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亂象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5日,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在「優勝教育」公眾號發布致歉信,就優勝教育困局給學生、家長、同事、教育行業以及家人等造成的困擾道歉。對於這封道歉信,一些網友並不買帳,在公眾號文章下方留言處索要被欠的工資和學費。

這樣的事情,並非個案。近期,韋博英語、巨石達陣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的情況,涉及眾多消費者,財產損失巨大。消費者手中本應享受折扣優惠的預付卡,變成了一張無法使用的「廢卡」。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10月28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

事實上,不僅是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理髮、餐飲、美容、健身等多個行業,都存在企業在收到預付費後跑路的現象。

「近期頻發的預付費問題,其實是存在多年的老問題。屢禁不止的核心原因在於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由此導致商家使用資金的行為缺乏監管、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對此,建議對預付費問題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第三方資金託管、預付費使用、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從源頭解決此類亂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

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節省費用的心理,通過大額折扣來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然而,繳費容易退費難。消費者想要退費時,一些商家會設置拒絕退費的種種障礙,今年央視3·15晚會就點名了嗨學網退費難問題,中消協在報告中也提到了多起退費難事件。

除此之外,近些年餐飲店、培訓機構、健身房等商家倒閉、跑路現象也時有發生,消費者預付費用被卷跑的現象屢見不鮮。

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也遇到過預付費被商家卷跑的事情。

「去年年底,我在一家餐廳辦了預付卡,當時宣傳說充值2000元就能打折。結果,今年疫情發生後那家餐廳就沒再開過,也沒有任何信息公示,應該是捲款跑路了。」朱巍說。

中消協在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面對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的局面,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部分地區的行政機關、法院也積壓了大量相關案件,消費者權益亟待有效維護。

事實上,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自2005年起,中消協多次發布相關消費預警,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數次向有關方面反映,呼籲加強立法規制。2019年,中消協發布預付式消費輿情報告,並向有關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進相關問題解決。但是,由於預付式消費涉及領域眾多,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有關工作推動難度較大。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操作性

關於預付收費問題,政府部門在近些年已出臺過多部法規、部門規章進行規範。

早在2011年5月,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就出臺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其中作出多項制度設計來加強預付資金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按照這一《意見》要求,商務部2012年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分類監管、屬地管理、動態監測、風險控制」為總體思路,從備案、發行與服務、資金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業務進行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除了制定相關的法規,政府部門還通過及時發布警示信息等方式進行監管。

8月6日和9月9日,北京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公眾號兩次發布了「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優勝教育兩次上榜,關於該機構的投訴量均超過百件,但解決率卻都沒超過15%。然而,這兩篇官方發布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中消協在報告中指出,其核心原因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對此,建議針對侵權行為日益嚴重的情況,儘快將預付式消費立法列入計劃,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加強預收費經營行為治理,做好源頭治理,防止後續無休止的消費糾紛。

劉俊海同樣認為,預付費市場亂象難根治的根本原因在於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由於實施細則、法律責任等方面的規範不夠完善,使得法規缺乏可操作性和威懾力不足,導致相關規定難以落地,預付費問題屢禁不止。

專門立法明確資金存管制度

為解決預付式消費帶來的問題,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開始完善相關立法。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提出了信息對接、風險警示和信用治理三大核心制度設計,抓住協同監管服務平臺這一關鍵環節,對系統信息對接、資金風險防控、信用管理、社會共治等作出規定,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預警」。

在預付式消費治理上,北京市正在修訂預付式消費服務合同行為指引,推動單用途預付卡立法進程,並在教育培訓、美容美髮等領域探索引入保險機制。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回應消費者關於「老闆捲款跑路,充值卡錢難追回」的相關問詢時說,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作,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專門制定預付費管理法。通過專門立法的方式,在收取預付費的經營者資質、預付費所有權歸屬、資金存管制度、資金風險防控、費用退還、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進行細化,切實加強風險防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劉俊海說。

朱巍認為,整治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問題,關鍵在於完善事中監管機制,一定要有第三方機構對預付費進行監管,確保這些資金不被商家挪作他用。對此,建議立法明確相應的制度規範,例如,可以考慮將預付費存入第三方帳戶,帳戶的每一次變動都需要經過消費者和商家共同確認,在這之後相應的費用才能進入到商家的帳戶中。(本報記者 蒲曉磊)

