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17萬,5G/AI崗月薪近2W

2021-01-09 電子工程專輯

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期年底將達417萬人。

從具體職位看,2020年一季度,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中,缺口較大即就業景氣指數較高的職位以軟體開發類為主,包括Java開發工程師、軟體工程師、Android開發工程師、高級軟體工程師、嵌入式軟體開發、系統架構設計師等,多為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領域的通用技術人才。

在人才缺口較大的職位中,系統架構設計師和算法工程師薪資頗高,2020年一季度平均招聘薪酬分別達24277元/月和19124元/月,其次為高級軟體工程師16694元/月、網際網路軟體工程師14462元/月、資料庫開發工程師13660元/月等,網際網路產品專員/助理6771元/月、IT技術支持/維護工程師7527元/月等則薪資相對較低。

以下是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分析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全文:

2018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綱領,新基建的概念由此產生,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兩會期間提出除了傳統基建外,新型基建將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原本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和貿易戰壓力下的中國經濟又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衝擊,新基建作為重要的逆周期調節手段,在多次會議中被頻繁提及。近半月來,包括江蘇、上海、天津以及廣州、昆明等多地連出新政,圍繞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重點領域,投資規劃一批千億、萬億級新基建項目,並謀劃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關於新基建的概念和內涵作出權威解讀,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又包括四方面內容: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平臺、工業網際網路,構成數據從採集到決策以及應用的全過程。信息基礎設施既是新基建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新型的信息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其它領域新基建的通用支撐技術,還是傳統產業數位化的新引擎,賦能傳統基建領域提質增效,可謂新基建之基。

智聯招聘即以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為研究領域,基於平臺招聘和求職大數據,對產業核心崗位[1]的人才供需及結構進行深入研究,旨在向市場展示新基建產業核心人才的缺口、技能要素等信息,幫助在人才建設上提供思路。

  【核心發現】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期年底將達417萬人     軟體開發人才缺口最大,Java開發工程師每個求職者擁有約3個工作機會     大數據和5G應用的推廣帶動資料庫開發、通信研發人才需求走高      新基建產業人才市場重心進一步南移,廣東需求人數佔比最大,西部地區正在崛起     人才需求取決於區域產業布局,廣東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厚,北京專AI,湖北擅晶片     信息技術人才向「大廠」聚攏     2020Q1平均招聘薪酬10299元/月,5G及人工智慧崗位薪資更優     七成多存量人才[2]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多來自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專業     信息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當前收入最高,在萬元以上     新基建推進亟待交叉技能人才流入

  

(一)新基建人才供需概況  一、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期年底將達417萬人

  反映人才市場供需關係的CIER指數[3]顯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的核心技術人才近年來處於供不應求狀態,CIER指數長期大於1,且呈「先揚後抑」態勢,指數在2017年四季度達到近年來高值2.21,即每個求職者面臨2個以上工作機會,隨後有所下降,2019年四季度指數為1.91,較高峰(金麒麟分析師)值下滑0.3。這主要是受人才招聘需求的變化影響,反映人才需求規模變化趨勢的需求規模指數[4]顯示,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的招聘人數在2017年二季度達到峰值2.35,即招聘人數比2016年一季度增長1.35倍,隨後開始下行。而人才供給則相對穩定,人才供給規模指數[5]持續在1上下波動。

  這一「先揚後抑」的態勢與全國就業市場的大趨勢有關,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及增長方式轉型升級,市場主體企業對人才的招聘特徵也發生了變化,告別市場擴張單純依賴人才數量增長轉而更加追求人才質量,而2017年也是網際網路產業泡沫回落的一年,2018年進入理性發展期,綜上因素,全國CIER指數自2018年以來整體呈下降趨勢。

  但信息產業的發展、各產業的信息化/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GDP增速已連續4年以上位居各產業之首,2020年一季度在全國GDP同比下降6.8%的背景下依然實現13.2%的增長。加之中央及各地對新基建的有力推進,預期經濟發展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將會持續穩步走高,人才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智聯招聘綜合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過去幾年的人才供需走勢,以及新基建相關政策推行等未來因素,基於計量模型預測,2020年底,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417萬人。

