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企業動態
吉利德科學、邁克生物、三諾生物、貴州百靈、歌禮、和鉑醫藥、叮噹快藥、百時美施貴寶、福泰製藥、CVS、諾華、勃林格殷格翰、賽諾菲、阿斯利康、微醫、藥明康德、方達醫藥、三生國健、同濟堂、西安楊森、綠葉製藥、東陽光、華海藥業豪森、復星醫藥等公司一周要聞回顧。
新冠病毒相關資訊
全球未來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目前全球逾20家公司及公共部門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新冠疫苗。專業人士稱,未來1至1.5年的投資將高達20億美元。三年前,為了抗擊威脅全球健康的新疾病,多地政府、業界和多個慈善機構聯合成立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該聯盟已贊助了四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Moderna的也在其中。2月下旬,Moderna創下了疫苗研發的最快紀錄,從識別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到研發出可用於人體測試的疫苗僅用了42天。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執行長理察·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表示,該聯盟馬上要再籤四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的合同。他估計,要足夠快地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需要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花費20億美元。
新冠病毒蔓延中草藥需求在美國激增。位於美國紐約市唐人街的中藥藥房Kamwo Meridian Herbs表示,顧客對傳統中藥的需求激增。自2月下旬確診的新冠病例開始在美國蔓延以來,用於治療流感樣症狀和增強免疫系統的中草藥處方訂單幾乎翻了一番,同時也推高了中草藥的價格。同樣在紐約市唐人街的另一家藥房Calihouse Nutrition,負責人表示原本可以維持兩到三周的40磅藥材現在幾天就賣光了。位於舊金山的一家中藥企業Mayway在表示,其訂購數量出現了罕見的增長,並已採取限購措施。由於需求如此之高,草藥供應商和從業人員開始擔心,某些幾乎完全來自中國的草藥供應日益緊張。
美FDA和FTC正在打擊提供新冠病毒虛假療法的公司。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在打擊聲稱提供新冠病毒治療或療法的公司,這是解決欺詐性COVID-19藥物和新時代療法的第一步。FDA和FTC證實,已經對七家公司發出了有關其健康欺詐產品的警告。警告信中突出顯示了四種主要產品類型。這七家公司一直在提供茶、精油、酊劑和膠體銀,稱其為COVID-19的治療、預防或治癒方法。FDA和FTC共同向Vital Silver,Quinenceence Aromatherapy Ltd.,Xephyr LLC(N-Ergetics),GuruNanda LLC,Vivify Holistic Clinic,Herbal Amy LLC和Jim Bakker Show發出了這七封信。
疫情期間醫藥行業薪酬有所增長。薪酬分析平臺薪智3月初發布的《疫情後各行業薪酬情況及應對策略》報告顯示,有些企業對績效薪酬、加班費、即時激勵薪酬等變動薪酬起伏比較大,但固定薪酬部分變化比較小。而醫藥行業,在疫情中普遍加班加點,無論是變動薪酬還是固定薪酬都有增長。從月度實發薪酬情況看,醫藥行業由於疫情期間的特殊作用身份,稍有上漲,上漲幅度8.64%。在疫情影響之下,醫藥行業一片利好,行業內企業對人力資源預算都很樂觀。醫藥行業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受到資本市場歡迎,在人才競爭中更具底氣。
比爾蓋茨再捐5000萬美元 幫助開發新冠病毒治療藥物。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及另外兩個大型慈善機構承諾捐贈1.25億美元,以幫助加快開發新冠病毒肺炎治療藥物。這一名為COVID-19治療加速器的項目將專注於新藥物和用於新用途的已有藥物,可以立即用於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和未來可能感染其他病毒的患者。這筆捐款旨在確保貧窮國家的人們能夠得到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而且個人能夠負擔得起。
渤健高管會議多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製藥巨頭渤健公司(Biogen)的高管層成了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新冠暴發源頭。該州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Marylou Sudders透露,其中70例病例源於渤健公司2月底在波士頓召開的一次高管會議。渤健已經出臺了員工在家辦公的指示,並要求相關參會員工自我隔離、等待公共衛生部門檢測。由於參會的渤健高管來自世界各地,這場會議並不僅影響到麻薩諸塞省。約175名管理人員參與會議,現場並無來自中國的參會人員。渤健CEO Michel Vounatsos在內的多名高管還參加了3月2日至4日Cowen公司在波士頓Marriott Copley Place酒店舉行的健康大會,其中有2名新冠陽性病例。
