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早期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仿的可居住帶行星

2020-12-27 校外快訊

一支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團隊利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新分析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可居住區域內運行,該區域位於恆星周圍,巖石行星可以在其中支撐液態水。

科學家在查看克卜勒的舊觀測結果時發現了這個名為Kepler-1649c的行星,該機構於2018年退役。雖然先前使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誤認了該行星,但研究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籤名並確認為一個星球。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世界與地球的大小和估計溫度最相似。

這個新發現的世界僅比我們自己的星球大1.06倍。而且,它從其宿主恆星接收到的星光量是地球從我們的太陽接收到的光量的75%,這意味著系外行星的溫度也可能與我們的行星相似。但是與地球不同,它繞著一個紅色矮星運行。儘管在該系統中沒有觀測到這種恆星,但這類恆星以恆星爆發而聞名,這可能使行星的環境對任何潛在生命都充滿挑戰。

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科學任務局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興說:「這個迷人而遙遠的世界給我們更大的希望,那就是第二顆地球位於恆星中,等待被發現。」克卜勒和我們的任務這樣的任務收集的數據隨著科學界不斷完善其尋找有希望的行星的能力,過境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將繼續產生驚人的發現。」

克卜勒1649c仍然有很多未知的事物,包括其大氣可能影響行星的溫度。當前對行星大小的計算有很大的誤差範圍,研究遙遠物體的天文學中的所有值也是如此。環繞著紅矮星的巖石行星具有特別的天體生物學意義。但是,天文生物學家將需要更多有關此星球的信息,以便衡量它是否對我們所知道的生命有希望。但是根據已知的情況,克卜勒1649c尤其吸引那些尋找可能具有適宜居住條件的世界的科學家。

據估計,還有其他系外行星在大小上更接近地球,例如TRAPPIST-1f和Teegarden c。其他一些溫度可能更接近地球,例如TRAPPIST-1d和TOI 700d。但是,在這兩個值中,也沒有其他系外行星被認為更接近地球,這也位於其系統的可居住區域。

「在我們發現的所有錯誤貼標的行星中,這特別令人興奮-不僅是因為它處於宜居區域和地球大小,而且還因為它可能與鄰近的行星相互作用,」 Andrew Vanderburg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今天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如果我們不親自研究算法的工作,我們將錯過它。」

克卜勒1649c繞著它的小矮紅星運行得如此緊密,以致克卜勒1649c上的一年僅相當於19.5地球日。該系統還有另一顆大小相同的巖石行星,但它繞克卜勒1649c的距離繞恆星旋轉,這類似於金星繞太陽繞地球的距離繞軌道的一半。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這意味著像這樣的行星可能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普遍。

