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2020-12-14 東南網

人見人煩的預付卡亂象,將有望得到遏制。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提及,《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11月17日《現代快報》)

眼下,「預付式」消費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一些商家正是瞅準這一「商機」,推出「充值多少返利多少」「多消費多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不但讓消費者從中獲取一定的「實惠」,而且商家也能通過「預付式」消費方式留住消費者,並從中獲取利潤。可以說,「預付式」消費方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這都是一種「雙贏」「共贏」「多贏」之舉。

然而,當前的預付式消費存在著不少「霸王條款」,飽受消費者詬病,比如:「餘額不足不能消費」「有效期內未使用完卡內餘額作廢」「一旦遺失不接受補辦」……等,致使「預付式」消費成了吞噬廣大消費者切身利益的「消費陷阱」。

其實,早在2012年9月,商務部就發布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要求發卡企業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前往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並對相關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一旦違規,便可對企業形成約束。可見,對「預付式」消費的管理還是有明文規定的。但由於只有管理辦法,而沒有相應的監管和處罰機制跟進,因而「預付式」消費管理還是處於「失管」狀態之中,導致「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此次,江蘇省商務廳發布《辦法》,將以「立法」形式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設有15天冷靜期」等舉措遏制預付卡亂象,無疑值得期待。這既給了消費者一定的「冷靜期」,又防止了一些無良商家的「霸王行為」。有了「冷靜期」,消費者一旦發現預付式消費存有陷阱,消費者就可以及時終止預付式消費。同時,那些無良商家就難以「稱王稱霸」,一些「霸王條款」就難以「欺行霸市」。可見,預付式消費設立「冷靜期」,既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又促使商家斷了「玩套路」「耍花招」的心思,轉向誠信經營,提升服務質量,更有利於行業的正向發展。

當然,消費者享有了「冷靜期」,並非就「萬事大吉」,還需增強維權意識。如果消費者遭遇預付式消費「陷阱」和「套路」,絕不能坐以待斃,任憑「宰割」,應對損害自己合法權益的「預付式」消費大膽地說「不」,並採取法律途徑積極維權,以避免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從而給自己的預付式消費加設一把「安全鎖」。(葉金福)

