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就要來了,往年我們都能從新聞媒體看到雙十一後快遞業的繁忙景象,有的快遞小哥晚上11點還在派件,有的快遞小哥因為勞累而暈倒,針對網購的消費者大部分是女性,甚至有男性呼籲女同胞們: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而今年的雙十一,極兔快遞卻遭到了幾大快遞公司的聯合「封殺」。
9月25日,申通快遞發出通告,要求下屬加盟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加盟極兔快遞,也不得代理棘突快遞的業務。今年7月,圓通就發布過類似通知,要求下屬公司不得代理棘突的業務,收派點也不得接受極兔的包裹。
極兔是怎麼成為快遞業「全網公敵」的?
眾所周知,中國的快遞一直被四通一達和順豐包圓著,幾大快遞公司和睦相處,順豐的豐巢大家都能用,某個快遞的驛站其他快遞也能放,而面對進入中國不過半年時間的極兔,為何抱有如此大的敵意?
首先極兔的背景很強大,它是一家在東南亞發家,今年3月正式打入中國市場的快遞公司,極兔在東南亞赫赫有名,因為它的運單量是東南亞第二,進入中國後的極兔,開啟了燒錢打市場的模式,選擇了與拼多多合作,所以目前的極兔也有「快遞業的拼多多」一說。
拼多多的9.9包郵,用的就是極兔快遞,不,可以說目前拼多多基本上都是極兔快遞,比四通一達便宜,而且在某些地區(比如深圳),聽說極兔的速度跟順豐有一拼。
極兔受到「排擠」,自然是因為動了幾大快遞巨頭的「奶酪」,雖然近些年一直有躍躍欲試的快遞「新人」加入,比如德邦、全峰,試圖在快遞市場「分一杯羹」,但是都是小打小鬧,能像極兔一樣,才入局半年就攪得快遞市場天翻地覆,幾大巨頭聯手封殺,也算是豐功偉績了。
封殺極兔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目前,極兔除了甘肅、西藏、吉林等縣級市沒有覆蓋,幾乎是覆蓋了全國範圍,但是,這隻新入局的「兔子」,在快遞的「最後一公裡」還是相對勢弱,甚至不得不依附其他快遞的派送業務。
對消費者來說,一家獨大並不是好事,極兔的加入,能增加快遞巨頭們的競爭壓力和緊迫感,提升服務質量,這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今後極大快遞公司的驛站和快遞櫃都拒絕極兔的包裹,那麼消費者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方便,比如有消費者反映極兔現在將他的包裹寄存在韻達的驛站,距離他家打車近4公裡。
消費者不能選擇用什麼快遞,而極兔不能就近寄存快件,這樣的局面,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