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微帶Wilkinson功分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研究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基於微帶Wilkinson功分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研究

發表於 2017-12-10 08:11:01

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工藝的不斷發展,微波/毫米波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輸出功率量級越來越大, L 波段功率電晶體的脈衝功率已達千瓦量級; X波段功率砷化鎵場效應管連續波達到幾十瓦,脈衝功率達到500W。但限於半導體的物理特性,單個固態器件的輸出功率仍是有限的。採用晶片合成、電路合成及空間合成等功率合成技術將多路固態器件輸出功率進行同相疊加,是獲得更高輸出功率的有效途徑之一。

1968年Josenhans最先提出晶片級功率合成的概念。隨後, 20世紀70年代末期, Rucker先在X波段實現了多晶片的電路功率合成,再將其擴展到40 GHz。1999年, KohjiMatsunag、IkuoMiura和Naotaka lwata用MM IC多晶片合成技術,通過4個獨立的MM IC設計製作了Ka頻段的功放晶片,在26. 5~28. 5 GHz的頻率範圍內獲得了3 W的連續波輸出功率。

本文開展了基於微帶W ilkinson功分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研究,實現了一種Ku波段的1 W 功率放大器。在衛星通信等應用中,所需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量級在數十瓦到數百瓦之間。顯然,本文這種功率水平的放大器尚不能直接作為衛星通信等的功率放大器,但可以作為行波管等大功率放大器的驅動器而得到廣泛應用。而作為2n 路功率合成的基礎,本文所涉及的功率合成技術更可以為相關技術領域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1 總體結構與設計目標

本文採用的功率合成電路的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圖1中的WPD1是作為輸入功率分配器的一個Wilkinson功分器,而WPD2是作為輸出功率合成器的另一個W ilkinson功分器。他們的結構選用了本文首次提出的新型結構,並採用下面所述的同樣的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圖1中的SPS是Schiffman正交移相器。圖1中的TGF2508 - SM是美國Triquint公司的Ku波段功率放大器晶片,其1 dB功率壓縮點功率為28 dBm,小信號增益為25 dB,工作帶寬為12~17 GHz。本文選用該器件作為兩路功率合成的基礎元件。理論上最高合成功率為31 dBm。本文的設計目標是儘可能利用TGF2508 - SM的帶寬,實現儘量寬的頻帶,頻帶內合成效率大於70 %。為了這個目的,Wilkinson功分器和Schiffman正交移相器都必須具備與TGF2508 - SM相當的帶寬。本文的下屬研究實現了這個目標。

圖1 本文實現的功率合成電路的原理框圖

2 Wilkinson功分器的改進

圖2大體示出了W ilkinson功分器的改進情況。

圖2a是Wilkinson功分器的基本形式,由於兩個輸出端之間需連接一個隔離電阻,而這個電阻的體積很小,因此要求電路中的兩段λ/4傳輸線之間的距離很近,造成相互之間的耦合,從而影響電路的帶寬性質。由於基本形式的W ilkinson功分器的這些固有缺點,它在工作高於X頻段的頻率時,帶寬等性能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圖2b所示的改進型就是為避免基本型的上述缺點而提出的,但是,同樣由於隔離電阻的原因,其兩個輸出埠之間的距離依然很近,不能避免相互之間的耦合。圖2c所示的電路克服了上述缺點,但由於引入了更長的傳輸線段,因此帶寬性能有所下降。

圖2 WPD結構的演變

本文把圖2b所示電路改進為圖3a所示的電路。從而克服了上述基本型和改進型的上述缺點,同時保留了較好的寬帶特性。該電路的微帶布局如圖3b所示。本文用ADS對上述電路進行模擬的結果示於圖4,結果表明該電路在12~18 GHz內具有良好的3 dB分工器性能,滿足了上面提出的設計目標。

圖3 本文採用的Wilkinson功分器的原理圖及微帶結構

圖4 Wilkinson功分器的ADS協同仿真結果

3 Schiffman正交移相器

本文還實現了功率合成所需的Ku波段正交移相器。本文採用的移相器類型為雙Schiffman正交移相器。雙Schiffman移相器具有比標準Schiffman移相器略小的帶寬,但是對耦合係數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用ADS對雙Schiffman正交移相器進行模擬的結果示於圖5。由圖5可知,兩個輸出段口之間的相位差在70°~95°之間。把最大相位差代入文獻[ 9 ]中的公式:

