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龍泉市·廣元市昭化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2020-12-27 廣元市人民政府

仗劍走昭化 龍泉傾愛心

麗水市龍泉市·廣元市昭化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東西部扶貧協作加快了昭化區稻漁(蝦)產業示範園建設。
東西部扶貧協作讓昭化區建起了扶貧車間。
東西部扶貧協作讓昭化區有了中蜂養殖基地。
東西部扶貧協作推動了昭化區靈芝產業發展。

     深秋暖陽下,元壩鎮嘉川村蜂場嗡嗡作響,蜂農何其軍開始培育越冬蜂;在「歸雁工程」來料加工廠裡,190餘名農村婦女忙著趕製編織產品;在浙江龍泉,貧困殘疾人趙從禮領到了剛發的4000元工資……這是新一輪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以來,昭化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的真實寫照。

    在浙江龍泉傾心幫扶下,2019年4月昭化區成功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2019年12月,昭化區代表浙川兩省高質量通過國家東西部扶貧考核,並連續兩年取得四川省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好」的最高等次。農村電商、組團式醫療、山區稻漁綜合種養等經驗在全國推廣。

    派出去+請進來——「東智西借」,補齊人才發展短板

    「最近腦殼經常疼,我想找神經外科專家周醫生幫忙看看。」病患口中的「專家」,即是浙江省龍泉市選派到昭化區人民醫院掛職的首批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周彥。

    東西部醫療扶貧協作以來,龍泉市先後派出血透室、神經外科等方面專家教授40餘人,通過「下沉幫扶、置換學習、遠程醫療」等路徑,幫助昭化區快速提升醫院整體診療水平。

    如今,昭化區人民醫院已能順利開展腦外科手術、腎結石軟鏡下取石術等疑難手術,尿毒症透析、內窺鏡鏡下治療等新技術運用也成常態。

    近年來,龍泉、昭化強化供需對接,在農業、電商、教育等領域深入交流互鑑,昭化精心選派黨政幹部、專業人才、創業人才赴龍泉市培訓學習,龍泉市選派優秀幹部人才到昭化掛職。

    「3年來兩地互派掛職幹部、專業技術人才90人,籤訂對口幫扶協議50餘份。開展培訓100餘期,培訓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7100餘人,龍泉醫療幫扶團隊被評為『感動廣元十大人物』稱號。」昭化區浙廣扶貧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石敏告訴筆者。

    2018年,龍泉·昭化電商扶貧飛地掛牌成立,培養昭化電商人才80餘人。同時,該區聘請10名浙江專家教授作為昭化產業發展「首席顧問」,開展貧困戶就業技能培訓1700餘人。

    「這次培訓讓我零距離接觸到發達的龍泉教育,尤其是龍泉『心育』工作,值得我們學習。」參加完今年6月在龍泉市開班的昭化區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學員代表程盼頗有心得。

    2018年8月,昭化區與龍泉市教育對口扶貧協議正式籤約。龍泉、昭化互訪互學,從幼兒園、義務教育到高中「共結對子」,努力讓昭化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

    「兩地建立了『教學團隊+教學空間+創作實踐基地』保障機制,累計助力昭化63名貧困學生學習青瓷技藝。『廣元窯燒制技藝恢復』項目的順利啟動,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昭化區教育局局長劉德清介紹說,龍泉還通過舉辦愛心拍賣會,籌集善款改善昭化小學生就餐環境和學校功能條件,惠及學生750餘名。

    調結構+優布局——打造立體產業鏈,脫貧致富不再是「夢」

    14日一大早,昭化區電商物流產業園區發貨倉庫已經忙碌起來,10餘名工作人員正在分揀農特產品,在經過裝訂、打包等流程後,這批產品將發往浙江、北京、廣東等地。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昭化、龍泉雖相隔千裡,但地理環境相似,氣候條件相近。於是,兩地將各自優勢資源有機結合,創新推行「坡地種藥、林下跑雞、稻田遊魚、地裡種菌、空中飛蜂、園區共建、全網電商」7大立體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的新路子。

