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帶濾波器和耦合電路的設計、製作和測量

2021-01-05 電子產品世界

1 前 言

當今的微波設 計師依賴許多工具來製作高效的電路和系統。他們要利用已有的參考資料和強大的EDA工具和電磁(EM)分析工具,還必須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來進行製作。這 些工作最終需要通過製作電路和測試完成的電路來實現。這篇文章描述了兩個微帶電路設計是如何使用各種不同工具開發,用電路板銑制設備快速製作,然後經過測 量來驗證設計方法的正確性。

樣例中的設計是一個典型的帶寬3.7到4.2GHz的髮夾型濾波器和一個1到8GHz的定向耦合器,使用Schi

ffman鋸齒技術減小尺寸。髮夾型濾波器用Agilent ADS1.3軟體設計和仿真,用Sonnet Lite軟體進行平面EM分析。耦合器運用了基於設計規則的變換,有一個現存的階梯線形式的耦合器設計來啟動。

兩個電路都是用LPKF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Protomat C100HF型設備製作出來的,使用HP(Agilent) 8753E網絡分析儀獲得測量結果。

2 設計樣例 3.7到4.2GHz的髮夾型濾波器

2.1 設計


這個濾波器設計用於在3.7到4.2GHz的帶寬上獲得一個平坦的響應。插入損耗和回波損耗在此頻段優於16dB。這個濾波器用在下變頻器輸入端進行鏡頻抑制。該設計選用一個典型的髮夾型濾波器,它將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性能和尺寸。

濾波器由ADS1.3設計,圖1是結果圖樣。當然,這是一個熟悉的髮夾型結構。濾波器佔用的面積約為500 x 1200 mils (0.5 x 1.2 in.),包括用來保持恆定邏輯屬性的髮夾循環所需的足夠面積。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290.htm

圖2是在ADS中的設計和優化結構。這個拓撲形是中心對稱的,所以設計成兩段,由一個「背靠背」結構連接。由於數學方面上的結構尺寸減小,計算時間被大大縮減。

圖2,在ADS中的設計和優化結構。濾波器以兩個鏡像的圖形塊進行仿真,以實現對稱結構


建立優化來獲得在通帶3.55至4.4GHz的最小16dB的回波損耗,在3.2GHz以下和4.7GHz以上最小28dB的阻帶衰減。優化的頻率範圍是3.0-5.0GHz。更寬範圍不要求獲得預想的結果。

圖3,對最終設計的ADS仿真定義。仿真性能和濾波器圖樣都出自於這裡的數據

圖3顯示了每一個「半濾波器」的ADS最終設計,包括埠、微帶線、T形、彎曲和短凸形。注意短凸形的末端的0.1pF電容,說明具有末端效應(邊緣電容)。圖1的也有它們的顯示。

圖4,仿真結果。
(a)全程響應;(b)通帶響應和插入損耗;(c)回波損耗;(d)Smith阻抗圖

圖4是模型化的性能顯示。包括通帶、阻帶特性、回波損耗結果以及輸入/輸出阻抗的Smith圖。這些圖表說明ADS模型滿足濾波器的設計標準。

2.2 EM分析

圖5是濾波器尺寸的詳圖。設計的數據使用Sonnet軟體公司的Sonnet Lite平面電磁場軟體進行電路分析。

圖5,濾波器的詳細尺寸。


圖6是EM分析結果。通帶的響應比ADS預期的稍稍窄一些,但是如果製作出來的電路性能滿足分析的話,仍將覆蓋3.7到4.2GHz的帶寬。通帶的平坦性 非常接近ADS模型。回波損耗的響應在通帶上比ADS仿真的對稱性稍差一些。但仍能保持16dB或更好。

2.3 製作一個測試濾波器

為了比較髮夾型濾波器設計模型和現實副本的性能,就要用電路板刻制機在一塊典型的微波基板上製作一個測試濾波器。(使用LPKF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Protomat C100HF型設備,參見副文)

用ADS的設計圖樣數據(圖1)生成刻制機必要的驅動文件。圖形的尺寸直接由ADS導入LPKF軟體。圖7是電路板的製作圖樣。

2.4 測試性能

電路板按照設計圖樣銑制出來,安裝了連接器後,經由HP 8753E網絡分析儀測試。圖8是濾波器樣品電路板的性能(S21)和回波損耗(S11),圖表中每小格代表5dB,顯示了在整個通帶及阻帶的性能狀況,最低達到-45dB。

圖9和圖8一樣,只是通帶以每小格1dB來顯示通帶的平坦性。回波損耗仍然以每小格5dB顯示。

測試顯示與模型非常一致。通帶比ADS預期的稍微窄一些,但是比Sonnet Lite分析指示的量稍微小一些。三種模型方式及其測量都指出插入損耗和通帶平坦性上的一致。

