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為消費者挽回損失超11億!食品安全仍是熱點,教育培訓投訴驟升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今天上午,中消協發布2019年全國消費投訴情況顯示: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2萬1377件,解決61萬4246件,投訴解決率7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億7722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3160件,加倍賠償金額1607萬元。家用電子電器類、交通工具類、日用商品類、服裝鞋帽和食品類投訴量居商品大類投訴前五位;生活社會服務類、網際網路、銷售、教育培訓與電信服務居於服務類投訴量前五位。

全年投訴體現四大變化

中消協統計發現,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食品、通訊類產品、鞋。與2018年相比,自行車及零部件投訴和房屋類投訴進入商品類投訴前十。

在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經營性網際網路服務、網絡接入服務、遠程購物、培訓服務及餐飲服務類投訴。

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全年投訴體現出四大變化:

一是遠程購物投訴在全部投訴中佔比大幅度下降,從多年第一退居第三位。中消協認為,遠程購物中電商所佔比例最大,這個變化反映出電商放心消費環境得到優化。

二是以網路遊戲、共享經濟等為主要服務項目的經營性網際網路服務首次成為服務類投訴第一,這與數字經濟、數字消費迅速增長成正比。

三是培訓服務第一次進入服務類投訴前十位,且居第四位。中消協指出,與培訓有關的關鍵詞是「跑路」,2019年,「預付式消費」已經從健身、美發美容、洗車、餐飲進入教育培訓等領域,成為維權老大難。

四是自行車突然進入商品類投訴前十,名列第八。投訴中高端自行車及配件產品佔比明顯,這與消費者健身、休閒娛樂需求以及對自行車從通勤代步的初級標準提高到運動時尚品質要求不無關係。

汽車類投訴高速增長 個別二手車交易平臺隱瞞實情銷售

2019年,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同比去年激增25.1%。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汽車類投訴涉及到汽車銷售中各個環節,其中:產品質量問題多,投訴大部分反映在汽車零部件上,如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屢現故障;購車合同爭議大,經營者在合同條款中對於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後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售後服務問題多,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現返修狀況,或故障多次維修卻不能徹底解除,維修不出具明細等;檢測舉證維權難,汽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舉證難、鑑定難、求償難。二手車消費信息不實,經營者隱瞞實情銷售,二手車交易經營存在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甚至私改裡程、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現象,將出過大事故的汽車說成是小磕小碰。

預付式消費問題愈演愈烈 部分商家捲款跑路涉嫌詐騙

預付式消費因市場覆蓋面廣、進入門檻低、從業流動性大、資金監管難,近年來連續成為投訴熱點,且已從傳統美容、健身個體行業向裝飾裝修、教育培訓等單個消費金額較大領域發展。目前,消費糾紛主要表現為:一是商家尚未取得合法經營資格便先行發放預付卡或招募充值會員,若後期無法正常登記,商家無法開張營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將受到侵害。二是承諾不兌現,辦卡容易退卡難,發卡企業誘導消費者進行預存充值,未履行事先約定提供商品或服務約定,拒絕給消費者退錢或扣除消費者高額違約金。三是經營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多方限制消費者的權利,減輕、逃避自身責任。四是經營場所發生關門、歇業、易主、變更經營場所時,債權債務不做妥善處理就自行終止服務,對消費者的合理訴求置之不理,引發群體投訴。五是部分商家涉嫌詐騙,以辦卡優惠條件為誘餌詐騙錢財,一旦得手就捲款走人,給消費者維權造成很大困難。

教育培訓服務投訴驟升九成多 預付款項難退還

近幾年教育培訓服務市場增長迅速,包括幼兒早教、考學輔導、語言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甚至是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等培訓需求旺盛,培訓機構更是遍地開花,但培訓機構質量參差不齊,侵權問題時有發生。2019年全年,有關社會培訓類投訴顯著增長,全國消協組織2019年共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39486件,同比驟升92.4%。

消費者反映問題集中在:一是培訓機構和培訓教師資質不健全。有的機構本身不具備教育培訓資質甚至無證照經營,培訓老師也無相關領域培訓資質和學歷。二是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有些培訓機構誇大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誤導消費者,比如虛假宣稱一線名師授課、押題命中率高、培訓後考試必過等,但實際培訓中與宣稱不符。三是協議或合同條款模糊,缺少科學的授課安排和公平的退費規則,消費者實際參加培訓時經常存在開班延期、課時縮短、講師頻繁更換等問題。四是預付式消費方式風險大。培訓機構經營不善導致資金流斷裂引發停業閉店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追討費用難度陡增。五是誘導辦理分期貸款。部分消費者反映,通過培訓機構推薦的金融機構貸款,工作人員在消費者未充分了解貸款注意事項的情況下,擅自完成整套手續,致使消費者「被貸款」。這種情況下,如果培訓機構不履行承諾、服務縮水、甚至關門跑路,消費者在申請退款時,一方面部分教育機構拖延退費,另一方面第三方付款平臺還要求消費者「按期支付」貸款,致使消費者苦不堪言。

