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架轟炸機進行了二戰中最具破壞性的轟炸行動

2021-01-04 美史記

在二戰期間,敵方轟炸機和地面攻擊機是士兵和平民最不歡迎的景象之一。從閃電戰初期潛水的女妖嚎啕大哭,到上空數千臺發動機的轟鳴聲,再到白天和夜間突襲時落下的炸彈震動地面的爆炸聲,戰爭期間幾乎沒有什麼東西能像飛機攻擊地面目標那樣造成廣泛的恐怖和破壞。然而,轟炸和地面攻擊雖然讓下面的人感到恐懼,但卻是二戰中最危險的職業之一。

在1943年對施魏因福的一次突襲中,209架越過海岸進入歐洲的美國轟炸機中,39架被擊落,118架嚴重受損。同年,在對普洛埃斯蒂油田的一次突襲中,162架美國轟炸機中,53架被擊落,660名機組人員喪生,在運回盟軍基地的109架倖存轟炸機中,58架受損無法修復。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戰爭中的傷亡率為59%,在12.5萬名空勤人員中,55573人喪生,8403人受傷,9838人被俘。在1941年納粹入侵後的第一個月的戰鬥中,蘇聯的斯圖莫維克地面攻擊中隊損失了84%,因為他們拼命想減緩德國人的暴行。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2架著名的轟炸機和地面攻擊飛機。

潛水斯圖卡

早期戰爭中最有特色的飛機,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其倒飛的海鷗翅膀和令人心驚膽戰的尖叫聲,成為閃電戰的象徵,從俄羅斯大草原到大西洋,從北極圈到撒哈拉沙漠,都成了閃電戰的象徵,也讓士兵和平民都感到恐懼。英國之戰暴露了它的脆弱性,在德國空襲優勢的保護傘下作戰,但在適當的條件下,斯圖卡繼續肆虐和恐嚇地面上的人,直到戰爭結束。

「斯圖卡」號是在1933年秘密設計的,當時德國還假裝遵守《凡爾賽條約》及其對德國空軍的禁令。一架原型機在瑞典製造,1934年走私到德國,1935年試飛。倒轉的機翼改善了飛行員的地面能見度,使起落架更短更堅固,同時為螺旋槳保留了足夠的離地間隙。

JU87A Stukas在西班牙內戰期間進行了測試,結果喜憂參半,隨著設計師解決問題和人員獲得操作經驗,結果穩步提高。德國加入二戰的Ju 87B型號通常裝備有一枚500公斤重的炸彈,並配有被稱為「傑裡科號角」的風動警報器,當飛機俯衝時,會發出一種恐嚇和挫傷士氣的哀號——這種效果通過在炸彈上安裝紙板警報器來增強。1941年服役的升級版Ju 87D的炸彈重量增加到1800公斤。JU87G於1943年投入使用,它攜帶了兩門37毫米口徑的穿甲大炮來代替炸彈,並且證明它對坦克特别致命,因為坦克的頂部裝甲更薄,容易受到來自上方的攻擊。

斯圖卡號最大的優點是它以二戰標準精確定位。在一個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手中,它可以摧毀一個曲折的目標——德國最出色的戰爭軍人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被認為是摧毀519輛坦克、800多輛汽車、150個炮位、損壞一艘戰列艦、擊沉一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70艘其他海船和擊落9架飛機,這些都是在飛行中完成的一輛斯圖卡。

1944年「大周」期間,B-17轟炸機轟炸德國

B-17很可能是二戰期間美國最具標誌性的飛機。飛行堡壘號於1935年首次飛行,1938年開始服役。這是一個艱難的計劃,因為波音總裁曾建議設計師們他想要一艘「空中戰艦」。配備了防禦性機槍的B-17在揭幕儀式上被一名記者形容為「飛行堡壘」,波音很快就採用了這個綽號並將其註冊為商標。B-17戰機因其第八次空襲德國而聲名鵲起,戰時紀錄片《孟菲斯·貝爾》更是聲名鵲起,並因其在重大懲罰中倖存下來的能力而聞名。

B-17在歐洲使用最多,在「全天候」戰略轟炸戰役中,美國轟炸機白天攻擊德國目標,英國皇家空軍在夜間轟炸。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沒有戰鬥機陪同的情況下發動了白天的突襲,這場突襲缺乏伴隨轟炸機深入德國的射程,但德國戰鬥機的高損失很快迫使英國皇家空軍轉向夜間突襲。美國參戰時,白天轟炸是唯一可行的選擇:美國轟炸機的訓練、條令和炸彈瞄準設備都是建立在清晰的目標能見度基礎上的,所以要麼是美國的白天轟炸,要麼根本就沒有美國的轟炸。