  二、 軟體開發人才缺口最大,Java開發工程師每個求職者擁有約3個工作機會

  從具體職位看,2020年一季度,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中,缺口較大即CIER指數較高的職位以軟體開發類為主,包括Java開發工程師、軟體工程師[6]、Android開發工程師、高級軟體工程師、IOS開發工程師、WEB前端開發、嵌入式軟體開發、網際網路軟體工程師[7]、系統架構設計師等,多為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領域的通用技術人才。其中Java開發工程師的CIER指數最高,為2.73,即每個求職者對應約3個工作機會。此外,算法工程師[8]、資料庫開發工程師[9]、CNC/數控工程師等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核心技術崗位人才缺口也較大。

  在人才缺口較大的職位中,系統架構設計師和算法工程師薪資頗高,2020年一季度平均招聘薪酬分別達24277元/月和19124元/月,其次為高級軟體工程師(16694元/月)、網際網路軟體工程師(14462元/月)、資料庫開發工程師(13660元/月)等,網際網路產品專員/助理(6771元/月)、IT技術支持/維護工程師(7527元/月)等則薪資相對較低,可見崗位的薪資待遇與其技術含量基本正相關。對求職者來說,保持學習和技能提升是謀求好職位和高薪資的關鍵。

  具體看2020年一季度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下四大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各自招聘需求較高的職位,除軟體開發等基礎通用崗位外,大數據領域對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網絡與信息安全工程師的需求較高;人工智慧需要大量算法工程師人才;通信研發工程師、通信技術工程師、無線/射頻通信工程師等是5G產業的核心崗位;ERP實施顧問則是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招聘最多的技術人才。

  三、大數據和5G應用的推廣帶動資料庫開發、通信研發等人才需求走高

  2020年一季度招聘人數TOP20職位與CIER指數TOP20職位大體一致,觀察其招聘人數變化趨勢發現,隨著大數據應用在各行各業的滲透、5G建設的鋪開、人工智慧的迭代發展,資料庫開發工程師、通信研發工程師、算法工程師等崗位的招聘需求在整個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崗位中的佔比近年來有所提高,三者的招聘人數佔比分別從2018年一季度的0.97%、0.33%、0.97%增至2020年一季度的2.14%、1.54%、1.77%。

  Java開發工程師的招聘人數佔比從2018年一季度的3.82%提高至2020年一季度的5.38%,在熱門開發語言排行榜TIOBE排名中,Java已經佔據榜首五年。早在2000年左右Java開發的市場佔有率曾高達三成,後經歷了下滑,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Hadoop等大數據處理技術多使用Java,使得作為大數據技術主要支持語言的Java重回主流。

  (二)新基建人才區域供需特徵  一、 新基建產業人才市場重心進一步南移,西部地區正在崛起

  按照2020年一季度招聘人數佔比的高低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排序,排在前五的地區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山東,佔比分別為15.52%、13.46%、10.86%、7.41%、5.87%,而這五地佔比之和為53.12%,超過了其他所有地區之和。根據賽迪顧問截至4月28日的整理資料,廣東2020年度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計劃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數為165項,佔比34.1%,在全國所有省份中領先。江蘇、上海等地先後推出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擴大信息消費和支持發展5G網絡的政策意見、《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積極布局新基建,預期未來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人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分南北方地區看,2020年一季度南方省市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招聘核心技術人才數量佔全國六成,且與2016年同期相比,這一比例提高11個百分點。分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看,2020年一季度東部省市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招聘核心技術人才數量佔全國66.17%,遠超中西部及東北之和,但從變化趨勢看,與2016年同期相比,西部地區表現突出,招聘人數佔比提高3.33個百分點。可見近年來大數據產業在貴州等西部地區的布局及西部省市在信息產業的發力已見成效,西部地區有望借新基建之勢加速崛起。

  盤點2020年一季度招聘佔比最高的10座城市,發現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需求高於其他城市,且總體上10座城市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的需求變化與排名均較為穩定,由於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供應鏈上下遊緊密協同與產學研一體,對企業而言,應用落地優先級高於「生態布局」,人才需求未出現跟隨各項政策落地而「井噴」的追風口現象。分城市看,北京一直佔據招聘需求龍頭位置且與其他城市拉開了穩定差距,能為人才提供更多崗位選擇,這也離不開網際網路、AI大廠集聚在北京的現狀;而蘇州、成都、西安、武漢的招聘需求佔比增加,全部為新一線城市,當地開始明顯加速發力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為核心技術人才提供更多了落地落戶的選擇。

  二、 人才需求取決於區域產業布局,廣東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厚,北京專AI,湖北擅晶片

