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通長江大橋首次亮燈進行荷載試驗

2020-12-17 人民網

2020年5月26日晚,滬通長江大橋1092米主跨進行荷載試驗,當晚大橋路燈首次亮起,配合試驗。

荷載試驗是對大橋的一次系統全面的體檢,主要是為了驗證大橋的實際承載能力。當晚,公路橋面調用60輛重載卡車上橋進行荷載試驗,每輛重30噸,這些車將按指定位置停放在4個相應區域;鐵路橋段兩條路線共四個機車頭65節滿載的火車車廂進行加載,每輛列車重達92噸。工程技術人員在橋上安裝傳感器,根據變形、應變、索力、塔偏、梁端位移等數據,對橋梁結構正常使用性能、強度、剛度、裂縫等各項指標做出全面評價。通過此次「體檢」收集數據,為即將通車的大橋「把脈問診」。據悉,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將進行為期2天的靜態荷載試驗,時間為每天晚上8點至次日清晨5點。

滬通長江大橋為通滬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大橋預計今年7月通車。丁曉春/攝(此圖片為攝影師獨家供稿,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 荷載試驗完成
    本報訊 (記者彭軍君 通訊員 簡珍珍)28日凌晨3時許,在經過兩個夜間通宵辛苦作業後,由中鐵大橋院集團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施工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順利完成通車前的
  • 滬通長江大橋啟動靜載試驗 通滬鐵路6月底前預備開通運營條件
    圖說:滬通長江大橋啟動靜載試驗 鐵科院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5月26日晚8時,隨著對講機裡的一聲「開車」命令,兩列貨運重載列車從張家港北站出發,齊頭並進駛上滬通長江大橋,大橋靜載試驗隨之啟動。
  • 通滬鐵路中的滬通長江大橋26日靜載實驗,離通車又近了一步
    5月26日晚8點整,隨著對講機裡的一聲「開車」命令,兩列貨運重載列車從張家港北站出發,齊頭並進駛上滬通長江大橋,大橋靜載試驗隨之啟動。據悉,此次大橋靜載試驗將持續三天,對主航道橋和天生港專用航道橋在列車荷載不同輪位作用下的應力、索力和位移等參數、總計498個測試點進行靜載測試工作,以檢驗兩座通航孔橋的整體工作性能,為大橋的驗收交付提供依據。該實驗將持續3天,由26晚開始。據試驗項目負責人介紹,滬通長江大橋成橋試驗主要包含三部分內容,分別為成橋狀態檢查、動載試驗和靜載試驗。
  • 武穴長江公路大橋完成荷載試驗
    經過連續幾日的檢測,國內第七大跨度斜拉橋——武穴長江公路大橋於6日完成大橋荷載試驗。檢測顯示大橋受力狀況等均滿足設計要求,為大橋通車奠定了基礎。荷載試驗是大橋通車前的一項關鍵檢測,為後續交工驗收、運營管養等提供技術依據。
  • 滬通長江大橋即將通車 南通下個過江通道在這兒
    其中,續建項目25個,計劃完成投資103.8億元,年內有機場物流、通皋大道、通滬鐵路南通西站綜合交通樞紐等13個項目計劃建成完工;開工項目29個,計劃完成投資48.2億元,主要推進服務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的一批港口、航道項目,寧通高速擴建、繞城高速、張皋通道、北沿江高鐵等通道、樞紐項目;正在創造條件實施的項目15個,計劃完成投資9.4億元。
  •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主跨超千米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6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 圖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通車。五是實現基於實船—實橋原位撞擊試驗的橋墩防撞技術世界首創。在世界上首次組織了原位船撞試驗,可實現3公裡範圍防撞主動預警,有效保證橋梁和船舶安全。5G覆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公路面將採用華為5G新型微站覆蓋,鐵路面將採用中天新型5G洩漏電纜覆蓋,引橋部分採用多座超高鐵塔站點進行補充覆蓋。
  • 聽工程師講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那些世界之最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俯瞰圖。中鐵大橋局供圖滬蘇通大橋創造了眾多「世界之最」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南起蘇州市張家港市、北至南通市通州區,橋址處靠近長江入海口,江面寬達6公裡。大橋附近有十餘個碼頭和港口,江面日通行船舶超過3萬膄,航運可謂是異常繁忙,這就要求大橋的主跨必須超千米。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開建之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同類型橋梁中最大跨度也只僅有630米。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全景。
  • 滬通長江大橋亮化工程啟動
    來源: 鳳凰網房產5月15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根阻尼器安裝到位,滬通長江大橋432根斜拉索的永久阻尼器全部安裝完成,從今天開始將進入亮化階段,這也意味著大橋即將穿上美麗的「晚裝」 ,在夜晚展現更加光彩的姿態。
  • 滬通長江大橋迎來首次動態測試,有望月底或7月初正式通車運行
    通滬鐵路首次試運行30號上午10點29分,一輛C3816次列車,由上海站慢慢駛出,朝著南通方向飛奔而去!通滬鐵路運行圖此次試運行沿著京滬、通滬鐵路,跨越滬通長江大橋到達終點站南通西站;全程歷時89分鐘,途徑太倉、常熟、張家港。
  • 南通:滬通長江大橋或正式定名為「滬蘇通長江大橋」,你怎麼看?
