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吳謝宇的窮途與末路——從中剖析多面性格的心路歷程

2020-12-27 花絡了無蹤

上世紀80年代,謝天琴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福州分局南平鐵路子弟中學,成為了學校的一名初中歷史老師。拿著鐵飯碗的她是整個謝家的驕傲,也是謝家唯一的一個大學生,在當時,大學生就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要知道,80年代還有很多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

就在南平教書育人的時候,謝天琴與吳志堅相識戀愛,並在1992年開啟了婚姻的大門。婚後兩人也是順藤摸到了瓜,在1994年,生下一個男孩,也是他們唯一的孩子,為了紀念愛情,孩子的名字裡包含了兩人的姓氏,取名吳謝宇,這個孩子也就是他們小宇宙裡的新生命,寄予了他們的所有希望。

從小吳謝宇就是一個乖孩子,由於母親是教師,對吳謝宇要求非常高,吳謝宇的一切都循規蹈矩,只要聽媽媽的話,按照媽媽說的做,那就是正確的,在所有鄰居、同學家長的眼中,吳謝宇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績又好,孝順,從不闖禍……

教師母親謝天琴看著自己的兒子如此成材,內心始終是驕傲的,但這份驕傲也始終藏在心裡,對自己的學生只口不提。她不僅對吳謝宇要求嚴格,對自己也不手軟,品德修養上極度自律,據說她當上老師後,夏天就從沒有穿過裙子。

同事們對她的評價如是說:「個子不高、清廋、喜歡穿深色衣服,戴金屬框眼鏡,是很典型的知識型女性外貌。」「內斂沉默,與人交往不多。」

平日同行的女教師們都喜歡聊一些家長裡短,但她卻從來不聊這些。和丈夫吳志堅的感情也是相當好,人也正直,非常有原則性。

難怪不得,教育出來的吳謝宇也是極度自律,內斂沉穩,非常規矩,從小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能力,被學生和老師們奉為天才,似乎輝煌的大門早已註定。

2010年之前的吳謝宇,是幸福的,既有父愛,也有母親的敦敦教誨。父親吳志堅對吳謝宇的人生走向起了很大的作用,父親的愛與母親有所不同,父親更擅長循循善誘,引導為主,可以說吳謝宇主動學習的能力,父親是功不可沒的。而且吳志堅對謝天琴也是非常尊重,謝天琴算得上一個心氣頗高的知性女人,對人生俗事略顯清高,從她的嚴於律己,甚至刻薄到夏天從不穿裙子,我們可見一斑。

在2009年的中考,吳謝宇取得437的優異成績,當時福州市中考最高分為438.5分,僅僅1.5分的差距。中考後吳謝宇進入了福州一中。

2010年,吳謝宇獲得福州一中「三牧之星」獎學金,也正是這一年,伴隨獎學金而來的還有父親的肝癌晚期,在吳志堅最後的一眼中,沒有看到兒子吳謝宇,當吳謝宇在電話裡聽到父親離世的消息,一個16歲的孩子接完電話後掩不住淚水,被同學們發現,他卻只能強裝鎮定,將滿肚子的傷心獨自消化。

但這一消化過程並不順利,就像大海裡吞食了塑膠袋的小魚,煩躁的情緒一直伴隨他的往後生活。表面的他活潑開朗,樂於助人,讓接觸他的同學沒有看出任何異常,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哥們。他甚至懷疑自己身體也不健康,去醫院做了檢查,對於那個檢查結果他並不相信,一直恍恍惚惚,擔驚受怕……

吳父的離世也讓謝天琴飽受打擊,面對悲傷的同時,還要獨自撐起這個家,由於自己性格的原因,她一點也不快樂,她和吳謝宇一樣,總是把這份內心的痛苦藏在心裡,即便面對吳謝宇,她也不願吐露心扉。(據吳謝宇口供:她有什麼事從來不告訴我。)

就這樣,母子相依為命,卻又各懷心事。謝天琴不想讓兒子分心,從來不提自己的內心想法,可是行為的表現卻瞞不過吳謝宇的觀察。同樣,兒子的偽裝也讓謝天琴看不出任何異常,吳謝宇成績一如既往的出色。

