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載波耦合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2021-01-0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直流載波耦合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發表於 2017-11-13 11:56:03

  所謂耦合電路就是低壓電力線路與載波信號發送、載波信號接收電路之間信號連接方式的電路,通過耦合電路來實現信號的交鏈。根據信號種類和電路環境,採用正確的耦合方式對信號的正常傳輸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1載波發送端耦合電路

  本系統的信號發送端電路見圖1,三極體V1、變壓器T1的原邊線圈(設為L2)和C3、C4組成單調諧功率放大電路。

  

  圖1載波發送端耦合電路

  這裡諧振變壓器T1有著雙重作用:一方面,通過變壓器耦合載波信號;另一方面,使通信電路與工頻交流強電隔離。T1採用帶有抽頭的變壓器,以減小由於V1的接入而使由C3、C4跟T1原邊線圈組成的並聯諧振網絡的Q值降低甚至停振。

  前級輸出的高頻載波小信號經由三極體V1及外圍元件組成的單調諧功率放大器進行選頻功率放大後,載波信號的輸出功率能夠提高近10倍左右。通過調整C4的大小可微調網絡振蕩頻率。本系統選取載波中心頻率為120kHz,當網絡迴路的固有振蕩頻率為120kHz時,迴路諧振阻抗為最大且為純電阻Z=R0=1/g0;迴路兩端的電壓值也為最大值U0=IS/g0。諧振電壓U0經變壓器T1的副邊線圈將其耦合到低壓電力線上,同時變壓器T1將電力線與載波發送電路相隔離。為防止電路自激,在V1發射極接入電阻R2,此電阻不能太大否則將影響發送功率。本系統取值1Ω。

  為了將載波信號以較高的效率傳輸到低壓電力線上。需要濾除摻雜在載波信號中的噪聲和偽信號。通常,發送信號的二次諧波和三次諧波(本系統的二次諧波和三次諧波分別為240kHz和360kHz)對電網的噪聲汙染比較大,所以有必要對載波信號進行濾波整形。設置由L1、C1組成的串聯諧振式帶通濾波器,設定其振蕩頻率 也為120kHz。當發送的載波信號對L1、C1振蕩網絡串聯諧振時,串聯迴路阻抗Z最小且為Z=r,因為它串聯在電路中,頻率為120kHz的載波信號極易通過,而對其它頻率的信號或噪聲阻抗則很大。其阻抗為Z=r+j(2πfL-12πfC)。式中:r為L1的直流內阻。可見,電容器C1和電感器L1組成的帶通濾波電路對發送的載波信號能進行濾波整形。此外,電容C1還能對50HZ工頻交流電起降壓的作用,以減小變壓器T1所承受的工頻交流電壓,同時也可以防止變壓器T1飽和。所以C1的選擇應考慮具有足夠高的耐壓。

  1.2載波接收端耦合電路

  由發送機發送的載波信號經由低壓電力線傳送到接收端,再由耦合電路交鏈到接收機。載波接收端耦合電路見圖2。

  

  對於接收端的耦合電路,選用無源濾波器要優於有源濾波器,這是因為有源濾波器會產生一個與接收信號相當的白噪聲。本系統選用無源帶通濾波器(由C11、C12和L10組成),採用並聯諧振迴路形式。並聯迴路的中心頻率由電容器C11、C12和電感L10的數值決定,中心頻率 本系統設計值為120kHz。經計算當選取L10=68μH時,則對應(C11+C12)=25.86nF,不過這裡的C11須由幾個電容並聯組合後才能取得該值。

  載波耦合部分由變壓器T2、電容器C10和電感器L9組成。變壓器T2選用1:1的隔離變壓器。電容C10將變壓器與工頻交流強電隔離,使通信電路能完全地隔離電力網工頻信號。這樣就會阻止低頻信號進入電路而能使某些高頻信號通過。萬一電容器C10因短路而失去過濾50Hz工頻信號的能力,接口電路就會被損壞。故C10要選用具有短路保護功能的X2型電容器。並聯在C10兩端的電阻R10是一個洩荷電阻,其作用是在設備離線時給電容C10放電提供通道,防止在設備輸入端出現高壓。此電阻取值可稍大些,本設計中取1MΩ。

  電容器C10和電感器L9還組成帶通濾波器,其作用一方面可將來自電力線上的其它幹擾噪聲、帶外雜波濾除,另一方面保證前後級之間的阻抗匹配,以達到順利傳遞載波信號的目的。

  1.3接口保護電路

  電力線上的所有設備接入或者是斷開,都有可能引起尖峰脈衝,並導致收發電路的永久性損壞。同時系統可能受到諸如強雷電脈衝等瞬時過電壓的幹擾,所以無論在載波發送端還是載波接收端與電力線的接口耦合電路中,使用保護電路非常必要。