  選取招聘佔比最高的10個省市,排除掉軟體工程師、Java開發工程師等全國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整體招聘需求前十大職位後,進一步看各地區招聘需求較高的特色職位(如下表)可以發現,各地的招聘需求偏好與其優勢領域布局相符。例如需求排名第一的廣東,在粵港澳大灣區區域聚集了一批龍頭製造業企業,其工業網際網路升級較早、發展成熟,對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需求較旺,傳統產業發達的山東也具有同樣特點;聚集國內AI龍頭企業及獨角獸企業的北京,對算法工程師的招聘需求遠高於其他地區;正在加快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5G建設提速的陝西對通信研發工程師需求最高;湖北已經形成了密集的集成電路產業,加上近期受國際經貿形勢影響,半導體與晶片行業「國產替代「提速,當地對半導體人才高度渴求。

  註:以上為排除掉軟體工程師、Java開發工程師等全國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整體招聘需求TOP10職位後,各省市招聘需求前十的職位。

  (三)新基建產業不同規模企業供需特徵  一、信息技術人才向「大廠」聚攏

  動態洞察歷年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不同規模企業對技術崗位的招聘人數佔比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規模在1000-9999人的企業,其招聘人數佔比從2016年一季度的15.54%提升至2020年一季度的26.21%,萬人以上企業從5.29%提升至15.89%,信息技術人才進一步向「大廠」聚集。這與智聯招聘此前發布的《2019年網際網路產業人才發展報告》中提及的網際網路人才就業趨勢相同,新基建信基礎設施產業同樣會產生「馬太效應」,具備規模優勢的企業自身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也吸引著更多人才向其聚攏。

  (四)新基建產業整體薪酬情況  一、核心技術崗位平均招聘薪酬10299元/月,5G及人工智慧相關崗位薪資更高

  2020年一季度,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為10299元/月,比全行業平均(8821元/月)高16.75%,在受新冠疫情影響企業整體招聘薪酬環比基本持平的一季度依然實現了小幅增長。

  分職業看,2020年一季度產業內平均招聘薪酬最高的職業為具有管理職能的IT技術/研發總監,其月薪達到了25932元,排在其後的是系統架構設計師與IT項目總監,月薪分別為24277元與21655元,管理類及架構類職位排名靠前。與「國產替代」開發、攻堅環節強關聯的IC驗證工程師、集成電路IC設計/應用工程師、射頻工程師等5G相關崗位,以及音頻、圖形開發等人工智慧崗位的招聘薪酬排名靠前。

  (五)新基建產業人才需求特徵分析  一、高素質人才需求大幅提升

  從企業招聘對學歷及工作經驗的要求看,信息基礎設施產業對高素質資深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2018年一季度時本科學歷佔比34.33%,而大專學歷(30.17%)、學歷不限(28.52%)緊隨其後。到2020年一季度時招聘重點是本科學歷(49.62%),雖然工作經驗需求還是經驗不限者佔比最高,但其佔比跌至39.81%,三年以上工經驗者累計達33.3%。

  二、 懂Java出路廣,前端技能依舊熱門

  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是求職者在就業時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來自智聯招聘的大數據顯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熱門需求技能中Java相關以及資料庫相關技能佔比相當高,再次證明Java開發是當下主流,以及當今時代是一個數據為王的時代。同時從中也可以發現前端技能依舊熱門,有戲言說「後端是數據的搬運工,前端是數據的粉刷匠」,當下前端開發同質化現象較明顯,相關人才應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競爭壁壘。

  (六)新基建產業存量人才特徵  一、七成多存量人才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多來自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專業

  觀察當前具備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要求的熱門技能的人才分布,其中男性佔比為74.27%,女性佔比為25.73%。從學歷上來看,當前存量人才學歷水平是超過招聘需求的。當前業內人才中有10.80%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62.79%擁有本科學歷,以上合計73.59%,高於招聘需求(52.52%)。

  智聯對這些人才的畢業院校進行追蹤,列出了存量人才來源Top30院校,位列前三的分別是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州大學。從專業來源看,來自計算機、自動化、電子信息大類的人才居多且排名靠前,硬體相關的專業來源偏少且排名靠後。從這些人才的當前平均收入水平也可以看到,當前收入最高的專業是信息科學技術,月薪為11471元,其餘月薪過萬的專業還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0344元)、數學與應用數學(10207元)、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10114元),材料工程、機電、機械工程類專業背景的人才,在前30位專業中的薪酬排名相對靠後。

