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歷真相:非985、211真的沒前途了嗎?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作者 | 張歌

編輯 | 方婷

俗話說,萬物皆有鄙視鏈,然而在學歷競爭層面,這條「隱形的鄙視鏈」似乎越來越像是輿論場上的主旋律。

海歸看不起國內大學,211看不起二本三本,本科畢業看不起大專學歷的……

學歷鄙視鏈

2020年即將結束,進入下一個十年,隨著學歷焦慮的蔓延,正在求職的大學生、初入職場的新人、打拼多年的的職場人,都在考慮一個共同的問題:

一份不夠出彩的學歷,真的會限制一個人的發展嗎?

輸在學歷起跑線上的人,又該如何彎道超車?

中國人的學歷真相

本科畢業,就跑贏了96%的人

近些年來,就業市場上瀰漫著「985、海歸爛大街」的論調,進一步渲染學歷焦慮。

但如果說,高學歷已經不值錢、白菜價、一抓一大把,那麼你可能對中國人的普遍學歷層次還沒有正確的認知。

如果你拿到過高中畢業證,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你的學歷就超過了全國77.04%的人。

高中畢業學歷在全國佔比

不過,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經是十年前了。按去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高中入學率已高達89.5%,高中學歷已經不值錢。

我國高中入學率

如果你摸到了大專的門檻,就已經超過了全中國90.71%的人,同時贏了一半同齡人。

如果你順利本科畢業,成為了那五千萬分之一 (5330.9萬人) ,就超過了96.2%的人。

我國大專、本科學歷佔比

其中一本佔了多少呢?

每個省都不同,每年一本錄取率大概在高考人數的15%左右。

能達到985和211的人數就更少了,今年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874萬,211畢業生佔比3.11%,985畢業生佔比只有1.66%

985、211畢業生佔比

總結一下,站在鄙視鏈頂端的985和211以及研究生少之又少,非985、211的雙非大學生甚至沒有本科學歷的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為什麼說「沉默」?因為在最近十年,211和985大學儼然成了職場起步條件。

當你在網際網路的輿論場上看到二本這個詞,通常都與迷茫、焦慮等關鍵詞連在一起,就更別提二本以下的學歷了。

檢索二本學生的相關文章

所以,二本生就真的沒前途了嗎?如果是專科生,是不是更加註定畢業即失業?

首先,我們模擬一下,如果你是應屆生,一張非985、211的普通大學畢業證拿在手裡,能找到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不誇張地說,有幾類工作對你來說已經是hard模式。

有一些網際網路大廠會帶上有色眼鏡。注意,我們說的是每個領域裡的超級大廠,因為馬太效應,網際網路大廠的人才資源集中度正變得越來越高。

有句話說:「90後想進網際網路大廠的樣子,像極了60後渴望進國企的樣子。」

網際網路大廠可能提供的福利

進大公司,意味著穩定的前景,租房補貼、購房免息貸款等福利,當然,也意味著24小時待命的工作狀態,以及修不完的「996福報」。

但在權衡之下,大廠仍然是很多大學生校招時的首選。

華為的員工規模在2019年就已經接近20萬人, 字節跳動的全球員工今年年底將達到10萬人。

華為、字節跳動員工規模

非985、211不要,這點雖然在大廠的職位描述裡不會寫明,但已經是很多HR心中的行動準則。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應屆生拼命給大廠投簡歷,但從來沒有回音的原因。

那麼,學歷歧視為什麼能蔓延成一股風氣?沒有這塊敲門磚,路還能走通嗎?

學歷如何限制了你的出路

去年,騰訊校招接收了幾十萬份簡歷,但最終發的offer只有3000多,錄取率不超過3%。

今年情況更慘烈,尤其在門檻較低的非技術類崗位,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報錄比達到3000:1,作為對比,2021年國家公務員最熱報考崗位是2774:1。

這麼多的簡歷擺在HR面前,通過學歷對候選人進行初篩,對HR來說是效率最高的方法,因為在他們看來,學歷,雖然不代表工作能力,但起碼代表了在某一階段的學習能力

在這種環境下,非211、985的雙非大學學歷連擺上BOSS桌面的機會都沒有,甚至985們也只能為C9聯盟和海歸讓位。

這種高效但冷酷的篩選,造成的直接後果是,二本學生正在逃離雙選會。

雙選會本來是畢業生離校前,能參加的最後一場大型招聘會,俗稱母校最後的良心。

但近幾年,雙選會反而成了二本學生的心結,因為即便是母校良心,也沒能提供太多選擇。

985、211、二本學校雙選會現狀

不是說二本學校的雙選會上沒有好的企業,但這樣的公司,能提供的核心職位是有限的。一些管培生的名額,往往也優先放在985、211學校的雙選會上,排到二、三本和專科院校的時候,多半剩下了替代率最高的銷售崗

