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一封未送出的雞毛信(圖)

2020-12-24 天津日報

  為紀念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結合深入推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學習教育活動,搶救、保護具有價值的紅色檔案,發揮紅色檔案傳承紅色基因的作用,天津市檔案館從今年開始面向全市徵集相關檔案。11月13日,在薊州區黨史研究室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黃崖關村盧玉蘭大娘的故居,採訪了11位盧大娘的後人和知情者,聽他們講「一封未送出的雞毛信」背後的故事。

  生於革命家庭

  9歲時為黨送情報

  盧玉蘭1929年10月生於河北省興隆縣茅山跑馬場鄉石門臺村一個革命家庭。父親出身貧寒,本分務農。母親高秀雲出身富商之家,其父是金礦礦長,大舅高學文(化名鍾毅)是大學哲學教授,二舅高學仁很早就參加抗日,三姨高淑雲、四姨高淑蘭(化名鍾蘭)也參加了遊擊隊,在山上打鬼子,先後加入八路軍、人民解放軍。受家庭薰陶,盧玉蘭9歲時就為中共地下黨組織傳遞情報。黨組織先是讓她送一些物品,見她每次都能準確無誤地送達,就開始讓她在茅山、西毛峪、小平安、西大廟、快活林等站點傳送情報。1937年抗戰爆發後,盧玉蘭的家鄉淪陷,1942年被日寇劃為無人區,她家的房子被燒兩次,盧玉蘭只得隨全家投靠薊縣黃崖關村的親戚段家。

  段家也是堡壘戶,包括冀東西部地分委書記田野在內的八路軍、地下黨時常來家中議事。高秀雲自幼讀書,有文化,常為八路軍、遊擊隊代寫情報書信,為田野寫過雞毛信。1942年9月,田野因犯痔瘡行動不便,曾在段家短暫休養。

  到黃崖關村後,盧玉蘭在我黨地下組織安排下為八路軍傳送情報。當時八路軍主要在興隆、跑馬場、快活林一帶山溝裡與日寇展開遊擊戰,日軍在黃崖關駐紮了一個排的兵力,依仗偽軍替他們做事。偽軍在通往八路軍活動地區和通往河北的方向分設兩個關卡,盤查過往行人。

  盧玉蘭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為了掩護她,地下黨組織安排她認小平安村地下黨小組組長劉志強的娘當乾娘,取送情報時有人問起,就說去看乾娘。村裡有個叫高祥的人,身高剛過一米,腦袋大身子短,留著清朝式長辮,面目醜陋,說話囉唆,但很機靈。盧玉蘭常把情報塞在他長發掩住的耳朵裡過關卡。一天夜裡送情報時,偽軍在關卡把他們攔下,厲聲問道,幹什麼去?劃著火柴想看看他倆的模樣,躲在後面的高祥猛地躥出來大喊,我是鬼星!把偽軍嚇了一跳,扭頭就跑。

  當年,黃崖關村分東、西兩部分,東邊是日偽軍,有日本鬼子炮樓,西邊是八路軍的堡壘戶。偽保長李純林的真實身份也是中共地下黨員。為保護盧玉蘭,他也認盧玉蘭做了乾女兒。有一次李純林請日偽軍頭目李振喝酒,安排盧玉蘭上菜。李振問這閨女是誰,李純林說是我幹閨女小蘭子,不聽話,成天在外面野,半夜三更不回家,以後你們的人要是在外面碰到她,可別為難咱閨女!

