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錢容易退費難,中消協建議立法規範教育培訓預付費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線下體育培訓機構巨石達陣和K12學科培訓機構優勝教育都沒能扛過疫情的考驗,先後停課的消息引發家長維權投訴潮。

一位家長告訴未來網記者,就在機構停課前幾天,她剛剛預繳了6萬元續購課程,現在,非常擔心這筆預付費要不回來。

於是,圍繞著預付費和退費相關的問題引發了消費者大量投訴。

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獲悉,2020年第三季度,中消協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5639件,其中,涉及合同投訴6662件,虛假宣傳投訴896件。

截圖自全國消協第三季度受理投訴統計表

10月28日,中消協的發布「校外教育培訓投訴情況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虛假宣傳問題一直是培訓機構投訴的重災區。」比如誇大宣傳培訓效果或成績;誇大宣傳師資力量;實際培訓學習模式與宣傳不符;實際教學質量與體驗課、試聽課質量相去甚遠。

事實上,家長與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糾紛大多與退費難有關,而退費難的根源來自預付費模式。

對此,中消協認為,規範預付費,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退費難問題。

繳費容易退費難 淪為教培領域常見病

為了讓孩子達到中招建檔線,開封市的劉先生在點津教育機構報個提高班,繳費19800元。劉先生表示,該培訓機構負責人口口聲聲保證能讓孩子提百十分,過建檔線沒問題,而且還要超幾十分。可是,中招考試後,孩子的成績距離建檔線還差幾十分。劉先生認為這與機構的承諾相差太遠,故要求全額退款,商家只答應退70%。

2020年8月5日,劉先生將點津教育投訴至開封市消協。然而,機構負責人的提分承諾只是口頭,消費者沒有留存相關證據,導致商家百般推諉,最終不能達成一致協議。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凡是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中有「一線名師」「命題人授課」「快速提分」等字眼,就涉嫌違反廣告法。

疫情發生以來,未來網也報導了多起涉教育培訓的退費糾紛,比如,有用戶投訴阿卡索外教網,指責其「包裝」母語或官方語言非英語國家的人,冒充來自歐美國家的外教,要求機構退費。

還有,培訓機構利用格式合同,約定上第一節課後只能退費百分之六十,或者超過7天、30天不予退費等。

立法規範預付費 源頭解決退費難

在中消協看來,校外教育培訓中存在的消費糾紛難解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預收費模式。

比如,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導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同時,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預付費會被商家挪用,或經營不善跑路後,消費者維權困難。

儘管《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但是,怎麼收費,一次收多長時間的費用,以及如何退費,依然由培訓機構的一紙格式合同說了算。每到促銷旺季,依然有機構變換花樣預收費。

對於機構打擦邊球依然違規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費的行為,21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家長籤付款協議時,要有維權意識;更需要監管部門加強過程監管,嚴格落實政策。

為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行為,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2020年6月,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其內容涉及虛假宣傳、亂收費、退費難等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明確了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收費退費、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等條款,被看作用戶的維權指南。

預付資金不是投資行為,消費者不應承擔經營者的經營風險。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核心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因此,中消協建議加強立法。呼籲儘快將預付式消費立法列入計劃,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加強預收費經營行為治理,防止預付資金被經營者挪用,從源頭上解決無休止的消費糾紛。

強化司法解釋 司法機關努力幫消費者維權

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校外教育培訓成為剛需,很多家庭一次預付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機構一旦跑路,眾多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犯。

此時,司法保護成為消費者的最終救濟手段。

然而,目前,部分消費者因預付費糾紛訴諸法院後,維權效果不盡理想。中消協希望司法機關受理相關案件後,主動調查、限制消費、信用懲戒等措施,努力幫消費者維權。

此外,消費者也要強化風險意識,審慎籤約費用高、周期長的教育培訓項目,儘量不要一次性高額繳費。與培訓機構溝通時,不要輕信口頭承諾和口頭答覆,要把約定落實到合同協議中,並保留合同文本、交易憑據、溝通記錄等相關證據,便於維權。

