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內部交流會上曾說出&34;的一番言論,在網上引發了大眾的一片罵聲,雖然在第二天阿里巴巴出來解釋說&34;。
這番操作網友並不買帳,就連街邊退休大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評論996,也忍不住吐槽道&34;
996顧名思義就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上6天班。這種說法最早興起於網際網路行業,連劉強東都說自己是:&34;而且&34;。
當下996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不成文的規定,雖然網上吐槽聲不斷,但是網友們並沒有大驚小怪,對大家來說996已經是普遍現象了。就像《資本論》中寫道一樣&34;。
作為員工為什麼明知道996不符合法律,是反人性,反人權的,可還有這麼多人堅持做下去,沒有選擇辭職呢?因為&34;,這個是現實生活的無奈。
&34;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走得這麼瀟灑,&34;簡直是一場奢望,996能獲得經濟上的收益,這可能真的還是&34;。
還記得3年前國慶鹿晗在新浪微博公開戀情的時候,不僅粉絲全部炸開了,微博覆蓋人數8.4億人次,新浪微博也直接癱瘓了,微博的搜索程式設計師當時在結婚,喜酒都還沒有喝上,就被拉回去加班。
這個就是現實的寫照,你願不願意和你能不能是兩件事情。在網際網路行業,你的技術更新肯定越快越好,人工成本肯定是越低越好,從這個角度來說,996肯定是周扒皮。
從全國來看,996並不是只存在網際網路行業,特別在沿海的勞動密集型工廠,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並不是996是887(8點上班,8點下班,沒有周日),為了更高效的利用機器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滿足客戶交期,都是白晚班交替的。
但是因為給加班費,很多工人是願意加班的,特別是節假日,加班工資是平時的3倍,都會爭取去加班。
原因很簡單,你背井離鄉出來打工,沒有學歷,又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有一份工作,能準時發放工資,已經就是996的一種福報了。
如果像周扒皮一樣,把半夜學雞叫換成&34;,&34;&34;這些空頭支票來忽悠員工加班,那麼這就是周扒皮的&34;,強制員工加班,剝削勞動。
如果一個人一天工作12小時,首先失去的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如果是一個年輕人,那麼他失去的是與朋友的感情交流,也沒有機會培養自己的愛好,沒有陪伴父母的時間,如果對於一個中年人,那麼他失去的是陪伴兒女成長,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如果通勤時間算2個小時,996留給自己支配的只有10個小時,這10個小時你還需要祈禱公司沒有特別急的項目,不然回家睡覺都是奢望。
996第二個失去的肯定是健康的身體,曾經有一位清華IT男猝死被報導出來,唏噓聲一片,他曾跟母親說過太累了。
累是工作壓力大和工作時間長的累,在雙重的壓迫之下,用身體換金錢,這樣的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會在的某個階段爆發出來,最直接表現就在自己的健康上,工作996,生病ICU,成為了網際網路人無可奈何的自嘲方式。
第三個是失去個人的成長空間,在公司每項工作都是需要配合的,你完不成進度,必然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工作完成,迫不得已就開始加班熬夜去完成。
下班回家之後完全不想動,只會想要放鬆休息,在這個時候怎麼會有個人能力提升呢,不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汲取新的知識和工作技能,那麼到了40歲的時候,無可避免的會要被新人淘汰,中年失業比996更可悲。
如果改變不了996,那麼我們首先做的應該是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34;,&34;,除了定期體檢外,自己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這樣才能以更大的能量去提高工作效率,不要讓自己陷入疲勞的噁心循環。
對個人而言,一份工作不能陪伴自己一輩子,假如能通過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個人價值才能得到提升,這個才是擺脫996的最起碼的要求。
如果工作能給你正面的激勵,那麼反饋的結果肯定是正能量的,從而利用自己的能力的提升,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利益分割的時代,老闆和員工的利益有衝突不足為怪,如果996是剝削,那麼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這又有什麼好苛責的呢。付出和獲得成應該成正比,這也是一個企業健康的運營模式。
所以大家並不是為了反對996而去抨擊996,而是反對強制996、無報酬的996,如果只是給你談理想的996公司,這樣的公司已經把個人的存在價值已經被扭曲了。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更多的人開始接受了996,因為&34;,這句話是普遍大眾的真實寫照。
我們加班是為了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再實際一點來說,是生活的被迫選擇,既然不能去改變,那麼就只能儘量去享受這個過程,至少在這個過程中快樂一點,讓這一份工作對自己生活質量有改變,對自己的個人成長有所提升。希望所有為996付出的人,都能得到自己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