韓國15家藥企著手研製新冠疫苗和藥物。韓國國內有15家生物製藥企業已開始或正準備研製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和藥物製劑,但預計完成研發和臨床試驗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韓國GC綠十字和SK生物科技等5家藥企宣布開始研發新冠疫苗,賽爾群等10家藥企也已著手或準備研發相關藥物。賽爾群通過分析治癒者血液研發藥物,醫企Immunemed則正在研究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國立保健研究院、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韓國化學研究院、韓國生命工學研究院4家機構也為研發新冠疫苗和藥物正在積極推進民官合作。
吉利德贊助瑞德西韋供香港試驗。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稱,首批由吉利德科學贊助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試驗藥物將於3月16日由新加坡運到香港,預計臨床試驗下周開始,香港將有三家公立醫院參與「公開標籤」臨床試驗,分別為瑪麗醫院、威爾斯醫院、瑪嘉烈醫院。瑞德西韋已在湖北省的中日友好醫院以及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機構(NIAID)展開兩項臨床試驗。吉利德表示,4月有望獲得中國湖北的臨床試驗結果。
日本藥企AnGes開始研發新冠病毒疫苗。源自大阪大學的日本製藥企業AnGes宣布,已啟動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苗開發。將與大阪大學和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Bio)共同開發。計劃在進行動物試驗等之後,最快6個月以內推進臨床試驗。該公司正在開發以伊波拉出血熱和高血壓症為對象的候選疫苗。將利用此前的經驗,開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AnGes是源自大阪大學的新藥企業。2002年在東證Mothers上市。2019年推出了日本首個基因治療藥。
Berkeley Lights推出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提升T細胞受體發現的效率。細胞選擇領域的領導者Berkeley Lights,推出該公司的新T細胞受體測序試劑盒(TCRseq試劑盒)。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和Lightning平臺的用戶,能夠從輸入細胞只有10,000個的細胞樣本中,回收在功能上面經過驗證的T細胞受體(TCR)。TCRseq試劑盒讓Berkeley Lights平臺用戶,能夠利用Berkeley Lights細胞療法開發套件(Cell Therapy Development Suite),先描繪T細胞功能,然後只對要緊的T細胞進行排序。因此這能夠在功能上面取代要求重新表達數以百計的TCR的現有技術,有望識別賦予理想的特異性的罕見序列。
邁克生物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認證。邁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以及 2019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獲得歐盟準入資格,可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前者用於特異性檢測咽拭子、痰液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後者用於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血漿、全血樣本中新冠病毒IgM/IgG抗體,IgM/IgG抗體聯合檢測可提高檢出率,最快150秒出結果。
三諾生物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獲歐盟準入資格。三諾生物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已向歐盟主管當局提交CE產品通知,具備歐盟市場準入條件。該款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運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原理,配合膠體金標記物顯色,實現對人體血清、血漿或全血中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的體外定性檢測。用於臨床和篩查人群的快速分流,不用於治療。
韓國核酸檢測公司收到全球30多個國家緊急訂單。為支持國內的爆發式需求,韓國專門生產核酸檢測試劑盒的Seegene公司已正在24小時不間斷生產。與此同時,Seegene還收到了全球30多個國家的「緊急訂貨請求」,既有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也包括以色列、沙特、阿聯、泰國、巴西等國。為同時滿足國內外的訂購需求,Seegene本月已將出口量從10%增加到25%。但公司將優先保證國內需求,只在有餘量的時候把部分產品出口到國外,不會對國內的防疫工作造成影響。