美國空軍指揮官認為,更為強大和全副武裝的美國轟炸機可以向德國境內深處的目標發起攻擊,並依靠自己的防禦火力,在嚴密編隊飛行的同時相互保護,以可接受的損失進行突襲。雖然B-17戰機異常堅固,但無人陪同的突襲深入德國,例如1943年對施維恩福和雷馬根的滾珠軸承和飛機工廠的襲擊,給德國戰鬥機造成了嚴重和不可持續的損失。因此,美國轟炸機被迫後退,將自己限制在離英國更近、戰鬥機保護範圍內的目標。幸運的是,美國戰鬥機的射程穩步增長,隨著投放式坦克的引入,美國P-38和P-47戰鬥機開始護送B-17和B-24前往帝國更深處的目標。

改進版的P-51野馬戰機的問世,配備了降落式坦克,使它們的射程幾乎可以護送歐洲任何地方的轟炸機,這是一個遊戲規則的改變,最終取消了所有限制。從那時起,B-17戰機不斷加強的白天突襲幫助帝國淪為廢墟。1945年2月,美國轟炸達到高潮,在400名戰士的護送下,1000架轟炸機襲擊柏林,隨後不久,美英聯合空襲德勒斯登,摧毀了德勒斯登,造成25000至130000人死亡。

Junkers Ju 88號

雙引擎JU88中型轟炸機是一種快速轟炸機,可以超過戰鬥機。雖然這被證明是徒勞的,因為戰爭爆發時先進的戰鬥機可以輕易地取代它,但JU88作為一種多功能飛機成功地發揮了多種作用,包括水平轟炸機、俯衝轟炸機、魚雷轟炸機、地雷層,以及偵察機、重型戰鬥機和夜間戰鬥機。

戰爭開始時,JU88才剛剛開始作戰部署,因此在入侵波蘭期間看到了有限的服務。它在1940年4月入侵挪威期間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在地面和反航運方面都發揮了作用。在一個月後的法國戰役中,它獲得了重要的服務,雖然為德國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由於機翼設計缺陷,導致不穩定和事故,加上機組人員培訓不足,它也遭受了巨大損失。這些缺點通過再培訓計劃和引入長翼展和圓邊來改善操縱性來解決。

在英國戰役中,JU88的性能比其他德國轟炸機好,但在失去戰鬥機保護的情況下,它很脆弱,仍然受到各種各樣的缺陷的困擾。然而,在戰鬥結束時,解決了設計缺陷的改進型A-4被引進。擁有5500磅的炸彈容量和311英裡/小時的速度,a-4是未來所有Ju 88s變體的成功模板。

改進的JU88在1941年入侵蘇聯時表現異常出色。除了水平轟炸外,由於斯圖卡的短缺,JU88飛機也不得不作為俯衝轟炸機使用,這一作用他們表現出色,而在波羅的海,JU88給蘇聯航運造成了嚴重損失。JU88在義大利也取得了成功,在那裡他們被證明對盟軍的船運是非常致命的。這是德國戰爭中最成功的雙引擎轟炸機,在戰爭期間生產了大約16000架,有幾十種型號,比其他任何德國雙引擎飛機都要多。

哈利法克斯

哈利法克斯戰略重型轟炸機是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中流砥柱,共有6127架轟炸機建於1940-1945年間。哈利法克斯的炸彈倉分為三個隔間,不能攜帶像4000磅的「餅乾」或更大的巨型炸彈,所以他們的多功能性不如蘭開斯特的多,儘管如此,哈利法克斯仍然可以攜帶14500磅重的炸彈,每個炸彈的重量分別高達2000磅。

哈利法克斯於1939年首次飛行,1940年11月服役,1941年3月參加戰鬥。在轟炸機司令部的巔峰時期,它有76個中隊駕駛哈利法克斯。除了轟炸機中隊的任務,哈利法克斯還被用於探路者單位,他們在英國皇家空軍夜間轟炸之前飛行,以定位目標,然後用照明彈和彩色燃燒彈標記目標,以供隨後的轟炸機群使用。

儘管如此,從1943年開始,哈利法克斯號的隔離炸彈艙無法攜帶巨大的炸彈,導致它們在作戰中隊中逐漸被阿夫羅蘭卡斯特取代。隨著哈利法克斯號從戰略轟炸中撤出,他們的作用逐漸轉向白天的戰術打擊,以粉飾敵人的據點、兵力集中點、交通和通訊樞紐、石油設施,並從1944年夏天開始建立V-1飛彈發射場。

戰爭期間,哈利法克斯共出動82000架次,投放22.4萬噸炸彈,耗資1883架轟炸機。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也駕駛哈利法克斯飛機執行偵察、氣象、反潛和布雷任務。它們還被用於輔助作用,如將特種作戰執行人員空降到被佔領的歐洲、向抵抗組織投放武器和物資、電子戰、滑翔機拖船,並在必要時作為運輸工具在地面補給不足的危機中向陷入僵局的軍隊空運燃料。