可以計算得出理論合成效率大於90 % ,滿足了上面提出的設計目標。

圖5 Ku波段雙Schiffman移相器模擬結果

4 電路裝配與測試

分別對上述部件進行了模擬設計以後,我們設計製備了以微帶為基礎的功率合成電路。本文的微帶選擇了RTDuriod 6002作為基底。製作好以後的電路板如圖6所示。基底介電常數2. 94,損耗角正切0. 001 2,板材厚度0. 254 mm ( 10 mil) 。常用的板材除了Rogers公司的RT Duriod 5880, 6002系列外,還有Arlon公司的DiClad、CuClad、AD等系列。

圖6 Ku波段雙路功率合成電路電路板

配上屏蔽合,並裝配上具有SMA接頭的微帶-同軸連接器後,獲得了一個Ku波段放大器。我們對該放大器進行了測試。測試時,放大器被安裝在一塊散熱器上,放大器的輸出端接入了一個大功率衰減器,如圖7所示。由Agilent 8510C矢量網絡分析儀測得的放大器的小信號增益如圖8所示,圖中曲線包含連接於輸出端的30 dB衰減器,因此實際增益應為圖中的圖線對應值加上30 dB。由圖8可知,在13~16GHz之間,放大器的增益大於20 dB,且較為平坦。

圖7 被測放大器及測試裝置

圖8 被測放大器小信號增益

此外,本文用Agilent E8257D信號源和AgilentE4418B EPM功率計相配合,測量了放大器的飽和功率,結果示於表1。表中第2行為放大器飽和功率的實測值,第3行的數據從單片TGF2508 - SM晶片的廠方Datasheet數據中獲取,並減去了輸出接頭的衰減值。第4行的合成效率由第2、3行的數據計算而得。