  電路中,TVS是瞬變抑制二極體,起浪湧保護的作用,有效地避免後面電路被高壓擊穿。除電力線上會偶爾產生高壓脈衝破壞器件以外,當設備剛剛接上電源時,如果電力線剛好處於電壓的最大值,此時電容上的電壓為0V,則會有300V以上的高壓直接加在變壓器兩端,將引起很大的電流,從而在次級產生尖峰脈衝。這個脈衝的電流相當大,可達幾十安培到上百安培,採用一般的穩壓管無法消除這個脈衝,壓敏電阻的響應又比較緩慢,在出現脈衝的1μs之內仍然有幾十伏的電壓,足以燒壞放大電路。實驗表明,這種剛剛接入電路時的瞬態脈衝所產生的破壞力相當大。不過雖然它的電流很大,但能量卻較小。選用的瞬變抑制二極體1.5KE6.8CA響應時間是5ns,能夠吸收200A電流,瞬態功率可達1500W。

  一般火線與零線間的幹擾為差模幹擾;火線與地線、零線與地線間的幹擾為共模幹擾。若採用一個雙向穩壓管只對差模尖峰信號起作用而對共模尖峰信號不起作用,當出現共模尖峰信號時就會對電路造成損壞。本系統採用3個二極體D7、D8和D9連成星形結構,如圖2所示。對於差模尖峰信號,D7和D8構成一個雙向穩壓管;對於共模尖峰信號,這種星形結構相當於2個雙向穩壓管。