1943年B-24低空轟炸普洛埃斯蒂

B-24解放者號在戰爭期間製造了超過19000架,擁有歷史上生產最多的美國軍用飛機、生產最多的重型轟炸機和生產最多的多引擎飛機的記錄。B-24s於1939年首次飛行,1941年服役,外形獨特,高翼下方有一個盒狀機身,雙尾翼總成,三輪車起落架顯著改善了滑行、起飛和著陸的地面能見度。

B-24和B-17是美國在歐洲戰略轟炸的中流砥柱。像B-17一樣,解放者攜帶諾登轟炸瞄準器,以防禦的「盒子」隊形飛行——雖然更鬆散,因為B-24更難操控,使嚴密的編隊變得不可見。B-24通常攜帶5000磅的炸彈,但在短期任務中可以攜帶多達16000磅的炸彈。他們在高空飛行時的射程為1600英裡,比B-17多40%。然而,B-24戰機的服役上限為28000英尺,而B-17的最高服役高度為35000英尺,這意味著解放者更容易受到高射。這一點,再加上解放者號更容易受到損害,內部機組人員空間更狹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儘管B-24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炸彈負荷更重、起落架更優越,但機組人員通常更喜歡更堅固、更容易駕駛的B-17。

遠程作戰使B-24成為太平洋戰區廣闊地域的天然選擇,從1942年開始,他們開始在那裡取代B-17。遠程作戰也使它們適合反潛巡邏,在大西洋戰役中,它們通過關閉「大西洋中部缺口」(Mid Atlantic Gap)在戰勝U艇威脅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一地區,U艇可以在不受空襲的情況下自由行動。他們的航程也很適合他們飛行高度優先的貨物和貴賓——溫斯頓·邱吉爾的私人交通工具是一個解放者。

B-24戰機最嚴厲的突襲是針對羅馬尼亞的普洛埃斯蒂油田群,這是德國最重要的單一來源地,供應德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和航空燃料。普洛埃斯蒂空襲中代價最慘重的一次發生在1943年8月1日「黑色星期日」,當時177名解放者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從北非起飛,飛向樹梢上的目標,以避免被發現。然而,由於一連串的災難,從轟炸機在前往普洛埃斯蒂的途中飛越德軍陣地的導航錯誤,到航海家的墜毀導致轟炸機交錯而不是同時到達,再到一個組長,看到所有的編隊都消失了,打破無線電沉默,命令分散的人B-24戰機各自為戰,儘可能地轟炸目標。德國人準備了熱烈的歡迎:在177名解放者中,162人到達普洛埃斯蒂,53架B-24和660名機組人員失蹤。在到達盟軍基地的109名生還者中,58人受損無法修復。

G4M貝蒂在戰爭後期,有人駕駛飛彈懸掛在下面

雙引擎G4M貝蒂是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的主要陸基轟炸機,也是此次衝突中日本生產最多的轟炸機。「貝蒂」號於1939年試飛,1941年投入使用,其主要優勢是速度和超長航程——它的設計目標是攜帶炸彈飛行2300英裡,沒有炸彈也能飛行3500英裡。這使得當用作中高空轟炸機時很難攔截。

然而,與「零」戰鬥機一樣,速度和航程是通過使飛機儘可能輕來獲得的,而犧牲了裝甲板和自密封油箱等基本保護措施。結果,貝蒂的油箱被擊中時,他們很容易著火,這為他們贏得了朋友和敵人的綽號,如「飛翔的Zippo」或「1型打火機」。但如果它沒有燃燒起來,它在其他方面是相當有彈性的,能夠在嚴重的破壞中倖存下來。

除了水平轟炸外,貝蒂斯還被用作魚雷轟炸機,戰爭初期,他們正是在這個角色下擊沉了英國戰艦「擊退」號和「威爾斯親王」號。然而,魚雷發射所需的低、慢、穩的方法使貝蒂號失去了速度優勢,使其及其易燃燃料箱容易受到防禦性火力的攻擊。

貝蒂斯在戰爭的第一年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1941年12月8日,日本摧毀了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主要空軍基地克拉克菲爾德(Clark Field),開啟了對菲律賓的徵服;兩天後,貝蒂斯擊沉了威爾斯親王,並在馬來亞海岸附近擊退;並利用他們的遠程轟炸從澳大利亞到阿留申群島的遙遠目標。