    3年來,龍泉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51億元,實施項目37個,帶動8000餘名貧困人口增收致富。目前,昭化區建成山區稻漁綜合種養產業2.5萬餘畝,畝均增收2500餘元;建立千畝食用菌產業示範園,帶動當地發展香菇250萬袋,靈芝450畝,貧困戶最高收入5萬元以上;建設中蜂基地30個,養殖中蜂12860箱,實現年產值3500萬元,成功舉辦「520世界蜂蜜日」四川主題活動。

    「昭化培育的優質稻漁米斬獲全國稻漁米金獎,並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昭泉貢蜜』市場售價每斤80元,浙江龍泉掛職昭化幹部——廖旭青副區長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甜蜜區長』……」說起東西部產業扶貧協作成果,昭化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振江如數家珍。

    此外,昭化區打造了東西部電商扶貧服務中心,在龍泉和麗水建起「四川昭化原產地直供館」,讓昭化特色農產品更好地進入東部市場,目前已發展電商企業10家,引進物流快遞品牌12個。2020年以來,昭化區電商零售額4000餘萬元,同比增長10%。

    「《昭化電商實現『六路帶貧』助增收》網絡扶貧案例入選2020網絡扶貧十大案例,四川省唯一上榜!」10月14日,昭化區網信辦主任徐旭從社會組織扶貧論壇上傳回喜訊,昭化區報送的網絡扶貧案例已經連續3年分別入選網絡扶貧優秀案例、網絡扶貧十大案例,並成功入選《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與點評》一書。

    搭平臺+送崗位——打好勞務協作「組合拳」,推動就業扶貧再升級

    「龍泉企業不僅為貧困殘障人士提供公益崗位工作,還在我們的住所安裝了空調和熱水器,並提供用餐補貼……」龍泉「老朋友」趙叢禮是昭化區磨灘鎮桂花村貧困戶,兩年前去龍泉務工,有了穩定工作和收入。

    穩就業和保民生作為脫貧攻堅中的重中之重。為了打通務工就業通道,昭化、龍泉分別出臺加深東西部勞務協作政策措施,不僅在龍泉掛牌成立勞務工作站,還從技能培訓、崗位開發、企業吸納、創業貸款等方面給予資金獎補支持。目前,累計兌現獎補資金423萬元,惠及貧困群眾3000餘人。

    「我區先後與龍泉市達成人才合作、轉移就業框架協議,兩地合作開展的專場招聘、春風送崗等系列活動,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就業問題。」昭化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借春節農民工集中返鄉、重新擇業等時機,該區邀請浙江、廣州等地200餘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3萬餘個。3年累計幫助1897名貧困人口(到浙江463人)就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保障農民工安全、快捷返回務工崗位,昭化與浙江嘉善、義烏、麗水等地聯動,在全省首開包返崗專機先河,採取包專機、包專列、包專車的方式,讓務工人員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累計運送農民工近5000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就必須有效發揮好文化扶貧的作用,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從根本上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

    兩地將龍泉劍瓷文化與昭化三國文化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文化+業態+人才+文創+旅遊」文化產業扶貧新模式。2019年金秋,昭化「文化扶貧基地」揭牌。

    又是一年豐收季,昭化處處展新顏!東西部扶貧協作,讓龍泉與昭化凝聚了跨越千裡的情誼。兩地在越來越緊密的交往中,共建起了幫扶大格局,協奏出了全面小康最強音……

   ( 王菲菲/文李建生/圖)

   數說 幫扶成果

   3年來,龍泉市累計投入計劃內財政扶貧資金1.051億元,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37個,惠及昭化區8000餘名貧困人口。

   兩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互訪交流10次,召開聯席會議7次,協商研判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工作。雙方黨政部門、企業、社會團體等在農業、電商、醫療、教育等領域交流互訪300餘人次,有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互派掛職幹部、專業技術人才90人,培訓黨政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7100餘人次;培訓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255人。

