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廣安門醫院提供37萬中藥飲片調劑

2020-12-19 瀟湘晨報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 鮑聰穎)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呼吸、重症、感染、影像等專家骨幹組成的遠程會診團隊,先後為5家京內外醫院的確診病例進行了32人次的遠程指導,取得了滿意療效。

王笑頻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始終牢記服務人民群眾健康和保障首都醫療安全的政治責任,堅決落實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總體部署,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統一領導下,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措施,築牢疫情防線,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患者的就醫需求,確保了就醫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就診患者不耽誤的目標。

醫院黨委切實履行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負責、全院上下動員,建立起了醫院、科室和個人縱向到底的防控責任體系,臨床、輔助、職能和後勤多部門橫向到邊的聯防聯控機制,堅持專題例會制、工作日報制和問題清單制,從綜合協調、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科研攻關、後勤保障、動員督導等方面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先後召開了50次防控專題會議,制定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300餘項,全院開展各類培訓演練100餘次,實現了院感防控和人員管理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嚴格落實門診管理「六嚴格」和病房管理「五嚴格」制度,調整醫院出入口設置,實現了就診患者、車輛和工作人員合理分流;嚴格執行門診三級預檢分診制度,強化科室二次預檢分診制;嚴格實施病區封閉式管理,嚴把住院篩查關、審核關和管理關;實施手術等診療項目的事前討論和多學科會診制度,嚴控風險環節和部門;成立督導組和巡查組,圍繞找問題、保重點、提建議、強問責的方針,加強對重點崗位、重點部門、重點人員的督導檢查,實現疫情防控閉環管理、防控責任落到實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安排,醫院仝小林院士、急診科齊文升主任作為國家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參與醫療救治和中醫診療方案的制定,急診、呼吸、心理等15名業務骨幹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在武漢整建制接管金銀潭醫院南一區病房,在重症、急危重症患者治療中運用中西醫並重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專家們還深入社區,對東西湖方艙醫院及周邊社區662名確診病例開展中醫藥救治,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做出了貢獻。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我院建立了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的聯合會診機制,組建了由國醫大師領銜,呼吸、重症、感染、影像等專家骨幹組成的遠程會診團隊,先後為5家京內外醫院的確診病例進行了32人次的遠程指導,取得了滿意療效。同時,集中專家智慧和抗疫經驗擬定了預防處方,為全市25個單位和部門提供了37萬劑避穢解毒中藥飲片調劑,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秉持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則,建立了急診卒中、胸痛、手術等綠色通道和急危重症患者核酸檢測綠色通道,及時收治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等重症患者,優先開展急危重症患者介入診療操作,設立專門時段、專門區域為有指徵但暫無核酸檢測結果或處於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為提高核酸檢測能力,用5天的時間建起了柔性負壓核酸檢測實驗室,17天內建設完成P2+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並順利通過驗收。醫院選派330名醫護人員支援西城區、大興區開展核酸採樣16萬餘例。為進一步提升急診急救能力,啟動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設計論證,著手建設包括胸痛卒中治療室、負壓隔離病房、重症監護病房(ICU)病床、高依賴病房(HDU)等在內的2500平米的急診急救中心,升級醫院急救水平,提高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今年1月至6月,共收治惡性腫瘤患者576例,開展急診手術1469例,完成血液透析2.1萬人次,保障了疫情期間急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著力加快信息化建設速度,持續優化預約、診療、檢查、取藥等全流程信息化服務水平,做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聚集,線上線下一體推進智慧醫院建設。作為北京市第一家上線的網際網路診療中醫醫院, 5月26日又首批獲得醫保網上結算資質。目前,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形成了包括諮詢、複診、處方審核、物流配送一體化服務體系,共有25個專業145名專家開展網際網路診療,已完成諮詢13104例,診療7601例,配送藥物5489人次,服務範圍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在適應疫情期間廣大患者就醫需求的同時,也減輕了非急診患者佔用急診資源的壓力。

在今後的工作中,廣安門醫院會繼續堅持中西醫並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提升急診急救能力,持續優化醫療服務水平,為守護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聚焦】天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