  有天夜裡,盧玉蘭收到一封插著三根雞毛的緊急情報,要求送給張文林。她把雞毛信縫在鞋底,剛一出門就碰到巡邏的偽軍,偽軍問啥她也不說話,拿繩子想綁她。她說,你們別綁,我跟你們走。她被帶進炮樓,李振一看,想起來是李純林的幹閨女,問她出去幹啥?她說,乾娘病了,給她送藥。說著從口袋裡掏出幾粒黑藥丸。李振忙吩咐人護送她到乾娘家。

  一封未能送出的雞毛信

  默默保留了七十多年

  1944年1月,隨著抗日戰爭形勢的轉變,為鞏固勝利成果和繼續擴大基本區,薊(縣)遵(化)興(隆)聯合縣在八區太平溝西面的王家溝召開縣委擴大會議。縣委書記季安主持會議,第一地區委書記李子光參加。會議總結了1943年對敵鬥爭和各項工作,布置了1944年徵糧、減租、減息、增加僱工工資等任務。

  1944年麥收前,劉志強給盧玉蘭送來情報,情報摺疊後放在一個極小的四方信封裡,插著一根雞毛。盧玉蘭將情報藏在小挎籃裡,上面放了幾塊餑餑,去了張文林家,發現家裡沒人。再去,還是沒人。到第三次,他跟鄰居打聽,鄰居說張文林被偽軍抓走了。

  盧玉蘭立即報告劉志強。經劉志強了解,由於叛徒張雲漢(化名紅月光)的出賣,張文林在北京平谷縣被捕。張雲漢幾次勸降,張文林大義凜然,痛斥叛徒。敵人對他動刑,灌辣椒水、壓槓子、坐老虎凳,又把他押往熱河,繼續嚴刑拷打。張文林寧死不屈,惱羞成怒的敵人將他殺害。

  當時地下鬥爭形勢嚴峻,我黨有嚴格的保密紀律──不能傳「六耳兒」(即第三人的耳朵,指所有人),送情報的人不準看情報內容。張文林被捕後,黨組織擔心叛徒告密牽連劉志強,遂令劉志強轉移。盧玉蘭並沒有把那封雞毛信銷毀,而是秘密藏在針線笸籮底層。

  1947年,盧玉蘭嫁給本村村民史朋海。時值解放戰爭全面展開,村裡成立團組織,盧玉蘭擔任村婦救會主任、團支部書記,積極支援前線。新中國成立後,盧玉蘭擔任黃崖關鄉鄉長,下營人民公社黃崖關管理區副區長,黃崖關村支部委員、婦代會主任、調解主任等職。

  2015年夏天,與盧玉蘭一起生活的女兒史賀春整理家務,發現一封泛黃的信。信的正面寫著:「小平安村組織匯報:在這一期召開的黨員小組會兩次,內容如下:1.開會討論三個問題,(1)全黨學習政策,每個黨員都要明白黨員的責任和義務;(2)自我批評會,黨員幹部互相提意見,介紹個人的優缺點,表揚優點,批評缺點,全體黨員都很熱烈;(3)後開的討論會,發揚(表)個人的問題與意見、全村中的各種問題。2.第二次小組會,這次政府預徵秋麥,號召全體黨員深入群眾,作領導工作,要起代(帶)頭作用,保證完成預徵數字,還要作除(鋤)奸工作、防備地富和反動份(分)子造謠與破壞,總要保證工作順利。這是吾村黨員所領的工作。以下並無別事,下次再報。──小平安村劉志強(用印)。」

  信的背面是六隻手繪和平鴿,每隻鴿子形態均有細微差別,尤其尾部差異較大。五隻展翅飛翔,一隻默默佇立;四隻在信的縱向中線上,兩隻分居上下。

  女兒問母親這是什麼?盧玉蘭端詳半天猛然想起來了:「這是我當年沒送出去的一封雞毛信。當時還有一個很小的四方信封,信封上插著一根雞毛。我送過的信有的不插雞毛,有的插一根,有的插兩根,有的插三根,雞毛越多越緊急,必須當天送到。收信的人遇害了,信沒送出去,我就把信皮燒了,只留下了這個信瓤。」

  女兒問上面的鴿子是什麼意思?盧玉蘭說:「我們有紀律,我只管送信,不能打聽信的內容。信裡面寫的什麼,到現在我也沒看,也不知道鴿子是什麼意思。但我送過的信中幾次都有鴿子,每次數兒也不一樣,鴿子的樣子也不一樣。我想,這也是情報的一部分吧。」