一旦美國戰鬥機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開始湧入太平洋,貝蒂號在沒有戰鬥機保護的情況下飛行時的脆弱性就暴露出來了。雖然速度和射程使攔截變得困難,但當貝蒂被攔截時,他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重新設計通過引入鋼板裝甲和自密封油箱來改善脆弱性,代價是降低速度和射程,但到那時日本已經在輸掉戰爭的路上了,改進後的貝蒂在面對成群的美國戰鬥機時,幾乎沒有戰鬥機掩護。戰爭結束時,貝蒂已經淪為自殺式炸彈手,或者成為自殺式飛行員駕駛的飛彈的發射平臺。

Pe-2s在突襲中釋放炸彈

Pe-2是二戰期間蘇聯生產最多的雙引擎飛機,製造了11427架。它是一種速度快、機動性好、有彈性的飛機,其功能與英國著名的蚊子相似。多才多藝,它在各種任務中證明了自己:除了作為輕型轟炸機的主要作用外,Pe-2還成功地完成了偵察、重型戰鬥機和夜間戰鬥機任務。

這架飛機最初是由航空工程師弗拉基米爾·佩特利亞科夫(Vladimir Petlyakov)在獄中設計的戰鬥機,他在史達林的清洗行動中被衝進了古拉格,並有很高的動機獲得赦免,但這架飛機在當時是先進的。1939年末,原型飛機開始飛行,佩特利亞科夫和他的設計團隊在1940年的五一遊行期間,在監獄的屋頂上看到了他們的飛機。然而,受德國閃電戰的影響,紅空軍因為看到對俯衝轟炸機的更大需求而改變了主意,並命令佩蒂拉科夫將設計從戰鬥機改為俯衝轟炸機,給他45天的時間。佩特裡亞科夫這樣做了,史達林很高興地命令釋放他。

第一批Pe-2轟炸機於1941年春服役,但大多數在巴巴拉薩行動的早期就被摧毀。然而,到了1941年末,當德軍最終停止前進,蘇軍重新集結時,Pe-2開始證明自己是難以捉摸和高度精確的輕型轟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交戰者中,蘇聯人在戰鬥中大量使用女性,許多Pe-2由女性駕駛,而各種Pe-2中隊則由女性指揮。

Pe-2中隊經常摧毀德軍的補給和部隊車隊,首先摧毀封鎖道路的領先車輛,在陷入僵局的縱隊的其餘部分展開工作,然後在德國戰鬥機抵達之前逃離。另一種受歡迎的戰術被稱為「旋轉木馬」(Carousel),即Pe-2在目標周圍盤旋,進行反覆的俯衝攻擊,直到彈藥耗盡或因德國戰鬥機保護的到來而被迫散開。然而,隨著戰爭的發展,蘇聯開始爭奪空中霸主地位,Pe-2開始在越來越有效的蘇聯戰鬥機保護傘下作戰。從1941年末開始,從莫斯科戰役到史達林格勒戰役,再到庫爾斯克,Pe-2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幫助蘇聯的王者號在柏林登陸鋪平了道路。

蘭開斯特在突襲杜伊斯堡期間,釋放了「窗戶」的碎片,緊接著在一瞬間,一枚4000磅的「餅乾」炸彈和103個燃燒彈爆炸

阿芙羅蘭開斯特號是二戰期間英國最成功的轟炸機。1941年首次飛行,1942年2月服役,成為英國戰略轟炸的中流砥柱,取代英國皇家空軍的其他重型轟炸機「哈利法克斯」和「斯特林」號,成為英國戰爭後半段的主要轟炸機。蘭開斯特戰機運載了戰爭期間轟炸機指揮部投放的64%的噸位,他們還可以攜帶戰爭中最重的有效載荷22000磅的炸彈,超過了更大更先進的B-29的最大有效載荷20000磅,這架飛機的重量是蘭開斯特的兩倍。

轟炸機司令部更喜歡蘭開斯特,因為與哈利法克斯號不同,哈利法克斯號的彈倉被分隔開來,從而限制了它所能攜帶的單個炸彈的大小,蘭開斯特號有一個長長的、暢通無阻的炸彈艙。這使得他們可以攜帶英國皇家空軍最大的炸彈,比如4000磅的「餅乾」和12000磅的「高個子男孩」。經過特殊改裝的蘭開斯特戰機還可以攜帶22000磅的「大滿貫」——二戰轟炸機中最重的有效載荷。

在戰略轟炸中,蘭開斯特戰機通常攜帶大型高爆炸彈,如2000磅炸彈或4000磅重炸彈和更重的「重磅炸彈」,再加上一簇簇較小的燃燒彈。當時的想法是,大炸彈會撕開建築物,而燃燒彈會在通風良好的室內起火。這些大片很有希望也會使城市的自來水管道破裂,使消防工作變得困難或不可能。這使得單個的火災合併成更大的火災,如果條件成熟,可能會產生風暴,颶風強度的火焰牆和旋轉的龍捲風會席捲城市並跳舞,成千上萬的人被燒成灰燼或,當故事高高的地獄吸出空氣中的氧氣,窒息那些誰的火焰沒有觸及。