    為降低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疊加的風險,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加強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幹預作用,我市正在推廣使用「清感飲」(系列)製劑。據悉,目前全市共400餘家二、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都可以調劑使用「清感飲」(系列)製劑。為滿足市民使用需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建立了便民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實了簡化代取藥手續。
  • 「聚焦」天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
    為降低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疊加的風險,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加強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幹預作用,我市正在推廣使用「清感飲」(系列)製劑。據悉,目前全市共400餘家二、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都可以調劑使用「清感飲」(系列)製劑。
  • 北京:社區醫院須設置中醫藥科室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市中醫藥主管部門應當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組織中醫藥專家研究制定防治方案,選派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參與醫學救援,實行中西醫聯合救治。醫療機構可以按照市中醫藥主管部門發布的固定處方預先調劑、集中代煎中藥。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政府舉辦的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標準建立感染疾病科。
  • 江西省九江市深入推進中藥飲片專項整治工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疫情防控不減壓,主責主業不懈抓。江西省九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安全底線。為進一步規範中藥飲片經營使用秩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從今年4月份開始組織開展為期一年半的中藥飲片專項整治,切實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 「藥都」安國探訪:涉疫情中藥飲片銷量增加 中藥材生產種植有序推進
    長城網訊(記者胥文燕 信賀寧)「目前我們把金銀花、黃芪、連翹、藿香等50多種可用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中藥飲片作為保供重點,雖然總日產和訂單量將近往年同期的一半,但涉及疫情的中藥品種是原來的10多倍,訂單量也大幅增加。」
  • 疫情後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及如何提高中醫藥附加值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以及健康意識的普遍提高,在醫療健康支出逐漸從疾病治療向健康護理轉變,社會醫療保障福利提升,疾病預防及早期幹預成大趨勢的背景下,具有「治未病」獨特優勢的中醫藥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更是為其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 秉承中醫藥振興發展使命,中國中藥(00570-HK)將借勢揚帆創輝煌
    庚子之年突降新冠肺炎疫情,大幅刺激了我國整個醫藥行業防控、診斷、治療等相關領域的需求量,進而帶動醫藥資本市場火熱,促使投資們重視整個醫藥行業未來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我國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抗疫相關產品市場需求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為患者開具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等中藥類產品。
  • ...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中醫藥抗疫透視:國家戰疫 中醫「當歸」
    同時,作為西醫醫院,金銀潭醫院中藥使用量少,沒有中藥處方信息系統,讓中醫藥深度參與困難重重。對此,醫療隊積極與醫院配合協作,迅速搭建中藥供應保障平臺,保障中醫藥的順利使用。齊文升深入思考,對重症新冠肺炎的中醫分型治療進行總結,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方案。
  • 【山西戰疫】山西省中醫院:勇當抗擊疫情的中醫藥先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西省中醫院著力發揮中醫藥優勢,全力保證中醫藥全流程、全鏈條參與到對抗疫情的各項工作中,勇當抗擊疫情的中醫藥先鋒,彰顯出這所全省最大的公立中醫院衝鋒在前的使命意識、迎難而上的職業擔當、大醫精誠的為民情懷。
  • 中醫能在全球疫情抗擊中發揮中堅作用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研究員說,臨床顯示,宣肺敗毒方在對照觀察中可將淋巴細胞恢復率提高17%,臨床治癒率提高22%。關於中醫藥的應用時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教授說在發病早期和康復階段應用最好,以江夏方艙醫院為例,564名早期輕症患者沒有1例轉為重症,這對於控制新冠肺重症患者的比例有著重要的作用。
  • 讓中藥飲片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新版江蘇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正式實施
    據介紹,該版規範是在2002版的基礎上做了較大修改提升,共收載了江蘇常用地方特色中藥配方品種119個,是全省中藥飲片加工、生產、經營、使用、檢驗和監督管理等必須遵循的最新法定技術標準。   江蘇是中醫藥大省,有吳門醫派、孟河醫派、金陵醫派等多個流派,名醫大家眾多,中醫中藥源遠流長,長期以來受到廣大居民廣泛歡迎。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仝小林院士:借力中醫藥 為社區防控...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院士在大年三十便急赴武漢,面對疫情暴發初期醫療資源超飽和運轉,醫院患者不斷增加的情況,創新提出「武昌模式」,率先在社區大面積發放中藥,將防控埠前移,從源頭控制患者人數,提供了社區防控的範本。  為什麼選擇武昌區作為突破點?「武昌模式」對未來社區應對疫情方面有何啟示意義?