德國公司開發出檢測新冠病毒的快速測試。對於新冠病毒(SARS-CoV-2),PCR(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實驗室血液檢測供不應求、複雜、侵入性強、成本高、耗時長,有時需要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才能產生結果。Pharmact AG是一家專業生產快速診斷測試的德國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CoV-2快速測試,這是一種用於檢測冠狀病毒暴露的簡單測試。測試只需從指尖採集兩滴血就可以在20分鐘內確定結果。快速測試可以迅速、可靠地診斷,無需實驗室或大量不必要的時間或設備。Pharmact AG已經完成了該試驗的臨床評估和性能評估,取得了良好的結果。在126例患者中,CoV-2快速檢測與PCR檢測交叉比對,無感染者的檢測符合率為100%。
Emergo by UL助力凱普生物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通過歐盟認證。近期,凱普生物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即COVID-19 Real-time PCR Kit,在國際領先醫療器械及IVD器械國際合規諮詢企業Emergo by UL的協助下,順利通過歐盟CE認證。
FibroGenesis提交使用成纖維細胞療法治療新型冠狀病毒ARDS的專利申請。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再生醫學公司FibroGenesis宣布提交名為「成纖維細胞和TLR激活成纖維細胞治療病毒性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Fibroblast and TLR Activated Fibroblast Treatment of Viral 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專利號為62/986,339。FibroGenesis專注於使用人真皮成纖維細胞(HDF)實現組織再生和慢性疾病逆轉。
貴州百靈咳速停對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學術期刊《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刊發了中藥研究所趙榮華團隊的研究論文,論文稱,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用藥的咳速停產品對冠狀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對此,貴州百靈表示,咳速停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上述臨床前研究還需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印證。合作初步成果出爐。
戈諾衛聯合利託那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樣本臨床研究進展。歌禮製藥有限公司宣布戈諾衛(達諾瑞韋)聯合利託那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樣本臨床研究進展:該研究的治療組之一,口服戈諾衛聯合利託那韋治療組,計劃入組1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實際入組11例患者。所有11例接受口服戈諾衛聯合利託那韋治療的患者均已達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出院標準後出院。戈諾衛(達諾瑞韋)是口服C肝病毒蛋白酶抑制劑,於2018年6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慢性C型肝炎。
和鉑醫藥與Mount Sinai合作研發抗腫瘤及抗新型冠狀病毒創新藥。和鉑醫藥與位於紐約的西奈山醫療系統(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宣布,雙方已達成多年期、多方面的戰略合作,基於和鉑醫藥擁有全球專利的H2L2全人源抗體產生平臺,針對腫瘤免疫等多種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共同研發創新全人源抗體藥物。雙方還將合作研發抗SARS-CoV-2病毒抗體。
LiDCO中國合作夥伴在武漢出售血液動力監測設備。LiDCO Group PLC表示,為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的中國分銷合作夥伴最近在武漢出售了數臺LiDCOrapid血液動力系統監測設備。這家血液動力學監測設備供應商表示,在疫情爆發前,北京依露得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Beijing Gloryway Medical Co.)已經安裝了LiDCOrapid監測器,最近的採購是為了增加重症護理的監測能力,以治療病情最嚴重的患者。這些產品用於監測身體的血流量以及確保關鍵器官供氧充足。
叮噹快藥聯合胡潤百富發布企業家戰「疫」報告。報告顯示,此次疫情對企業家個人影響最大的是健康意識的提升,健康管理將會是疫後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受訪企業家中超過半數計劃 「增加運動支出」,同時約三成計劃「增加醫療保健支出」。三成企業家表示更為「關注生態和環境」,16%的企業家計劃「為個人 / 家人購買保險」。