根據二戰的標準,蘭開斯特人有能力做到非常精確。裝備了地面測繪雷達,到1944年,他們可以在夜間進行轟炸,其準確度要高於美國轟炸機白天的轟炸精度。在諾曼第登陸日之前,蘭開斯特精確轟炸了橋梁和鐵路站等交通運輸目標。

除了戰略轟炸之外,蘭開斯特號還被617中隊「大壩搗毀者」(Dam Busters)用於特種行動空中攻擊,例如1943年攻破魯爾水壩。1944年,由617中隊駕駛的蘭開斯特號也擊沉了「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當時有1.2萬磅重的「高個子男孩」號也被用於「甘露行動」,這是一項向荷蘭投放食物以避免大範圍饑荒的慈善任務。

B-25在對一艘日本軍艦的空襲中停了下來

為了紀念軍事航空倡導者比利·米切爾的名字,雙引擎B-25是美國戰爭中生產最多的中型轟炸機,製造了近10000架。這是一種多功能、耐用的飛機,可以承受巨大的懲罰並保持飛行,它是為響應1939年美國空軍的一次徵集而設計的,當時美國空軍要求飛機能夠以每小時300英裡的速度攜帶2400磅的炸彈飛行1200英裡。1940年首次飛行,1941年服役,B-25超過了炸彈載荷和射程的要求,在1350英裡的航程中達到了3000磅,而接近於272米/小時的要求速度。後來的版本飛行速度超過了300英裡/小時,能夠攜帶超過5000磅的炸彈,並且,有了投放箱,射程超過3000英裡。

B-25的射程使它成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廣大劇院的理想選擇,戰爭期間大多數米切爾人都在那裡服役。他們的第一次主要行動是1942年4月的杜立德突襲,當時B-25戰機被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東京,這次突襲使日本最高司令部顏面盡失,幾個月後,日本發動了一場災難性的試圖奪取中途島的行動。

B-25的多功能性賦予了它自己多種角色,圍繞著阻截、近距離空中支援,尤其是在緬甸,戰場隔離和通信鏈路的破壞。設計用於中等高度的轟炸,在亞洲和太平洋的茂密植被上被證明是無效的,因此B-25戰機降落下來,在低空攻擊中表現出色,使用了減速降落傘炸彈,減緩了降落速度,使米切爾在爆炸前離開了爆炸區。地面攻擊型裝備了多達18個前向射擊。50口徑機槍被用來掃射粉碎目標。B-25戰機在海上也有類似的適應性,在那裡,他們在跳躍式轟炸攻擊中對日本船運是致命的,米切爾人在釋放炸彈前掠過海面,飛向目標。

在北非和地中海,B-25戰機被用於地面支援,在義大利戰役中,被用於切斷鐵路和公路連接。美國陸軍空軍並沒有在歐洲戰區使用B-25戰機,但英國皇家空軍通過租借獲得了900輛米切爾,並將其很好地用於地面支援任務,就像自由法國一樣。

伊爾-2斯圖莫維奇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攻擊德國縱隊

綽號為「飛行坦克」的伊爾-2斯圖莫維克地面攻擊轟炸機是歷史上生產最多的軍用飛機,有36000多架。設計於1938年的Sturmovik最顯著的特點是一個1500磅重的裝甲浴缸,保護飛行員、引擎、油箱和散熱器,使它成為當時最堅固、最具生存能力的飛機之一,幾乎不受子彈和20毫米口徑炮火的影響。這讓伊爾-2飛行員有信心在激烈的地面火力攻擊中堅持下去,這是魯莽的,甚至是與其他飛機自殺。

原型機於1939年首次試飛,1941年5月Il-2進入實戰服役。斯圖莫維克號裝備了兩門23毫米口徑的大炮,兩門機關槍,裝載了高達1300磅的炸彈和12枚火箭,攜帶了毀滅性的一擊。1943年,隨著重3.3磅的聚能炸彈的引入,德國坦克頂部較薄的裝甲也能穿透,伊爾-2轟炸機攜帶192枚炸彈向敵方縱隊開火。

在戰爭開始時,這種飛機在德國入侵前一個月才被引入作戰中隊,訓練不足意味著很少有飛行員能夠充分利用它。在這和戰鬥機保護不足之間,伊爾-2型戰機遭受了德國戰機可怕的損失——例如,在戰鬥的第一個月,第四航空團損失了65架斯圖莫維克戰機中的55架。一旦合理的戰鬥機保護成為可用的,因為蘇聯努力回到空中對等,然後至高無上,隨著Il-2飛行員獲得經驗,戰術改進,斯特莫維克開始造成嚴重破壞。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伊爾-2型戰鬥機在樹梢高度突襲了主要空軍基地,為被圍困的德國人運送物資,摧毀了地面上的72架貨機,擊落了其他飛機,並摧毀了更多的飛機。這使本已舉步維艱的補給行動陷入癱瘓,並加速了被困德國人的投降。

