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風波無損流量優勢 中小網文平臺「搶人」不易

2020-12-23 證券時報網

「新網站急收大量稿件,稿費日結,不用擔心斷更,試稿通過後稿費立即轉帳」、「全程跟蹤輔導創作,提供專業創作建議,作者每三個月享受一次議價提價權利」——這是近日一些中小型網文平臺為吸引作者開出的優惠條件。

自閱文合同風波發酵以來,一些中小型網文平臺加大了宣傳力度,推出各種差異化優惠措施,以「低姿態」吸引作者投稿。不過,在閱文平臺具有明顯流量優勢,且承諾近期推出新版合同的情況下,觀望等待仍然是網文作者中的主流。

優惠條件搶人

「感覺最近很多網站收稿比以前積極了,尤其是對一些有其他網站寫作經驗的作者,編輯更熱情了。」網文作者浮島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浮島原在某大型網文平臺創作,恰逢上一部作品完結,自閱文合同風波發酵以來,他相繼了解了多個網文平臺的籤約政策,其中一些平臺開出的條件讓他有些動心。「籤約獎、全勤獎、稿費都給得挺高的,分成也沒那麼苛刻,我投過去的試稿他們還認真點評了。」浮島表示。

記者注意到,近期確有不少中小網文平臺正以優惠條件積極收稿,招攬作者。如一些小眾平臺提出,作者稿費可日結或者按章結算,未成年人也可以籤約,不要求每日更新,並以高過稿率吸引作者入駐。

「我們是新網站,所以稿費可能會給得高一點,但是需要有一定的創作經驗,而且我們只要符合我們需求類型的稿子。」某新上線網文平臺編輯告訴記者,他們目前給普通作者開出的價格能達到35元/千字,而很多平臺給新人作者的價格僅15元/千字。

以往,數千字正文加上作品大綱,基本是各大網文平臺投稿的必備條件,然而目前有部分平臺投稿無需提交大綱,對正文的字數要求也非常少。

對於許多全職網文作者而言,平臺的福利政策是重要考量因素。大多數網文平臺為作者提供的福利包括籤約獎、全勤獎、連載獎、完本獎等。對於很多新作者而言,這些福利政策構成了他們收入的「最低保障」。

記者了解到,一些中小網文平臺開出了較高的籤約獎、全勤獎,對於小眾題材還設立了特別獎勵,以吸引作者。

除了全勤獎等福利,網文作者更關心平臺在分成、版權等方面的政策。對此,一些平臺推出了比大平臺明顯更優惠的條件。如某中型網文平臺旗下網站籤約作者可獲得分成收入中的70%,而目前許多平臺實施的是「五五分」政策。

對於處於爭議中的免費還是收費問題,有平臺執行更為靈活的政策,籤約作品中的付費章節按照正常稿費支付,免費章節作者可獲得廣告分成收益。

大平臺由於作者眾多,無法針對性為每位作者提供服務,另外在平臺強勢的情況下,作者的議價空間較小。對此,部分中小平臺也推出了針對性措施。

如某平臺的宣傳中提及,可為作者提供全程跟蹤輔導創作服務,為作者提供專業建議,把控創作方向;另外編輯團隊可為作者提供精修服務,解答創作中遇到的問題;作者可根據作品發布後的情況,每三個月享受一次提價議價權等。

「相對於大平臺來說,中小平臺的流量確實不高,但給作者的稿費、全勤及各類補貼更高的情況下,勤奮的作者還是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另外中小平臺競爭沒那麼激烈,很多垂直類網站都有一批忠實的粉絲,作者更容易出頭。」某小型網文平臺編輯月升對記者表示,中小平臺也有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觀望情緒濃厚

網絡文學行業經過多年發展,頭部平臺的領先優勢已經較為明顯,中小平臺想要依靠優惠的條件撼動當下格局並不容易。

在5月6日下午舉行懇談會後,閱文集團稱將對合同中的著作權授權、分成收益、作家福利等問題進行修改,預計會在一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按照這種說法,閱文新合同或將在五月底六月初推出。

