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幾篇文章提到光刻機,前幾天寫到合肥和京東方,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中國光刻機的路怎麼走?可以學學京東方,學學中國的面板行業。
相信網上有很多人罵過華為的屏幕,也一直在質問為什麼華為的高端旗艦還要用京東方的屏幕?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各位,沒有華為和京東方,沒有中國的面板行業玩了命的「虧錢」,現在的手機和電視等等價格不會這麼便宜。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華為mate9,這應該是華為手機開始崛起的一款旗艦機,用的是三星的OLED屏幕,然而三星卻給華為斷供了。從此華為就下了血本養京東方,哪怕被追著罵屏幕,也沒有動搖過,有了大客戶的支持,不管是信心還是資金,京東方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使出了吃奶的勁,到了如今,華為的屏幕各位覺得真的比蘋果(蘋果也要開始用京東方的屏幕了)三星(三星最頂級的旗艦屏幕除外)的差嗎?華為Mate X的京東方摺疊屏,小米阿爾法用的是維信諾的屏幕,華為navo4用的是深天馬的挖孔屏,各位看到的第一眼不驚豔嗎?
中國的面板行業很奇葩,像京東方,年營收超千億,但是如果除去政府補貼,淨利潤可能也就將將不虧;而且燒錢,百億級別的燒,而且是一直燒;還有最讓人羨慕的是,政府給補貼,而且京東方有超過千億的貸款,但是長期貸款利率最低給到了2%,讓多少企業恨得牙痒痒啊。這是為什麼啊?
首先,面板行業不是不掙錢,而是很掙錢,不然三星也不能一條生產線躺著吃20年,可那是以前,現在不一樣了。因為京東方的字典裡只有兩個字:降價。不惜血本的降價,別跟我說別的,我聽不見,只要這個產品我生產出來了,你什麼三星,什麼LG不跟著我降價那你就再見。到現在,三星的低端產品都開始用京東方的屏幕了。
這第二燒錢,三星也面板上的研發費用是用百億美元來計算的,生怕被後邊的京東方,TCL等追上,京東方這些公司也一樣,百億級別的燒錢,奔著三星的最頂尖的生產線燒,不斷的縮小代差。
這第三補貼和貸款,京東方就靠著補貼和貼息貸款緩緩財報利潤,不然還真有可能撐不住。
可為什麼要這樣?中國的面板別降價,大家一起把錢掙了,再繼續燒錢研發下一代不好嗎,錢也不燙手啊。
這就是我要說的中國晶片和光刻機為什麼要學學京東方,學學中國面板產業的原因。
在面板上,三星最頂級的依舊沒有對手,短期內也不會有對手,但除了頂級的都是對手,蛋糕就那麼大,吃到嘴裡的才是屬於自己的,京東方降價就是為了吃到更多的蛋糕,雖然為了吃蛋糕付出相當多的代價,但收穫更多:面板價格的降低,帶動了手機,電視等價格下跌,國產的更有價格優勢了,也在另一塊蛋糕上搶到了更多。小米的電視出貨量蹭蹭的漲,傳音手機--非洲之王,為啥,還不是便宜,真要是像原來蘋果手機似得,一個三星屏幕佔了成本的1/3,非洲大兄弟肯定買不起。
既然我現在沒能力搶佔高端的市場,那我就把你中低端的市場全部搶過來,擠壓你的利潤,讓你在研發費用上要麼捉襟見肘,要麼下血本向更高端進發。我再下血本研發下一代,慢慢追上你,反正盡頭就在那,早晚都能追上你,我背後的人多,資本多,一直燒錢也能燒得起。
光刻機的路也可以這麼走,所有28nm以下或者過一段時間14nm以下的製程全部降價,降到賠本的那種,把臺積電和三星的中低端市場全部搶過來,依靠政府的補貼和貸款,加大研發縮小差距。在摩爾定律失效的時代,終有一天,踩ASML和臺積電在腳下。
剛才最後那句話一定有人噴我,但我還是相信這一天會到來。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