在2012年,吳謝宇被北大提前錄取,進入北大的他依然高歌猛進。大一就獲得了北大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大二獲得廖凱原獎學金,就連校外的英語培訓機構也拿下了獎學金。然而仍然教著書的謝天琴卻並沒有因為兒子的優秀四處炫耀,當她班上的學生意外得知她有一個北大高材生的兒子,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她從來就沒有提起過,似乎有點不合常理。在外人看來是低調,於其個人而言,卻是她壓抑生活的正常反射。

在吳謝宇輝煌的成就下面,藏著一團一觸即焚的痛苦火焰。

當痛苦的內心逐漸過渡到主觀意願的行為,整個世界都是悲哀的。他內心壓抑痛苦,母親也是壓抑痛苦的,所有的痛苦都是無法解脫的。母親是他同病相憐的對象,自從父親離世,母親就失去了愛,失去了男人的呵護,在他眼裡,這樣的女人就如活在十八層地獄,備受煎熬,他也一樣感受著這份煎熬,謝天琴不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一個無法解脫的女人,「她就是死前的林黛玉」。

對於謝天琴而言,這不過是她的性格使然,她並不至於像吳謝宇想的那樣需要解脫。她愛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希望,隨時都和孩子有著交流,從中感受到孩子帶給她的榮耀。她卻並不知道,她這樣無聲的寄托在孩子的眼裡卻成了無盡的痛苦,一切源於她對自己近乎刻薄的自我約束。

吳謝宇在大學期間很少談及自己的家庭,面對同學們的請教也總會不厭其煩地為同學講解,喜歡看書,還準備出國留學,給人一種胸懷大志的感覺,喜愛運動,能力突出,被同學們戲稱「宇神」。在大家看到他A面的同時,吳謝宇卻在自己的B面內心深處謀劃著一場旨在尋求「解脫」的驚天大案。

他通過網絡購買手術刀、菜刀,甚至手機貼膜刀等等,為了防止屍體腐敗氣味太濃,還購買了大量活性炭,塑料薄膜,開始了一場精心籌劃的謀殺。

就在2015年7月的時候,他回到了母親謝天琴住的職工宿舍,趁母親脫鞋的時候,用重器砸向了養育他的母親,事後欲將其分解保存,並且為了隨時能觀察到現場情況,在房間安裝了攝像頭。當一切就緒,他又開始了他的另一場精心謀劃。

原本打算幫母親解脫之後,自己也隨之自我毀滅,可當他看到現場的恐怖畫面,內心又懼怕了,死亡對謝天琴而言是他自以為是的「解脫」,當自己面臨生死抉擇,他卻沒有看到解脫,而是完全否定了在痛苦裡解脫這一說法,死亡遠比痛苦可怕得多。

為了逃避自己的死亡,他借要出國留學為由,向親戚們借了144萬巨款,謊稱謝天琴要陪伴他一起出國,需要大量資金。親戚們知道這個孩子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自然鼎力相助順利拿到錢款,又假借謝天琴手筆向謝天琴任職的學校提交了辭職信,並且堂而皇之地舉辦了一場與親朋好友的告別會。讓所有人都信以為真,即便大家沒有看到謝天琴本人,他憑藉自己過人的智商,成功的瞞天過了海。

當一切完畢,他開始了他的逃亡之路。而謝天琴的遺體卻不為人知地在學校職工宿舍停留長達近半年時光。

在事情尚未敗露之前的春節前一段時間,他欺騙一眾親人,說自己和謝天琴會回國過年,可是家人們卻並沒有等到他們的回來,再也沒有了他倆的任何消息,在2016年2月份的時候,家人報警,最終讓這一起謀殺案喧囂塵上,吳謝宇被公安機關四處通緝。

逃亡期間,他曾在福州、河南、上海,重慶都有停留,最終選擇了在重慶隱姓埋名,化身一個名叫「小龍」的青年,白天做輔導教師,晚上就在多個酒吧串場當男模,在網上購買30多張身份證來掩飾自己弒母兇手的身份。

據酒吧同事回憶,吳謝宇酒量好,不抽菸,脾氣溫和,永遠都是一張笑臉,有女客人選他他就有錢拿,沒生意的時候就在店裡玩一晚上的手機。

看來,他在逃亡的過程中,依然保持著他正常的一面,沒有人會認為他是一個殺人犯。而且他還喜歡上了一個性工作者,發展成了情侶關係,後來因為關係不和導致分手,他對待所有的陌生人,都不曾暗藏害人之心,所過的日子就像許許多多混跡社會的小青年一樣,博彩,嫖娼,這與他往日的輝煌履歷又扯不上任何邏輯,到得現在,我們也無法分清哪個才是最本來的他,是因為曾今的壓抑才放縱還是他內心就一直渴求著這樣荼蘼的生活?