  • 擔使命 攜手共戰疫情 ——同仁堂集團召開「中藥疫情防控專家研討...
    在治療方面,國家對於輕症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期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範和技術方案。近期,北京新發疫情,牽動億萬人心,此次「中藥疫情防控專家研討會」,意在研討如何將中藥在本次北京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效果發揮到極致。
  • 中藥飲片行業調查報告:四面漏風、命懸一線的中藥飲片企業!
    中藥飲片企業--是中流,非砥柱!中藥飲片企業的上遊是中藥材種植企業、藥材市場、藥農,下遊是中成藥企業、藥店、醫院等,在中醫藥產業中承擔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中流,但不是砥柱!中藥飲片行業可謂是四面漏風、命懸一線!
  • 發揮中醫藥作用 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民晚報·新民網】截至1月29日,定點醫院已有41例確診患者同時應用了中醫藥治療,其中14例正在服用中藥湯藥。市級中醫專家與公衛中心正密切觀察病人治療情況,將根據治療效果及時評估並完善治療方案。記者今天下午採訪獲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要求,堅持將中醫藥納入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框架。根據國家發布第四版診療方案,已制定發布了《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中醫診療方案。
  • 昆中藥納入雲南省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
    為響應國家號召,昆中藥積極參與到抗疫戰爭之中,1月24日,發起首輪公益贈藥;1月27日,通過雲南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一百餘萬元的板藍清熱顆粒馳援武漢;昆中藥10個產品成為雲南《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成藥使用建議》推薦用藥。 今日,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公布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昆中藥入選製藥企業項目名錄。
  • 發揮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作用
    中醫藥防治瘟疫具有悠久歷史,中醫瘟疫理論產生、發展於防治疫病的實踐,在歷代疫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治未病」的早期幹預、綜合治療的整體調節作用對防控突發流行性傳染病具有明顯優勢。2003年SARS防治過程中,中醫藥治療SAR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國內外認可。
  • 保供在湖南丨 30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已辦理應急備案
    紅網時刻2月8日訊(記者 劉璇 通訊員 李長林 龐小嬌)新冠肺炎疫情當前,湖南省藥品監管局多措並舉,一手抓疫情防控急需藥品的保障供應,一手抓疫情防控藥品質量安全,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已有30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依規依程序辦理中藥飲片調配包裝處方藥的應急備案。
  • 武漢微醫網際網路醫院開通國醫館服務,網上複診還能代煎中藥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救治,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醫藥經歷數千年的傳承,不僅在防治瘟病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在常見病和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康復上也具有獨特優勢。需要中醫藥治療的複診患者或其家屬,可以關注「網際網路醫院門戶」微信公眾號,點擊「去問診」,進入武漢微醫網際網路醫院後,點擊「國醫館」,提交問診人的病情、最近一次的病歷記錄及處方單。醫生問診了解病情後開具不超過14天的中藥處方,用戶確認訂單並完成線上支付,物流人員將送藥上門。
  • 大批中藥被納入醫保,中醫藥市場將迎機遇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河南省召開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近兩年河南省充分發揮醫保政策和價格槓桿作用,將更多的中藥飲片和中醫適宜技術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據統計,目前納入醫保支付的中藥藥品已達892種,中醫診療項目達11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