全球製藥、醫療設備企業動態
百時美施貴寶
歐狄沃獲批成為中國首個胃癌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百時美施貴寶宣布,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已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這是繼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之後,中國首個免疫腫瘤(I-O)藥物歐狄沃在中國獲批的第三個適應症。
福泰製藥
福泰製藥稱新冠疫情對其供應鏈和業務展望無影響。福泰製藥(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表示,冠狀病毒疫情對其供應鏈或2020年業務展望沒有影響。這家波士頓製藥公司表示,已為旗下藥品建立能應對不同緊急情況的供應鏈,並部署了地理位置多元化的次要供應商。福泰表示,有高度信心能持續不間斷的提供旗下所有藥品,並有充裕供應能滿足未來的商業需求。
CVS
CVS將收購Schnucks的99家藥房。美國最大藥品零售商CVS Health的子公司CVS Pharmacy和Schnucks共已達成最終收購協議,CVS Pharmacy將收購Schnucks的99家藥房,並將其打上CVS Pharmacy的品牌。此外,CVS Pharmacy將從11家Schnucks藥房獲取處方文件,並將其轉移到附近的CVS Pharmacy藥房處。此次收購,雙方表示將提高整體的醫療保健水平,並繼續為Schnucks客戶提供方便的選擇,同時,CVS Health的資本效率也得以提高,業務可以更便捷地擴展到關鍵領域。這筆交易預計將在二季度末完成。
諾華
諾華宣布奧法木單抗申請得到FDA和EMA受理——一款針對多發性硬化患者的新型B細胞療法。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針對治療成人復髮型多發性硬化(RMS)的奧法木單抗(OMB157),分別受理其補充生物製品許可證申請(sBLA)和營銷授權申請(MAA)。奧法木單抗是一種新型B細胞療法,具有持久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勃林格殷格翰
勃林格殷格翰抗纖維化療法新適應症獲FDA批准 減緩肺功能下降速度。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3月9日批准維加特(尼達尼布)作為具有進行性表型的慢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ILDs)患者的首個治療藥物。許多肺部疾病都可能發展為具有進行性表型的慢性纖維化性ILD,其中包括未分類的ILD、自身免疫性ILD、慢性過敏性肺炎、結節病、肌炎、乾燥症候群、煤工塵肺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例如特發性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等。
賽諾菲
賽諾菲將持續提高胰島素標價。賽諾菲集團表示,去年其藥品的平均價格下降了略多於11%,其中包括向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支付的折扣。賽諾菲表示,胰島素的淨價已連續五年下降。該公司表示,自2012年以來,Lantus的淨價下降了37%。不過,賽諾菲仍持續提高其胰島素的標價。賽諾菲和其他製藥公司說,這是因為降低標價會在競爭方面處於劣勢∶這將減少公司向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提供的回扣力度,而作為獲得回扣的回報,保險公司和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可以通過降低自費額等方式讓患者更容易買到藥品。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與北京易得好康合作 「BRCA輕鬆檢」助力中國女性健康。日前,阿斯利康與北京易得好康籤署基於「BRCA輕鬆檢」項目的合作協議,旨在為更多腫瘤患者的BRCA基因檢測提供便利。「BRCA輕鬆檢」是易得好康旗下見山會診平臺推出的國內首個BRCA相關基因「檢-診-藥-險」一體化服務平臺,該項目邀請了國內多家知名腫瘤基因檢測企業,共同協作搭建面向患者的,檢測-診斷-用藥以及保險救助一體的服務平臺。
中國醫藥健康企業動態
微醫
微醫將邀請投行就其香港IPO進行投標。中國醫療保健平臺微醫(WeDoctor)將邀請投行於下周就該公司在香港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進行投標,此次IPO對該公司的估值可能多至100億美元。得到騰訊和高盛支持的微醫可能會尋求通過在今年下半年IPO募資不超過10億美元。
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武漢研發基地已恢復運營。藥明康德武漢研發基地已於昨日恢復運營,相關復工安排均嚴格遵循政府疾控防疫工作的指導要求。武漢研發基地主要為客戶提供化學研究服務,將在復工後儘快提升運營及產能,以更好地支持客戶的研發項目。至此,藥明康德中國區所有研發及生產基地已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同時,公司正積極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各地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和鉑醫藥