就在2019年4月的一天,吳謝宇送朋友到江北機場,在T2三號門時被警察要求查看身份證,他出示了一張周某的身份證,經擦看過之後稱「這不是你本人吧」,吳謝宇直接告訴警察:「你別說了,我跟你走。」

至此,他的匿名逃亡之路畫上句號。

雖然他始終沒有逃避掉法網恢恢,但他的殺人動機卻一直是個謎,他的多次供述也始終站不住腳,無法讓人信服。網上也是各種猜測,把問題歸結於原生家庭,這樣看似合理的解釋卻也與他的犯罪行為構成矛盾。

他作為一個北大高材生,心智按理說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而且對各方面的細節也是深思熟慮,完全感受不到他精神失常的一面,根據各方面的消息匯總,他的父母對他似乎並不存在過於嚴苛,母親更是以他為傲,寧願自己扛下所有的苦也不願他的人生有著後顧之憂,他只需要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人生選擇。

這個事件的根本還得從母子兩人開始研究,一個被害,一個施行犯罪,它們之間必然存在因果關係,謝天琴到底哪裡讓吳謝宇感到氣憤,到了要殺她的地步?或許我們真的要搞清楚謝天琴的性格缺失,這可能是一個相當大的誘因。

吳謝宇是一個善於偽裝自己的人,他曾經的所有表現或許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當他看到母親的各種不足,是不是也潛在地培養了他感到壓抑的一面?或許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尊重自己的母親,內心當中一直處於排斥,卻又無法突破道德底線,一直隱忍不發。

他覺得謝天琴就是一個不適合在這個世界存在的人,沉默寡言,甚至感覺到她身上的禁欲主義,凡事都隱藏,那些浮於表面的關係在吳謝宇眼裡或許顯得非常的不可理喻。

我們從吳謝宇後來的種種行為可以看出,他與家庭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馳,縱慾生活,這與他母親的表現是完全相反的,或許有人認為他這是在以另一種方式解壓,畢竟殺害母親,在道德層面上是非常可恥的。但細看他逃亡時的正常思維,他的內心也不至於如此脆弱,在他被警察帶走的時候,表現卻是如此冷靜,他知道自己早晚會有這麼一天,他是不是為了乾脆過自己最本來面目的生活?不壓抑,不禁止自己的內心欲望。

在他大學期間,沉溺於手癮,剛開始也覺得難以啟齒,卻無法在道德上控制自己,在心理學上的解釋就是「性癮者」。

一個「性癮者」,一個「禁欲主義」,這本來就是兩個背離的概念。

當他面對母親在失去丈夫之後,就更覺得母親的狀況是一種病態,而這種病態與他潛意識裡的行為毫不相符,他內心是牴觸的,反感的。所以說,他的供述特別強調失去父親給他帶來了巨大影響,而有些內心的東西他卻始終避而不談。

幫母親解脫,於是才有了他毫無道德壓迫的自我放縱。

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他的母親正是缺少了這方面的言傳身教,導致吳謝宇逐漸扭曲的人格內心。他至始至終都沒有離開對自己脆弱道德的保護,最終的答案還是由他本人在以後的某一天徹底醒悟時來告訴我們。

(註:本文心理分析只為做一些相關探討,不作為判斷依據)

