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理財產品基本上不會出現虧本?

2021-01-05 新浪財經

來源:不執著財經

通常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經濟處於上行狀態時,我們可以投資相對激進一些,適當追下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此時風險總體較小。而目前國內經濟呈現下行探底過程中,再加上國內的銀行理財都已經悉數打破剛兌,那就顯得保本穩健理財的重要性。現在大家更多轉向了風險厭惡型的理財方式。那現在的理財市場上,哪種理財產品基本上不會出現虧本?

第一類,銀行的定期存款

銀行存款分為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活期儲蓄可隨存隨取,方便於靈活使用,活期存款的年化利率0.3%左右,收益相對略低一些。再來看看定期存款,如果把錢存定期的話,儲戶可以適當的選擇中小銀行,因為中小銀行開出的存款利率要相對高一些。因為中小銀行建立時間短,儲戶數量不多,為了招攬存款,中小銀行通常把定期存款的利率定得相對高一些。只要你在一家銀行裡面的存款不超過50萬,把錢存定期的風險是最小的。

近年各大銀行也相繼推出創新型的儲蓄品種,主要是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單。大額存單與普通存單一樣,只是存款的門檻較高,要達到二三十萬才可以,當然大額存單的利率要比普通存單高出一些,特別是中小銀行的大額存單更高一些,而且只要在50萬元以下,資金是很安全的。

還有就是結構性存款,就是拿出少部分的資金去投資外匯、黃金等品種,如果賺錢了,儲戶的收益率可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投資失敗了,至少可以保住儲戶的本金不失,在利息上面會少一些,而這樣的投資方式,也在逐步受到部分儲戶的喜愛。

第二類,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主要是從2013年開始受到外界的關注。國內第一隻貨幣基金是餘額寶。貨幣基金主要是投資於某些金融衍生品工具,比如央行票據,商業票據,國債券,政府短期債券,及其銀行業的銀行存單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並不大,很少出現虧損的事情。不過,近年來國內貨幣政策總體上偏向寬鬆,貨幣市場上的資金收益率呈現下行趨勢,目前與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益相差不大。所以,貨幣基金的優勢已經不大,但對於投資者來説,也算是相對安全的投資品種。

第三類,銀行的理財產品

很多人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打破剛兌,風險開始自擔了。實際上R1,R2風險係數的理財產品,風險還是較低,帶有保本標識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本金可以得到保障。沒有帶保本標識的理財產品,風險稍微高一點點,雖然不承諾保本,但投資風險較小,本金基本上還是有保障的。總體來看,風險R1,R2的銀行的理財產品屬於穩健型理財產品,虧本的概率相對也是比較低的。

第四類,定期國債

國債分成兩種,一種是電子式國債,一種是憑證式國債。國債是由國家背書的投資理財產品,收益率通常要比同期的銀行存款要高一些。由於定期國債風險低,收益高,深受中老年儲戶的喜愛。不過,今年上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各檔期的國債已經暫停多時,而到下半年開始,國家將發行大量的三、五年期限的國債,這對於追求穩健投資的人們來説是利好,由於今年下半年國債供應充足,網上也可以購買,所以也不用一大早就跑到銀行門口去排隊買國債了。不過,今年由於LPR利率處於下行過程中,國債的整體利率會略低於去年。

以上所羅列的幾個類型的理財產品,有穩健型的、有保本增值型的,比較適合於保守型投資,以及穩健型投資者選擇。如果你是相同類型的投資者,可作為參考。當然了,您也可以採取資產多元化進行配置,就是拿一部分錢購買穩健型的理財產品,也可以拿另一部分錢購買保本增值型的理財產品,進行分散投資。對於投資者來講,現在財產品也比較多,大家選擇的餘地也會有更多。

