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近期獲悉,為幫助廣大消費者提高防範意識,駐馬店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辦理預付費(購物卡、儲值卡等)業務時,首先要明確預付卡消費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於目前經營者發放預付卡的隨意性較大,導致發卡者良莠不齊,誠信意識擔當意識不盡相同,特別是發卡人關門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駐馬店市消協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必須要使用預付款消費,不要一次充太多錢,避免承擔較大風險。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要謹慎選擇商家。
注意看清經營者營業執照,確認經營主體資格,看商家經營地址與營業執照的註冊地址是否一致。索要發票是否與執照上的單位名稱一致。
要理性卡內充費。
在辦理預付費式消費卡時,首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長期需要此類服務,不要被商家宣傳優惠折扣而衝動消費,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量來購買預付費消費卡,不要貪便宜一下大量購買,以避免承擔過多風險。此外,對於服務期限較長的預付卡,更要提高警惕。儘量不要一次衝入過多金額,以免商家停業轉讓、關門跑路導致損失。
要務必籤訂合同。
辦理預付卡時,不要輕信一些商家口頭承諾,務必要籤訂書面合同。看清合同內容,事先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日後可能產生的消費爭議提供解決的途徑和依據。
要保存發票證據。
辦理預付卡時,一定要索要票據,妥善保管好發票和消費憑證,一旦發生問題便於有關部門投訴。金額大的消費卡,要做好備份,每次消費後注意核對餘額動態,以防卡內餘額缺失。
要主動維權。
如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要及時與商家協商,必要時向當地商務局、市場監管、消協等部門投訴,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電話;對企業法人倒閉跑路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有關部門諮詢了解,並依法向該企業及法人的開辦單位或全部股東提起訴訟,要求賠償;一旦發現商家存在非法吸儲、攜款跑路等惡意侵權跡象,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構成詐騙罪的,消費者可向公安部門諮詢、反映、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