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創業邦原創報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周投融資亮點:
◆本周國內融資事件64起;海外融資事件90起,其中國內機構參與5起
◆在線少兒英語品牌「伴魚」獲1.2億美元C輪融資
◆植物肉品牌「星期零」獲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合作德克士等20餘餐飲品牌
◆體育電商「Fanatics」完成3.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62億美元
◆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融資2億美元
Part.1本周國內外熱門融資事件 國內
在線少兒英語品牌「伴魚」獲1.2億美元C輪融資
在線少兒英語品牌「伴魚」宣布完成1.2億美元C輪融資,由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和天際資本領投,SIG、合鯨資本等老股東繼續跟投。
伴魚於2017年進入在線少兒英語行業,從入場之初就開始搭建產品矩陣生態,是一個覆蓋全年齡、全場景的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
其中,伴魚繪本以啟蒙教育吸納低齡用戶,提供大量用戶轉化基礎,伴魚少兒英語憑藉一對一固定歐美外教和權威培生原版教材建立競爭壁壘,同時通過伴魚AI課和採取AI雙師模式的伴魚精讀課,這四款產品跨越從啟蒙到少兒等多個學習階段,致力於為0 -14 歲孩子提供全場景的英語學習產品和服務。
從商業效率來看,伴魚繪本屬於低客單價、流量型的內容工具類學習產品,高客單價、重服務的伴魚少兒英語一對一屬於核心品類產品,而伴魚AI課和伴魚精讀課則是高毛利、中客單價的利潤型產品。伴魚團隊表示,這種組合既能滿足不同檔位用戶的不同學習需求,又能最高效實現商業化。
在融資完成後,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繼續深耕少兒英語和擴展多學科,通過創新打造更多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形態,持續基於大數據的智能系統來優化增長轉換和教學服務,致力於通過AI+Social的方式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
伴魚課程體系,來源:伴魚官網
「臻驅科技」獲1.5億人民幣B輪融資,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與功率半導體模塊
「臻驅科技」宣布完成1.5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奧動新能源創始人蔡東青、聯想創投集團、上海科創基金跟投。
臻驅科技成立於2017年,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和高性能國產功率半導體模塊。本次B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高性能電機控制器和高可靠性車規級功率模塊的量產、下一代高功率密度電驅動總成及碳化矽技術的開發與市場推廣。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臻驅科技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功率密度電機控制器可應用於高壓/低壓、風冷/水冷、純電動/插電混動/油電混動等不同市場,已在中國和德國的多款乘用車和商用車上批量應用。此外,臻驅科技的產品還可應用於光伏、醫療等通用變頻領域。
競爭優勢來看,臻驅科技的產品性能可以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已獲得歐洲客戶訂單,並獲得德國和中國多家一級供應商和主機的定點;自主研發的功率半導體模塊,實現了系統層面的優化,具有成本優勢;此外,通過各類自研設計和驗證的工具鏈開發,提高了研發效率,可以敏捷服務客戶。
臻驅科技有70餘名正式員工,超過50名是研發工程師,85%的成員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團隊擁有50餘項國內外專利。
臻驅科技產品,來源:臻驅科技官網
從創意資源匹配到「企業創意內容中臺」,「特贊」獲紅杉領投數千萬美元C1輪融資
「特贊」宣布已於2019年年底完成數千萬美元C1輪融資,由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其餘所有老股東赫斯特資本、線性資本、靖亞資本、心元資本等及LP跟投。
特贊成立於2015年,最初的業務形態為設計需求的匹配平臺,用戶將創意需求發布到平臺後,特贊會快速為企業推薦合適的設計師,並提供項目管理等全套服務。
而在特贊成立後的五年中,是企業營銷策略因為傳播介質變遷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特贊創始人兼CEO範凌表示,明顯的趨勢是傳播內容和渠道越發多元化,企業現在大約有七成的創意需求是數位化營銷內容,對於消費者又需要千人千面的推薦,這帶動了創意內容需求的劇增。
最初作為設計資源對接平臺時,特贊主要服務中大型企業客戶,這是滿足企業內容層面的需求。後來,特贊推出了數據資產管理產品T.Assets,類似「內容貨架」的形式幫助企業管理創意資源。比如,淘寶的一次活動宣傳可能對應100個不同場景,這就像是貨架上100個位置一樣。不同場景需要匹配圖文、視頻等不同形式和風格的內容,同時對接數十甚至上百個創意方,除了企業原有的設計資源外,特贊通過幫助企業接入特贊的資源對接平臺,能夠快速地「把貨架上的內容位置填滿」。