  在圖2電路中,穩壓二極體D10、D11組成了雙向限幅電路,當接收信號幅度等於或大於穩壓管的穩壓值時,穩壓管將接收信號的電位箝制在穩壓值上,防止信號幅度太大而損壞後面的解碼集成電路。R11、R12是並聯諧振網絡的隔離電阻,這裡取27kΩ。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關於經典無線充電器電路模塊的分析和設計
    打開APP 關於經典無線充電器電路模塊的分析和設計 發表於 2019-08-22 11:30:39 設計了一種簡單實用的無線傳能充電器
  • 直流電路分析方法
    未加信號時三極體的直流工作狀態稱為靜態,此時各極電流稱為靜態電流;給三極體加入交流信號之後的工作電流稱為動態工作電流,這時三極體是交流工作狀態,即動態。 一個完整的三極體電路分析有四步:直流電路分析、交流電路分析、元器件和修理識圖。
  • 多級放大電路3種耦合方式的詳細分析
    多級放大電路有3種常見的耦合方式,即阻容耦合、變壓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1、阻容耦合 將多級放大電路的前級輸出端通過電容接到後級輸入端,稱為阻容耦合方式。圖1所示為兩阻容耦合放大電路,第一級為共射放大電路,第二級為共集放大電路。
  • 基於Multisim的阻容耦合放大電路設計
    阻容耦合兩級放大電路是模擬電路中比較經典的電路,文章採用實驗法,藉助Multisim 10仿真平臺,分析阻容耦合兩級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和動態參數,將實際焊接測量的數據與仿真結果對比,探索電路最大不失真波形的特點,這在實際設計電路時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 耦合電容的原理、應用及電路詳細解析
    在直流電路中,電容相當於斷路,電流無法通過;而在交流電路中,隨著電容一腳的電壓逐步升高,與該腳相連的電極板上所聚集電荷也逐步增多,隨著電壓逐步降低,相應電極板上所聚集的電荷也逐漸減少,這整個過程中電容實際上沒有電流通過,卻看似有電流通過,因此耦合電容在交流電路中可以這種方式來近似完成電流由前一級至後一級的傳遞。
  • 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器電路設計
    如圖1所示,系統工作時輸入端將交流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系統供電。經過電源管理模塊後輸出的直流電通過2M有源晶振逆變轉換成高頻交流電供給初級繞組。通過2個電感線圈耦合能量,次級線圈輸出的電流經接受轉換電路變化成直流電為電池充電。
  • 關於交流耦合和直流恢復的區別
    1、交流耦合和直流恢復的區別:直流耦合時,屏幕上顯示的才是真正的被測信號。
  • 劉堅強電子學《電子元器件電路基礎》2-5 電容耦合電路
    電容耦合電路概述我們在電腦維修中經常會遇到耦合電容,它的作用是將前級的信號盡最大努力無損地加到後級電路中,同時去掉不需要的信號。根據電容的特性可以知道,電容耦合電路就是將有用的交流信號從前級加到後級,而阻止其中的直流信號。
  • LVDS的原理與優分析及接口電路的設計
    LVDS的原理與優分析及接口電路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5-30 08:10:00 1 引 言 對於高速電路,
  • 關於耦合在電路中的作用探討
    打開APP 關於耦合在電路中的作用探討 電子產品設計方案 發表於 2020-12-08 14:00:58 耦合是指把能量從一個電路傳送另外一個電路中去 耦合在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中非常常見,微弱的信號可以耦合到放大電路進行放大,經過放大的信號同樣可以通過耦合進行輸出。
  • 工程師必須學會的三極體電路分析方法
    0NZednc一、直流電路分析方法直流工作電壓加到三極體各個電極上主要通過兩條直流電路:一是三極體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直流電路,二是基極直流電路。0NZednc通過這一步分析可以搞清楚直流工作電壓是如何加到集電極、基極和發射極上的。如圖所示,是放大器直流電路分析示意圖。
  • 微帶濾波器和耦合電路的設計、製作和測量
    這篇文章描述了兩個微帶電路設計是如何使用各種不同工具開發,用電路板銑制設備快速製作,然後經過測 量來驗證設計方法的正確性。 樣例中的設計是一個典型的帶寬3.7到4.2GHz的髮夾型濾波器和一個1到8GHz的定向耦合器,使用Schiffman鋸齒技術減小尺寸。髮夾型濾波器用Agilent ADS1.3軟體設計和仿真,用Sonnet Lite軟體進行平面EM分析。
  • 怎樣利用PWM實現DAC電路設計
    本文為第三章:PWM 實現DAC 電路設計,內容包括:3.1 實現原理、3.2 電路設計、3.3 測試驗證、3.4 參數總結。 本章導讀: 當MCU 需要產生不同的模擬信號時,通常採用集成或獨立的D/A 轉換器實現。但是在要求低成本的場合,可以通過PWM 信號產生系統需要的直流和交流信號。
  • 大功率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基於直流電機H 橋的驅動和控制原理, 本文詳細分析和探討了電路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手段。該電路採用NMOS場效應管作為功率輸出器件, 設計並實現了較大功率的直流電機H 橋驅動電路,並對額定電壓為24 伏, 額定電流為3.8A 的25D60-24A 直流電機進行閉環控制, 電路的抗幹擾能力強, 魯棒性好。
  • 如何看懂電路圖,電路圖有哪些組成部分?常用的四種電路圖分析方法...
    對於電子工程師來說,看懂電路圖是電子研發設計中的重要一環,那麼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什麼是電路圖。電路圖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準化的符號繪製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係的原理布局圖。
  • 關於耦合的概念和實例分析
    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路元件或電網網絡等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緊密的配合與相互影響,並通過相互作用從一側向另一側傳輸能量的現象。弄清楚耦合更能明白信號的組成,下面以示波器為例進行解釋。示波器的輸入耦合屬於信號耦合,一般分兩種方式,分別是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檔位選擇上一般還有接地。以下進行詳細的解釋,直流耦合(DC coupling)就是直通,信號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會經過處理並顯示,對應顯示的波形是信號全狀態,如下圖所示,圖片左邊縱坐標1標誌的是零點位置,交流信號到標記1的高度是直流成分的大小。
  • 數字示波器的通道耦合與觸發耦合詳解
    在電子電路中,將前級電路(或信號源)的輸出信號送至後級電路(或負載)稱為耦合。耦合的作用就是把某一電路的能量輸送(或轉換)到其他的電路中去。我們給示波器輸入一個頻率為1KHz、幅值為100V、偏置為50V的正弦波信號(即該信號含有50V的直流分量)。直流耦合也叫DC耦合,當選擇此選項時,信號通過導線直接到前端放大器,被測信號含有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都能通過,可用於查看低至0Hz且沒有較大DC偏移的波形。
  • 邏輯電平之AC耦合電容的應用
    1、AC耦合電容的作用 source和sink端DC level不同,用來隔直流; 信號傳輸時可能會串擾進去直流分量,所以隔直流使信號眼圖更好。 2、AC耦合電容的位置及大小 一般AC耦合電容的位置和容值大小都是由信號的協議或者晶片供應商去提供,對於不同信號和不同晶片,其位置和容值大小都是不一樣的。
  • 直流電機驅動電路設計
    直流電機的基本構成與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圖解 直流電機的基本構成 一、 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目標 在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中,主要考慮一下幾點 在一開始的設計中,NMOS管的源極於地之間曾經接入一個0.15歐的電阻用來檢測電流,這個電阻就成了不斷燒毀板子的罪魁禍首。當然如果把穩壓管換成電阻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三、 低壓驅動電路的簡易柵極驅動 一般功率場效應管的最高柵源電壓為20V左右,所以在24V應用中要保證柵源電壓不能超過20V,增加了電路的複雜程度。
  • 基於旋轉變壓器的信號產生電路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在火控系統應用中用來確認填彈部位的位置具有定位功能的電路。該電路具體為利用軸角位置測量元件即旋轉變壓器,控制400 Hz頻率的正弦波信號,經調製處理使其相位角與一定的直流電壓值相對應,從而產生出兩路相位差為90°的正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