   建立「龍泉—昭化」就業崗位信息庫,組織開展招聘活動61期,累計幫助1897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其中到浙江就業463人。採取包專機、包專列、包專車的方式,讓務工人員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累計運送農民工近5000人。

   兩地共同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累計引進企業15家,到位投資5.15億元,通過入企務工、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470餘名貧困人口增收。銷售昭化農特產品2570餘萬元。

   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累計受捐物資1600餘萬元,在區實驗小學新建劍瓷樓,改善學生就餐環境和學校功能,惠及學生750餘名。

(記者楊黎明整理)

相關焦點

  • 四川廣元市與浙江龍泉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 發展香菇產業
    近段時間,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王家鎮新華村二社香菇已經成熟,正待採摘。浙江省龍泉市種植香菇的歷史已有百年,是全國最大的香菇交易地。     2018年,浙江省龍泉市與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結為「親家」,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龍泉市種植香菇的歷史已有百年,是全國最大的香菇交易地。由於地形相近、氣候相似,發展食用菌產業成為了龍泉掛職幹部的首選扶貧產業,並打算在條件較為成熟的王家鎮新華村、熨鬥村發展。
  •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
    守望相助同袍情 津慶同心奔小康——慶陽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紀實(上)  隴東報記者 丁豔 通訊員 李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遠看,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
  • 大巴山的迴響:他鄉是故鄉---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川幹部李忠偉的故事
    在1600多公裡外的下遊,也有綿綿群山,巍峨聳立,那是浙江麗水市的括蒼山。  國家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將長江下遊的括蒼山和上遊的大巴山緊緊連在一起,踐行先富幫後富的歷史使命。麗水市幫扶巴中開展脫貧攻堅的領頭人李忠偉,與來自麗水的援川幹部一道,歷時3年鏖戰,把「他鄉是故鄉」這句話深情地寫在巴山蜀水這片紅土地上。
  • 舟山市殘聯來達開展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交流
    11月10日至13日,浙江省舟山市殘聯工作人員前往我市萬源、宣漢開展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交流活動。 舟山市殘聯工作人員先後參觀了萬源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茶葉產業基地和硒都嘉木農業有限公司東西部扶貧協作茶葉生產加工基地,詳細了解茶葉生產經營情況;到萬源市精神病醫院進行精神殘疾人康復技術指導;到宣漢縣芭蕉鎮查看了該縣殘疾人劉利國創辦的橄欖、花椒種植示範基地;前往宣漢縣普光鎮調研了宣漢縣殘聯精神病關愛中心,對精神殘疾人康復進行了技術指導。
  • 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寧商模式」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姚強攝   □ 南京市委改革辦、商洛市委改革辦聯合調研組  1996年,根據國務院「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江蘇、陝西兩省籤署掛鈎及扶貧開發協議,確定南京與商洛開展掛鈎協作。
  • 甕安:小手套織就東西部扶貧協作「大情緣」
    日前,經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牽線搭橋,貴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的勞保手套進入廣東市場,這是該公司產品第一次打入廣東市場。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環衛工人戴著弘鑫手套在保潔作業11月24日,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到該公司走訪調研,該公司總經理向逸琴介紹,今年9月,通過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辦事處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勞保手套
  • 山海協作 共奔小康——南方日報與貴州日報聯動報導東西部扶貧協作
    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實現脫貧攻堅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近日,南方日報與貴州日報共同發起「山海協作·共奔小康」聯動報導,雙方16名記者組成聯動採訪團深入畢節、黔南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記錄跨越山海、攜手攻堅的戰貧圖景,探尋消除貧困的中國密碼。
  • 今年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新突破
    原標題:今年我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甘肅省把東西部扶貧協作納入「5+1」專項提升行動重點部署,瞄準需求抓對接,跟蹤服務抓落實,奏響了省市攜手、區縣對接、鄉村結對、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進村幫扶的扶貧協作「大合唱」,呈現出多點開花、抓實見效的喜人局面。
  • 山海偕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福定」故事
    三年多前,相距2000多公裡的兩個地方攜手前行,在產業、生態、就業等各個領域開展深度協作,先賢開闢的「福定」情誼之路越走越親、越走越寬,見證了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實踐與豐富成果。  從「去定西」到「來福州」  10月中旬,甘肅聚春園福定公司土豆粉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在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內,定西盛產的土豆變成一袋袋水晶粉條銷往福建和全國。