雖然在這三種模型和測量數據中回波損耗的圖形有所不同,但每一個都保證了預期的16dB的指標,明顯地展示了一個多極濾波器響應所預期應有的「弓形」。
3 設計樣例 一個尺寸精簡的階梯線定向耦合器

3.1 設計


我們要考察的另一個電路是用經驗技術開發的。我們想研究採用Schiffman技術減小電路尺寸的方法。這種技術是使用一種鋸齒圖樣來減少機械尺寸以滿足所要求的電氣尺寸。

啟動點選用了一個已有的1至8GHz的階梯線耦合器,由CAP Wireless公司的Paul Daughenbaugh設計。這一設計被轉換成刻制機製造用的圖樣,如圖10。這個圖實際顯示了耦合器的另一種版本,但是清晰地展示了這種技術。

用一種經驗性的方法從直段耦合器設計中來獲得新耦合器的設計圖案,按照如下的規則:

●緊密間隙段——鋸齒路徑的總長度與這段的直線部分長度做成一樣。這樣削減了這部分長度的將近一半。在直線部分「互鎖」的牙齒間仍然保持有空間,可以與鋸齒邊呈直角的方式來測量間隙的大小。

●寬間隙段——第三段的線間距根據牙齒的中間高度計

算出來。在這個寬間距下,假設按照平均間隙場可以進行耦合,而不是沿著第一段的路徑進行耦合。同樣,這一段的尺寸削減更少。為了簡化,採用了與原來直線段部分一樣的長度。

●中間段——中間段的間隙和尺寸削減根據第一段和第三段幾何平均值計算得來。

這個「最佳猜想」的方式是必要的,因為不可能用現有的軟體工具分析這種結構。用Sonnet Lite分析太過複雜,其他分析工具根本不能用。

3.2 耦合器性能

耦合器用LPKF的刻制機器製作出來後,要評估耦合等級和在1至8GHz的頻段內的指向性。圖11中的耦合埠傳輸信號是一條光滑的線。圖表中部的水平線 是-18dB,網格的每小格是2dB。在測量的頻率範圍內耦合為-19dB±1.5dB。同一圖中,輸入的回波損耗以每小格5dB繪製,從頂部數第二條線 是0dB參考。在最低頻率處回波損耗最大,是16dB。


反向的耦合繪製圖在圖12中,包括輸出埠回波損耗。兩個圖中每小格都是5dB。對於反向耦合,中部線-18dB是參考,耦合為-28dB或更好,位於高 頻端。輸出埠回波損耗採用與圖11中的輸入回波損耗一樣的方法繪製,同樣也在1GHz處性能最差,為16dB。

全程內的指向性(正向耦合減去反向耦合)為10dB,位于波段的極高端。設計目標是高於10dB,達到12dB就可以留出額外空間。絕大部分波段內都能留出這個餘量,我們就認為是一個初始試驗的極好結果。
圖13是插入損耗,1GHz下為0.25dB,6GHz處最差為0.57dB。在1至8GHz的整個頻段內插入損耗的變化只有0.33dB。

4 製作完成的微帶電路板

這種快速地製作樣品電路板方法使得製作過程可以按照指定的設計而改變。對於直接耦合器,要達到預期的性能,我們準備了可能的幾個設計反覆。幸運的是(也是在經驗基礎上的合理猜想),第一個試驗就得到一個完好的耦合器。

圖14和圖15中的照片展示了銑制好的電路板,以及用於測試的連接器。圖14中的髮夾型耦合器甚至有一個小碎片焊接在其中一個微帶線的一段間隙上。這是由於設計文件的一個小失誤引起的,致使在銑制電路板時,那個間隙被明顯地銑制出來。

耦合器設計也可進行修改以改進低端回波損耗或使耦合響應平坦化。而如果讓外部傳統的電路板廠製作,這樣的小的更改可能不會被理會。由於環保法規的要求,化 學藥品處理過程的複雜性和成本顯著增加,尤其在加利福尼亞,絕大多數公司不再保留室內電路板蝕刻實驗室。
為了製作這些濾波器和耦合器電路,我們綜合了許多設計師的經驗、資料數據、高級電路理論仿真、EM分析以及最後的製作和測量手段。整個設計的成功使用了不 同的設計資源,從理論設計、分析到微帶電路的實現。能迅速的完成這一過程,製作工具——電路板刻制機是不可或缺的。

5 使用電路板刻制機來製作樣品電路板的特點

CAP Wireless公司使用的刻制設備是來自LPKF光電股份有限公司(www.lpk.com)的Protomat C100HF型刻板機。這一設備能適用於13.5x8 inches(340x200 mm)的電路板。除了電路板,還能銑制鋁或銅的構件,或者切割覆銅薄片。


