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皮膚會出現乾燥、發癢的情況,尤其是秋冬季節更容易發生。當皮膚瘙癢嚴重的時候,人們總是忍不住想用手搔抓,搔抓久了就會形成抓痕、血痂或者引起皮膚繼發性感染,加重病情。
有時候皮膚瘙癢的情況反覆發作,影響病人的日常睡眠,導致情緒煩躁、易怒,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
所以有必要了解皮膚為何會幹燥、瘙癢,以及出現臨床症狀後如何正確處理。
皮膚發乾和發癢是許多皮膚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比如皮膚乾燥症、特應性皮炎、結節性痒疹、溼疹、老年皮膚瘙癢症、蕁麻疹、銀屑病、皮膚真菌感染等。
當皮膚出現瘙癢、乾裂、脫屑等異常表現時,往往提示皮膚處於脫水狀態,且缺乏皮脂滋潤,與組胺、神經肽、5-羥色胺、P物質等化學介質引起局部皮膚炎症有關。
針對這些發病機制便可以選擇相對應的治療措施。
1、加強皮膚保護
皮膚出現乾燥的時候,應適當選擇維生素E乳液、凡士林、橄欖油之類的補水潤膚產品。由於這個時期皮膚腺體分泌不足、屏障功能減弱,所以應選擇溫和、對肌膚刺激性小的護膚產品,並且少用化妝品,減少化學物質對皮膚的刺激。
皮膚瘙癢、脫屑時,儘量不要用手抓撓患處,洗澡次數不宜過頻,洗澡水的水溫也應超過50度。
2、注意飲食調節
平時喜食辛辣、海鮮類食物,或長期飲酒的人更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發乾的情況。辛辣食物和酒精會導致皮膚微循環減弱,海鮮類食物容易引發變態免疫反應,同時皮脂分泌減少會降低皮膚的適應能力,這些因素都容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瘙癢。
所以治療期間應注意飲食調節,戒菸酒、飲食清淡,儘量少吃海產品。
3、合理選擇治療藥物
臨床上可以選擇抗組胺藥物、皮質醇激素、維生素B族藥物等進行治療,同時可以與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的中藥聯合使用。不同類型的皮膚病具體用藥也不相同,如果瘙癢感嚴重,建議去醫院在醫師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也會逐漸衰老出現退行性變。30歲以後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皮膚很容易出現乾燥、皺紋、色素沉著、乾燥的老化表現,那麼,有哪些比較好的皮膚保養方法呢?
第一、睡眠充足、心情愉悅
長期熬夜以及焦慮、煩躁抑鬱等不良情緒都會影響皮膚代謝活動,所以保證日常睡眠時間充足,多睡些美容覺,保持情緒愉悅、積極進行心理疏導,就可以有助於緩解皮膚狀態,通過改善真皮層的血液循環提升汗腺細胞、基底層細胞的增殖能力,讓暗沉乾燥的皮膚變得紅潤起來。
第二、注重護膚和防曬
日常洗臉時動作儘量輕揉,使用溫水潔面,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擦乾。洗臉後應及時塗抹保溼水、潤膚乳保溼,這樣能夠及時的鎖住細胞內的水分、滋養皮膚。
尤其是皮膚發乾、發癢的患者,應選擇溫和的化妝品進行護膚,通過補充油脂和水分來緩解皮膚炎症、延緩皮膚老化。
同時,注重日常防曬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紫外線能夠引起皮膚老化、色素沉著,有時也會引起皮膚發紅、水腫,所以日常外出一定要塗抹防曬霜、佩戴遮陽帽、穿上防曬衣進行防曬,並儘量避免在日曬最強的時間外出活動。
此外,要想皮膚好需要吃些潤膚護膚的食物。一般多吃些富含多種維生素的蔬菜和瓜果就可以補充機體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保證皮膚營養。比如多吃些豬蹄、花膠、蹄筋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能夠增加皮膚彈性,延緩皮膚衰老。
皮膚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無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都需要注重皮膚的護理和保養,通過良好的飲食、充足的睡眠、科學的護膚來保證肌膚健康、遠離皮膚疾病、延緩容顏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