表1 被測放大器飽和功率

5 結論

本論文提出並詳細研究了一種新型結構的W il2kinson功分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雙Schiff2man正交移相器和MM IC晶片,設計了Ku波段平衡式功率合成電路。本文還完成電路的加工與裝配,獲得了一個Ku波段1 W級功率放大器,在13~16GHz的飽和功率大於1 W,小信號增益大於20 dB,合成效率大於80 %。總之,本文實現了一種基於2路功率合成的Ku波段功率放大器。所涉及的相關技術在相關技術領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獲得的器件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改進型Wilkinson功分器的設計
    目前應用最多的微波功率分配器 多為威爾金森(Wilkinson)形式的功分器,其優點在於設計方法較簡單、易於實現,輸出埠可以實現較高隔離。近年來,功分器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成 熟,也越來越深入在傳統Wilkinson功分器的輸出端添加短路枝節的方法實現了寬帶功分器;文蘆狀的多節阻抗變換器Wilkinson 功分器結構,顯著展寬了功分器的工作帶寬;一款平面結構的新型雙頻功分器;直接多路輸出Wilkinson 功分器的計算公式,進一步完善了該功分器的設計指導。
  • 基于波導的Ku頻段八路寬帶功分器設計
    1 引言微波通信系統的發展對發射機輸出功率和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微波單片集成電路(MMIC)的輸出功率有限,電真空器件雖然能夠提供大的輸出功率,但有體積大、供電電壓高、穩定性差、壽命不長等缺點,為了獲得更大功率輸出,往往需要採用功率合成技術。
  • 淺談W波段功率分配器及應用
    目前,毫米波功率合成技術大致可以劃分為4類:晶片級合成、電路合成、空間合成、以及多級合成的方法。 功率分配器是功率合成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將輸入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幾路功率輸出的一種多埠微波網絡。在微波系統中,需要將發射功率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發射單元,如相控陣雷達等,因此功分器在微波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能量的分配、合成效率。
  • 一種波導功分器的研製
    張志鴻,衛 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浙江 嘉興 100048)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9/405214.htm  摘 要:功率分配器是決定功率放大器合成效率最關鍵的器件之一。
  • 基於Ansoft Designer的射頻功放電路阻抗匹配優化
    仿真結果表明射頻功放電路的增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反射係數得到了顯著的改善,達到了阻抗匹配優化設計的目的。  關鍵詞: Ansoft Designer; 射頻功率放大電路; 微帶傳輸線; 阻抗匹配網絡; 計算機仿真   近年來,無線通信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與研究。在處理射頻電路的實際設計問題時,總會遇到一些非常困難的工作,電路的阻抗匹配就是其中之一。
  • 功分器原理
    divider,它是一種將一路輸入信號能量分成兩路或多路輸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過來將多路信號能量合成一路輸出,此時也可稱為合路器。功分器的技術指標包括頻率範圍、承受功率、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損耗、輸入輸出間的插入損耗、支路埠間的隔離度、每個埠的電壓駐波比等。功分器按輸出通常分為一分二、一分三等。一個功分器的輸出埠之間應保證一定的隔離度。
  •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打開APP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6 08:58:00 射頻識別
  • 一種新型高性價比衛星信號功分器的製作
    編者按:  摘要:基於市場上衛星功分器體積大成本高,性價比低下的問題,作者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運用磁芯傳輸技術製作功分器。這種設計方案不但實現了功分器結構的小型化,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而且採用了現代裝接技術簡化了裝配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 一種寬頻帶微帶陣列天線
    1引言微帶天線以其重量輕、剖面低、製作簡單、性能穩定等諸多優點,在通訊和雷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微帶天線應用領域的擴大,人們對通訊及雷達等系統適應複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這些要求,微波領域的工作者發明創造了很多形式的微帶天線,從理論上詳細分析了一種頻帶比較寬,同時把天線罩作為天線的一部分集成在一起的,具有良好密閉性能的微帶天線形式。本文介紹在此理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寬頻帶微帶陣列天線。
  • 基於ANSYS HFSS 軟體的WiFi天線設計與優化
    微帶天線由於其剖面低,方向性好,製作可行性高,成本低,可貼合於物體表面以及容易組陣等特點,受到了很廣範的青 睞;因此Wi-fi 技術和微帶天線技術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ANSYS HFSS 軟體是ANSYS 公司推出的基於自適應網格剖分技術的三維電磁場仿真軟體。是目前高頻設計的主要設計和分析工具,在射頻產品研製過程中正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基於魔T的準八木天線的設計
    微帶八木天線具有高增益、低剖面的特點,傳統的微帶八木天線需要引入一個180°相位差的功分器作為饋電網絡。由於180°相位差的功分器是不對稱結構,天線方向圖最大輻射方向受其影響,指向偏離端射方向。本文結合一款新型的魔T,利用其等幅反相輸出埠,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微帶八木天線。相對比文獻,該天線採用的對稱饋電埠,降低了饋電網絡對天線輻射方向圖的影響。
  • 基於ADF4106的鎖相環頻率器研究與設計
    打開APP 基於ADF4106的鎖相環頻率器研究與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15-10-17 11:24:00   引言
  • 【對講機的那點事】無線對講系統專用工程器件:功率分配器你了解嗎?
    功率分配器,簡稱功分器功分器全稱功率分配器,英文名Power divider,是一種將一路輸入信號能量分成兩路或多路輸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過來將多路信號能量合成一路輸出,此時可也稱為合路器。一個功分器的輸出埠之間應保證一定的隔離度。功分器按輸出通常分為一分二(一個輸入兩個輸出)、一分三(一個輸入三個輸出)等。
  • 帶空氣層的寬帶微帶天線的分析與設計
    1引言微帶天線,作為20世紀70年代研究成功的一種新型天線,以其結構簡單、重量輕、低剖面、易於與飛行器表面共形安裝和可與微帶電路集成等優點,在移動通信、航空航天、電子對抗及雷達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微帶天線也因其增益低、頻帶窄(通常帶寬只有(0.7%—7%)等缺陷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圍。
  • 缺陷地結構在微帶天線間互耦抑制中的運用詳細講解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需要研究和發展具有更好性能的微帶天線和陣列。為了獲得高的增益以及獲得波束掃描或波束控制等性質,需要將離散的天線單元組成陣列。在陣列環境中,天線單元之間存在能量上的相互耦合,使天線的性能降低。通常微帶貼片間的互耦是由空間波和表面波同時引起的。研究表明,當天線的介質基片厚度較小時,單元間耦合主要是通過空間波進行的,表面波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 程控任意波形功率電源的研究
    摘要:採用了以單片機為核心,應用大規模集成邏輯器件FPGA、高速D/A轉換器MAX5885和功率放大電路的方案設計了一款任意波形功率驅動電源。
  • 一種非輻射邊饋電的寬帶雙層微帶貼片天線 詳細教程講解
    特別是近年來SAR(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微帶天線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希望在一個天線上能同時獲得寬頻帶、大掃描角、高效率、低交叉極化的性能,並且具有饋電簡單、易與饋電系統集成等多方面的優點。
  • 微帶濾波器和耦合電路的設計、製作和測量
    1 前 言 當今的微波設 計師依賴許多工具來製作高效的電路和系統。他們要利用已有的參考資料和強大的EDA工具和電磁(EM)分析工具,還必須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來進行製作。這 些工作最終需要通過製作電路和測試完成的電路來實現。
  • 基於LM1876的音頻功率放大電路圖
    打開APP 基於LM1876的音頻功率放大電路圖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09 10:15:01   LM1876的單電源供電音頻功率放大電路   如圖所示為LM1876的單電源供電音頻功率放大電路。
  • 基於LM3875的音頻功率放大電路圖
    打開APP 基於LM3875的音頻功率放大電路圖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09 10:37:45   LM3875的單電源供電音頻功率放大電路   如圖所示為LM3875的單電源供電音頻功率放大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