和鉑醫藥完成7500萬美元B+輪融資,加速創新產品線研發。和鉑醫藥宣布已成功完成7500萬美元B+輪融資,用於推動臨床階段產品的開發,並加速新一代創新生物藥產品管線的推進。本輪融資新引進投資方包括韓國SK控股、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倚鋒資本、浙商創投和浙大未來創投、嘉泰新世紀,現有投資人君聯資本、尚珹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繼續跟進。此前,和鉑醫藥於2018年8月完成了8500萬美元B輪融資。
方達醫藥
方達醫藥新增2萬平方米實驗室,拓展DMPK和臨床前動物實驗服務。方達醫藥和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雙方代表就新實驗樓落地籤約項目合作協議。方達醫藥新實驗樓位於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吳淞江工業園富民三期高標準4號廠房,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將主要用於開展DMPK動物代謝研究及GLP安全性評價、臨床前研究服務。
開立醫療
開立醫療玻利維亞醫用超聲設備政府交接儀式圓滿落幕。54臺開立可攜式超聲X3也同步進駐,為玻利維亞現有的醫用超聲裝備帶來了一次全新升級。開立醫療針對玻利維亞複雜多樣的臨床醫學影像需求,提供了優質的解決方案。玻利維亞最大的超聲學校Funcipro目前有在校生2000多名,承擔著為全國輸送優秀超聲醫生的重任,開立醫療始終助力該校的超聲教育事業,提供教育資源和相關技術支持。
三生國健
三生國健1500萬瑞士法郎領投Numab Therapeutics。Numab Therapeutics宣布結束融資總額為2200萬瑞士法郎(約合226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的新投資者包括三生製藥旗下三生國健藥業(上海)有限公司(Sunshine Guojian Pharmaceutical(Shanghai)Co., Ltd.)等,原諾華 (Novartis)董事長兼執行長 Daniel Vasella博士加入Numab董事會並參與投資。三生國健於2019年12月以1500萬瑞士法郎領投該輪融資。三生製藥研發總裁兼首席科學官朱禎平博士已加入Numab董事會。基於本輪融資,Numab計劃進一步擴大其專有產品管線,並加速其多個在研項目向臨床推進。Numab還計劃在2020年期間對其領先的腫瘤在研項目ND021進行臨床試驗。
同濟堂
同濟堂擬2.7億元收購四川貝爾康60%股權。同濟堂公告,公司擬以2.7億元收購關聯方清華卓健所持有的四川貝爾康醫藥有限公司60%股權,增值率為717.39%。該資產是清華卓健於2018年4月以現金2.124億元價格收購而來。公司同日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0億元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償還發行人有息債務及/或補充公司與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藥物資供應相關的流動資金及適用的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用途。
藥明生物
藥明生物愛爾蘭生物製藥生產基地主體建築封頂。全球領先的開放式生物製藥技術平臺公司藥明生物(WuXi Biologics)宣布其位於愛爾蘭敦多克的生物製藥生產基地如期完成主體建築封頂。該基地總計安裝6000升灌流工藝生物反應器(藥明生物六廠)與48000升流加細胞培養反應器(藥明生物七廠),應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並率先採用全球領先的「新一代生物製藥生產技術」(連續生產工藝)。
西安楊森
西安楊森旗下喜達諾(烏司奴單抗)再獲成人克羅恩病新適應症。強生公司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喜達諾(STELARA)的兩種製劑,即用於皮下注射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及用於靜脈輸注的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靜脈輸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a(TNFa)拮抗劑應答不足、失應答或無法耐受的成年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CD)患者。
綠葉製藥
綠葉製藥1類鎮痛新藥LY03014即將進入臨床。綠葉製藥集團宣布,其1類化學新藥LPM3480392注射液(LY03014)的臨床申請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即將進入臨床試驗。LY03014為綠葉製藥基於新型化合物(NCE/NTE)平臺自主研發的鎮痛類創新藥,擬用於手術後中到重度疼痛和癌性爆發痛的治療。
東陽光
東陽光奧司他韋在美國獲批上市。3月6日,東陽光藥磷酸奧司他韋膠囊(30mg、45mg、75mg規格)(Oseltamivir 奧司他韋:Phosphate Capsules)仿製藥在美國獲批上市。這是國產奧司他韋(商品名:可威)製劑首次在美國獲批。奧司他韋是一種抗流感病毒藥物,在2018年、2019年上半年,分別為東陽光藥貢獻了89.50%、95%以上的營業額,是東陽光藥的超級大單品。目前東陽光藥的可威擁有膠囊和顆粒劑兩種劑型,其中顆粒劑是東陽光藥的獨家劑型,擁有全球專利。