到了庫爾斯克戰役時,斯託莫維克戰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磨練,並引入了新的戰術,例如「死亡之圈」,即8個或更多的伊爾-2型戰鬥機圍繞一個目標飛行一圈,每一個都用其向前發射的機槍和大炮保護前方的目標不受敵方戰鬥機的攻擊,同時輪流俯衝攻擊目標,然後重新加入圓圈,讓另一架飛機離開圓圈進行攻擊。到那時,斯圖莫維克中隊也學會了與地面部隊密切配合,以消滅德國人,例如1943年7月7日發生的大規模伊爾-2攻擊,據說在20分鐘內摧毀了70輛德軍坦克。面對諸如補給車隊和公開抓獲的軍隊等軟目標,斯特莫維克的殺傷力更大。

這架飛機對蘇聯戰爭的努力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產量低於預期時,史達林寫道:「我們的紅軍現在需要伊爾-2飛機,就像它呼吸的空氣,它吃的麵包一樣。……我請求你們不要考驗政府的耐心,要求你們製造更多的ILs。這是我最後的警告。」不出所料,此後產量迅速增加。

哈維蘭蚊子

這架雙引擎「蚊子」被暱稱為「木頭奇觀」,因為它幾乎完全是用木頭建造的,是二戰中最通用、最成功的飛機之一。它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製圖板,因為它的基本概念是一個沒有防禦武器的轟炸機,而是依靠速度和敏捷來避免和逃避危險,而不是戰鬥,這與傳統的智慧背道而馳,當時轟炸機用機關槍擋開戰鬥機是一種常態。蚊子是反堡壘,要想贏得空軍部勉強的批准,就需要大量的哄騙,而且是在一再強調木材是戰時英國為數不多的豐富資源之後,因此,一架主要是木製的飛機對其他被鐵道部視為更優先考慮的飛機的生產幾乎沒有負面影響,因為它不會與它們爭奪貴重的金屬和合金庫存。

這種蚊子於1940年11月首次試飛,原型表明它們可以戰勝噴火。第二年投入生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蚊子開始作為照片偵察機服役,在這項任務中,它們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們能夠躲過或超過德國的攔截機。由於證明了蚊子可以在惡劣的天空中生存,蚊子很快就被用於各種各樣的直接戰鬥中。

它們的4000磅重的炸彈載荷僅略低於B-17戰機通常攜帶的4500磅重,但蚊子可以更精確地運載它們的炸彈。他們對納粹佔領的歐洲各地的目標進行定點攻擊,對德國空軍機場進行夜間突襲,通過用彩色燃燒彈標出目標區域,充當夜間轟炸機流前的探路者,實施夜間滋擾性爆炸,並進行精確攻擊等特殊行動突襲在蓋世太保和德國的情報設施,並粉碎納粹監獄的牆壁,以方便越獄。蚊子還成功地充當了戰鬥機、夜間轟炸機、反潛和反航任務,以及高價值貨物的快速運輸工具。

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Herman Goering)在1943年對德國製造商發表講話時說:「當我看到蚊子時,這讓我非常憤怒。我嫉妒得臉色發黃。比我們買得起鋁的英國人,製造了一架漂亮的木製飛機,那裡的每一家鋼琴廠都在建造這架飛機,他們給了它一種他們現在又一次提高了的速度。你怎麼看?」

波音對比B-29和B-17的照片

B-29超級堡壘最著名的飛機是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飛機,它的特點是有一個加壓的機艙和可以遙控發射的機槍炮塔。它是二戰中技術最先進、最具革命性的轟炸機,也是衝突中最昂貴的軍事項目,其價格比曼哈頓項目還要高。

原型機於1942年首次試飛,1944年5月投入使用。B-29戰機最初從中國的基地轟炸日本,但由於後勤不穩定,所有燃料、物資和炸彈都需要從印度空運到喜馬拉雅山上空,再加上空軍基地易受日本攻擊,中國持續的轟炸行動不切實際。馬裡亞納群島位於東京以南1500英裡處,因此在B-29射程內,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們可以由船隻無限供應,而且日本無法到達。一旦B-29戰機被俘獲並建造了必要的空軍基地和設施,他們就重新駐紮在那裡,並於1944年10月從馬裡亞納群島塞班島、天寧島和關島開始轟炸日本。