  一生為黨工作心底無私

  教育子女自立自強

  盧玉蘭再見到劉志強,是1979年到北京開會,時間倉促,兩人匆匆一別,從此再未謀面。2001年,盧玉蘭打聽到劉志強家搬到山西太原,就給他家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劉志強的妹妹劉志芬。劉志芬也在黃崖關村生活過,是盧玉蘭小時候的玩伴,二人姐妹相稱。她告訴盧玉蘭,哥哥一年前去世了,晚年時常憶起在黃崖關的日子,說起你這個乾妹妹。

  劉志芬百感交集,又給盧玉蘭寫了一封信:「想念的姐姐:你好!接到電話,說不出的高興。我們姐妹已有三十多年沒見面了,很是想念!你現在身體好嗎?外甥、外甥女們都好吧?我們還沒有見過面。你們有時間可以來太原,我的地址是太原市體育路288號,66389部隊幹休所,找我即可。姐姐,我今把相片郵去,一張是我和孫女、外孫子的,一張是我自己。你看還能認識嗎?我已老得不像個樣子了。姐姐,你也把你的相片給我郵一張看看,咱姐倆都見見相片吧,見相如見面。關於我這裡的情況,老敏嫂嫂會向你說的,詳情我不多寫了。等天涼了,來我這裡住吧,咱們姐倆在一起再敘敘多年不見面的心情,好嗎?姐姐,我有手抖的毛病,不能寫字了,不多寫了,電話上再說吧!──妹,志芬。」

  張文林的侄子張鳳山回憶:「我爸爸(張文漢)經常對我說,我大爺高大魁梧,做事膽大心細。當年各戶在自家地界上都壘一堵石牆,為了躲避敵人,他在野地裡的石牆下挖了一個深洞,風聲緊時就躲在洞裡,但沒想到後來還是出事了。叛徒告密,特務到家來抓人,他當時沒在家,後來在北京平谷被特務逮住,押回村子裡,先是關押在王必家,後來轉移到楊松林家和段英魁家。每次都給他上大刑,在外面就能聽到他的叫聲。」