相關焦點

  • 預付卡立法管理值得期待
    □魏文彪 近年來,因商家過度發卡、服務減少、裁撤網點甚至關門跑路而導致預付卡成為廢卡、消費者難以維權的事件屢見不鮮。不少人呼籲從立法層面治理這一亂象。鑑於此,上海正在積極推進預付卡立法,引入行政機關進行適度的監管,試圖在地方性法規層面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缺。
  • 預付卡消費亂象呼喚立法規制
    預付卡消費具有信息的不對稱性,消費者事先支付了款項,卻對經營者的基本信息無法知曉,失去了根據經營者及其履約情況進行自我救濟的機會。  預付卡消費本來是個好東西,若能善加利用,可以實現消費者與商家的雙贏:對消費者而言,預付卡消費可以享受折扣,而且比現金消費更加安全方便;對商家而言,可以鎖定客戶,同時可以迅速聚攏資金,擴大業務規模。
  • 關於「預付卡消費亂象亟須立法監管」的答覆
    關於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20203171號提案的答覆閩市監函〔2020〕190號張涵委員:《預付卡消費亂象亟須立法監管》(20203171現答覆如下:一、關於推動預付卡管理地方立法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在消費維權執法實踐中,主要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合同法》的規定,受理消費者關於商業預付卡的投訴舉報,並依法對違法經營行為進行查處,對民事爭議實行調解。
  • 切實遏制預付卡行業亂象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正在徵集意見。辦法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元。
  • 預付卡立法,意義大於爭議
    □苑廣闊  預付卡消費是當前一種常見的消費模式,近年來,因過度發卡、服務減少、裁撤網點甚至關門跑路而導致單用途卡成為廢卡、消費者難以求償維權的事件屢見不鮮。鑑於此,上海正在積極推進預付卡立法,引入行政機關,進行適度監管,試圖在地方性法規層面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缺。不過,預付卡立法在法學界引發了爭議。
  • 預付卡亂象豈能久治不愈
    徹底治癒消費預付卡領域的頑疾,不僅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發預付卡的門檻,加大處罰力度,還要積極推進公益訴訟幫助消費者維權  近日,瀋陽一家大型兒童攝影機構「太陽部落」突然關門,讓眾多預付費消費者大呼被坑。
  • 別讓預付卡亂象「透支」消費者信任
    經營主體不守信、霸王條款、商家捲款跑路……近來接連曝光的預付式消費種種亂象,讓消費者苦不堪言。據報導,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2020春節消費提示稱,消費者選擇各類預付消費方式時,應考察企業信譽後理性消費,以免遭遇無良商家捲款跑路。
  • 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預付卡亂象何時休
    據現代快報報導,《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包含了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等條款。可是在實際生活中,由於管理手段的缺失,預付卡這一消費模式經常會在各處給消費者挖掘陷阱,嚴重時甚至會損害到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比較常見的是,店家在向消費者介紹活動和優惠政策時,往往會誇大自己的產品效果或服務態度,以此來加強消費者辦卡的決心。可是一旦消費者選擇為卡裡充值之後,會發現店家的態度與辦卡之前天差地別,自己也無法享受到之前受承諾的商品或服務。
  • (生活觀察)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預付卡「冷靜期」引起不少網友「點讚」,但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真正讓「良幣」驅逐「劣幣」,還需不斷完善預付卡消費監管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 上海推進預付卡立法 專家:卡內餘額應由第三方監管
    不少人呼籲從立法層面管理這一亂象。針於預付卡的管理,目前有商務部2012年第9號《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但這僅僅是部門規章。鑑於此,上海正在積極推進預付卡立法,引入行政機關進行適度的監管,試圖在地方性法規層面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缺。不過,預付卡立法在法學界引發了爭議。有觀點認為,經營者發行預付卡,本質上是預先收取未來合同價款的行為,屬於民事法律關係的範疇,不應有公權力介入。
  • 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
    新華社廣州11月20日電 題:多地推出預付卡「冷靜期」,能否終結行業亂象?  新華社記者孫飛、胡林果健身卡沒辦多久,卻遭遇健身房「跑路」,不少消費者遭遇類似負面消費體驗。近來,針對健身房等預付卡消費帶來的行業亂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後悔藥」,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
  • 預付卡消費亂象為何屢禁不止?門檻低風險無法預估
    像張女士這樣遭遇預付卡亂象的消費者並不少,也成為近幾年來投訴的熱門話題。近期,商務部公布的《商務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為防範和化解風險,將進一步加強對發卡企業的服務和管理,並將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發卡企業名單制度。
  • 預付卡立法:私法與公法的平衡
    然而,大陸地區尚沒有在法律層面上針對預付卡進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層面的立法,目前法律位階最高的尚屬商務部2012年頒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下稱《預付卡管理辦法》),也僅僅是部門規章。有鑑於此,一些地方正在積極推進單用途預付卡立法,引入行政機關以進行適度的監管,試圖在地方性法規層面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缺。
  • 規範預付卡消費亟需完善法律保障
    □ 潘鐸印近些年來,作為一種消費模式,預付卡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各行各業,健身卡、美容卡、剪髮卡、洗車卡……在服務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很多商家的標配。預付卡消費本是個雙贏的好事,對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購物過程中的現金交易,還能夠享受到折扣;對商家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錢生錢」。
  • 付錢辦卡後有15天"冷靜期" 江蘇立法規範預付卡消費
    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就談到了預付卡消費亂象話題。據悉,目前江蘇預付卡備案企業只有667家,很多未備案企業無法被有效監管。值得注意的是,立法也正在推進,《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辦法(草案)》)目前在徵求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元……見習記者 陳子秋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李楠 杜雪迎 張瑜立法管理預付卡《辦法(草案
  • 付錢辦卡後有15天「冷靜期」 江蘇立法規範預付卡消費
    理髮、健身、美容等行業預付卡消費很普遍,相關糾紛也特別多。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就談到了預付卡消費亂象話題。據悉,目前江蘇預付卡備案企業只有667家,很多未備案企業無法被有效監管。
  •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亂象
    消費者手中本應享受折扣優惠的預付卡,變成了一張無法使用的「廢卡」。對此,建議對預付費問題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第三方資金託管、預付費使用、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從源頭解決此類亂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節省費用的心理,通過大額折扣來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 對預付卡資金受損現象該採取行動了
    若商家不恪守信用,或者這種信用的基礎很差,那麼消費者的利益就很難受到保障,預付卡成為「坑人卡」的亂象會愈演愈烈。以樣本調查為例,僅上海市政府「12345」市民服務熱線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至4月9日,共收到預付卡消費投訴電話10940件,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幅達120.65%。  預付卡狀況頻出,問題在於缺乏約束機制。
  • 又一張支付牌照被註銷 預付卡市場亂象亟待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前三家,北京潤京的支付牌照或為主動申請註銷。據北京潤京官網顯示,其在8月11日公告稱,「公司決定自2016年8月11日起終止我司的預付卡(潤京銀通卡)發行與受理業務。」其後,該公司在10月份再次公告稱,已於2016年8月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終止支付業務的報告。記者注意到,目前被動註銷和主動註銷均是預付卡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