  • 優勢互補,開創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格局||黔西南州匯聚幫扶資源助力...
    興義市平寨村精品水果育苗基地 興義市黔農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大煒介紹,平寨村精品水果育苗基地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寧波持續幫扶當地拓展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寧波餘姚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資金200萬元投入基地發展
  • 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組赴瀾滄縣開展工作
    11月21日至23日,由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汪劍明為組長的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組一行,赴瀾滄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現場核查。11月22日上午,核查組在瀾滄縣扶貧辦會議室召開座談會,瀾滄縣委副書記、縣長左應華出席會議並作工作匯報。
  • 中辦國辦: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 浙江省幫扶四川省 廣東幫扶...
    《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 遼黔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1996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部署,確定遼寧省大連市對口幫扶貴州省六盤水市。自此,因著共同的歷史使命,兩地跨越千山萬水,心手相牽,共同在圓夢小康的路上砥礪奮進。扶在真心,扶在真情,扶在真事,扶在實事。
  • 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
    昨天,越城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0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   金曉明強調,接下來越城區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對口扶貧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兩地協作,聚焦黨政互動互訪、項目建設管理、專技人才交流、弱勢群體幫扶等四大領域,統籌推進政府投資、招商引資、社會幫扶各項工作,不斷增進兩地百姓福祉
  • 「東風」吹來「滿園春」——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攻漳縣農牧產業結碩果
    &nbsp&nbsp&nbsp&nbsp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吹醒了漳縣這個向來深居大西北的「寶藏男孩」,也吹開了漳縣特色農牧產業的「滿園春色」。近年來,漳縣依託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緊緊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有效助力了全縣脫貧攻堅的順利完成。
  • 龍田村的脫貧故事——東西部協作扶貧見成效
    作為全國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的示範,自2016年起,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開始定點幫扶萬山區。在龍田村定點幫扶的蘇州高新區派駐萬山區扶貧幹部楊亮對初到龍田村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從全村百姓殷切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扶貧幹部的信任和期望,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當地老百姓走出大山,走出貧困。」
  • 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服務...
    羅秀平是江蘇鹽城濱海縣界牌鎮衝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鎮裡組織的免費培訓,她來到康瑞日用品公司開在村裡的扶貧車間上班,一年收入3萬多元。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之一。各地區各部門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
  • 東西部扶貧協作壯歌行⑩:全國首創!這些「名譽村主任」竟是企業家!
    「攜手奔小康」行動培訓班上,杭州市以《政企聯動 精準聚焦 合力攻堅——江幹區首創「名譽村主任」幫扶機制攜手奔小康》為題作典型交流發言,成為全國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金名片」。連結閱讀↓↓↓↓:東西部扶貧協作壯歌行①:4年累計投入12億元,杭州恩施攜手戰貧東西部扶貧協作壯歌行②:「老大哥」助力「小兄弟」,恩施硒品飛入杭州百姓家!
  • 友誼之花越開越盛 發展碩果越結越多 武義—嘉陵東西部扶貧協作...
    8月5日上午,武義—嘉陵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我縣清水灣溫泉度假村舉行。
  • 張瑛主持召開天津援甘靈臺工作組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總結會議
    12月25日,天津援甘靈臺工作組召開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總結會議。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張瑛同志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傳達學習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總結了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成績和經驗,研究制定2021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