來源:未來網 作者:李盈盈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中消協點名多家「跑路」教育機構 建議預付費式消費列入立法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韋博英語、優勝教育等接連爆雷,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導致消費者損失巨大的情況近來愈演愈烈。10月28日,中消協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並針對校外教育培訓投訴集中的情況發布了專題報告。
  •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消費者預付卡變廢卡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預付...
    對此,建議對預付費問題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第三方資金託管、預付費使用、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從源頭解決此類亂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  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節省費用的心理,通過大額折扣來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然而,繳費容易退費難。
  •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亂象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10月28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
  • 教育培訓機構繳費容易退費難,律師這樣建議!
    今天限行5和0 明天限行1和6 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課外輔導班等市場持續火熱。與此同時,教育機構的各種投訴也逐漸增多,其中,「退費難」成為投訴最集中的問題。
  • 機構「預付費式消費」如何排雷
    本報長沙訊近期,韋博英語、巨石達陣、優勝教育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情況,涉及消費者眾多,財產損失巨大,類似情況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常見、維權難,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教育機構多採用預付收費方式。針對預付式消費,中消協建議儘快將預付式消費列入立法計劃。
  • 安徽省消保委:繳費容易退費難 消費者選擇教育培訓機構需謹慎
    一是投訴內容集中於公務員培訓、學歷教育、中小學校外輔導和技能培訓(以財務會計為主)投訴,四者佔比79.14%。二是集體投訴風險高,個別經營者反覆出現同類投訴,比如一些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多起涉及虛假承諾、多收費用、拖延退款等方面的投訴。三是侵權行為複雜多樣,涉及超範圍承諾無法兌現、師資不足拖延開課、擅自更換教學內容、故意拖延退費、突然搬遷或關店失聯、誘導辦理培訓貸、網絡教育服務差等。
  • 中消協建議採用「預授權」凍結制度
    日前,在收到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對小鳴單車提起的公益訴訟兩天後,中國消費者協會(中消協)給出了自己的建議。11月20日上午,中消協在發布的《關於對共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押金、預付費的立法規制建議》文件中指出:對於押金,採取「預授權」凍結制度,防止押金流入企業資金帳戶,保證資金安全;對於消費者預付費,採取資金存管或者保證金提存制度,專款專用,防止挪用。
  • 付錢容易退款難 在線教育市場怎成維權"老大難"
    important}退費難、誘導貸款、霸王條款、教師資格造假、虛假宣傳……今年以來,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但一系列亂象接連曝光於媒體,也讓這個產業站上了風口浪尖。  付錢容易退款難  記者日前在消費者在線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進行搜索,可見關於在線教育有數以萬計的投訴,其中大部分都與各類課程「退款難」相關。
  • 中消協為消費者挽回損失超11億!食品安全仍是熱點,教育培訓投訴驟升
    三是培訓服務第一次進入服務類投訴前十位,且居第四位。中消協指出,與培訓有關的關鍵詞是「跑路」,2019年,「預付式消費」已經從健身、美發美容、洗車、餐飲進入教育培訓等領域,成為維權老大難。四是自行車突然進入商品類投訴前十,名列第八。投訴中高端自行車及配件產品佔比明顯,這與消費者健身、休閒娛樂需求以及對自行車從通勤代步的初級標準提高到運動時尚品質要求不無關係。
  • 預付消費存錢容易退款難 儘量不辦預付卡儲值卡
    記者調查了解到,預付式消費導致的商家跑路和消費中的糾紛,在島城消費投訴數量越來越多,市場監管部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司法方面的學者專家也建議主管部門能出臺預付式消費的規範合同文本,儘快建立失信企業或個人「黑名單」,讓失信者無法在市場經營中立足。預付消費維權納入重點中消協日前通過媒體發布,2019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