在新合同即將推出,部分作者作品尚未完結等因素影響下,目前有更換平臺打算的作者並不多。

「作為專職作者,最終目的還是要寫出有影響力的作品,在哪個平臺其實是次要的。我們只是希望能有一份普通的分成合同,沒有那些苛刻的條款,平臺適當做出一些改變就行了。」閱文平臺作者螢火認為,如果能夠拿到合理的合同,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在閱文繼續寫下去。

「全職寫作的人選擇平臺都比較謹慎,肯定會經過全面考量。平臺影響力如何,有沒有好的寫作、閱讀體驗,能否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福利體系是否完善並及時兌現,這些都是考慮的範疇。」網文作者清威對記者表示,相對於中小平臺,大平臺還是更有保障,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平臺。

在閱文合同風波爆發前,許多作者對於複雜的合同條款關注並不多,尤其是新人作者。而如今,新作者在籤約時都會重點關注合同,合同條款甚至成了選擇平臺的重要考量因素。在一些網文論壇中,不少新人作者都在打聽各大平臺合同的差別。

在當前階段,閱文舊版合同引起較大爭議,而新版合同尚未推出,這讓此時準備開始網文創作的新人犯了難。

「這段時間建議還是先多寫點在自己電腦上存起來,投稿可以緩一緩,新人也不差這一陣子。我相信未來幾個月總會討論出個大致的結果,到時候再視情況決定去哪裡寫比較好。」對於新人作者,清威建議先等等。

當然,也有部分作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進行了探索。比如對創作水平要求不高的新媒體文近期就引起了許多作者注意,這類文章主要通過頭條號、百家號等新媒體平臺投放廣告吸引下沉市場讀者,情節簡單劇情衝突明顯,其運作模式與傳統網文有明顯區別。

「新媒體文一直存在,尤其是前幾年挺火的,一般會放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上,讀者看到幾萬字就收費,效果還不錯。不過新媒體文讀者基本不記作者,所以大家可能主要是業餘寫寫。」網文作者守夢告訴記者。

另外據記者了解,已有網文作者離開現有平臺,開始獨立建站,並吸引了一定數量的作者投稿。

「對於頭部作者而言,小眾平臺和大站的流量差距的確很大,帶來的收入也無法相提並論,但是中腰部或者新人作者,如果能夠拿出還過得去的作品,小眾平臺給出的推薦一定不會少,對於他們而言小眾平臺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月升對記者表示。

「小眾平臺能活下來,說明其擁有穩定的用戶人群,他們的素質和付費意願還是比較高的。」月升認為,頭部作者即便在大平臺也可以獲得特殊待遇,這是普通作者比不了的,在大平臺難以出頭、收益較低的作者,完全可以去小眾網站試一試。