馬達運轉速度從1萬到10萬轉軟體可調。這篇文章中描述的典型的精細銑刀是一個10 mils的端面銑刀,加工中直徑變動量範圍是±0.2 mils。

該機器的定位精度對於保證X、Y軸向的尺寸精度和穿透深度的精確非常重要。機器必須可靠地切割整個銅箔層,同時切去最少量的基材。


上面的照片是銑制加工頭的近照。C100HF採用動態的Z軸定位,同軸的加工深度限位器來保持銑制深度。穿透基材的深度一般是0.2 mil(5 micron)。Z軸運動範圍是14 mm(0.55 in)。空氣軸承提供了準確的但是非接觸式的表面傳感,適於在柔軟的或撓性的板材和表面敏感的材料上加工。

該機器解析度為0.3125 mil(5 micron)。X-Y定位精度小於0.2 mil(5 micron)。下面的電子顯微照片顯示了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銑制軌跡,分別以50 micron和10 micron標註了比例。


在40 mm/sec(1.575 in)移動速度下,精細銑制和大面積剝銅完成得都同樣的高效。如果必要,可以在一天內完成幾個來回的設計和測試。某些情況下,該機器可以在訂製樣板和小批量生產方面替代傳統電路板生產。

LPKF公司的其它機型比如ProtoMat H100,H60等也同樣具有加工微波電路板的能力,這些高端機型具備自動化換刀,定位精度高,移動速度快捷的特點,可以適應更高標準的製作需求,並且可 以滿足一定批量的生產。滿足了實驗室、研究所和高科技公司自製電路板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基於微帶Wilkinson功分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研究
    打開APP 基於微帶Wilkinson功分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研究 發表於 2017-12-10 08:11:01 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工藝的不斷發展
  • 電巢:射頻和數模電路PCB一般布局設計指南
    內容按主題進行組織,提供「最佳實踐」指南,應結合所有其它設計和製造指南加以應用,這些指南可能適用於特定的元件、PCB製造商以及材料。 信號線隔離 必須小心防止信號線之間的意外耦合。以下是潛在耦合及預防措施的示例: 射頻傳輸線:傳輸線之間的距離應該儘量大,不應該在長距離範圍內彼此接近。彼此間隔越小、平行走線距離越長,平行微帶線之間的耦合越大。
  • 直流載波耦合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打開APP 直流載波耦合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發表於 2017-11-13 11:56:03   所謂耦合電路就是低壓電力線路與載波信號發送
  • 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文設計了一個新的射頻電路設計性實驗項目———可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該實驗項目通過讓學生完成該天線的自主設計、仿真、優化、製作和測試的過程,引導學生來深入體會實際射頻工程中的實際流程和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進一步培養其工程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共面波導、微帶線、帶狀線和其他平面傳輸線之間的區別_騰訊新聞
    懸浮帶狀線:一條懸置於接地面之間的帶狀線,氣隙位於帶狀線的上方和下方。 微帶線:在電介質襯底頂部的帶狀導線,並在基板下方具備接地面。 共面波導:兩個接地面平行的帶狀導線,且在同一電介質襯底上置於帶狀體的兩側。
  • 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研究和發展具有更好性能的微帶天線和陣列。為了獲得高的增益以及獲得波束掃描或波束控制等性質,需要將離散的天線單元組成陣列。在陣列環境中,天線單元之間存在能量上的相互耦合,使天線的性能降低。通常微帶貼片間的互耦是由空間波和表面波同時引起的。研究表明,當天線的介質基片厚度較小時,單元間耦合主要是通過空間波進行的,表面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 EMI濾波器設計原理
    EMI騷擾通常難以精確描述,濾波器的設計通常是通過反覆迭代,計算製作以求逐步逼近設計要求。本文從EMI濾波原理入手,分別通過對其共模和差模噪聲模型的分析,給出實際工作中設計濾波器的方法,並分步驟給出設計實例。
  • 雙層寬頻微帶天線的設計
    摘要:微帶天線的窄頻帶特性是限制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展寬微帶天線的帶寬的問題一直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通過採用雙層多貼片及在兩貼片之間加入空氣層的結構來達到增加微帶天線帶寬的目的。
  • 帶空氣層的寬帶微帶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1引言微帶天線,作為20世紀70年代研究成功的一種新型天線,以其結構簡單、重量輕、低剖面、易於與飛行器表面共形安裝和可與微帶電路集成等優點,在移動通信、航空航天、電子對抗及雷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微帶天線也因其增益低、頻帶窄(通常帶寬只有(0.7%—7%)等缺陷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圍。
  • 混頻器(MIXER)電路布局