很多中等規模以上的網際網路公司對專科學校只有一種崗位需求,那就是銷售。

根據《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2019屆有9.8%的高職畢業生從事了銷售,排行第一。

說到現在,肯定有人想問,二本也不算好考的,尤其在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今年的二本錄取率也只有17%,放在前幾年,考上二本家裡是一定要擺慶功宴的。

但近幾年,二本畢業生就業為什麼變得如此狼狽?

原因要從近十年教育和就業的變化裡去找尋。首先,這跟經濟大環境有關係,因為近一兩年大環境及疫情原因,經濟增長不可避免地放緩,直接反映到公司上,就是放出的崗位有限

另一邊,從1999年算起,大學已經維持了超過二十年的連年擴招。

一邊是入口變大,一邊是出口變窄,所以每個人必須付出更多成本去爭奪資源,花時間和金錢提升學歷。

1998-2018年本科招生情況變化

有沒有感覺到一絲熟悉?沒錯,這就是內卷,學歷歧視也是內卷的一部分

2020年研究生擴招幅度

除了本科生擴招,同樣的擴招浪潮還蔓延到了研究生。2020年,全國研究生擴招20%,預計碩士招生100萬。

1998-2018年碩士招生情況發展變化

有心人可能已經注意到,碩士擴招的幾個峰值時間點,和幾個事件不謀而合。

2003年,2009年,和2020年,分別對應非典、金融危機,和新冠肺炎。

擴招對應時間點關鍵大事

擴張的目的之一,還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

另一方面,考研也是二本學生改變自己學歷背景的第二次機會,在18-35歲用戶比例佔到78%的「學習」網站b站,考研有專門的頻道,播放量10億,「雙非逆襲」「成功上岸」是其中的關鍵詞,在娛樂功能為主的抖音,考研話題的瀏覽量也有79億。

前僕後繼的年輕人,擠破腦袋也想拿到一張登上高學歷殿堂的船票。

高學歷真的等同於高收入?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疑惑,學歷真的是一分貨值一分錢嗎?拼死拼活掙一個好學歷,真的能拼來更優厚的薪資待遇嗎?

這個問題,如果從統計概率上來看,高學歷高起薪確實是普遍現象

根據《2019屆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報告》,本碩學歷的起薪差距為2778元。

各學歷畢業生月薪差異

在某知名國產硬體大廠,本科一般起薪在8000-10000元,碩士在10000-12000元。

某知名國產硬體大廠本碩起薪線差異

一個中等規模的網際網路公司,本科起薪6000元,碩士8000元,甚至一本和二本的起薪也會有500元的差距,碩博的差距更大,幾乎翻倍。

中等規模網際網路公司本碩起薪線差異

但可以肯定的是,學歷和工資的相關性正在縮小,尤其是本科與碩士之間

如果把時間拉長,我們會發現,在2010年,本碩起薪相差60%,而如今縮小到了46%。

本碩起薪差距十年間變化

總體來說,學歷歧視這種不健康的現象正在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具體到個人,學歷和財富的相關性也可以縮小。

比如,並不是所有的崗位都看學歷下菜碟兒,工科和技術類的崗位確實是學歷越高,起薪越高,因為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也會發現,碩博背景的應屆生,確實對底層知識掌握更深的概率高些。

但對於人事行政這類職能崗,學歷與薪資就不是強相關的。

在這類崗位,收入更取決於冰山下面的東西,高情商會比「高智商+低情商」工作起來更順暢

冰山理論圖

甚至,在可以影響收入的因素中間,學歷反而是最不起眼的那個,真的要比的話,自帶資源反倒還重要些。

除學歷以外其他職場競爭優勢影響因素

像金融專業,有時候還看關係,看你是不是能自帶資金,或者有一個長期合作的團隊加持。

對於雙非畢業生來說,有一點比學歷更重要,那就是崗位相關性

對於企業來說,最希望看到的,是新員工從入職第一天開始就能上手工作。「寧要熟手不要生手」,履歷比學歷更重要,所以,學歷只是起點,之後的實習經歷,是我們更能掌控的東西。哪怕從遠程實習生開始,刷履歷也好,都可以彎道超車,跳出學歷鄙視鏈,有直接和HR對話的機會。