相關焦點

  • 哪種理財產品基本上不會被虧本?聽內行人說完,瞬間明白了
    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基本上不會虧本的還真有那麼幾種,但是像這種不會虧本的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都比較低。 01.安全性穩定性最高的理財產品———銀行定期存款。
  • 哪種理財產品可以做到完全不虧本呢?
    哪種理財產品可以保證不虧本呢?那麼我們通過什麼樣的理財方式,來實現我們的這個存款能夠增值保值,並且能夠做到完全不虧本呢?實際上做到完全不虧本,只能夠去購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也就是說低風險的產品它能夠保證我們不虧本,但同時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伴隨的就是低收益。所以這個收益水平也並不會很高,大概只有2%~5%左右。
  • 信託產品逾期,銀行理財虧本,如何應對理財產品大變?
    其實不只是銀行理財,支付寶裡的理財產品同樣也虧錢了,前幾天一直有朋友私信我,問怎麼理財產品怎麼虧錢了,後面該怎麼辦?四川信託TOT產品逾期和銀行理財產品虧本多多少少和疫情的衝擊有關係,年初至今很多企業經營不善,紛紛倒閉,另外近一個月市場利率反彈,導致債市由牛轉熊,債券基金連續多天淨值下跌,那些投資了債券的理財產品自然也躲不過虧錢的下場。既然是意料之中,那麼為什麼這麼多投資者這麼義憤填膺,甚至不少投資者集中投訴平安銀行和招銀理財。
  • 銀行理財也開始虧本了,後續還能買嗎?
    最近朋友圈網上開始陸陸續續爆出銀行理財虧本的文章,以招商銀行的一款理財首當其衝,其實銀行理財產品早就不是保本的投資方式了,但是由於銀行的金字招牌在,加上銀行理財產品的低門檻進入,始終給人一種隱性剛兌的感覺,那麼這次銀行理財產品虧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銀行R2層級的理財產品,到期有可能虧本嗎?
    虧損額度有限R1及R2的理財產品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概率,但是說本金出現虧損,概率很低,而且即使真的遇到難以預測的情況,出現了虧損,整體虧損金額也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其資產配置所致。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R2級別的理財產品,其資金主要的投向為債券(包括國債和企業債券)、債券型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如同業拆借、同業存單、買入返售等),這些產品的風險性本身較低,就算出現虧損,一般虧幅也有限,更為關鍵的是銀行還對理財資金進行了分散化的投資錯配,所以就算最終本金真的出現虧損,你的損失額也不會太多,保有90%以上的本金應該沒有任何的問題。
  • 銀行理財產品為啥會虧本?
    近日,多家銀行對外披露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單位淨值大幅縮水,甚至跌破當初發行面值,銀行理財產品不再「穩賺不賠」受到關注。到底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是否能保本?今後人們選購銀行理財產品能否跑贏通脹?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微信理財通安全嗎微信理財通會不會賠錢?
    微信理財通和餘額寶一樣,實際上是屬於一種貨幣基金,那麼微信理財通安全嗎?要了解一款理財產品,最好是從其公司資質、交易機制、安全保障等方面去了解,下文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微信理財通安全嗎。微信理財通安全嗎1、要問微信理財通安全,我們先來了解微信理財通背後的公司,理財通後臺有騰訊的大數據支撐,海量的數據和雲端的計算能夠及時判定用戶的支付行為存在的風險性。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全方位的身份保護,最大限度保證用戶交易的安全性。微信理財通安全嗎2、在安全機制方面:財付通為微信理財通打造一整套的安全機制和手段。
  • 支付寶上面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有人覺得餘額寶是支付寶最好的理財產品,即使現在7日年化收益早就低於2%;有人覺得支付寶裡面的定期理財是最好的,即使可能五年內都不能動用這筆錢;也有人覺得支付寶裡面的基金是最好的,即使可能出現超過20%的虧損
  • 原油期貨跌至負值 我買的掛鈎原油銀行理財會不會跟著虧本?
    部分期貨交易者們蒙受了損失,一些穩健型投資者也在擔心:我買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是掛鈎原油期貨的,會不會因為原油期貨價格的大幅波動,導致收益損失,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固定收益打底 衍生品博高收益所謂結構性理財,是指由固定收益產品和金融衍生品組合在一起的產品。
  • 哪些理財產品適合不會理財的投資者?
    現在不會理財的人還是多數,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一顆想要成功的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去看待未來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正是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慢慢明了,只不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同的投資者也應該保持一份冷靜。哪些理財產品適合不會理財的投資者?
  • 在銀行購買的年收益6%的理財產品,後面虧了,應該怎麼辦?