相關焦點

  • 閱文版權風波:網文平臺應該如何變
    「五一」小長假,閱文平臺的版權風波引發關注,平臺和作者、收費和免費、版權和收益的矛盾日益激烈。有著810萬作者的網絡文學平臺發展模式如何持續,將構建怎樣的新生態?這不僅是閱文平臺的困惑和瓶頸,也是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繞不開的課題。
  • 懇談會:風波暫緩,矛盾猶在|深鮮企劃·閱文「翻轉」
    過去的一周,網文界集體炸鍋。閱文集團原CEO吳文輝等五位高管集體辭職,引發行業震動。隨即,一場關於免費還是付費閱讀以及作者合同爭議的風波意外上演。一邊是810萬網文作家集體聲討,甚至發起「五五斷更節」以近乎「自殺」方式停更維權;另一邊,閱文集團三度發布聲明,安撫作家們的情緒,試圖撲滅輿論烈火。
  • 「閱文風波」折射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變革之路
    從被指責「霸王合同」、部分網絡作者發起「五五斷更」,到閱文的六連闢謠、新任管理層和網文作者代表舉辦懇談會,一系列事件在網絡文學的江湖掀起風波。要釐清這其中關竅,或許得先跳出二者相愛相殺的戲碼才能看得更明白。
  • 網文圈成長的煩惱——閱文事件復盤,新合同能否平息此次風波
    4月27日晚,閱文集團發布公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接任閱文集團CEO,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接任閱文集團總裁。沒曾想幾天後,閱文就深陷合同風波。與此同時,更有不少人在網上鼓吹「55斷更節」。55過去,閱文如約召開懇談會,並承諾在一個月內發布新合同。時間到了6月3日,閱文發布新合同,這一次能否平息此次事件?
  • 閱文風波後續,新管理層將梳理行業舊疾,重塑作家與平臺關係
    但風波帶給人們的思考卻沒有停止。網絡文學發展至今,行業存在哪些問題急需梳理?打造一個持續健康的網文環境,行業各方需要怎麼努力?閱文風波展現行業舊疾,新管理層直面問題網絡文學從野蠻生長,到現在行業的規模化,經歷了二十餘年的時間。在這二十餘年中,行業蓬勃發展。國內熱播的影視劇《琅琊榜》《慶餘年》,到走出國門、海外圈粉的《陳情令》等等,網絡文學持續為文化產品貢獻了許多大IP。
  • 閱文風波滿月 網文作者何去何從
    來源:北京商報網一個月前,閱文的「合同事件」在網文圈引發了地震,之後的「5·5斷更節」則讓利益糾葛更加尖銳。一個月之後,對峙雙方的恩怨仍未完全了結,始終沒有一個能平衡平臺、作者以及讀者三方利益的方案。而那些受波及最深的網文作者們,也為自己的未來謀劃,無奈離開也好,自行創業也罷,網文江湖似乎到了不破不立的關鍵時刻。
  • 閱文懇談會效果顯著 網文產業迎全新契機
    昨天,就網絡文學近期發生的風波,閱文新管理層和多位作家代表進行了首場懇談會,不僅把大家關注的著作權、合同、免費渠道等各種問題都說得明明白白,而且閱文新管理層也明確表示,會革故鼎新,積極聽取作家意見,解決行業的積弊,為網絡行業未來的發展創造一個更清朗的環境。看起來,在新管理層釋放的積極、善意的信號中,作家們心中的疑問也能為之一清。
  • 閱文出臺「霸王合同」,風波的背後,是不一樣的棋裡棋外
    ,騰訊集團副總裁及騰訊影業CEO程武為閱文新任CEO接任者。相關話題一度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臺衝上熱榜。網文江湖風再起,誰人提筆續傳奇,背後的種種風波,聽翼叔慢慢細說。」這場風波隨著新管理層的回應,似乎也暫時告一段落。回顧這場風波,攪動人們內心的不只是閱文的更新換代,而是一直對投資企業放養並用社交平臺提供流量的騰訊,居然一反常態直接空降管理層,並對內部進行更加功利化的改進。
  • 閱文風波,風暴了誰?
    一個月前,閱文的「合同事件」讓整個網文圈經歷了一場始料未有的震動。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籤約作者們自發組織了「55斷更節」,試圖與平臺方博弈,最終卻收效甚微。事實上,除了閱文風波,近年來網文界也亂象頻出。從抄襲到盜版,泛娛樂背景下網絡文學的IP也從紅利期發展到泡沫化時期。如今,網絡文學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
  • 閱文集團回應「新合同」風波 律師詳解三大焦點問題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獨家|閱文集團回應「新合同」風波 律師詳解三大焦點問題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導繼吳文輝核心團隊出走,閱文集團(00772.HK)新管理團隊隨即陷入「新合同」風波。針對部分作家對新合同的質疑與「斷更」,5月6日下午,閱文集團舉行首場作家懇談會,針對最受關注的「著作權」條款、付費免費模式、作家相關福利,閱文集團方面進行了一一回應。不過閱文集團方面沒有透露參加首場懇談會的作家名單和人數,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閱文集團方面表示,接下來會視情況組織多場懇談會,「免付費模式由作家選擇,閱文集團將在一個月內推出新合同」。