  追蹤存量人才現居住地發現,存量人才的地區分布與招聘需求的地區分布基本一致,各地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的發展將會得到人才的有效支撐,相對不會出現嚴重失衡局面。與傳統基建或傳統產業相比,新基建及新經濟對土地、能源等資源的依賴性下降,而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因此擁有人才優勢的地區也將在新基建的推進中更具勢能。

  「新基建」是中國科技和產業經濟彎道超車、產業升級的黃金機遇。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四大分支領域未來就將釋放數萬億的市場空間: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到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2030年超過1萬億元;5G產業到2025年建設投入將達到1.2萬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累計達3.5萬億元;2019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09.1億元,而預計未來三年將以14.4%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增長,到2022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規模將達到9146.5億元。

  毫無疑問,隨著新基建為各行業提供新的信息基礎設施,各行業的企業投資到位、戰略布局落地,大量工作機會將被釋放,且除了新基建現有相關職位需求外,更涉及無數融合產業的企業,「新基建+」模式將誕生大量交叉職業。廣大求職者也應頭腦常新,搭上新時代的快車。

  [1]包括軟體開發、系統集成、硬體開發、IT運維、電信/通信技術、集成電路、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等方面。

  [2]指當前具備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要求的熱門技能的人才。

  [3] CIER指數=招聘需求人數/求職申請人數,反映就業市場人才供需關係,指數大於(小於)1,代表人才供不應求(供過於求)。

  [4] 需求規模指數是以2016年一季度招聘人數為基數(1),反映人才需求變化趨勢的指數,指數大於(小於)1,代表當期的招聘人數大於(小於)2016年一季度。

  [5] 供給規模指數是以2016年一季度求職人數為基數(1),反映人才供給變化趨勢的指數,指數大於(小於)1,代表當期的求職人數大於(小於)2016年一季度。

  [6] 包括C++ / Delphi / Erlang / GIS / Golang / mano / Node.js / Perl / Ruby / VB等軟體工程師,Java因語言使用率高、Java開發工程師職位需求高,予以單列。

