:未被收錄的三國英雄,五虎上將,卻被邊緣化?
    提起三國劉備,我們就不得不說說吳蜀的五虎上將,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五虎上將,在當時那可是叱詫風雲,在三國時期,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這五位大將都是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有勇有謀!而當時的蜀國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能站穩腳跟。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這五個將軍吧!五虎上將之首,我想大家不用猜也就知道。肯定是非關羽莫屬啦!關羽在三國時期,他的英雄事跡就非常的多。
  • 華為公司的「五虎上將」,最後一個人,徹底傷了任正非的心
    三國時期,蜀國有五位驍勇善戰的將軍,被人們稱作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同樣也需要這些「將軍」。作為國內最火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提到華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對於華為的高層大家知道幾個呢?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介紹一下,華為公司的「五虎上將」。
  • 劉備五虎上將,誰最先封侯?誰最後一個封侯?
    劉備手下五位能徵善戰的將領,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在陳壽《三國志》中,被列為一傳,即《關張馬黃趙傳》,僅在《諸葛亮傳》之後,這五人因此可以視為「五虎上將」。
  • 五虎上將中,有一位「菜鳥」,名氣很大實力卻不能看!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蜀漢五虎上將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武將。其實在歷史上,五虎將的實力並不是小說中描述的那麼強。至少在五虎上將中,有一位「菜鳥」,名氣很大實力卻不能看。這個人就是五虎將最後一位,後將軍黃忠。當初關羽鎮守荊州,接到蜀中分封五虎將的消息,就非常不滿。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各自結局如何
    這期間,有5人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在軍閥混戰中為他立下了赫赫戰功,被人們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節節敗退, 蔣介石率殘部逃到臺灣,曾經的「五虎上將」也迎來了不同的結局,有4人逃往臺灣,一人留在了大陸,那麼他們各自的結局又如何呢?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中國人讀史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情懷,喜歡用數字串聯歷史事件和人物,諸如春秋五霸、曹操五子良將、劉備五虎將等等,雖然這些說法更多的存在於民間讀史之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國人讀史喜歡用數字串聯的情懷,即便歷史事件之間並不會有太大的聯繫或客觀存在,人們仍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去對某個歷史事件進行總結歸納
  • 如此虎將,趙雲因何竟被排除於五虎上將之外
    趙雲畫像首先,必須明確一點,在有清朝之前,無論哪一部有關三國魏蜀吳的正史著作中,都沒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並稱「五虎上將」這一提法。「五虎上將」最早形成於明代小說和民間傳說。「五虎上將」的說法,向來深入人心,「五虎上將」這四個字,也已經成為一個成語,泛指是某股勢力中的首領最為得力的五名大將,在明清小說中廣泛使用。到了近些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提出「四虎將」之說,理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官職分別為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而趙雲是翊軍將軍,便硬生生地拆散了在民間流傳數百年的「五虎上將」,將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將領趙雲排除。曾一度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