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搶人大戰」

2020-09-05 雲掌財經

在線K12賽道兩級分化嚴重,只有頭部和尾部企業,沒有腰部企業。

「語數外三科,只要99元,就可以學一個暑假。」

「0元暑期課,報名再送一袋大米和一桶花生油……」

這是山東濰坊某線下培訓機構暑期推出的「低價課」,聽上去有些瘋狂,但事實就是如此。

今年夏天,線下培訓機構一改往日的招生策略,採用線上打法圈線下流量。有人說,這是招生旺季的慣用手法,但結合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更多人認為,「0元課」之所以頻繁出現,主要是來自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的「步步緊逼」。

「低價課」層出不窮

從年初的疫情中嘗到了「流量甜頭」,今年三、四月份,不少線上教育機構就已經摩拳擦掌,期盼著「暑期檔」來臨。尤其在學校複課之後,這種情緒便顯得更加熱切。於是我們看到了花式冠名的綜藝、重金邀請代言人,頻頻出圈的在線教育企業讓「老大哥」新東方也無法保持「佛系」,轉身加入到營銷大戰之中。

前有學而思與作業幫,後有字節跳動和網易有道……這場由在線教育企業主導、線上和線下機構共同推高的「百團大戰」,此刻廝殺正酣!

「我們有9元的在線試聽課,您可以帶孩子體驗一下。」7月份,不少家長都接到了類似的推銷電話。

猿輔導、學而思網校、VIPKID等在線教育頭部平臺正以低價課程吸引用戶,比如猿輔導原價599元的特訓課程只售賣49元,學而思網校標價499元的數學特訓班只售賣9元,直接下探至個位數。

圖片來源:猿輔導官網

從線下轉至線上的小M深諳教育機構的「陷阱」,低價入口是K12在線教育的常規打法,目的是將新用戶轉化為長期的付費用戶。

果不其然,結束了免費的試聽課後,班主任立刻向她推薦了價值1600元的全年系統課程。

由於決策成本比較低以及線下教培機構還未甦醒,小M第一次成了在線教育的留存用戶。

「試聽課程只有三四節,不能看出授課效果,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又續了近一年的課程。」事實證明,她的決定頗為明智,3個月後,該平臺的暑期班已經漲到了2000元。

在線教育在暑期迎來了新一輪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1-5月,淘寶天貓教育類新入駐商家超5000家,平均每月新增1000家機構在淘寶開課辦學,暑假期間,暑假課程相關搜索較兩個月前增長了186%。

花式燒錢大戰

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在線教育機構通常要提前3個月布局課程推廣。

有媒體報導稱,4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跟誰學的暑期推廣預算,加起來高達45億元,市面上甚至流傳著在線教育公司廣告投放平均1天1億的說法。

與線下教育機構區域性獲客的目標不同,在線教育更強調從全國範圍內獲客。於是,各種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從一線城市的公交車站、電梯走進千家萬戶的客廳電視。

今年暑期,幾大頭部在線平臺都牽手衛視的爆款綜藝,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成為《極限挑戰》第六季官方推薦中小學在線教育品牌;作業幫直播課成為《嚮往的生活》官方合作夥伴;瓜瓜龍英語則入駐了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

圖片來源:芒果TV

「頭部的這幾家公司對今年的暑期預期很高,雖然在線學生用戶攀至新高,但各家獲客成本不降反升,光是作業幫請中國女排代言,花費就破億。」一位投資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鞏固品牌認知的同時,有著暑期營銷經驗的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已經開始了聲勢浩大的「軍備競賽」。

據了解,學而思、 猿輔導、作業幫、跟誰學等在線機構均進行了大規模的春招,招聘人數皆破萬,其中又以學而思招聘力度最大,線下的學而思培優也不得不承擔部分招聘職責。

總的來說,無論是供給端還是營銷端,這四家企業在K12賽道都佔據較大優勢。甚至有專家斷言:「在線K12賽道兩級分化嚴重,只有頭部和尾部企業,沒有腰部企業。」

交錢容易退費難

與廣告燒錢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陷入輿論漩渦中的在線教育投訴糾紛。

在7月16日的315晚會上,央視點名嗨學網存在虛假宣傳、過度承諾、學員退費難等問題。

在繳費前,嗨學網的銷售人員會給出各種承諾、例如保過班型、籤訂不過退費協議、一科不過100%保障退費、100%保障順利報名等。但是當學員要求退費時,嗨學網銷售人員將會無一例外地拿出銷售協議當擋箭牌,表示口頭承諾無效,以協議為準。