關島的B-29戰鬥機攻擊日本

B-29原本是為高空轟炸而設計的,但當它開始轟炸日本時,人們發現日本的天空與歐洲的天空不同,這是因為高速移動的氣流使得在高空進行精確轟炸變得困難而且常常是不可能的。結果,B-29被迫下降,從中等高度開始轟炸,以提高精度。

當柯蒂斯·勒梅將軍指揮第20空軍時,他引入了新的戰術:意識到1945年日本的空軍力量微不足道,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轟炸量,B-29戰機被剝奪了已經變得多餘的防禦武器。日本的建築大多是用混凝土建造的,用以對付歐洲城市的爆炸物,這證明了這些建築更適合用來燃燒歐洲的城市。B-29戰機奉命從低空轟炸。機組人員起初感到震驚,擔心自己會遭到屠殺,但萊梅的戰術奏效,導致日本城市被焚毀,日本遭到毀滅,而B-29中隊卻沒有相應的毀滅性打擊。當B-29s伊諾拉·蓋伊和博克的車發動原子能政變時,日本正從超級堡壘造成的持續數月的破壞中搖搖欲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B-29繼續在美國服役多年,在韓戰期間再次看到行動,直到1960年退役。蘇聯的一種逆向工程的圖-4飛機一直為紅空軍飛行,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各國著名轟炸機賞析
    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主力戰略轟炸機,是二次大戰時各國空軍中最大型的飛機,也是當時集各種新科技的最先進的武器之一,被稱為「史上最強的轟炸機」B-29轟炸機由美國波音公司於1940年開始研製,1943年首飛並服役,1945年8月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二戰後在美國空軍繼續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全部退役.
  • 如何截殺如同空中堡壘般的美國轟炸機?看二戰日本空-空轟炸戰術
    但是在中途島海戰後,日軍進攻的勢頭被遏制,只能在西南太平洋前線的島嶼上與美國對峙,而這給了美國4發重型轟炸機逞威的大好機會,它們往往從澳大利亞的莫爾茲比出發,利用2980公裡的大航程對日本航空兵基地進行頻繁的轟炸。
  • 不被認可的傑作,蘇聯二戰中唯一的重型轟炸機,Pe-8轟炸機發展史
    提起二戰期間最著名的轟炸機,我們可能會率先想到美國研製的B-29轟炸機。為什麼會率先想到它,它在二戰期間的大名可是無人不曉,它在二戰後期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也奠定了日本投降的局面。這款轟炸機為美國在二戰期間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B-29轟炸機是一款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同時也是當時二戰各國空軍當中最大的轟炸機。
  • 評二戰十大最強轟炸機
    轟炸機是戰爭中的一大殺器,二戰中,各國使用轟炸機對地面和海面進行定點或大面積轟炸,展現了非常強大的毀傷能力。今天來盼點一下二戰中最為強大的十款轟炸機。DH98蚊式戰鬥轟炸機英國DH98蚊式戰鬥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
  • 最成功的傑作,二戰期間美國研發的戰略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
    現在戰略轟炸機在大國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世界上在二戰期間最出名的戰略轟炸機是哪款呢?但凡熟知二戰史的朋友可能會說是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說起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幾乎無不是耳熟能詳,它在二戰當中可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可是世界上第一款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在二戰期間可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進程。
  • 二戰德軍12架轟炸機迷航,倫敦慘遭彈火洗滌,為何英國喜出望外
    二戰期間,西歐眾多國家都遭到了來自德軍的猛烈攻擊, 尤其是英國,然而面對軍力強悍的德軍,皇家軍隊也一直都找不到有力反擊的機會。12架原本要炸一個飛機製造廠的德國轟炸機竟然迷航了,沒找到目標,在倫敦市中心投下了炸彈,英國才終於痛快的打了一場「翻身仗」。因為在此之前,英德兩國曾有約定在先,那就是不能攻擊對方的中心城市。
  • 二戰中,轟炸機有哪些投彈方式?如何準確命中目標?
    二戰中,根據轟炸飛行方式不同,分成水平轟炸、俯衝轟炸、下滑轟炸等幾種方式。一、水平轟炸。指飛機在平飛狀態下瞄準地面目標投彈,是最常見的轟炸方式。」瞄準具使用範圍很廣,也最出名,在對德、對日轟炸中均取得重大戰果。
  • 第三帝國的重錘,二戰期間的雙發重型轟炸機,Do-217轟炸機發展史
    說起轟炸機,轟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成為了參加國主要的航空兵器,攜帶大量的炸彈深入敵方腹地對重要的軍事目標進行轟炸。而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的轟炸機,軍迷朋友們可能率先想到美國的B-29戰略轟炸機,美國的B-29戰略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它的出現,更是促進了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的局面。
