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額不降,中印衝突不影響國產品牌在印主流地位

2020-08-23 第一觀點網

近期知名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了2020年Q2印度手機市場市佔比,數據顯示,在Q2中,印度整體市場同比下滑48%。但中國手機品牌依然佔據絕對主流,前五名中小米,vivo,OPPO,Realme四家均是中國品牌。且市場份額同比有較大幅度上升,四大國產品牌手機,共佔據佔據 75%的市場份額。

之所以關注印度市場,不僅因為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智慧型手機的單一市場,更成為國內品牌手機的必爭之地,如在Q1,小米在印度銷量高達1030萬臺,遠超國內的780萬臺銷量。而米OV三大品牌佔據了75%的市場,讓印度成為沒有華為的國內品牌之爭。

但Q2的印度市場,卻充滿變數,疫情讓4月全印度手機銷量歸零,對於五月市場,也有極大的影響,而在Q2期間,還發生了中印邊境衝突,印度的失利,讓印度國內掀起了抵制中國貨,甚至打砸國內品牌電器的的行為,這也讓國內手機廠家的市場,面臨一定的變數。

從Q2的數據來看,儘管米OV三大廠家的銷量同比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但這一下跌,主要是由於疫情引起的,國內各廠家的銷售降幅,都等於甚至低於印度手機市場整體48%的降幅。

量跌但市場佔有率反而有所提升,這也說明了印度的抵制中國貨並沒有對國產手機品牌產生影響,國內手機廠家在印度市場依舊處於強勢地位。而從Q2的市佔看,小米佔據30.9%的市場,vivo佔據21.3%的市場,而OPPO和Realme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22.9%。米OV三家的市場份額相當接近,幾乎是三分印度市場。

而在印度,儘管疫情仍在蔓延,但隨著社會活動和手機產能的恢復,在Q3,手機銷量相信會迎來一波反彈,儘管無法達到Q1的銷量,但相對Q2來說,會有較大的增長。而疫情對印度經濟已經帶來極大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價格較高的三星,蘋果等品牌手機銷量會進一步降低,這有利於國內手機品牌在印度市佔率的攀升。

但疫情導致的購買力下跌,同樣對國內手機廠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一方面,從4月起將印度手機及特定零件的商品與服務稅率(即消費稅率)從12%調升至18%。這會導致手機成本的提升。而疫情影響,又要求廠家降價以刺激銷量。我們知道,國內廠家在印度,本就主打低端市場,因此各廠家的盈利都相當有限,甚至出現虧損,這種情況,不僅會加劇國內廠家在印度的經營難度,也打亂了廠家提升手機檔次和盈利能力的部署。

而在印度,更可怕的是政治風險,我們知道,在此次中印衝突後,印度已經禁止了59款國內APP在印度的運營,導致字節跳動損失60億美元,而UC團隊也做出了退出印度的準備。

而此次沒有對手機廠家下手,即因為大多數國內手機廠家在印度設廠,打擊國內廠家會影響印度經濟與就業。更因為國內廠家佔據印度手機主導地位,即便在世界範圍內,印度也找不到可替代的產品。但從現有情況來看,儘管此次中印邊境衝突已有緩和的跡象,但雙方關係依舊緊張,而在未來,矛盾有再次爆發的可能,一旦印度的民族情緒抬頭,國內的手機廠家依舊會受到衝擊。