    多通道收發接收機或者發射機本振電平分配電路布局:對稱樹狀布局。 混頻器(MIXER)電路布局 混頻電路又稱上下變頻電路,是發射機和超外差式接收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典型的頻譜搬移電路。 聲表濾波器電路布局 聲表濾波器的輸入和輸出最好分別放在 PCB 正反兩面,輸入輸出電路在實際布線時,儘可能地減少傳輸線長度;條件允許的化,在微帶線周圍鋪地(微帶線與地的距離大於等 2 倍微帶線寬),在地平面沿傳輸線打地孔。不用的空間都給鋪上地;減少微帶傳輸線的不連續性環節,比如突變,拐彎等。
  • 基於Multisim的阻容耦合放大電路設計
    阻容耦合兩級放大電路是模擬電路中比較經典的電路,文章採用實驗法,藉助Multisim 10仿真平臺,分析阻容耦合兩級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和動態參數,將實際焊接測量的數據與仿真結果對比,探索電路最大不失真波形的特點,這在實際設計電路時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 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積分電路、微分電路
    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積分成正比的電路:積分電路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微分成正比的電路:微分電路1)一階RC低通濾波器
  • 橢圓函數LC帶通濾波器的應用設計
    濾波器類型的選擇可根據濾波器設計的帶寬等指標和具體的應用場合來選擇。相對帶寬在20%以下的為窄帶濾波器,應選用窄帶濾波器的設計方法來設計;相對 帶寬在40%以上的為寬帶濾波器,應選用寬帶濾波器的設計方法來設計;而介於兩者之間的為中等帶寬濾波器。由上面的指標可以看出本濾波器是窄帶帶通濾波器。
  • 高隔離度雙極化微帶天線的設計
    1引言微帶天線由於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低剖面,易於加工以及與有源器件及電路集成等諸多有點,在通信,雷達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另外,頻譜資源日益緊張現代衛星通信領域迫切需要天線具有雙極化功能,因為雙極化可使它的通信容量增加一倍。雙極化技術的應用通常要求低交叉極化電平和高隔離度。
  • 電子電路設計解惑篇,如何解決傳感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幹擾問題
    電子電路設計應用廣泛,對於電子電路設計,很多朋友都存在濃厚興趣。在進行電子電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總會遇到各種電子電路設計難點,如幹擾。為幫助大家提供解決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抗幹擾設計問題,本文將對電子電路的抗幹擾問題予以解析。如果你對本文即將探討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 天線實現多頻的方法和RFID雙頻微帶天線仿真與設計
    其技術原理是通過射頻信號的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來實現無接觸數據交換並達到互相識別目的的一項技術。RFID系統的組成大致包括計算機系統、識讀器、和標籤。其中識讀器是由天線、耦合元件、晶片組成的讀取和寫入標籤信息的設備。標籤是由天線,耦合元件及晶片組成作為應答器的設備。計算機系統是利用應用層軟體將收集到的數據進一步處理並實現應用。
  • Microwave Office 微波平面電路設計工具介紹
    目前除了某些大功率和高極化純度的場合,微波平面電路已經幾乎取代了在通信,電子戰,雷達和武器系統中的各種常規形式的微波電路。然而設計微波平面電路一直是一項困難的工作。 近年來設計工作變得更為複雜: 對電路的指標要求越來越高, 電路的功能越來越多, 電路的尺寸要求越做越小, 而設計周期卻越來越短。
  • 電源紋波的測量和抑制
    通常的應用中有以下危害:產生不期望出現的諧波而造成過壓或過流引發事故;增加附加損耗,降低用電設備的效率和利用率;使設備運行不正常、加速老化、縮短壽命;使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計算機系統等設備運轉不正常或不能正常動作;使測量和計量儀器儀表出現偏差;幹擾通信系統,降低信號傳輸質量,甚至損壞通信設備。因此,在設計電子產品時,需要準確地測量紋波,並將紋波抑制在一定範圍內。
  • PCB射頻電路電源和接地的設計方法解析
    射頻(RF)電路的電路板布局應在理解電路板結構、電源布線和接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本文探討了相關的基本原則,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經過驗證的電源布線、電源旁路和接地技術,可有效提高RF設計的性能指標。考慮到實際設計中PLL雜散信號對於電源耦合、接地和濾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著重討論了有關PLL雜散信號抑制的方法。
  • 一種緊湊的LTCC交指帶通濾波器的設計
    1 引言隨著無線通信系統的高速發展,對帶通濾波器(BPF)的要求不僅局限在低的插入損耗和高的帶外抑制上,並且要求其具有小的體積和輕的重量。有很多途徑可以實現濾波器小型化,LTCC技術就是其中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方法。LTCC技術是一種多層陶瓷共燒技術,它允許將無源器件植入層間,而將有源器件裱貼在表面層,充分利用空間優勢,實現系統的小型化、集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