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容產出速度,特贊推出的T.Dynamic(智能創意生成)則利用AI幫助設計師完成一些初級的設計步驟,比如在原始素材產出後一鍵生成符合多個渠道的格式。而在內容投放出去後,T.Engage(智能創意分發)可以通過監測企業「內容貨架」上各內容的數據表現,不斷優化創意與目標人群匹配準確度,提升企業ROI,這是數據層面的反饋。
而本輪融資後,特贊將不斷夯實已有的創意內容中臺CMGO產品體系,快速推動商業化落地,今年目標是推動過百個大型企業客戶使用創意內容中臺產品。範凌表示,在品牌主線上轉型已成大趨勢的情況下,今年的疫情又加速了這一趨勢的演變速度。「未來所有的品牌都會有自己的統一消費者數據中臺,也都勢必需要一個統一的內容中臺。」
特贊下遊客戶,來源:特贊官網
植物肉品牌「星期零」獲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合作德克士等20餘餐飲品牌
中國植物肉品牌「星期零」完成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雲九資本領投,老股東愉悅資本、經緯中國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供應鏈完善、品牌推廣和團隊運營等方面。
植物肉產品具有高蛋白、零膽固醇、低脂、高膳食纖維、零抗生素、豐富營養元素等特點,是可持續生活的承載形式之一。另外,植物肉產品持久性更好,保質期比普通肉類長,也有助於減少食物浪費。星期零希望以植物肉為載體,為需要蛋白質的消費者提供多一種可持續生活方式。
星期零目前擁有近20款產品,分為冷凍線和常溫線,可以同時滿足餐飲客戶和零售客戶的需求。在產品風味上,團隊已研發出牛肉、雞肉、豬肉、海鮮如蝦滑等風味產品,形態包括塊、餅、丸以及碎狀,除了輕食、西餐領域,還可以應用於多元化中式料理。為了開拓更多細分領域客戶,星期零目前保持每月4 款上新的節奏。
據MarketsandMarkets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2025年增長至279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肉類替代品市場增速最快。國內植物肉市場正在經歷快速發展期,今年4月,肯德基宣布在國內公測「植培黃金雞塊」;7月,Beyond Meat宣布通過盒馬生鮮進入中國零售市場;喜茶、百草味、星巴克等餐飲品牌也紛紛推出植物肉產品。
創始人kiki表示,雖然大多數品牌方初期發布植物肉產品是以試水為主,但在真正上市推廣後,有超三分之一的客戶願意持續採購,並將植物肉菜品作為他們餐桌上的第三選擇進入常規菜單。「我們目前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排隊合作的品牌數近100家。」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聯合推出植物肉產品,消費者對於植物肉的認知將越來越深,在市場早期佔領消費者心智,建立起品牌護城河,也將成為品牌在競爭中突圍的核心優勢。
繼去年合作奈雪的茶、花廚、紅荔村等品牌後,星期零在疫情期間也與喜茶、gaga鮮語、文和友、桂滿隴、正大集團等20多家品牌達成合作。2020年10月份,快餐品牌德克士將在全國2,600家門店同時上線星期零的植物肉產品,星期零團隊希望藉助這次合作將植物肉產品推廣至全國大部分城市消費者的餐桌。
本輪融資完成後,星期零將斥資近千萬在深圳自建配方研發工廠,也將成為國內植物肉領域首個擁有自己核心配方工廠的企業。星期零採用前實驗室後工廠形式:實驗室做完核心配方的研發,馬上到工廠小規模生產。一方面保護配方不外流,另一方面將大幅提高產品研發效率。
在植物肉的核心技術上,星期零的研發團隊正在和國外食品院校展開合作。據團隊介紹:「國內發酵技術、蛋白結構技術、食品風味技術三個領域頂尖的中國科學團隊都在與星期零合作。對核心技術的持續投入,將為星期零獲得來自產品銷售和原料銷售的兩部分收入,未來我們的代工廠會先採購我們原料配方再去進行生產。」
星期零參與合作的奈雪夢工廠,來源:星期零官網
海外 體育電商「Fanatics」完成3.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62億美元
體育電子商務巨頭「Fanatics」融資3.5億美元,這筆新融資使公司的估值達到62億美元。這是Fanatics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
該公司最初計劃融資2.5億美元,最終完成了超額認購。本輪投資由Thrive Capital和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兩家領投,其他兩個投資方為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Franklin Templeton)以及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
Fanatics成立於1995年,2011年由麥可·魯賓(Michael Rubin)收購。此後魯賓將Fanatics納入到GSI,並以24億美元的價格將GSI出售給eBay,然後回購了其體育電子商務業務。
Fanatics是美國五大體育聯盟的官方電子商務合作夥伴。他們上一輪融資完成於2017年,軟銀為其投資10億美元,當時公司的估值是45億美元。這家位於佛羅裡達的公司,其他的投資者還包括NFL、MBL、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銀湖和阿里巴巴。
來源:Fanatics官網
「Gymshark」完成3億美元融資,全年收入達到2.58億英鎊
英國健身服裝品牌「Gymshark」完成了3億美元(合2.3億英鎊)的融資,投資方為美國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資集團,佔股21%。