  • 閱文集團大跌 7% ,此前陷 「霸權合同」風波
    IT之家5月4日消息 今日午間,港股低開低走,截至發稿,閱文集團跌幅7.17%,報32.35元;成交約300.4萬股,涉資9886萬元。閱文集團此前陷入「霸權合同」風波,新管理團隊回應稱,推行「全部免費閱讀」不可能也不現實,會修改不合理條款。
  • 閱文籤約作者:對新合約部分條款仍存疑,但能看見閱文的誠意
    不過,也有作者表示,閱文刪除了「管理和代運營作家個人社交帳號」這一項條款,表現了足夠的誠意。「逃離」閱文的作者也不在少數。一位閱文旗下創世中文網的籤約作者西瓜(花名)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藉助上次的閱文合同風波,某網文愛好者自主籌建了一個叫『聯合閱讀』的小說網,據我了解,很多起點、創世的中底層作家跑到了此網站,初步估計有接近九千人。
  • 閱文總編輯回應"閱文新合同":平臺和作家需長期共贏
    (原標題:閱文總編輯楊晨回應「閱文新合同」:平臺和作家需要長期共贏)
  • 閱文新合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兩天後,閱文又宣布去打擊盜版五項舉措,其中包含維權成本由平臺承擔。一切看似誠意滿滿,但又充滿了對輿論的討好。從公關上來講,經歷了如此大的風波,試圖以行業正義的名義挽回品牌損失,也無可非議。只是,恐怕這一舉措也無法掩蓋背後的利益博弈。此次事件的本身因利益而起,不僅是作者與平臺的博弈,還有資本市場與閱文集團、閱文集團與騰訊的多重博弈。而正是後者的博弈結果直接傳導至前者。
  • 閱文新合同,網文江湖新變革悄然已到?
    閱文的合同風波已有月餘。近日,閱文方面在通過懇談會、電話調研和線上收集等各方渠道收集意見建議後,推出了大刀闊斧修改後的新版合同。 和舊合同的一刀切模式不同,新合同分為了基礎協議、授權協議和深度協議三類。
  • 閱文新管理層推出12項修改新合同,網文行業正在乘風破浪?
    在閱文寫文已八載,寫作平臺發展越好,作者才能更好!」 「新合同改動不少,幾乎算是重做了。」在閱文發布的相關微博下面,就有網友表示了閱文對維繫付費生態的重要性,「希望閱文能夠守住付費閱讀這塊陣地,真心不要像免費閱讀網站那樣爽文中的快餐頻出……作者的權益才是最重要的,閱文拿出了誠意。」知乎網友也稱「作者最終也成為了作者,而不是平臺的槍手。」
  • 閱文風波後續:14天,這群網文作者創建了新站點
    花14天,我潛在一個QQ群裡,看一批網文作者討論創建新網文網站的事情。  至今,距離4月27日閱文人事調整已經過去了20天。網文圈經歷了合同風波、維權鬥爭、輿論混戰。  但事實是,在集體情緒之下,他們大多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訴求的人,有創作數年的老作者,有迷茫無措的新人。他們或是對網文平臺感到失望,或是曾為合同條款所累,或是堅持自己所認同的價值,不肯放棄網文創作。  5月15日,23時33分,是新網站的公測時間。  公測過程十分波折,按照一位群友的話說:「幾乎全是重大事故」。
  • 被國家圖書館館藏百部網文後,閱文為網文的主流化做了什麼?
    自此,閱文集團掛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網際網路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平臺內的首批百部網文佳作也將被典藏入館隨著此次來自閱文平臺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國家圖書館典藏入館,也意味著網絡文學正加速破圈,走向主流化。同時,經過近二十年的積累,閱文在內容生產層面也積累起了一套方法論,被業界沿用至今。比如在內容層面,閱文一直主要集中於做好內容品質的把控,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及編輯團隊的輔助與甄選,讓平臺中一直能有優質作品誕生,而隨著發展,如今閱文通過為作家群體提供多維度的全面服務,也做好了作家群體的可持續孵化與培育。
  • 流量最大,誠意最佳——閱文將持續引領網文健康生態
    程武和侯曉楠認為,作家是閱文平臺的根基。內容生態不只是閱文的,更是屬於作家的。4月27日的管理層調整就是希望通過聯動包括騰訊在內的廣大行業合作生態,不僅繼續鞏固擴展付費閱讀,為IP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通過更多資源支持新模式探索,為更廣泛的作家創造更多元的回報。
  • 閱文的「回歸」與騰訊的「B面」
    騰訊的流量、廣告等資源匹配閱文的內容優勢,在拓展與付費閱讀並軌的免費閱讀上,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程武在履新後發布的內部郵件中也表示,將在保持、鞏固既有付費閱讀模式的基礎上,整合閱文旗下多個產品平臺與騰訊豐富的產品平臺和流量優勢,幫助創作者與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