  • 最成功的傑作,二戰期間英國產量最大的轟炸機,「惠靈頓」轟炸機
    轟炸機最早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轟炸機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隨著航空炸彈的出現,轟炸機變得越來越先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就已經出現了能夠攜帶兩噸炸彈左右的轟炸機。一戰結束之後,受到杜黑空中制勝論的影響,世界各國開始大規模的研發轟炸機,視轟炸機為當時空軍中的重要進攻力量。
  • 200架B-52持續轟炸11天,結束了50萬美軍打不贏的戰爭
    當時,美國空軍在東南亞共有206架B-52轟炸機,其中關島152架、泰國54架。B-52轟炸機裝備了雷達投彈瞄準系統,不受天氣的影響。 根據總統的指示,戰略空軍司令部制定了一個自從二戰以來規模最大、最猛烈的轟炸計劃——「後衛Ⅱ行動」。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
  • 80年前 寇蒂斯XSB2B-1首飛成功 二戰中性能最出色的俯衝轟炸機
    80年前,即1940年12月19日,寇蒂斯XSB2B-1首飛成功。這是SB2C「地獄俯衝者(Helldiver)」艦載俯衝轟炸機的第一架原型機,SB2C也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的單發俯衝轟炸機。
  • 這架飛機看似兩架P51合體,性能不俗卻沒趕上二戰,還有奇葩同類
    普京曾說過:「抗議千次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的翅膀扇動一次」。二戰期間,英美盟軍對德日的戰略轟炸就顯示了強大的威力。如果說戰術攻擊僅僅是摧毀了敵人的牛奶桶,那麼戰略轟炸就是直接把奶牛給屠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發生,美軍開始醞釀發動對日本的空中打擊行動。杜立特空襲東京行動完成後,也暴露了一個問題。
  • 中立國瑞士曾在二戰打下幾十架盟軍轟炸機,就靠75毫米高射炮
    其實作為一款75毫米級的防空炮,在二戰中性能並不突出,更何況瑞士還是中立國,並不直接參與戰事;另外瑞士從1939年至1941年期間只生產了250門,數量也算不上多,瑞士把這些火炮用來重點保護機場這樣的高價值目標。
  • 不被認可的傑作,二戰初英國的主力轟炸機之一,「漢普登」轟炸機
    一戰結束之後,很多國家清楚轟炸機在戰爭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隨著發動機以及飛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中期,轟炸機各項能力得到提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轟炸機結構材料開始使用金屬。
  • 不受重視的傑作,二戰法國的中型轟炸機,LeO-451轟炸機發展簡史
    LeO-451轟炸機,雖然這款轟炸機在二戰期間沒有取得重大的貢獻,但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款轟炸機絕對是一件藝術傑作。由於法國航空工業的延誤,雖然法國空軍屢次增加訂單,在德國對法國開戰的時候,法國才收到222架LeO451轟炸機的訂單,在這222架LeO451轟炸機當中,只有50架左右的LeO451轟炸機才能起飛進行戰鬥。
  • 第三帝國的重錘,二戰中的德國轟炸機和攻擊機
    開戰初期德國最優秀的主力轟炸機,曾被譽為「萬能轟炸機」。該機按戰前追求快速的理念設計,但在實戰中不得不加裝各類設備導致性能不如預期。該機始終活躍於一線,並不斷推出改進型號,且基本設計從未變化,其產量居德國雙引擎飛機之冠。事實證明其基礎設計很好,確實不愧萬能之名。容克斯Ju 88P。
  • 二戰投彈量64萬噸,美軍這一種轟炸機,綽號空中堡壘
    圖為二戰時期的一架轟炸機,造型看起來是不是平平無奇?典型的螺旋槳發動機,機頭也其貌不揚。殊不知歷史上,這種型號的飛機可是風光一時揚名二戰,其名為B17轟炸機。1943年拍攝的B17轟炸機生產現場,偌大一個車間擺放得密密麻麻。當年這種飛機一共生產了多少呢?答案是12731架。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隨後二戰軍工狂魔身份曝光的美國,打造出無數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兩國展開戰略轟炸,前期由B-17、B-24等充當主力,後期由更先進載彈量更大的B-29接手。在美國長時間戰略轟炸下德國、日本叫苦不迭,雖然兩國都有意報復轟炸美國本土,但現實情況是前者和美國遠隔大西洋,後者和美國中間擺了個大平洋,想炸也是有心無力。
  • 二戰中德國納粹的「六發怪物」,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
    眾所周知,德國二戰空軍定位是戰術性空軍,其主要是轟炸機配合陸地作戰,負責炸毀敵方機場、兵員集結地等。因此,德國二戰期間的轟炸機一般都是中型轟炸機,比如Ju-88、He-111和Do-17等轟炸機。而德國在二戰期間由於自身定位戰術性空軍,沒有大規模的建造重型轟炸機,更不用提遠程戰略轟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