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式發布《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報告對人工智慧行業做了深度解讀。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熱門行業,在《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中確立 2020 年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500 億元為目標,預計當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內有效人才缺口達 30 萬。
《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中指出:
1)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目標是「必須超過1500億元」,但預計目前我國AI人才缺口達30萬!現在是做AI的好時機。
2)人工智慧行業人才供需比只有0.4,極度缺人。而其中計算機視覺崗最稀缺,100個崗位搶1個人才!真正面臨人才供給窘境。
3)提前支出未來第一個月10%的月薪,現在就開始學習,其實很值。
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總體現狀
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明確提出人工智慧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並在總體部署中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四大主要支撐之一。在產業實踐中,企業對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更加精細和多元,從技術研發、應用開發、應用交付到運營維護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持。
人工智慧典型崗位類型簡介:
▲人工智慧領域十大緊缺崗位
高校人才培養情況:
根據產業需求,高校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呈現出多學科特點。在現設專業中,計算機科技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方向是孕育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的主要專業方向。
除此之外,在行業融合的背景之下,高校也紛紛開設「人工智慧+」的跨學科專業,覆蓋計算機、數學、電子信息、統計學、心理學等多個專業領域。
人工智慧專業的設立加速了人工智慧與基礎教育學科融合,有助於培養出一批具備多專業、跨學科認知的複合型人工智慧產業人才。根據招聘網站專業需求數據顯示,人工智慧領域十大熱門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等。
相關崗位單月薪酬情況 :
目前高達 56.5%的算法研究崗和 46.1%的應用開發崗的單月薪酬達到 35k 以上,算法研究崗、應用開發崗的薪酬水平遠高於實用技能崗和產品經理崗,眾多企業以百萬年薪籤約具備人工智慧基礎研究能力的頂尖高校博士畢業生的事件已屢見不鮮。實用技能崗和產品經理崗的單月薪酬普遍集中於 30k 以下, 20-30k 是目前主要的薪酬區間段,相關的崗位佔比分別為 33.8%和 39.6%。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發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崛起,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成為牽動改革的重要參數。向人工智慧、大數據要發展的新動力,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我們必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迎來中國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