2012年由19歲的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學生Ben Francis創立,Gymshark的2018年營業利潤飆升152%至1,810萬英鎊,總銷售額達到1.036億英鎊。而根據公司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7月,品牌全年收入為2.58億英鎊。而在截至2019年7月的12個月中,公司收入剛剛由1.03億英鎊增長至1.76億英鎊,增速明顯。
這又是一個從細分領域切入的DTC品牌,他們選擇的是健身健美賽道,依靠更加貼合和凸顯健身身材的剪裁,適合重度訓練者的材質,以及相關線上社群氛圍的構建,成立8年的Gymshark首次融資就直接邁入了獨角獸公司行列。
考慮到Gymshark今年2月才第一次開設線下門店,所以其此前的銷售增長几乎全部來自線上。
來源:Gymshark微博
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融資2億美元
「Impossible Foods」食品公司已經為它的肉類替代產品籌集了2億美元。
據數據跟蹤機構PrimeUnicorn指數顯示,在新一輪融資中,該公司的估值高達40億美元。新一輪投資由專注於科技的對衝基金Coatue牽頭;另一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對衝基金XN也參與了這輪融資。
該公司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加大研發力度,研發豬肉、牛排和牛奶等新產品,並擴大國際化努力,增強生產能力。
北美亞裔生鮮電商「Weee!」完成C輪融資,由DST Global領投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舊金山灣區Fremont的美國市場最大、發展最快的亞裔生鮮電商「Weee! 」宣布完成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著名投資機構DST Global領投。該輪融資也使得Weee!總融資額已超過1億美元。據悉,本輪DST Global融資將進一步加速其在全美境內生鮮送貨上門業務的擴張,以及人才招聘。
Weee!成立於2015年, 致力於為美國亞裔消費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生鮮購物體驗,將最新鮮,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商品以低於線下超市的價格送到客戶手中。超低免運門檻,獨立倉儲以及首創「次日達」配送,令Weee!成為當之無愧的美國亞裔生鮮電商的領軍者。
到目前為止,Weee!已在舊金山灣區、薩克拉門多、洛杉磯、聖地牙哥、西雅圖、波特蘭、紐約、新澤西,8大美國東西部主要城市或地區開通生鮮送貨服務,成為北美訪問量最大,營業額最高的亞裔生鮮電商,持續每年以6倍以上的同比增長率飛速增長。Netflix前營運長Tom Dillon今年年初加入董事會,為Weee!的高速增長與直面消費者領域帶來豐富的運營經驗。
Weee! 7月新開放了聖地牙哥、波特蘭、紐約、新澤西,美國4個主要市場的送貨服務,成功登陸東海岸,發展勢頭迅猛,計劃今年內將生鮮送貨服務推向全美。
「我們很高興支持Larry和Weee!團隊,也看到Weee!作為行業領先的亞裔生鮮電商在北美巨大的發展前景,」DST執行合伙人Rahul Mehta表示,「Weee!的飛速增長,高效運營,以及獨到的選品、定價策略,嚴格的品控,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都令我們印象深刻。」
根據諮詢公司Brick Meets Click和Mercatus的調查數據,2020年6月美國生鮮電商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72億美元,比5月增長了9%,遠高於3月的4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亞裔美國人的購買力將達到1.6萬億美元。Weee!旨在成為亞裔美國人和美國少數族裔生鮮購物的首選。
來源:Weee!官網
Part.2本周睿獸分析監測國內融資事件共計64起,併購事件1起。國內投融資分析 1. 行業分布
本周披露國內融資事件涉及19個行業領域,其中醫療健康15起,人工智慧9起,企業服務8起,文化娛樂5起,智能製造、生活服務並列3起。
相比於上周,醫療健康、企業服務仍為最受資本關注領域;人工智慧事件數量相比上周1起有所增加,本周有9起事件。
2. 融資輪次
本周融資事件的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前期(種子輪、天使輪、A輪)共30起,其中A輪有20起;中後期(B輪、C輪、D輪及以後)共15起;戰略投資本周有19起。
3. 融資規模
本周融資事件的融資規模在1,000萬-5,000萬元的數量最多,共16起。
4. 地區分布
本周北上廣融資事件共47起,佔比73.44%;江蘇有4起事件,浙江有2起。
Part.3本周睿獸分析監測海外融資事件共計90起,其中中國機構參與事件數5起,併購事件14起。海外投融資分析 1. 行業分布
本周披露海外融資事件涉及22個行業領域,其中企業服務15起,區塊鏈13起,金融11起,醫療健康9起,生活服務7起。
2. 融資輪次
本周海外融資事件的融資輪次分布主要集中在前期(種子輪、天使輪、A輪),有39起;中後期(B輪、C輪、D輪及以後)有17起;戰略投資本周有34起。
3. 融資規模
本周海外融資事件的融資規模主要集中在1,000萬-5,000萬美元,共29起。
4.地區分布
本周美國的事件最多,有53起;英國有7起,印度有5起事件。
附:
本周國內融資事件匯總
本周國內併購事件匯總
本周海外融資事件匯總
本周海外併購事件匯總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