相關焦點

  • TESS望遠鏡發現首顆宜居帶中、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
    大小和地球相似 或存在液態水 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又雙叒叕出現了! 據外媒報導,近日,NASA的TESS望遠鏡在一顆恆星周邊的宜居帶中發現了一顆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該行星被稱作TOI 700d,距離地球101.5光年,也就是以光的速度要走101.5年。光速有多快?1秒繞地球7.5圈,從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需1.255秒,101.5光年有多遠?大家感受一下……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再立奇功 NASA發現外太空類地行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說到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天文愛好者都不會覺得陌生。2018年,NASA正式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耗盡燃料,正式退役,永遠的留在了茫茫宇宙之中。然而近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立下一大奇功。
  • 「溫故而知新」,早先的NASA克卜勒數據中,發現或可宜居的行星
    在早先的NASA克卜勒數據中發現類似地球體積且在宜居帶內的行星在NASA早期的克卜勒數據中,我們找到了隱藏在可居住帶的地球般大小的行星。這幅藝術家的概念圖所展示的克卜勒系外行星-1649C看起來像它的表面。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顆行星的大小和溫度都和地球很接近。
  • 美媒:"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發現10顆"宜居"行星
    據美聯社6月19日報導,經過四年的搜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49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而且「克卜勒」望遠鏡只對銀河系很小的一部分進行了搜尋,這部分大約只佔擁有2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的0.25%。報導稱,在10顆新發現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中,有7顆繞類似太陽的恆星轉動,這些恆星不是寒冷的矮星,繞其轉動的行星不需靠得很近來維持適宜的溫度。
  • 科學家們發現π行星 大小與地球相仿
    科學家們發現π行星 大小與地球相仿 2020-10-11 13:56:22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比如,在我們地球上觀測太陽,由於有時候位於地球軌道以內的水星和金星會從太陽表面經過,從而會擋住一部分太陽光線,這種天象我們稱為「行星凌日」現象,當行星擋住一部分太陽光後,就會使得太陽的光度發生變化。利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用來探測遙遠的太陽系外行星,為此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運行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利用太空光度計,對10萬顆恆星的光度進行觀測,從而來確定是否有行星凌日現象。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早在2009年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取得豐碩成果,準備進入延伸任務階段。克卜勒的設計是要揭開成千上萬顆行星的奧秘,了解行星系統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恆星系統中存在多少「類地行星」。以下是克卜勒在過去三年裡取得的一些重要發現。
  • NASA發現多顆地球大小的系外類地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利用克卜勒衛星的數據發現了新的行星系統,以容納地球大小的行星。科學家們現在急切地想知道這些新的太空世界是否有可能維持生命。2013年11月,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顆古老的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衛星數據集裡的一顆系外行星的寶藏。研究人員追蹤了兩個紅矮星系統,其中有許多巖石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或大於地球。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星球,曾被認為與地球高度相似,後來怎樣了?
    人類想要在三五年之內將這些問題都解決是不現實的,因此有些國家的航天機構把目標轉向了在太空。而在這些國家中,美國宇航局一直都扮演著「排頭兵」的角色。他們從上個世紀就開始在宇宙裡尋找另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為了擴大探索範圍,NASA在上個世紀末成功向太空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且該望遠鏡還成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有力工具。
  • 科學家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中發現,又一顆系外類地行星
    克卜勒、TESS和其他項目發現的大多數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用我們目前的技術,更大的行星更容易被發現,但科學家們懷疑,也有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天文學家分析了來自克卜勒任務的數據,發現了這樣一顆幾乎從裂縫中墜落的行星,它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行星。
  • NASA發現一顆溫度,大小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
    4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發現了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克卜勒-1649c」,科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歷史數據發現,這顆行星正好處於其繞行的恆星的宜居區域範圍中。宜居區域是指恆星周圍的區域,在這片區域中,行星可以支持液態形式的水。
  • 美國宇航局TESS發現第一個適合居住的行星,大小與地球相當
    近日,TESS發現了它的尋找任務中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該距離的範圍可能是恰好允許在地面上存在液態水的條件。科學家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發現,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建模,以幫助為將來的觀測提供依據。
  • 「克卜勒」又發現10顆類地行星 表面或有水
    據美國《科學》雜誌官網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9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發現了219顆新的候選行星,其中10顆行星大小與地球接近,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表面可能存在生命必需的液態水。
  • NASA 說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
    NASA 描述類地行星的環境示意圖體積是地球的 1.06 倍這個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克卜勒 -1649c,距地球 300 光年,圍繞著一顆約為太陽四分之一大小的恆星運行。NASA 說,令人興奮的是,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 2000 多顆系外行星中,這個行星無論是大小還是溫度,都與地球最為相似。
  • 差點錯過一顆「地球」!科學家在NASA的舊數據中找到一顆宜居行星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錯過一些東西,錯過一個人,錯過一個機遇,錯過一個億……但這些「錯過」,跟一顆可居住行星之「錯過」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最近,一個跨大西洋科學家小組,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退役)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發現了一顆大小跟我們的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在其恆星的可居住區內運行,其巖石結構足以支撐液態水。
  • NASA發現地球「近親」 可能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這顆行星由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命名為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它的體積比地球大60%,「年齡」60億歲,甚至比太陽還大15億年。克卜勒—452b圍繞一顆恆星旋轉,距離剛好處於「宜居帶」中,即表面溫度允許液態水存在。它的公轉周期為385天,接近地球的公轉周期。科學家們還發現,克卜勒—452b圍繞的那顆恆星也與太陽相似。
  • 距離我們1400光年的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克卜勒452b也不例外。糾正一下,有點像地球的星球叫克卜勒452b,而不是克卜勒452。克卜勒452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命名恆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根據發現的時間不同和望遠鏡不同,名稱五花八門,但命名行星是有一定規矩的。
  • 運行16周年後,NASA正式關閉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首次在一顆瀕臨死亡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巴基球。 7、太陽系中的碰撞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在太陽系中的幾次碰撞證據,這些碰撞在我們太陽系早期很常見,並且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發現10顆潛在的類地行星
    美國宇航局(NASA)周一公布了一項最新的調查結果,其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新的219顆候選行星,其中10顆為類地行星,這些處於恆星適居區的系外多巖行星還有待證實。這些調查結果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其主要被用來尋找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
  • 「行星獵人」TESS初顯神威,發現第一顆地球大小的可居住系外行星
    就在NASA宣布1月30日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正式退休之際,美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簡稱TESS)與斯皮策空間望遠鏡聯手,在南天劍魚座中的一個名為TOI700的恆星旁邊,新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使得TOI700行星系統內的行星數量達到了3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