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報君聽一個朋友抱怨:自己一直想處理的二手房,單價低、配套好,比周邊小區便宜500多往外掛牌,怎麼還是賣不出去?
聽了她的經歷,房報君的想法只有一個:當初就不該買。
她住在二環旁一個小區,旁邊鄰三個公園、配套都不錯,二手房掛牌確實也不高,唯一的問題就是戶型有點大:157㎡三室戶型。
根據她的說法,房子掛了已經有一段時間,卻無人問津,為什麼會這樣?
之前房報君就曾說:老破小慎入,今天房報君給大家說個比「老破小」更大的坑,就是樓市中最沒有購買價值的「老破大」。
在房價橫盤的樓市裡,這將是最先無人問津的一種房產,不僅價格下降,也將失去流通性。
單價低、總價高,不受市場歡迎
老破大,即房齡大,小區破,面積大,相比「老破小」,這樣的房產,又多了一個高總價的門檻,這直接導致了老破大產品的價值直線下滑。
簡單來說:同一個老小區,面積越大,單價越便宜,而且越難賣。
舉個例子:長春某二手房樓盤,小戶型和大戶型產品,單價相差懸殊,92㎡左右的小戶型和超過167㎡住宅,單價竟相差5000左右。
92㎡二手房掛牌信息:
167㎡二手房掛牌信息:
除了總價高,市中心一帶的這些「老破大」房子,由於戶型老舊、停車位少、物業配套不足等原因,一度被認為是樓市的「雞肋」產品,選擇購買這類房源的多是有主城區情結的剛需型購房者。
即使是在樓市比較熱鬧的2017、2018年,這些沒有學區概念的「老破大」的價格也一直未見起色。
原本在二手房市場上,大戶型產品流通性就差。
從成交量來看,130㎡以上的戶型的成交量,在長春二手房戶型中一直處於低位。
據某二手房網站成交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90㎡以下二手房產品成交量超過1萬套,而130㎡以上二手房成交僅為400多套。
如今,在本來就不景氣的二手房市場中,「老破大」房產成交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在部分二手房平臺,很多「老破大」房源掛牌超過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仍無人問津。即便通過不斷降價,掛出價格遠遠低於樓市平均價格,也沒有實現成交。
流通性差,沒前景
為什麼「老破大」無人問津,因為它只有面積段符合改善需求,戶型設計、景觀園林、物業管理等都遠遠落後。
在二手房市場,真正有能力接手這種房源的人,又大多看不上。
儘管「老破大」的單價低,但因為面積大,算下來,還是比一般的戶型貴上許多。
同樣的總價,降低一下面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房子就非常多,所以,這樣的房子客群自然小眾,老破大的房子註定流通性極差。
很多人說,市中心的房子好出租,如果出售困難,可以靠出租獲益,而老房子的價格低,位置好,配套齊全,租售比一般都比新區更好。
但是,在租賃市場,一室一廳或者兩室一廳永遠是最好出租的,也是租售比最高的。
動輒一百多平的老破大,三四個房間,不僅租售比不高,出租出去也不如小面積房源容易。
老破大產品out了
買房,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對於手裡資金有限,又有多種需求的人,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之前,長春人買房對於產品沒有太多要求,因為地段的便利,選擇了市中心的「老破大」,要的就是尺度。
但是幾年後產品不斷升級,老破大的戶型放在目前來看,簡直就像個「笑話」。
房報君找到兩個近期成交的「老破大」戶型,讓大家感受一下:
某二手房網站展示的172㎡戶型:
某二手房網站展示的173㎡戶型:
老破大戶型,基本都是南向一個臥室,戶型設計也相當不走心,對比現在市場上的大戶型,其空間、格局、舒適度等都更加完善,戶型設計也更合理。
淨月某140㎡戶型產品:
淨月某165㎡戶型產品:
老破大這種產品,大面積卻沒有得到應有利用,反而因為總價高等因素,成了市場上最不受歡迎的產品。
未來的長春樓市,還會不斷有大量的「老破大」不斷流入市場,這樣的房產,除了佔據著好地段,產品本身毫無價值。
這樣的產品,比「老破小」還要坑,房報君奉勸各位粉絲,未來樓市,「老破大」不要碰。
你對「老破大」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