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向來是獨特的存在,曾一度被視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風向標,銷量更是可觀。不過,近年來國產手機的崛起,卻讓蘋果跌落神壇。根據Canalys數據顯示,在2020年二季度蘋果手機的銷量達到4510萬臺,排名第三。
而三星和華為,則分別以5370萬臺、558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二、第三。不過,蘋果雖然銷量不及華為和三星,但從營收來看,蘋果卻遙遙領先。據Counterpoint最新研究報告,蘋果、三星和華為,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營收表現最好。
在這三大巨頭中,蘋果獨佔全球34%的營收,排名全球第一,而華為和三星則以20%、17%的佔比排名第二第三。在銷量不及華為、三星的情況下,蘋果的營收卻更高,這也意味著蘋果擊敗華為、三星,成為手機界「利潤王」。
其實,這並非蘋果首次取得「利潤王」的稱號,早在多年前,蘋果手機的利潤就位列全球第一。究其原因,自然是iPhone手機年年攀升的價格,iPhoneXR的起售價曾超過6000元,然而iPhoneXR64GB版硬體成本卻只有240美元,約合1665元人民幣。
iPhone手機的利潤空間之大可見一斑,而2019年發布的iPhone11,雖然起售價下調至5499元,但同樣該機的物料成本也有所下降。另外,iPhone11的售價雖然低,但iPhone11 Pro Max售價仍然在萬元以上,而其512GB的物料成本據相關機構給出的數據,為490美元約3490人民幣。
因此,整體來看即便iPhone11系列的淨利潤,與以往的iPhone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另外,在2020年二季度,iPhone11系列的售價雖然再次下調,但也因此刺激了銷量。而可觀的銷量,自然為蘋果公司帶來了豐厚的營收。
除了iPhone11外,蘋果公司今年4月中旬發布的iPhoneSE2,也為這34%的營收貢獻良多。iPhoneSE2的起售價雖然只有3299元,但該機卻是一臺清理元器件的庫存機,除了A13晶片外,該機在其他方面的硬體都與iPhone8基本一致。
前段時間,日本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拆解了iPhoneSE,並推斷出該機的硬體成本,64GB版本的零部件成本約在217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538元。再加上iPhoneSE2在全球熱銷,也是iPhone拿下全球智慧型手機營收份額第一的功臣。
在2020年下半年,蘋果將推出首款5GiPhone——iPhone12系列,據悉該機的5G網絡、OLED屏等雖增加了成本,但電池容量的縮水、有線耳機、充電器的不再贈送,均降低了成本。蘋果下一季度的營收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
文/有魚 審核/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