  盧玉蘭的六個子女,有做村書記的,有當公司經理的,有開農家院的。有的造福一方,有的榮獲五一勞動獎章,有的自強致富,一個比一個強。他們回憶:「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做事一定要對得起別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她心裡總想著別人,很少想自己。農村老人有準備壽衣的習俗,我們幾個孩子給她先後準備過六次壽衣,她都送人了。我們為了讓她健康長壽,經常給她買安宮牛黃丸,但她不捨得吃,也都送人了。我們問她,她就說,我身體硬朗著呢,用不著,有老人更需要,我可不就給他唄!」2020年4月的一天,身子骨一向硬朗的盧玉蘭突然在院子裡摔了一跤,十幾天後安然離世,享年91歲。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想起沈裕君先生
    我收藏了一封1973年10月22日中央文史研究館給天津市藝術博物館革委會的覆信,提供沈裕君先生的生平簡介。信是這樣寫的:  天津市博物館革委會:  你館一九七三年十月八日來函收悉,現將沈裕君館員的情況簡介如下:  沈裕君,男,漢族,現年九十歲,浙江桐鄉縣人。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製造」迎來新年「開門紅」(圖)
    新年第一天,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傳來喜訊:一批海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項目將從本月起陸續開工。「天津製造」迎來「開門紅」!  站在新起點,邁好第一步。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開發總工程師趙春明告訴記者,即將開工的項目包括億噸級大型油田、中型油田,以及穩定東部油田產量、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至關重要的「重量級」油田。  為打好新年伊始項目開工「第一戰」、高標準完成接踵而至的高強度建設任務,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提前謀劃、精心組織、逐項落實,合理編制施工計劃,優化配置施工資源,實現渤海灣整體高效統籌管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鼓樓燈光秀 線上也精彩(圖)
    本報訊(記者 張帆 攝影 姚文生)昨晚,「鼓樓津聲」──2021鼓樓迎新年燈光秀活動跨年專場在天視都市頻道播出,並通過多個新媒體平臺同步傳遞跨年盛況。  伴隨帶著濃重鄉音的叫賣聲、招呼聲,昔日老城廂的熱鬧景象投射在鼓樓城牆上,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往昔歲月。「天津衛三宗寶,這鼓樓就排在第一位。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主要曲目由市民投票決定
    天津市2021年新年音樂會將展現全新面貌,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落到實處,不僅充分發揮線上演出的優勢,通過網絡和電視方式推出,進一步擴大收視範圍,還將推出「選出您最喜歡最想聽的節目」網絡選曲活動,邀請廣大市民通過「津雲」新媒體平臺選擇音樂會曲目。聽什麼,您做主。  新年音樂會在世界各地都是廣受歡迎的重要文化活動,以此表達人們送別舊歲、祝福新年的美好心情。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和平區貼出新一期餐飲「紅黑榜」
    天津麥達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原麥山丘和平大悅城店)、北京站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分公司(招牌名:站點比薩)、天津海底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八分公司(海底撈華清店)等10家餐飲企業進入本期紅榜。  針對因為未定期清理超過保質期食品原料而進入黑榜的商家,執法部門已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並責令其整改,整改後食品加工經營區域未發現超過保質期食品及食品原料。  「『和平食安紅黑榜』展示的紅與黑,如同一面鏡子,讓每一位從業者能清楚看到自己不足,明確整改的方向。同時,紅黑榜也正在成為另一種消費指引,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飲食時更加關注飲食衛生與安全。」梁亞濤說道。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樸素的敵人(圖)
    (《小說的體和用》)  三、唬人:「不從認真地反映現實著想,卻立意很高,要『創造』出一個時代英雄……可以稱作唬人的小說。」(《真實的小說和唬人的小說》)  四、抒情,在對當時周克芹有名的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的批評中說:「小說中抒情的部分太多了,作者好像一遇到機會,就要抒發議論,相應地減弱了現實主義的力量。」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得到電子書」為傳統出版社賦能
    本報訊(記者 仇宇浩)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2020年度入選項目名單,由天津市委宣傳部選送、得到(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申報的「『得到電子書』──基於優質內容資源的移動知識搜尋引擎」項目成功入選。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包裝過度 誰來減負(圖)
    王先生介紹,他在外賣平臺點了份撈麵,不到40元錢,包裝費就有3元,用一次就扔,不環保,也不划算。  記者打開王先生點餐的商家,發現每份面在加入購物車後,都會自動默認3元錢的包裝費用。一碗22元錢的面,包裝費用佔了餐費的10%還多。  有消費者吐槽,點外賣是收集鍋碗瓢盆的絕佳渠道,家裡囤的煲仔鍋都能開個小店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維爾古斯譯清照詞(圖)
    他在鄉下上小學,後來跟隨父母先後在青島、上海、天津生活。  維克多天生聰明,有語言天賦,他不僅從小會講俄語,後來學會了漢語,說話帶山東口音,而且學會了英語和日語。他在中國生活了近二十年,高中畢業後從事口語翻譯。1947年回到列寧格勒,應瓦西裡·阿列克謝耶夫院士邀請,到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系擔當漢語口語教師。因為沒有大學學歷,在任教的同時,進修大學課程,業餘時間從事文學翻譯。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盡享異彩紛呈消費盛宴