相關焦點

  • 印國防部:中印在班公湖再次發生衝突,具體傷亡情況未公布
    印度國防部於當地時間8月31日對外稱,29日夜至30日凌晨,中印兩軍於班公湖南岸地區爆發衝突,印方採取了所謂的「果斷措施」。此外,印方未透露具體傷亡情況。 按照印度的說辭,「因中方人員不顧此前雙方達成的共識,採取挑釁行動,妄圖單方面改變現狀而爆發了此次衝突。」
  • 中印摩擦加大,印媒發現:中國手機在印銷量不降反升
    中印摩擦加大,印媒發現:中國手機在印銷量不降反升從6月份到現在,印度已經四次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理由,對中國的手機應用軟體進行封殺。這些軟體中包括支付、娛樂、電商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個手機應用無法在印度正常的下載和使用。
  • 印軍現在對中印邊境摩擦保持低調,印媒不要腦子發熱
    據印度媒體報導,中印兩軍將在6日舉行中將級別的高層會談,這為雙方進一步緩和邊境地區緊張局勢帶來了希望。前段時間傳出中印軍隊在實控線附近的加勒萬河谷等多點發生摩擦,雙方都有士兵在肢體衝突中受傷。據了解,事情是由印方在爭議地區建設基礎設施引起的。
  • 中印邊境溫度急劇下降,印軍或被心理戰瓦解,印媒:不撤來不及了
    印度往中印邊境派軍試圖轉移國內矛盾,但與中國軍隊在拉達克地區陷入僵持局面,其政治目的也宣告破滅,但印度軍方仍需打腫臉充胖子,只能繼續讓士兵呆在海拔5000米的的山脊高地上。 印度後勤無法保障 據印媒報導,在拉達克地區的冬季深入和降雪冰凍擴大後,印度軍隊的後勤補給受到巨大影響。尤其是那些在高海拔地區的5000多名特種部隊,他們最基本的糧食和飲用水的補給,目前已得不到有效保障,經常斷水斷糧。
  • 國產手機在印度市場份額滑鐵盧,三星佔比26%重回第二
    ,但近幾年三星手機在印度市場的份額逐漸被國產手機蠶食,尤其是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的小米手機,甚至被稱為印度國民手機。印度人口眾多,是世界上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據悉,目前印度還有5億人沒用上智慧型手機,各大手機廠商都想要瓜分這一塊肥肉,而印度國民收入普遍較低,價格高昂的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市場並不受歡迎,這也正是性價比高的國產手機成功打入市場的關鍵。但是最近中印經貿關係出現惡化,印度全國掀起抵制中國製造的狂潮,國產手機受到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 中印邊界衝突需要印度創造性的「轉危為機」
    9月24日,印外長蘇傑生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論及中印關係時,他認為中印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局面,雙方都要適應彼此的崛起,邊界問題只是兩國在共同崛起過程中所面臨問題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雙方只有通過談判尋找解決方案。蘇傑生的觀點符合其在今年8月發布的新書《印度之路: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策略》中所闡述的看法,即任何關係都要超越政治和局限,以長遠眼光為重。
  • 印裔學者:中印關係走上不歸路 印度利益擴張是肇因
    近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印度裔教授哈什·潘特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評點2020年發生的中印邊界爭端,並對中印關係的未來走向做出了自己的評估。雖然作者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在實控線附近採取了「入侵行動」,但他也承認是「印度在過去幾年伸張本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才是兩國爆發衝突的肇因」。
  • 葉海林: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關係前景的影響
    但是,仍需要看到,以往的研究範式主要側重的是中印兩個行為體通過解讀對方行為而試圖釐清對方意圖的過程,在學術上,研究更加關注的是信號釋放和接受中的判斷是否準確,在政策上,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兩國出現誤讀和誤判,影響雙方實現共同利益的增加或者降低衝突風險。這種研究當然是有意義的,使得人們能更精確地解構雙邊互動的過程。
  • 印軍迎來幫手,美軍將要進入中印邊境?莫迪:這比中印矛盾還麻煩
    眾所周知,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美國決定介入中印邊境衝突或者是印巴邊境衝突,那麼屆時局面將會迅速升級。一旦美國進入,俄羅斯等多個國家也有可能會選擇出手,喜馬拉雅地區很有可能會變成下一個中東地區。就現如今來講,印度總理莫迪一直不斷向邊境地區增派軍事力量,試圖挑起中印邊境衝突。
  • 印媒推演「中印開戰」:我們有美國強大支持,但俄羅斯很可能「背信...
    眼下中印之間的這場邊境衝突由於印度方面的迷茫一直處於不打不合的尷尬狀態,而這種不確定性恰恰刺激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印度各路媒體對這場衝突的未來進行一番「合理暢想」,只不過這種暢想有時候腦洞過大,以至於讓一些第三方國家都跟著倒黴:印度媒體《歐亞時報》近日發表文章,認為這場可能的戰爭除了會讓印度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