相關焦點

  •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消費者預付卡變廢卡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預付...
    對此,建議對預付費問題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第三方資金託管、預付費使用、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從源頭解決此類亂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  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節省費用的心理,通過大額折扣來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然而,繳費容易退費難。
  • 中消協點名多家「跑路」教育機構 建議預付費式消費列入立法計劃
    中消協表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集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
  • 預付卡消費亂象呼喚立法規制
    預付式消費的維權困境,引來公眾關注和熱議。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裡可能會有好幾張預付式消費卡,如健身卡、理髮卡、旅遊卡、餐飲卡等,這種預付卡就是先為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然而,不少人卻由此入了預付式消費的坑。  時下,隨著預付卡消費日益增多,相關糾紛也不斷湧現。
  • 關於「預付卡消費亂象亟須立法監管」的答覆
    關於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20203171號提案的答覆閩市監函〔2020〕190號張涵委員:《預付卡消費亂象亟須立法監管》(20203171鑑此,我們將積極把握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或修訂的契機,向立法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建議提請將預付卡經營管理納入地方立法項目,借鑑其他省市的實踐經驗,明確各監管部門的職責,制定詳細具體、易於操作的處理預付卡消費爭議的管理辦法,規定發售單位資格、責任義務、違約責任、監督管理等內容,規範預付式消費的行為準則,使糾紛出現時相應的監管部門可以有法可依,從立法的高度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 預付式消費遭遇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
    預定的鮮花無法送達,預付的健身卡無法健身,預存了錢理髮店老闆卻關門跑了……預付式消費糾紛頻現—— 預付式消費維權難在哪裡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3月12日發布《2019年湖南省預付式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資金監管出臺,規範藝培機構預付費亂象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了解,校外培訓行業的消費糾紛包括虛假宣傳、刻意隱瞞辦學資質和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合同暗藏不公平條款、預付式付款方式風險大等。由於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集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徑,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
  • 交錢容易退費難,中消協建議立法規範教育培訓預付費
    事實上,家長與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糾紛大多與退費難有關,而退費難的根源來自預付費模式。 對此,中消協認為,規範預付費,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退費難問題。 立法規範預付費 源頭解決退費難 在中消協看來,校外教育培訓中存在的消費糾紛難解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預收費模式。 比如,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導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 浙江省安吉縣整治預付式消費市場亂象
    從被動監管到主動出擊 浙江省安吉縣整治預付式消費市場亂象□ 潘柏林 陳曉華今年以來,浙江省安吉縣市場監管局對縣域範圍內的足浴店、美容美髮店、健身房等重點經營單位開展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工作,力圖從被動監管轉變為主動出擊。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廣州11月20日電題: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新華社記者孫飛、胡林果健身卡沒辦多久,卻遭遇健身房「跑路」,不少消費者遭遇類似負面消費體驗。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機構「預付費式消費」如何排雷
    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常見、維權難,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教育機構多採用預付收費方式。針對預付式消費,中消協建議儘快將預付式消費列入立法計劃。    中消協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
  • 預付式消費 是餡餅還是陷阱?
    原標題:預付式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近年來,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方式日漸多元化,預付式消費也獲得快速發展。
  • 預付消費亂象引關注 主管部門全面排查預付卡風險
    4月7日,《經濟參考報》刊發了《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 新變種新風險不斷滋生 預付消費竟成不法商家「吸金利器」》《專家:完善法律監管體系 剷除預付式消費頑疾》報導,對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多家知名連鎖機構被曝關店跑路,以及預付消費新型風險進行了調研報導,呼籲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實體店現金流承壓進而加劇預付卡風險的動向,呼籲加強預付消費的管理,整治預付消費亂象。
  • (生活觀察)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新華社廣州11月20日電題: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新華社記者孫飛、胡林果 健身卡沒辦多久,卻遭遇健身房「跑路」,不少消費者遭遇類似負面消費體驗。
  • 預付卡立法,意義大於爭議
    □苑廣闊  預付卡消費是當前一種常見的消費模式,近年來,因過度發卡、服務減少、裁撤網點甚至關門跑路而導致單用途卡成為廢卡、消費者難以求償維權的事件屢見不鮮。鑑於此,上海正在積極推進預付卡立法,引入行政機關,進行適度監管,試圖在地方性法規層面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缺。不過,預付卡立法在法學界引發了爭議。
  • 預付式消費套路多!山東消協提6條對策破解
    原標題:山東消協提出這6條對策破解預付式消費套路多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提出了制定地方性法規彌補立法不足、建立第三方託管、實行擔保制度等6條對策和建議,希望被相關各方採納,解決預付式消費多發、維權難等問題。
  • 預付式消費糾紛難處理?這裡告訴你如何架構監管閉環!
    市場監管部門處理預付式消費糾紛的痛點與難點預付式消費糾紛的核心訴求是退費,退費分為兩類 :一種是經營者正常經營,消費者提出退費,市場監管部門的解決途徑(圖一)。一種是經營者閉店,消費者提出退費,市場監管部門的解決途徑(圖二)。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11月17日《現代快報》)眼下,「預付式」消費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一些商家正是瞅準這一「商機」,推出「充值多少返利多少」「多消費多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不但讓消費者從中獲取一定的「實惠」,而且商家也能通過「預付式」消費方式留住消費者,並從中獲取利潤。可以說,「預付式」消費方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這都是一種「雙贏」「共贏」「多贏」之舉。
  • 山東消協提出這6條對策破解預付式消費套路多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提出了制定地方性法規彌補立法不足、建立第三方託管、實行擔保制度等6條對策和建議,希望被相關各方採納,解決預付式消費多發、維權難等問題。
  • 商家中途跑路 疫情期間預付式消費糾紛將如何解決
    而消費受限,直接觸發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這在預付式消費合同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也成為今年「3·15」最值得關注的話題——疫期預付式消費糾紛明顯增多,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近日,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預付式消費維權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疫期預付式消費糾紛問題主要集中在疫期暫停營業退費糾紛、服務方式變更、使用期限受限以及商家關門或倒閉四個方面。
  • 預付式消費維權「卡」在何處?
    那麼,預付式消費風險究竟如何化解?維權之困又該如何破?對此,本刊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低門檻滋生行業亂象近年來,在私教健身、美容美髮、教育培訓、兒童遊樂等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模式被商家廣泛應用。因此,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機構、健身房、美容美髮等行業極為流行。然而,由於缺乏成熟的監管機制,不少預付式消費在現實操作中,被異化為變相融資、非法集資,甚至頻頻發生商家捲款「跑路」事件,讓消費者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019年,門頭溝法院辦理了百餘起涉及同一健身房的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法院查扣了一批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