    有網友提問——「在銀行購買的年收益6%的理財產品,後面虧了,應該怎麼辦?」,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到期後發現虧本,應該怎麼處理,首先你在購買之前就應該對你買的理財產品有一定的了解,因為理財都是有風險的。一、 銀行理財打破了剛性兌付根據最新的規定,銀行理財產品全部都打破了剛性兌付,採用淨值型的理財產品方式進行發布。也就是說現在的理財產品產生的盈虧都是由投資者自己進行承擔,因此,理財產品現在的年利率僅僅代表過去的歷史業績,和作為未來利率走勢的參考,並不代表之後利率的兌付,它的利率是進行浮動的。
  • 人民幣3萬元,買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選擇空間有哪些
    但是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大多數理財產品實際運營過程中並沒有出現風險,都順利地實現了本金和收益的兌付,但它依然是存在風險的。所以並不存在你所說的零風險理財。根據風險等級劃分,PR1和PR2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屬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是不會出現風險的,不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叫預期收益率,或年化收益率,即它所標註的收益率只是一個參考,並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水平。
  • 理財產品並不是銀行存款,存在虧損本金的情況
    自從網際網路理財興起後,不管是工薪族,還是寶媽,都會使用網際網路理財軟體為自己理財。網際網路理財有很多,其中以微信財付通和支付寶財富為首,其餘理財產品尾隨其後。但是,有很多人反映,在微信和支付寶中買理財產品虧本了,是不是該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才不會虧本。其實,都一樣。理財產品並不是銀行存款,會虧是正常情況。
  • 會不會和其他理財產品一樣會虧錢?
    會不會和其他理財產品一樣會虧錢?」,銀行的大額存單由於要比普通的存款利率高出很多,因此很多人在滿足了20萬元的起存門檻要求之後,都會購買。但是很多人仍然存在著疑問,大額存單的安全性是否可靠,這麼高的利率是否會像理財產品一樣產生本金的虧損?
  • 理財產品成為資金新去向,不過相關的風險你是否注意到
    銀行存款的利率無法滿足很多人對資金收益的需求,轉而將資金投入理財產品之中,那麼銀行的理財產品到底風險情況是什麼樣的呢?相關的收益能否成正比?其中貨幣基金對接的貨幣市場,風險是最低的,可以放心投資,幾乎與銀行定期存款的風險對等,不過收益也不會很高,大概是年化2%到3.5%之間;債券基金風險稍高,不過也只是相對比貨幣基金而言,實際上純債基本金基本上不會虧損,不過收益會跟隨債券市場有波動,年化收益在4%
  • 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如何區分?普通人,該投資哪種風險的產品?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一、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該如何區分?或許,因為普通人所能夠接觸的理財產品數量較少,所以對於風險二字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整體而言,便是風險等級越高的產品,其收益也高,但是其虧損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
  • 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會虧本?收益率-4.42%,投資者懵了
    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淨值波動屬於正常現象。估值方式的變化和近期債市調整,是導致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浮虧的主要原因。文/《財經》記者 張穎馨 嚴沁雯編輯/袁滿「活久見!買銀行理財產品居然開始虧本金,後浪太難了。」近日,一則關於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浮虧的消息,在普通投資者間掀起軒然大波。
  • 銀行為什麼要「慫恿」儲戶買理財產品而不是做定期存款?
    而理財產品則不一樣,通過銷售理財產品,銀行員工是可以拿到一筆不菲的佣金收入的。這其中又以保險理財給出的佣金是最高的。一邊是沒有提成收入的存款,一邊是收入不菲的佣金提成的理財產品,做個選擇題你們會選什麼呢?02理財產品風險高?
  • 當前環境下,有哪些安全並且對普通人比較友好的理財產品?
    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當股市和樓市這樣兩個準入門檻低,並且可能人品爆發一夜暴富的理財方式再也沒有曾經的輝煌之後。作為如今有著迫切理財需求的普通人,還有哪些友好的理財產品適合我們呢?什麼叫友好呢,自然是操作方便,而且還不容易虧本了,第一、理財之前先認清自己除了曾經可以只賺不賠的樓市之外,其他幾乎任何一個理財方式都是存在著虧本風險的。
  • 哪種理財方式最安全可靠 這幾種用戶可以認真考慮
    在投資理財時很多人想選擇安全可靠的,這樣就可以避免本金的損失,那麼哪種理財方式最安全呢?你在平時會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投資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讓你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理財方式最安全可靠的應該屬於銀行存款,不過銀行倒閉後會有賠付限額,一般存款額度低於50萬的,在銀行倒閉後可以全額拿到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