相關焦點

  • 吳謝宇自白心路歷程,對死亡恐懼又嚮往:殺母是為了幫她
    昨日,福州某法院開庭審理了吳謝宇殺人案,在法庭上,吳謝宇陳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稱2010年父親吳志堅去世後,他開始改變。在那之後,家不再完整,沉默寡言的媽媽謝天琴承擔了很多,很多事情都不和他說。2016年2月,吳謝宇的舅舅發現聯繫不上謝天琴母子倆,於是報警,才發現了謝天琴的屍體,但一直沒有找到吳謝宇。他逃到了重慶,做了酒吧的男模,2019年4月才被警方抓獲。關於吳謝宇的作案動機,一直以來都沒有定論,眾說紛紜。他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很想死,於是有人推測他或許患有抑鬱症,因此殺人。
  • 北大高材生與夜店男模,哪個才是真實的吳謝宇?
    在被監控抓拍的照片中,吳謝宇手搭在一名女士肩上,面露笑容。 在重慶生活期間,他白天當教師、晚上在酒吧兼職男模……他與一位「失足女士」談了戀愛,還大把大把地給她錢。 而這次,在庭審中,他同樣請求法官不要判自己死刑。 02 他的故事讓人想起了藥家鑫 這起案件中,很多事情註定成謎。但是有些道理確實十分清晰而明確的。 吳謝宇的智商不可謂不高,從這場庭審來看,情商也似乎不低。
  • 吳謝宇當庭自我剖析,隱秘的犯罪動因值得更多探討
    12月24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吳謝宇弒母案。這個曾經引發巨大關注,也留下巨大困惑的案件,提供給了社會更多探討和反思的素材。可是要解答吳謝宇為什麼會走到殘忍的這一步,註定很難有準確的答案。從媒體報導來看,這個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在法庭上依舊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如果不是因為殘忍的弒母情節,這是一個所有父母都會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 2015年7月,北大學霸:吳謝宇:案,一直到三年後被判刑
    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后,利用所學知識(活性炭防腐)將屍體包裝成「木乃伊」,攜帶144萬元詐騙款潛逃,憑藉高智商與警方「鬥智」三年後終被捕,讓人印象至深,詫異至極。2015年7月,吳謝宇因為種種原因將母親謝天琴殘忍殺害,並將她的屍體藏匿,利用了自己的學識對屍體做了很好的防腐處理,以至於不太快產生臭味被鄰居察覺。
  • 「北大雙面神童」吳謝宇:將親生母親製成木乃伊,被捕時面色平靜
    在很多時候,人們印象中,好孩子等同於未來的好人。不是別的,只是因為他們成績優異,這點從好、壞兩個學生同時犯錯,人們的不同態度就能看出來。但事實上成績優異、好孩子跟是不是好人壓根就沒關係,一個北大的學霸,也有可能會犯下弒母這樣讓人難以想像的事情。吳謝宇的例子便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他生於1994年10月7日,福建人。
  • 北大學子弒母案庭審現場:吳謝宇滔滔不絕20分鐘,殺媽媽是因為……
    「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被捕一年半後,12月24日,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的吳謝宇走上被告席,接受審判。
  • 如何走向極端歧路:吳謝宇在法庭上的自我剖析
    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同時,吳謝宇的當庭供述分析了自己複雜的心理變化。在他看來,他的變化源自於父親的病逝,「爸爸不在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爸爸離去後,沉默寡言的媽媽默默承擔了很多,「好多事不和我說,不讓我操心」。
  • 吳謝宇供述弒母動機:不如和我媽一起死,這樣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
    兩年前,北大高材生吳謝宇,趁著在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工作的母親,在進屋低頭換鞋時,用槓鈴將其殺害。 在同學眼中,他就是一個關心同學、孝敬母親的吳謝宇; 弒母逃亡之後,他在逃亡期間曾經在重慶某夜店做男模、與性工作者戀愛,是一個性格扭曲的吳謝宇。 12月24日,福州中院。備受社會關注的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當事人吳謝宇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
  • 北大弒母少年法庭演講4小時——弒母是為拯救!
    在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這位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連續20分鐘發言幾乎不停頓。同時,吳謝宇的當庭供述分析了自己複雜的心理變化。在他看來,他的變化源自於父親的病逝,「爸爸不在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爸爸離去後,沉默寡言的媽媽默默承擔了很多。
  • 北大高智商才子?夜店男模?弒母的吳謝宇真的擁有多重人格?
    他是北大的高智商天才,喜歡歷史政治哲學科技,他的業餘生活充滿蓬勃的生命力!白天當教師,晚上做男模,喜歡健身,買彩票和嫖娼。多重人格設定給他賦予神秘色彩,也讓他的犯罪動機顯得迷霧重重。
  • 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吳謝宇殺母謝天琴原因 吳謝宇弒母案細節披露...