商品房銷售貓膩多 消費者購房需謹慎

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房屋銷售投訴8884件,商品房消費領域質量問題、裝飾裝修問題以及售後服務糾紛頻發,困擾廣大消費者。

投訴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開發商違規售房。一些開發商為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違規開發、售房,有的未取得《預銷售許可證》,有的擅自變更規劃。消費者交付了首付款或全額後,開發商因各種原因停建,又無力退回房款,導致消費者錢房兩無。二是房屋質量存在問題。消費者購買房屋收房後,出現牆體裂縫、樓板鼓裂、屋面滲漏、牆皮脫落、家用設施安裝不到位等房屋質量問題屢見不鮮。三是宣傳誤導。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在宣傳時故意強調優惠政策,以學區房、裝修標準、環境優美、贈送面積等優惠為噱頭,更有甚者私下承諾可通過非常規渠道為不具備購房資質的消費者辦理購房手續,以此吸引消費者購房,事後卻存在房型與宣傳不符、承諾不履行、面積縮水等有違誠實信用原則的情況。四是部分消費者購房時欠缺對房產項目的考察,不主動查看開發商必須具備的證件,不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盲目籤訂合同、沒有做好風險評估。

其他投訴熱點:

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居高不下,山寨維修不容忽視

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98659件,佔總投訴總量的12.01%,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位。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主要涉及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消費者反映的問題集中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合同等方面。

服裝鞋帽類投訴量居高不下,假冒偽劣產品「上山下鄉」

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服裝鞋帽類投訴53111件,其中涉及質量問題投訴24568件。常見的質量問題包括服裝做工粗糙、破損、褪色、異味重,短時間內出現起球、變形等問題,鞋類存在脫皮、脫線、脫膠、裂口等質量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仍是重點熱點,維權取證難度大

