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2020-11-25 我的煤炭網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發布日期:2020-11-22 15:02:23 新聞歸檔

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近日,正泰新能源海寧工廠宣布其最新的單晶PERC雙面電池量產最高效率達到23.21%,平均效率達到23.04%,該結果經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測試並頒發校準證書。

針對這一喜人戰績,正泰新能源晶矽製造事業部CTO徐偉智博士表示:本次技術突破結合了數項公司最新的研發成果,集多項SuperPERC+技術於一身,優化雙面PERC+工藝技術設備材料,將166尺寸的PERC+電池片量產平均效率推上23%+的新臺階,是光伏行業電池片量產技術的重要新裡程碑。回顧過去單晶量產技術的增效發展歷程,都由一個關鍵技術集成眾多個別技術來具體實現,例如量產平均效率由18%到19%通過管式熱氧鈍化及退火工藝實現;由19%到20%通過PERC背鈍化技術實現,由20%到21%通過LDSE (Laser-Doping Selective-emitter)雷射摻雜選擇性射極技術實現,由21%到22%通過MBB與鈍化技術實現增效降本。此次,正泰新能源通過導入SuperPERC+單晶高效雙面電池技術實現23%+量產效率,意義非凡。

電池量產效率的重大突破離不開正泰新能源技術研發團隊的付出與領導的支持。正泰技術過硬、樂於鑽研、勇於創新的技術研發團隊著力深化光伏理論基礎與分析驗證能力,通過協同努力,分工合作,不斷突破技術局限,持續提高正泰單晶PERC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徐偉智博士還表示,目前正泰新能源已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下一階段計劃,將在工藝及材料等多方面進行優化升級,規劃在規模生產上達到更高的轉換效率,實現電池轉換效率的再次飛躍。

正泰新能源是集清潔能源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於一體的系統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致力於光伏組件的生產和銷售,光伏電站、儲能、配網售電、微電網、多能互補等綜合能源的投資建設,全球累計投資建設光伏電站超過4500兆瓦,光伏組件產能達到4200兆瓦。正泰新能源與全球多家先進研發機構建立了聯合科研平臺,持續增加研發資金投入,促進產品技術升級,成本不斷下降,助力光伏平價上網。

 