  [7] 包括.NET開發工程師、Python開發工程師等。

  [8] 包括自然語言、機器學習、機器視覺、模式識別、深度學習等算法工程師。

  [9] 包括BI、ETL、Hadoop、爬蟲、數據採集、數據倉庫、數據架構、數據挖掘等工程師。

責編:Luffy Liu

本文綜合自智聯招聘、北京日報、獵聘大數據報導

相關焦點

  • 新基建迎來風口 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將達417萬
    今年底行業人才缺口將達417萬——新基建迎來風口 新人才仍有缺口最近一個時期,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型基建,成為國家重點投入的發展領域,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不過,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的問題也開始顯現。
  • 報告:新基建核心技術崗位平均月薪10299元 5G及人工智慧更高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人才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年底缺口將達417萬,新基建核心技術崗位平均月薪10299元,5G及人工智慧更高。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年底缺口將達417萬報告顯示,智聯招聘綜合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崗位過去幾年的人才供需走勢,以及新基建相關政策推行等未來因素,基於計量模型預測,2020年底,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417萬人。
  • 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年底將達417萬人
    信息基礎設施既是新基建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新型的信息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其它領域新基建的通用支撐技術,還是傳統產業數位化的新引擎,賦能傳統基建領域提質增效,可謂新基建之基。  智聯招聘即以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為研究領域,基於平臺招聘和求職大數據,對產業核心崗位的人才供需及結構進行深入研究,旨在向市場展示新基建產業核心人才的缺口、技能要素等信息,幫助在人才建設上提供思路。
  •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預期年底達417萬人 這個崗位每個求職者有3...
    &nbsp&nbsp&nbsp&nbsp新基建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人才缺口如何?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研究發現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期年底將達417萬人;軟體開發人才缺口最大,Java開發工程師每個求職者擁有約3個工作機會;2020Q1平均招聘薪酬10299元/月。
  • 拉勾: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8日,網際網路招聘平臺拉勾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相比其他行業,網際網路行業受疫情衝擊不明顯,但影響著求職人群構成,截至11月,2020年應屆生就職率63.7%,比去年下降14.3%。
  •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MCN人才異軍突起 社區團購模式回春
    原標題:數據|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MCN人才異軍突起,社區團購模式回春   2020年,哪些行業招聘最猛?哪些行業急需人才?
  • 投遞人數佔比下降至38%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投遞人數佔比下降至38%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2020-12-09 08:44:24 來源 : 北京商報
  • 今年缺口達417萬,新基建人才培養「缺」什麼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GDP增速已連續4年居各產業之首,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計2020年底將達到417萬人。近日舉辦的首屆新基建與能源網際網路論壇上,中國電力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志鋒說:「新基建、能源轉型、產業升級管理創新,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 人才報告:新基建5G人才月薪13066元,網絡工程師需求大
    5G技術發展進展的如火如荼,人才需求量也在逐漸加大。拉勾網在3月份發布了關於新基建的人才報告,滿足新基建的發展,需要新基建核心人才420萬。其中,Java工程師、產品經理、架構師等技術類人才需求量比較大,架構師的月薪可達36200元。
  • 報告:新基建5G人才月薪13066元,網絡工程師需求大
    關注【課工場鄭州翔天信鴿】頭條號,每天分享一篇科技前沿信息,免費IT課程體驗5G技術發展進展的如火如荼,人才需求量也在逐漸加大。拉勾網在3月份發布了關於新基建的人才報告,滿足新基建的發展,需要新基建核心人才420萬。
  • 報告: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將超400萬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2日電 (程春雨)「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產業的核心技術人才近年來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智聯招聘22日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預測,2020年底,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核心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417萬人。
  • AI 人才缺口達 30 萬,月薪 35k 卻人才難覓,工信部 57 頁人才發展...
    2017 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0 年,初步建成人工智慧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500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 1 萬億元。但儘管如此,人工智慧人才短缺仍是該技術在整個行業廣泛應用的主要瓶頸。
  • 《2020年AI人才發展報告》發布,預計目前我國AI人才缺口達30萬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正式發布《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報告對人工智慧行業做了深度解讀。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熱門行業,在《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中確立 2020 年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 1500 億元為目標,預計當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內有效人才缺口達 30 萬。
  • 這個新興職業:月薪7萬,平均薪資高、人才缺口大
    今日,#月薪7萬的新興職業#登上熱搜,該職業所指的即區塊鏈。作為國內首批開啟區塊鏈研究的產業集團歐科雲鏈日前接受到央視實地採訪,就產業發展及行業人才培養給予了詳細解讀。採訪中,歐科雲鏈區塊鏈工程師介紹稱,區塊鏈技術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能夠廣泛應用於版權保護及金融、物流等領域。作為新增職業中的「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其主要負責區塊鏈瀏覽器等產品的開發。
  • 山東AI人才缺口將達50萬
    青島則編制了《青島市高技術重點領域產業設計規劃》,全力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以創新應用先導區為核心平臺,進一步匯聚創新資源,加快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人工智慧技術成果轉化落地。自貿煙臺片區自成立以來,積極順應時代潮流,率先出臺支持5G發展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主動謀劃布局「新基建」,全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的產業生態鏈條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生態圈。產業結構的轉變是濟青煙三地人工智慧行業人才需求量大幅領先其餘地市的關鍵。
  • 「新基建+」人才缺口高達400萬!哪些專業能吃透時代紅利?
    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年底將達417萬人。「新基建」風潮即將掀起,21屆、22屆學生能否及時把握「新基建」的風口,在未來就業的道路上乘風破浪?接下來,英才君帶你一起了解相關信息。
  • 2020新基建人才薪資:工業網際網路月薪1.81萬元居首
    人才薪資方面,2020年1-4月,新基建整體的平均企業月薪為1.63萬元。近2年,人工智慧人才的平均薪資一直傲視群雄,不過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1-4月,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平均月薪達1.81萬元,超過了人工智慧人才平均月薪的1.68萬元。
  • 工信部報告:2020年人工智慧人才缺口達30萬
    報告分析了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未來發展前景以及人才發展策略。結論指出:人工智慧是新基建和數位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識,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工智慧將成為引領中國科技創新和創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人工智慧產業的人才需求比例嚴重比不平衡,技術類型的崗位需求缺口依然很大,預計2020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缺口達30萬。
  • 2020新基建人才薪資:工業網際網路月薪1.81萬元居首 超人工智慧
    人才薪資方面, 2020 年1- 4 月,新基建整體的平均企業月薪為1. 63 萬元。近 2 年,人工智慧人才的平均薪資一直傲視群雄,不過最新報告顯示, 2020 年1- 4 月,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平均月薪達1. 81 萬元,超過了人工智慧人才平均月薪的1. 68 萬元。
  • 帶你認識「新基建」高薪行業:工業網際網路
    目前,我國眾所周知的幾大熱門行業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慧,高鐵、軌道交通等,其中還有一個叫工業網際網路,亦屬於七大「新基建」板塊之一。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工業網際網路,學習了哪些專業之後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