很多學員都陷入了交錢易、退錢難的境地,僅315晚會的郵箱就收到了數百封嗨學網的投訴郵件。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嗨學網的投訴量更是多達1897個,其中絕大多數用戶都提到了退費難的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公司設置退費難度,是為了讓顧客望而卻步,保持現金流穩定,這樣的企業在競爭中並不是非常有優勢,敢做即時退費承諾的公司相對更有底氣,退費難也可能預示著公司的運營策略或現金流面臨一定的問題。

同樣是在線教育企業,一方面是揮金如土重金砸營銷,隨之而來的是賣得多虧得多,燒錢搶市場;另一方面是藉故拖延、遲遲不解決用戶退費糾紛,兩幅畫面構成了這個魔幻的暑期市場。

如今的在線教育行業,大班雙師課模型下的幾家頭部企業廝殺見紅,形成了喧囂的K12主戰場。部分失意的腰部企業,一邊在現有業務的泥潭中優化,一邊在轉型尋找新的機遇。而戰場邊緣的角落,依然有新生的產品悄悄生長。

對各家在線教育企業來說,重金投入,重營銷沒有問題,短期的投訴糾紛也無大礙,教育向來就是內容為王,教學產品和服務更應該得到重視。強營銷背後,還需要有足夠強大的產品來支撐,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首圖來自雲掌財經,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其餘均來源於攝圖網。

素材來源:

IT時報:《在線教育「暑期熱」:一邊燒掉45億 一邊漲價八成》

億歐網:《在線教育的「循環遊戲」》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買流量搶生源
    疫情發生以來,隨著學校停課、線下培訓機構持續關停,大量學生轉入線上學習,在線教育機構迎來井噴式發展。與此同時,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鋪天蓋地的廣告、大量推出的免費課,再加上「打卡0元學」等營銷,今年在線教育機構頻頻掀起流量大戰。便利是很多家長選擇在線教育機構的原因,但是,在線學習的體驗能否支持學生繼續選擇?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2020年的6月開始,國內的頭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已經開始準備暑期營銷大戰,幾大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加入暑期搶人大戰。學而思率先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上投放了大量的「9元13課時訓練班」低價課程廣告,從而拉開了暑期搶人大戰。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 在線教育的魔幻:​忙著搞在線教育的人,也被在線教育著
    喜歡人的人,一直在喜歡;不喜歡的人,一點都不願嘗試。 一場疫情,改變了這種格局,不管喜歡不喜歡,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參與進來。 在線教育,寄託了疫情期間給學生最好教育的決心,也是對疫情持久戰的宣戰。 停課不停學,是反擊疫情、振奮人心的第一槍。
  • 在線教育機構掀起招聘大戰
    而在此前,網易有道精品課以50萬元年薪招聘網課老師被指在線教育機構「搶人」大戰升級,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隨著k12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清華、北大等名師輔導」似乎變成了一塊金字招牌,成為不少培訓機構的宣傳亮點,部分在線教育機構紛紛盯上了招聘名校畢業生,以此打開機構知名度。但是名校畢業生等同於名師嗎?這種「名師」會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嗎?
  • 45億砸向暑期大戰,在線教育巨頭打的不止是價格戰
    作者|張睿 來源|騰訊深網(ID:qqshenwang)暑期一直是K12教培行業爭奪生源的重要窗口期,重金廣告投放低價入口班就成了在線教育公司近兩年暑期布局的重點。但今年教育公司的「拉客」暑期大戰,和過去幾年相比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據36氪日前報導,為了籌備「暑期檔」,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分別準備了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的投放預算。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淘寶教育獲得的數據顯示,10月21日零點,天貓雙11預售開啟,預售的第一個小時,44%的人是在直播間買走了網課。預售首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
  • 在線教育大戰乘風破浪,如何做到長期主義增長
    2019年暑期,在線教育行業在各大流量平臺投放了30-40億元規模真金白銀,直接後果是讓一批腳部、腰部公司消失,競爭推動了行業資源頭部化。2020年暑期大戰,在線教育各大巨頭據稱總共投入了超過60億資金,數字比去年翻番
  • 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落下了帷幕
    孩子們重回校園了,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也落下了帷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9日,在線教育賽道的頭部公司陸續披露了自己的暑期成績單。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在線教育企業們瞄準了今年暑期的黃金招生期,靠著課程模式上的天然優勢和此前線上教育觀念在家長學生中的普及,入局暑期生源爭搶大戰,並收穫了亮眼的成績單。  以有道為例,根據其最新發布的暑期業績顯示,在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過46萬,同比增長超500%。
  • 2020在線教育厲兵秣馬,大戰之後,究竟鹿死誰手?
    對於網際網路行業投資者而言,電子商務、網路遊戲已趨於飽和,在線教育作為網際網路產業的一個細分行業,很快成為了競相追逐的對象。加之資本的推波助瀾,從傳統教育機構、電商到網際網路巨頭們對在線教育也早已是「司馬昭之心」,暑期數十億的流量大戰就是三方角逐在線教育的一個縮影。
  • 在線教育再掀45億暑期大戰,「燒錢」拼未來
    現如今暑假如約而至,對於「一年之計在於暑」的在線教育機構來說,正是搶佔線上教育市場的好時機,於是可以看到,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在線教育機構們又雙叒叕開啟了「暑期大戰」。彼時在線教育企業的「獲客大戰」就已然打響。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儘管2020年面臨資本寒冬,但是,在線教育機構融資數額巨大,人們不禁感嘆,在線教育領域似有「搶錢大戰」之勢。對此,拼圖資本創始人王磊告訴未來網記者,資本之所以熱衷在線教育領域,一方面,在線教育處於崛起階段;另一方面,各大機構間的流量戰需要資本支撐,資金消耗之後,仍需要繼續融資。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 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未來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 李盈盈)2020年收官在即,這一年,在線教育風頭無兩,不僅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而且成為資本的寵兒。據不完全統計,在教育行業高達1000億元的融資中,在線教育融資近400億元。儘管2020年面臨資本寒冬,但是,在線教育機構融資數額巨大,人們不禁感嘆,在線教育領域似有「搶錢大戰」之勢。
  • 在線教育2020暑期大戰:當獲客成本擊穿行業生死線
    作者|白玉 出品|大德財經餘小果再開學就要上六年級了,正在為孩子升學盤算的餘家媽媽發現,身邊在線課程廣告突然多了。在家看綜藝,有在線教育公司品牌露出;小區電梯裡,輪番播放在線教育公司品牌廣告;公交站臺旁,是在線教育公司大幅海報……餘家媽媽尋思,孩子課業之外,得再報個班。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誰能笑到最後?
    距離寒假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在線教育行業的搶生源大戰已經「開打」。類似「9元就能上原價1099優質課程,還送價值199元教輔資料」等廣告鋪天蓋地地出現在抖音、微信朋友圈以及戶外廣告牌和電視上,並且還都是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等大平臺推出的。
  • K12在線教育頭部玩家歲末爭奪餘秋雨,大戰風雲又起
    不過,在此之前,餘秋雨已經有過給中小學生在線講學的經歷。11月24日,餘秋雨在猿輔導為全國中小學生開講《學習中國文化,提升文學素養》。這是他第一次公開講授視頻直播課。無論學而思網校,還是猿輔導,都是中小學校外在線教育機構,而且均以在線直播大班課為主要教學形式。兩家在線教育機構不約而同地邀請餘秋雨在線授課,可謂&34;。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硝煙四起」,持續虧損或成常態
    冬日的嚴寒之下,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愈發火熱。的確如此,尤其是今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頻頻出現資本動作,且動靜之大,絕非往昔能比。其實,在線教育並不是一個新風口,今年為何這麼火熱,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年初的疫情。中小學停課導致在線教育需求井噴,面對新的用戶、擴大的市場,行業玩家們怎會不去分一杯羹呢?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那些手握重金的資本,更青睞頭部玩家。
  • K12在線教育:「長期主義」與「激進主義」的對決
    導語:「長期主義」增長和「激進主義」增長必有一場大戰。在線教育2020年暑秋大戰乘風破浪,退潮之後你才知道誰在裸泳。2020年暑期大戰,在線教育各大巨頭據稱總共投入了超過60億資金,數字比去年翻番,堪稱是在線教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消耗戰。大戰後,哪一種競爭哲學將引領中國在線教育潮水的方向?為什麼說這是一場消耗戰?如果要對學生負責,這本是一場不需要給流量平臺輸血的戰爭。
  • ​K12在線教育:增長的繁榮與哲學的分裂
    ,在線教育各大巨頭據稱總共投入了超過60億資金,數字比去年翻番,堪稱是在線教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消耗戰。,哪一種競爭哲學將引領中國在線教育潮水的方向?近幾年閃電式的消耗戰,已經讓部分在線教育公司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角力下沉市場 在線教育企業展開暑期大戰
    來源:中國證券報圖集 暑期一直是K12教培行業爭奪生源的重要窗口期,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跟誰學等頭部在線教育公司準備了超過40億元的投放預算展開暑期大戰。野村中國網際網路及教育行業分析師徐靜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體量比較接近的頭部幾家在線教育公司都希望進一步擴大份額、鞏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