  • 教育培訓退費難、餐飲預付卡亂扣費、汽車隱性消費……這些投訴...
    1.教育培訓機構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消費者投訴呈現增長態勢,尤其是機構關門事件涉及人數眾多、涉案金額高,社會影響惡劣。2019年,閔行區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719件,較2018年同期的482件增長49.17%。
  • 預付卡消費為何 充值容易退費難
    而在7月13日,又有多名市民投訴,他們在位於張店柳泉路與迎春街路口附近一家名為「天藝良品」的教育培訓機構,花數千元給孩子報的培訓班,課程尚未結束,培訓機構便關了門。記者調查 預付卡消費的誘惑與風險頗受爭議的預付卡消費,其背後存在哪些誘惑與風險?發卡商家印發的售卡協議,又暗藏怎樣的貓膩?消費者在選擇這類消費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 中消協點名巨石達陣、優勝教育:預付式消費有風險
    28日,中消協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近期,韋博英語、巨石達陣、優勝教育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情況,涉及消費者眾多,財產損失巨大,類似情況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 交錢容易退錢難 糟心預付卡維權難在哪?
    「我卡裡還剩1000元左右,照此計算,我轉個卡先要扣除400元,還要再充現600元,這樣卡就更難有接手者了,這分明就是在搶錢!」高俊旺氣不打一處來。   「中消協曾組織消法執法檢查組去7個省份調研發現,預付式消費問題呈現跨領域、跨行業、普遍蔓延的形勢,稍不留神就會觸發維權困局。」
  • 交費容易退費難,在線教育行業通病難治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作者 | 曹楊編輯 | 饒霞飛交費容易退費難,已經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通病。在各大社交平臺,關於退費的投訴和話題層出不窮。在黑貓投拆中,關於教育培訓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退款難」。如位列最近一周教育培訓行業紅黑榜周榜前三位的企業投訴中,超8成投訴與退費相關。
  • 預付卡的陷阱:前腳充值後腳跑路 交錢容易退錢難
    小到洗衣店、理髮館,大到旅行社、培訓機構、健身房,消費者充值後遭遇「跑路」的新聞可謂不絕於耳。如果以「充值後跑路」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僅2018年後,就可搜到培訓機構、健身房、旅行社等多類機構跑路的消息。  交錢容易退錢難 打折餡餅不好咽  即便自己充值的機構沒有跑路,孫妍的「退卡路」走得也並不舒心。
  • 爆雷跑路屢現 「預付式消費」成為維權老大難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爆雷跑路屢現 預付費投訴陡增[摘要] 報告指出,與培訓有關的關鍵詞是「跑路」。與此同時,2019年,「預付式消費」已經從健身、美發美容、洗車、餐飲進入教育培訓等領域,成為維權老大難。
  • 預付卡交錢容易退錢難 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我卡裡還剩1000元左右,照此計算,我轉個卡先要扣除400元,還要再充現600元,這樣卡就更難有接手者了,這分明就是在搶錢!」高俊旺氣不打一處來。  「中消協曾組織消法執法檢查組去7個省份調研發現,預付式消費問題呈現跨領域、跨行業、普遍蔓延的形勢,稍不留神就會觸發維權困局。」
  • 起底教培機構雙重困局:預付風險和燒錢攬客並存,教培行業何去何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其實早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優勝教育便在全國各地負面輿情頻發,主要涉及培訓退費難、辦學不規範、拖欠員工工資等諸多方面。負責處理優勝教育武漢校區退費事宜的王宇(化名)告訴記者,「單就武漢的三個校區,我們這些老師已經至少有四個月的工資沒有發了。」除了老師,僅在武漢,便有三百多位家長索求退費無門,數額超四百萬。
  • 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資金監管出臺,規範藝培機構預付費亂象
    近年來,涉及校外培訓機構挪用預付費、拒退費甚至捲款跑路等問題,成為校外培訓市場的痛點,制約了培訓行業健康發展。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了解,校外培訓行業的消費糾紛包括虛假宣傳、刻意隱瞞辦學資質和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合同暗藏不公平條款、預付式付款方式風險大等。由於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集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徑,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