相關焦點

  • 23.44%-460W│正泰新能源PERC量產電池效率組件功率再攀新高
    近日,正泰新能源海寧工廠宣布其最新的單晶PERC雙面電池批量生產最高效率達到23.44%(如圖1),平均效率實現23.22%(效率分布如圖2),再次創造了新的單晶PERC電池量產紀錄。圖 2 23.22%效率分布通過電池效率的提升,疊加上組件提效的一些方案,正泰新能源166電池72片封裝組件最高功率達到
  • 正泰新能源徐偉智:Super PERC+技術&智能製造
    ASTRO 5系列組件產品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效組件創新成果。「ASTRO 5系列組件效率之所以能夠做到超過21.53%,是因為採用了我們自身批量生產的最高效率達到23.44%,平均效率實現23.22%的單晶PERC多主柵電池」,徐偉智頗為自豪的表示。
  • 高效光伏驅動綠色發展 | 正泰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發布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期結束,正泰新能源「太陽能PERC+ P型單晶電池技術」入選,成為光伏行業少數入選的技術之一,代表了PERC太陽能電池量產的先進水平。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率專家團隊赴正泰海寧工廠參觀調研PERC電池車間及實驗室,現場給予充分肯定。
  • Perc電池技術的蝴蝶效應(光伏哲思系列二)
    所以要不是因為單晶perc的存在,產業內完全無法接受當前單多晶矽片的價格差。而且我們還可以很輕鬆的算出來perc電池能接受的價差極限,當前單晶perc組件價格是2.66元,則305×2.66-275×2.44-21(電池片環節的成本增加)=119元;這是一片60型perc組件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增加,則大家接受的價格差極限是119÷60=1.98元!
  • 正泰新能源張海濤:光儲融合助力光伏平價上網
    截止目前,正泰新能源已投產的電站達6GW,光伏組件產能5GW。正泰新能源也因此成為具備系統集成和技術集成優勢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從這幾年,特別是今年來看,正泰新能源主要在產品功率方面做了很大的提升,在本次中國好光伏論壇上,張海濤介紹了正泰新能源新一代光伏組件——ASTRO 5 系列產品,具體有兩類產品,一類是單玻單面組件、一類是雙玻雙面組件。
  • 國內23家組件企業都在幹什麼?
    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同時致力於「漁光一體」終端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維。截至2019年末,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矽產能8萬噸, 其中單晶料佔比約 90%;太陽能電池產能20GW,其中高效單晶電池17GW。 4月21日,通威太陽能眉山公司一期高效晶矽電池項目投產暨二期項目開工儀式在眉山市東坡區隆重舉行。
  • ALD原子層沉積技術,助力PERC電池轉化效率突破23%!
    截至目前為止,由松煜收集的業內信息顯示,具有高端技術兼穩定量產高於23%效率的PERC電池廠商,全球光伏不超過四家
  • 天合光能使用標準產業化設備製備的PERC電池效率達23.39%
    3月4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使用標準的產業化設備製備出轉換效率達23.39%的PERC電池。這是經過ISO/IEC 17025國際認證的效率最高的產業化PERC電池。
  • PERC距離轉換效率「天花板」還有多遠?
    研發方面,近年來PERC電池的效率記錄屢次被隆基和晶科刷新,目前最高效率記錄是由隆基在2019年1月份創造的24.06%,近日隆基再次宣布其60型PERC雙面組件正面轉換效率達到21.65%,創下新的PERC組件效率記錄。量產方面,據了解目前行業單晶PERC電池量產效率普遍在22%-22.4%左右,疊加多主柵可達到22.5%以上。
  • 【SNEC現場】隆基樂葉發布新品Hi-MO2:開啟高效單晶PERC雙面技術新...
    該產品具有高功率、高發電量、低LCOE等3大亮點,將開啟高效單晶PERC雙面發電技術新時代。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與隆基樂葉總裁李文學共同開啟新品Hi-MO2PERC(鈍化發射極及背接觸)技術是晶矽太陽電池近年來最具性價比的效率提升手段,與常規電池產線兼容性高,並且產線改造投資成本低
  • 愛旭科技在光伏電池領域的突圍之路:210規格高效電池正式量產 2022...
    在此行業背景下,坐擁高轉化率、低成本的大尺寸雙面PERC電池產品與先進產能的愛旭科技,無疑就是行業中振翅高飛的雄鷹。從廣東佛山一步一步地走向行業龍頭,愛旭科技依靠的就是技術領先。從多晶矽電池到單晶矽電池,到PERC電池、SE技術、雙面電池,再到166mm和210mm大尺寸電池,近三年來可以說愛旭科技踩準了每一個變革節點。
  • 阿特斯9個月內第三次創造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N型大面積多晶電池轉換效率達23.81%!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2020年3月6日發布新聞宣布,公司技術團隊研發的N型大面積高效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3.81%
  • 中來股份:目前主要生產N-TOPCon電池產品量產效率達到23.5%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中來股份(300393)提問, 公司訂單都訂到了明年了,說明公司產品市場需求旺盛,而公司產能不足,請問公司原計劃在浙江衢州建設年產10GWN型單晶IBC雙面太陽能電池光伏產業園項目是擱置了還是在進行中
  • 轉換效率超23%,單晶高效太陽能電池進推廣目錄
    圖片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記者注意到,其中包含一項高效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應用技術,其轉換效率可超過23%,對於PERC單晶太陽能電池而言,是非常出色的表現。圖片來源: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公示名單其核心技術及工藝為:通過在電池背面沉積Al2O3鈍化層來降低電池背表面載流子複合量,提升電池長波響應,從而提升電池轉換效率。
  • 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預測:2019年將達101GW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新能源太陽能HIT電池概念股盤中異動
    2020年1月,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同時研發並可量產高效異質結電池組件、超薄雙玻、雙面、半片、MBB、拼片等光伏前沿技術組件。公司針對不同地域特點和市場需求規劃儲備了P型PERC大尺寸方形類單晶技術、P型PERC和N型PERC雙面電池技術、Topcon接觸鈍化電池技術、HIT異質結電池等前沿電池技術,以及疊瓦、半片、貼膜、高密封防水、抗風沙組件等高效組件技術。
  • 正泰新能源:如何將光伏這壺「水」燒到沸騰?
    本次交易資金來源為正泰新能源的自有資金。「壕氣」收購背後,正泰新能源在穩步優化電站結構及區域布局,進一步拓展光伏下遊業務。收購電站只是正泰新能源在疫情中主動進擊的一個縮影。「正泰新能源上下齊心,在經過最初一個月的迅速調整,便實現滿產復工,並各條業務線工作進展喜人。」
  • 向PERC+進發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據了解,PERC+基於P型矽片,目前實驗室效率在23.5%以上,需要在原PERC產線上疊加4道設備,預計2020年底會出樣機,並需要經過產線的驗證。東吳證券認為PERC+/TOPCon目前的轉化效率均能達23.5%以上,但成本下降路線目前還不明朗,需要經過產線檢驗,有望成為PERC升級至下一代技術的過渡路線。
  • 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下面兔子君將分別對各種技術路徑進行說明:1.PERC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性價比比較高,技術相對容易,設備完成了國產化,最高效率達到22%以上,成為近兩年高效電池主要擴產的技術,疊加SE(選擇性發射極)技術,預計明年依然是光伏電池主流技術。另外各家主流組件廠商目前也都在擴能,其中主要技術方向就是高效單晶PERC電池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