    活動按照「政府引領發動、企業廣泛參與、平臺助力賦能」的思路,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政府發放「惠民暖企」消費券、舉辦「2020潮流時尚季」等三項活動為重點,帶動區內各消費場所共同推出30餘場精彩紛呈、亮點頻現的主題商貿活動。  「鉅惠狂歡 暢享和平」2020潮流時尚季活動定檔2020年12月11日至25日,由區政府出資,創新開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促銷模式。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哈囉出行:服務好天津市民 踐行好企業責任(圖)
    2018年進入天津運營以來,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助力車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哈囉出行也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團隊的建設,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以更好的出行服務來回報廣大市民的青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社會責任特別貢獻企業(長青獎)(圖)
    「榜樣十年 社會責任特別貢獻企業(長青獎)」是為第十屆「榜樣天津」特別設置的榮譽,頒發標準是「連續獲得10屆榜樣天津的企業」,具有非常的紀念意義。  這些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從2011年起即入選首屆「榜樣天津」,到今年第十屆,年年不落,可以說是榜樣中的榜樣。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如椽巨筆擘畫全域旅遊美好藍圖(圖)
    區位優勢  夯實全域旅遊發展基礎  位於渤海之濱、海河之畔的和平區,地處天津市中心城區核心位置,天津的母親河──海河從轄區穿行順流而下,水景交融、中西薈萃,將百年商業中心的繁華喧囂與海河的嫵媚寧靜融為一體,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和平區面積9.9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5.6萬,是全市商貿、金融、旅遊、教育、醫療中心,是體現天津繁華的窗口。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河畔新市鎮 幸福新生活(圖)
    產業之變 服務新市鎮 經濟上臺階  產業幫扶,在做好「輸血」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探索出符合當地發展的「造血」項目。  「新市鎮建設中,東麗區將建設1528萬平方米還遷房,並配套建設商業樓宇、公建設施等,這些都需要物業管理、租賃等配套服務,這樣大的市場是我們做產業幫扶規劃的前提。」區城市化辦公室副主任,駐穆家臺、稻地幫扶組組長劉振立說。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津南區青年商會成立一周年
    大會為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君婷頒發了特別貢獻獎,為津南區青年商會第一任輪值會長、格銳凱爾(天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瀟等10名青年企業家頒發傑出貢獻獎,天津市貴夫人傳世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何計法等9人被授予卓越貢獻獎,奧林華天展覽展示(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新宇等13人被授予最佳貢獻獎,璞真愛心志願者團隊及馬文玉、郭玉發等會外愛心團隊和人士被授予大愛無疆獎項。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圖)
    截至目前,全區幹部累計參加實踐活動共計13萬餘次,與群眾結交朋友5.4萬餘人,畫出了服務群眾最大的「同心圓」。  近年來,和平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持續推動各項民生事業創新發展,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做好為民服務每一件小事」
    「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再苦再累也值了……」北辰區寶翠花都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林則銀,來自雲貴高原布依族山寨,卻紮根天津基層13年,她用行動守護社區,把自己當成「社區的女兒」。7.6萬平方米的社區,是她工作的地盤;1009戶居民,是她服務的對象;256位空巢老人、22位獨居老人,更是她時刻牽掛的親人。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不曾遺忘是故鄉
    潮起潮落的海河水,滋養出濃厚的鄉土文化,按史料記載,「海下文武高蹺」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內容表現了農民耕作、漁夫捕魚、樵夫砍柴、兒童讀書識字、尤其到春節期間親朋互拜互訪、安居樂業的生活場景。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天天都在海河大壩上、小樹林、果園裡捉迷藏,你追我打,玩泥巴娃娃漏,彈球、撲蜻蜓,釣蛤蟆、上樹捉鳥,下河捕魚。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玩得不亦樂乎,留下了抹不掉的記憶。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三種情況需拔除智齒
    智齒是第三顆磨牙的俗稱,一般在16歲至25歲萌出,也有人終生不萌。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科專家表示,有的人智齒可以不拔,有三種情況要果斷拔除智齒。  第一種情況,智齒萌出位置普遍不足,大部分智齒都會有傾斜,導致與第二磨牙間有食物嵌塞,不易清潔,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蛀牙,甚至齲壞第二磨牙,這時要儘快拔除。第二種情況是智齒被牙齦覆蓋,食物殘渣殘存在牙齦與智齒之間,不易清潔,導致冠周炎,產生局部腫脹疼痛,炎症擴散甚至引起面部腫脹、發燒等嚴重的症狀,這種情況下,等炎症消退後應該果斷拔除智齒。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你的眼睛裡藏著星辰大海」(圖)
    12月11日,天津市兒童醫院ICU病房外,等候區除了眾多患兒的家屬,還有天津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與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的醫生。  病房外,一對年輕父母和兩位白髮老人正在焦急地等待。昨夜的奔波,這對年輕父母的臉上寫滿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