  • 印媒稱班公湖發生新的衝突,印官方澄清,莫迪:將與印軍站在一起
    在過去半個多月內,中印兩軍在班公湖地區先後兩次發生衝突,邊境局勢一度非常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中印高層迅速進行溝通與磋商,試圖為邊境局勢降溫。目前,中印已經就邊境問題達成了5點共識。然而,就在近日,印度媒體全印廣播電臺對外披露一個消息,有印媒聲稱,9月11日夜間,中印兩軍在班公湖地區發生新的衝突,一時間,引發各方的關注。對此,印度官方迅速作出澄清,稱這是假消息。
  • 中印關係惡化,阿里巴巴在印投資「剎車」
    中印關係惡化,阿里巴巴在印投資「剎車」中國和印度是鄰國,而且兩個國家都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中國的發展比印度要好的多,還有印度因抗擊疫情不利,導致國內疫情大爆發,印度因為要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不斷在邊境挑起衝突,造成兩國關係緊張。
  •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是怎麼回事,效仿中國抗戰經驗?
    根據印度軍隊高級指揮官的說法,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以保護部隊免遭襲擊。這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直徑在6到8英尺(1.8米到2.4米)之間,能夠讓部隊很便捷地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轉移,而不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這些地道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供暖,保護部隊免受低溫和暴風雪的影響。近期隨著寒冷冬日的到來,印度媒體頻繁炒作印軍在中印邊境的各種特殊設施。
  • 中印第9輪軍長級會談在即,印媒又瞎報導,中方消息人士緊急證偽
    印媒報導稱,終於在雙方多次進行會議協商共同努力下,中印雙方已經大致決定共同撤軍一事,為證實事情屬實,印媒還公布一份撤軍方案。然而中方消息人士緊急證偽,表示共識已有,但印媒公布撤軍方案並不屬實。
  • 中國駐印度大使:不認為中印關係存在「重置」問題
    答問主要內容如下:一、印中關係正處於轉折點。你對正在進行的雙邊關係「重置」有什麼看法? 這對雙方夥伴關係的未來會有何影響?答:你提到夥伴關係,這是中印關係的基本定位。中方對中印關係的基本判斷沒有變。中印是夥伴而不是對手,是機遇而不是威脅。這是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應認真落實。
  • 印外交部再次呼籲會談,期望中印取得實質性突破
    文\唏兮中印邊境發生衝突之後,雙方就陷入對峙當中,自5月份以來,中印邊境士兵已經長期對峙了8個月的時間,長時間的高度警備狀態嚴重消耗了雙方前線士兵的精神狀態。12月18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裡瓦斯塔瓦表示期望儘快與中方進行新一輪會談。
  • 中國手機在印度銷量不降反升 小米Vivo手機被追捧
    原標題:中國手機在印度銷量不降反升,熱門品牌銷量同比增加440萬部(觀察者網訊)儘管印度已先後禁用了200多款中國手機應用,但這似乎沒有影響到中國手機在印度的銷售。有市場分析數據顯示,中國品牌手機在印度的銷量不降反升,較2019年同期還有了明顯增長。
  • 中印關係因邊境衝突成為國際焦點 印度國內誰在「帶節奏」反華?
    中印關係因發生導致人員傷亡的邊境衝突,而一下子成為國際焦點。18日,中國外交部表態稱,目前形勢總體穩定、可控,雙方同意儘快使局勢降溫。在印度,政府保持相對克制的同時,也有一些組織及人士情緒高漲,甚至發起示威,宣稱要抵制所有中國商品。其實,在此次事件發生前,就有聲音呼籲印度管控好國內的極端組織。
  • 白宮:川普已知悉中印衝突,但沒有從中斡旋的正式計劃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川普曾「熱情」自薦成為中印爭端的調停者,在連遭中印兩國拒絕後,這一次,他不打算摻和了。17日,白宮首次對本次中印衝突作出正式表態。在當天記者會上,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納尼(Kayleigh McEnany)稱,川普已經知道這一事件,但並沒有斡旋中印邊境衝突事件的「正式計劃」。綜合《印度時報》及「The Print」新聞網消息,麥肯納尼對記者表示,美國正在密切關注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局勢,隨後她還對在衝突中喪生的印度軍人表示了哀悼。
  • 中印衝突的主因呢?印裔學者:中國對印度世界大國地位充滿偏見
    他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和印度當前戰略衝突的根本原因,他個人認為是因為中國在兩國邊境地區採取了所謂的「入侵行動」。  不過他同時也承認,目前兩國衝突的最主要核心,是因為印度一直在邊境地區想要實現自己的擴張政策,而這和印度自身的基本國策有著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