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食品類投訴35097件,佔投訴總量的4.3%,同比上升12.6%。從投訴問題來看,質量問題比重最大,佔食品類投訴總量的44.8%,其次是虛假宣傳問題、安全問題和售後服務問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楊濱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消協受理消費者投訴逾82萬件 挽回經濟損失超11億
    中國網財經1月17日訊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21,377件,同比增長7.76%,解決614,246件,投訴解決率7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7,722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3,160件,加倍賠償金額1,607萬元。
  • 市消協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14萬餘元 網絡消費新問題突出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市消協發布2020年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20年全市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22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14萬餘元,接待消費者諮詢6479人次。
  • 今年以來共受理166件消費投訴 昆明市消協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0...
    原標題:今年以來共受理166件消費投訴市消協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近日,記者在2020年昆明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部門聯席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市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6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0餘萬元。
  • 預付卡消費問題成為去年陝西消費者投訴熱點
    1月11日,2020年陝西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出爐,記者獲悉,去年全省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735件,解決8026件,投訴解決率82.44%,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21.59萬元。其中,預付式消費問題成投訴熱點,線上線下的投訴率均有所增加。
  • 北京市消協曝光去年投訴集中的5大熱點問題:共享單車退押金難上榜
    ofo小黃車、TOGO途歌退押金難,商家擅自「砍單」,二手交易平臺實物與宣傳不符……昨天下午,市消協曝光了去年投訴集中的5大熱點問題。新華社資料圖共享單車退押金難,成為去年的熱點之一。據統計,去年96315熱線共登記涉及商家擅自取消訂單的投訴253件,「砍單」範圍涵蓋了購物、旅遊、出行、訂餐、娛樂等多方面,投訴量也較2018年增長了60.13%。教育投訴的數量也明顯增加。去年,全市消協系統受理有關教育培訓服務的投訴17500件,佔總投訴量比重高達19.32%,教育培訓服務已經成為服務類投訴中的第二大問題。
  • 市消協去年受理投訴290件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6.11萬元
    1月4日,記者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去年,我市各級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90件,解決率為98%,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6.11萬元,支持消費者起訴4件,接待來訪、接受諮詢2124人次,收到表揚信5封。從投訴分析來看,預付式消費維權困難,房屋裝修建材類糾紛逐年上升,生活服務類和電信服務類投訴不少。
  • 陝西省消協發布2018年消費者投訴熱點 共享消費預付卡等成焦點
    陝西省消協發布2018年消費者投訴熱點 共享消費預付卡等成焦點 2019-01-21 10:00:00來源:陝西日報   陝西日報訊(
  • 2019年河南省1231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828萬元,食品安全等八大...
    2019年全省12315熱線(含原工商12315、質監12365、食藥監12331、價監12358、智慧財產權12330等五條投訴舉報熱線)共受理訴求75.93萬件,同比增長9.70%;其中投訴舉報25.56萬件,同比增長10.89%;諮詢50.37萬件,同比增長9.08%;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828.9萬元,同比增長19.71%。
  • 挽回消費者損失1.16億元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力介紹,在消費維權方面,廣州市市場監管系統針對消費者反映集中、媒體關注的不良商家以「5G推廣」為噱頭設消費騙局、利用「霸王合同」高價銷售手機、影院不免費提供3D眼鏡、熱門商圈存消費亂象等熱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569次,行政約談930次,檢查市場經營主體14614家,核查處理違法線索337條。
  • 中消協:今年一季度家用電子電器類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趙文君)中消協24日發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家用電子電器類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中消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商品類投訴82866件,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共22451件,佔商品投訴總量約27%,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服裝鞋帽類投訴14308件,佔商品投訴總量約17%,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二;日用商品類、交通工具類、房屋及建材類的投訴量分別居第三到第五位;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服務類投訴100006件,其中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一,其次分別為銷售服務
  • 二�一一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 中國消費者協會
    據全國各級消協組織統計匯總,2011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07,263件,解決571,9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0,418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7,036件,加倍賠償金額684萬元,經消費者協會提供案情後由政府有關部門查處罰沒款2,530
  • 去年南通市民投訴熱點為手機和預付卡
    醫療、食品、投資理財類違法廣告;檢查合同格式條款2654份,糾正不平等條款178條,在5類中介行業中推廣合同示範文本;開展空氣淨化、飲用水淨化類商品、非法集資等專項整治30餘次。同時,南通消協和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共受理各類消費者諮詢、投訴、舉報等信息47132件,受理數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26.92%、10.17%和33.90%。消費投訴的辦結率96.57%,爭議金額達2932.78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99.32萬元,加倍賠償13.77萬元。
  • 中消協:2019年家用電子電器類居商品大類投訴首位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張濤)1月1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21377件,同比增長7.76%,解決614246件,投訴解決率為7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7722萬元。
  • 中消協發布去年消費投訴榜 網約車投訴成新熱點
    中新網1月24日電 中消協網站消息,24日,中消協發布《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分析指出,去年商品投訴大幅上漲,其中位居前兩位的是針對通訊類產品、汽車及零部件商品的投訴。此外,分析還列出2016年消費者投訴的八大熱點,其中,網絡環境欺詐多,手機「質量門」等問題均進入年度熱點投訴榜,「網約車」投訴也首次上榜。
  • 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7.76%,解決614,246件,投訴解決率7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7,722萬元。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汽車類投訴涉及到汽車銷售中各個環節,其中以下幾個方面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一是產品質量問題多。投訴大部分反映在汽車零部件上,如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屢現故障。二是購車合同爭議大。
  •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公布2019年度廣州消費投訴熱點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2019年廣州消費投訴有哪些熱點?廣州為市民消費更放心做了怎樣的努力?通氣會上,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負責人張開仕介紹了2019年度的廣州消費投訴熱點。他說,2019年度,廣州市消委會系統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和諮詢15.26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01.93萬元。  從受理投訴分布行政區域看,排在前5位的是天河區、白雲區、番禺區、黃埔區、海珠區,佔全市投訴量的65.07%。
  • 長春市消協公布上半年投訴四大熱點
    記者從長春市消協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投訴呈現四大熱點,即商品房投訴大幅增長、裝修質量服務問題突出、預付式消費糾紛不斷、電信服務投訴。寬帶網絡疫情期突顯上網不暢今年上半年通訊投訴雖與同期下降了31%,但仍居服務類首位。而寬帶服務投訴近三年來首次大幅度上升30%,問題主要集中在網絡質量、資費與售後服務方面。
  • 陝西省消協發布2019年受理投訴情況 房屋託管、預付卡等是投訴熱點
    通過「二房東」租房,但對方資金鍊斷裂無法退押金;團購餐飲券無法消費,團購平臺拖著不給退款;買到事故車,二手車商拒不協商……1月10日,省消協發布2019年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統計,全省各級消費者協會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265件,解決791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81.839萬元。房屋託管、汽車消費、預付卡等投訴熱點難點值得關注。
  • 貴州12315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6.8萬元
    12315熱線共接受投訴舉報、諮詢等信息261168件,同比增長47.86%;其中投訴舉報39147件,同比增長14.53%;諮詢222041件,同比增長55.85%;其中消費維權143442件,產品質量32862件,食品藥品73707件,價格收費6328件,智慧財產權4849件。涉案金額8733.41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6.8萬元。
  • 交錢容易退費難,中消協建議立法規範教育培訓預付費
    於是,圍繞著預付費和退費相關的問題引發了消費者大量投訴。 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獲悉,2020年第三季度,中消協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5639件,其中,涉及合同投訴6662件,虛假宣傳投訴89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