    ,近日,據蘇州相關媒體爆料,沿用了6年之久的滬通長江大橋(工程名)或將正式定名為「滬蘇通長江大橋」。滬通長江大橋是滬通鐵路連結南通通州區和蘇州張家港市的跨江公鐵兩用大橋,是滬通鐵路、錫通高速公路、通蘇嘉甬鐵路等共同的過江通道,大橋全長11.072千米,主跨1092米,是世界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該大橋通車後,從南通出發,乘坐動車1小時左右便可直達上海,極大方便了沿線居民的出行,是國家沿海鐵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南通全面接軌上海
  • 滬蘇通長江大橋日均3.4萬輛車 蘇通大橋和江陰大橋壓力得到緩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正式開通。大橋日均汽車流量已達3.4萬輛,周邊蘇通大橋、江陰大橋等過江通道的交通壓力得到緩解。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下午5時18分向社會車輛開放後,至當日24時,汽車流量已近萬輛。此後,車流量不斷攀升。
  • 「武漢力量建造」又創紀錄了,滬通長江大橋下月通車
    全長11072米的滬通長江大橋下月通車,6月10日下午,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提前探訪這座由武漢「建橋國家隊」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超級大橋,中鐵大橋局副總工程師、滬通長江大橋總工程師李軍堂告訴記者:「我們這個是創紀錄的橋,除了軌道伸縮調節器,上上下下全部用的國產材料。」(圖為:滬通長江大橋。
  • 遠程採集現場數據,武穴長江大橋荷載試驗AI可視化技術來幫忙
    近日,湖北武穴長江大橋的荷載試驗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記者獲悉,本次荷載試驗運用了國內領先的橋梁荷載試驗AI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可節省三分之一的人力,顯著提升數據採集效率,並提高試驗的安全係數。大橋在通車前都要進行荷載試驗,包括外觀檢測、靜載試驗、動載試驗等。湖北交投智能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武穴長江大橋荷載試驗負責人鄒雲華介紹,與傳統的技術相比,AI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不再需要運用對講機一一報送各個觀測點的數據,而是通過硬體無線傳輸,遠程採集現場數據,將採集結果通過4G/5G無線網絡主動上傳至可視化平臺,並通過數據處理功能進行實時分析、預警。
  • 港珠澳大橋、滬通長江大橋為什麼是彎的?
    近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即將通車。滬通長江大橋全長約11千米,橋位所處的江面寬約5.8千米,大橋在跨江時有個明顯的「拐彎」,遠看似一座被「折彎」的大橋。那麼為什麼。滬通長江大橋和許多跨海大橋、長江大橋是彎的呢?
  • 滬通長江大橋全景圖來襲,超級壯觀!
    滬蘇通長江大橋是通滬鐵路控制性工程,全長11.08公裡,南部為蘇州市張家港,北端為南通市通州,下層為四線鐵路通道,上層為六車道高速公路合建橋梁。大橋主塔高330米,主航道橋主跨1092米,是世界上公鐵兩用斜拉橋的最高主塔和最大跨度。
  • 世界首座主跨千米級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鐵路同步開通
    本文圖片:羅傳寶 孔令震 唐澤雨 陳銘逸 許叢軍7月1日上午,我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主跨為千米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與滬蘇通鐵路同步開通運營。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滬蘇通鐵路的開通運營,大幅提高了鐵路過江運輸能力,縮短了上海與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將有力助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 瀝青攤鋪即將完成 滬通長江大橋通車再進一步
    記者從滬通大橋指揮部獲悉,滬通長江大橋的瀝青攤鋪工作預計將於今天下午六點半結束。這也意味著距離大橋全面通車再進一步。瀝青攤鋪是滬通長江大橋橋面施工的重要環節,主要攤鋪區域分為鋼梁橋面和混凝土梁橋面。而滬通長江大橋公路層距離江面70米,且目前南北運輸不便,南通交警部門專門開通綠色通道,並全程護送瀝青物料運輸車從平潮北收費站附近直達橋面鋪裝位置,最終只需要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一次運送,時間比原計劃縮短了20%。攤鋪過程中,施工人員對瀝青混合料拌合、運輸盯控、攤鋪溫控和厚度、碾壓工藝等進行了嚴格把關。
  • 滬通鐵路張家港長江大橋開始架設接觸網導線
    1月15日21時30分,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的恆張力放線作業車駛入滬通鐵路張家港長江大橋。
  • 8200噸荷載量創國內之最 武漢造五峰山長江大橋完成「體檢」
    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劉佩婭 崔永興 鄒振磊)8月15,經過4個夜間的作業,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通過靜載試驗,
  • 66輛重型車當「考官」 南兩高速這座特大橋進行荷載試驗
    南兩高速太洪長江特大橋進行荷載試驗。通訊員 黎浪 攝華龍網消息,今(16)日,66輛重型車依次開上重慶南兩高速(南川至兩江新區)太洪長江特大橋,進行荷載試驗。太洪長江特大橋是南兩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線唯一的一座跨長江大橋,大橋全長1436米,為設計時速80公裡的雙向6車道鋼箱梁懸索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