    誰也沒有想到,這句話出自昔日的北大高材生吳謝宇。2020年12月24日,被捕一年多的吳謝宇走上被告席,在庭審中他引經據典,邏輯清晰,即便是連續發言20分鐘,吳謝宇嘴巴一刻不停,思維十分縝密。  不同於其他犯人那樣沉默寡言,在庭審現場上,他的口若懸河,讓在場的所有人很難相信這樣聰明的人居然是一名罪犯,而且還是弒母案的犯人!
  • 吳謝宇:「按數學模型完成弒母計劃」,這到底算不算高智商犯罪?
    吳謝宇逃亡過程中畫面吳謝宇弒母案擇期宣判,但就「弒母案」背後的「高材生」吳謝宇,似乎才正式進入媒體輿論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撇開弒母的慘烈,以及弒母的異化,僅從作案的實施去看吳謝宇的存在,似乎永遠逃不開他高材生的身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無論是媒體有意或無意地修飾,「北大學子」始終被冠在慘案的背景板上。可事實上,我們都很清楚,他弒不弒母,跟「北大學子」的身份並不構成強邏輯。
  • 北大學子吳謝宇涉嫌弒母,我們為何這麼好奇?哪些疑點引發爭議?
    文|冷絲欄目|絲說教育萬象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嚴格來說是「前北大學子」,他是否如期畢業,這並不重要,而他給北大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吳謝宇當年的形象網友以及社會公眾對吳謝宇涉嫌弒母一案一直保持著極大的好奇意識,這也並不奇怪,因為,人們總是希望探究案件的根底,並從中得出一些經驗教訓,這也就是我們常言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吧!
  • 「港獨」被美領館懟出門,漢奸走狗面前只有末路窮途
    「港獨」廢青們也正是因為深信「洋主子」的鬼話,有恃無恐,作天作地,明目張胆勾結外部勢力,企圖把香港變成「反中橋頭堡」「暴亂大本營」「顏色革命輸出地」;蓄意煽動對立、鼓吹「暴力攬炒」,嚴重踐踏法治,破壞社會穩定……反中亂港罪行昭昭,可謂人神共憤。不過,表演全套的「港獨」們,真能拍拍屁股全身而退嗎?「金主爸爸」描繪的後路究竟通不通?曾志健的經歷就是現成答案。
  • 北大弒母嫌犯吳謝宇:愛上性工作者 拍多部性愛視頻
    少年吳謝宇4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他將屍體用塑料包裹了數十層,並在每一層縫隙中,放入了活性炭吸臭;他在房間內安裝了監控,並且連接電腦,能用手機監控現場情況;他帶著母親的手機,以便及時回復他人簡訊。在他的同學、朋友與老師對新京報記者的回憶中,吳謝宇是一個成績異常優異、有著清晰人生規劃的瘦高個男生。網絡上有關他的痕跡,幾乎均與表彰有關。他熱心幫助同學,被稱為籃球界的「籃板大師」,開朗而自律。
  •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誘因,動機及警示
    作為學霸、中考狀元,GRE分數高居全球前5%的吳謝宇,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該事件令人震驚,很多人都想知道吳謝宇為什麼這麼殘忍,做出了違背人倫、喪盡天良的事。一些專家從技術角度分析了吳謝宇的弒母動機,但筆者認為說得還不夠明白。
  •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從發案至今已經近4年時間了,從今年4月21日抓獲吳謝宇至今,已經20餘天了。如今該案依然是社會上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人們之所以以超乎尋常的心態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籠罩在該案上的謎團太多了,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身上的光環太多了,標籤太多了。吳謝宇從初中到中學到大學不僅是一位學霸,在中學還擔任班長,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怕吃虧,善於團結同學,同時也是一位陽光健康快樂的孩子。
  • 北大學霸弒母受審:稱媽媽像將死的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馬爾克斯《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4月21日,弒母后逃逸三年的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警方抓獲。吳謝宇消失的「三年」,沒人知道他究竟在哪裡?有人猜測,他很有可能已經遠遁海外,或者在荒山野嶺畏罪自殺。
  • 【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 專家回應】4年前的北大學子弒母案震驚社會...
    2020-12-26 11:12:34來源:FX168 【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專家回應】4年前的北大學子弒母案震驚社會,12月24日,福州中院開庭審理吳謝宇「弒母案」。
  • 北大學子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 專家回應:或掩蓋真實作案動機
    12月24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北大學子弒母案在福州中院開庭審理,當事人吳謝宇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據媒體披露,吳謝宇在庭上供述自己的弒母動機是:「不如和我媽一起死,這樣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他自述因為覺得父親去世後,母親很痛苦,於是他想到幫助母親 「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