華海藥業
華海藥業HB0017獲得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華海藥業公告,公司的下屬子公司華博生物向美國FDA申報的HB0017項目的IND(即研究性新藥)獲得臨床試驗批准。HB0017是一種以白介素-17(IL-17)為靶點的單克隆抗體,擬用於治療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
豪森藥業
豪森創新藥阿美替尼片即將獲批,為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根據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其新藥上市申請於2019年4月獲得CDE承辦受理,並於同年5月以「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被CDE納入優先審評,日前已完成技術審評,處於「在審批」狀態,預計將於近期獲批上市。
海和生物谷美替尼c-Met抑制劑完成日本首例患者給藥。海和生物宣布,公司開發的創新藥物高選擇性MET抑制劑谷美替尼在日本的I期臨床研究已於近日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谷美替尼(Glumetinib,代號:SCC244)是海和生物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具有全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強效、選擇性小分子MET激酶抑制劑。初步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MET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顯示初步療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
人福醫藥
新型慢性疼通治療新藥獲準臨床試驗。人福醫藥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研製的鹽酸氫嗎啡酮緩釋片獲準臨床試驗。公告稱該藥適用於中度到重度患者的慢性疼痛治療,目前尚未在國內上市,為宜昌人福國內獨家申報產品。根據IQVIA數據統計,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鹽酸氫嗎啡酮緩釋片全球銷售額約為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20億元。
復星醫藥
復星醫藥: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獲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復星醫藥公布,近日,該公司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及漢霖製藥收到《受理通知書》(受理號:CXSL2000043國),其研製的重組抗RANKL全人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即HLX14;以下簡稱『該新藥』)用於高危骨折風險的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治療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註冊審評受理。
大健康產業
日本各大學推進AI查出認知症徵兆的研究。人工智慧(AI)分析對話內容和表情,力爭早期查出認知障礙症徵兆和症狀的研究正在以慶應大學和順天堂大學為首的各地大學推進。如果早期獲悉疑似認知障礙症,就能推遲發病和病情發展。據稱2025年65歲以上人群中每5人將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症,AI預測是否會帶動預防和治療備受關注。
男性比女性更應注重減肥。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女性朋友對自我的減肥要求比較高;但從健康角度來看,其實男性對減肥的需求更大。吃同樣的高脂肪食物,男性更容易長胖,而且比同年齡女性更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等問題,這在小鼠實驗裡早已得到證實。在《自然》最近上線的一篇研究論文中,Kallies教授與同事們通過比較雄性和雌性小鼠的內臟脂肪組織,找到了隱藏在免疫細胞中的差別。這項研究給了我們更多洞見來理解不同性別在免疫調節和疾病風險上的差別。
財報匯總
1藥網。根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2019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1藥網第四季度實現收入13.5億元,同比大增141.8%;毛利同比增83.8%至4200萬元。2019年下半年實現收入24.6億元,同比增長133%,公司連續第三個半年增長超過100%。全年收入39.5億元,同比增121.3%;毛利潤1.65億元。
人事變動
新氧科技COO劉逍因個人原因辭職。新氧科技宣布,任命蔡睿為公司商業產品副總裁。加盟新氧科技前,蔡睿曾在汽車之家、Opera Software和盛大集團擔任產品商業化方面的高級職務。同時,新氧科技還宣布,公司營運長(COO)劉逍因個人原因於2020年3月6日正式辭職,其職責將由公司CEO兼董事長金星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