對專科打工人來講,除了專升本繼續深造之外,選對行業也能快速就業,甚至捧一個鐵飯碗 。實業,尤其是製造業,對專科生相對友好,提供的崗位除了銷售之外,還包括技術向、設計向,同時能有快速晉升的機會。

今年國家發布「雙高計劃」,劃歸了197所院校進行教育資源傾斜,相當於是扶持大專中的985,這更是傳達了一個明確信息,在未來十年,職業教育下也能誕生不輸本科的高技術人才。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二本生還有前途嗎?現在,答案似乎變得簡單了。

借用丁輝的一句話:

「因為我很清楚,哪怕只是比別人多走幾步路,但正是這幾步路,讓我們來到了相同的目的地。」

*題圖來源於Pexels。

相關焦點

  • 中國學歷真相:非985、211的普通本科大專畢業證真的沒前途了嗎?
    進入下一個十年,隨著學術焦慮的蔓延,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新進的新兵、努力工作多年的勞動者,都在考慮一個共同的問題 學習成績不好真的能限制一個人的發展嗎? 在教育起跑線上失利的人如何在彎道超車? 中國人的學歷真相 本科畢業,打敗了96% 的男生 近年來,就業市場充斥著「985,海歸街道腐爛」的論調,進一步凸顯了學術焦慮。
  • 學歷越高,真的會讓收入更高嗎?深度解讀,帶你看清中國學歷真相
    中國學歷的真相我們先一層一層來看,首先如果你拿到了高中畢業證,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你的學歷就超過了全國77.04%的人。不過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經是十年前了,去年我國高中入學率已經高達89.5%,高中學歷已經不值錢了。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985、211,就算考研也沒辦法逆襲?
    377萬人的命運可能就此發生變化,除了金榜題名的期待外,也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學歷帶給人的焦慮。如今的社會,學歷鄙視處處存在,清北復交的瞧不起普通985,985的瞧不起211,211瞧不起非重點大學。即便是出國讀研,也會發現美碩瞧不起英碩,英碩瞧不上澳碩,各種鄙視,讓大學生倍感焦慮。學校的標籤真的很重要嗎?
  • 「你有學歷焦慮嗎?」在中國,學歷與收入、前途到底能有多掛鈎?
    「海歸的看不起國內讀大學的,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畢業的看不起大專學歷的……」中國人的學歷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才能讓這樣的鄙視鏈成為了輿論場上的主旋律?由@36氪發起的#你有學歷焦慮嗎#的話題一時在微博衝上熱榜,引起關注人數高達3億多。
  • 985博士求職被拒,因為本科不是211,第一學歷真的很重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很多知名企業更是對學歷要求變高。經常會聽到一些新聞,一些重點大學的碩士或者博士,因為第一學歷被拒絕。就比如最近就有一位985名校博士,他已經參加工作三年,辭職後想要招新的工作,卻遭遇了一次打擊。一家知名的公司聯繫到他,當問到第一學歷的時候,因為本科不是211,就委婉拒絕了他。
  • 985和211學歷在社會上有用嗎?
    985&211學歷是認可證高學歷的重要性在申請世界頂尖企業的時候就突顯出來了,比如麥肯錫每年新招的應屆畢業生一般在10人左右,在第一輪會根據985&211院校和企業測試篩選應屆畢業生,但是最終被錄取的國內學生,無一例外不是畢業於「清北復交」。經常會有其他院校的學生不服氣的質問和抱怨:「我跟他們有什麼差別?」
  • 在中國985、211學歷意味著什麼?
    在中國擁有985、211學歷意味著你超過了全國95%的學歷水平,PK掉超過98%的同齡人,意味著你每年可以多賺5萬到10萬,意味著你在大城市落戶的概率增加了80%,意味著畢業之後世界500強企業都會為你敞開大門。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高校的話,是否考上211/985研究生也沒用?
    現在這個社會學歷歧視現象非常嚴重,可以說學校好的學生就看不上學校相對較弱的學生。就算出國讀研,也能看到學校好的碩士對於學校差的學生有歧視心理,這些鄙視讓大學生有了較大的壓力。學校真的很重要嗎?認為大部分在校大學生,都想問走進社會的前輩們一個問題:學校標籤究竟有多重要?一定要記住,很早以前就看過一個視頻。
  • 考研中存在第一學歷歧視嗎?盤點對非985/211生源友好的院校!
    有不少本科背景普通或是專科畢業的同學,都擔心自己考研會不會遇到區別對待,在複試階段是否會遭受第一學歷的歧視:「 985、211 院校會歧視雙非考研學生嗎?」「 第一學歷不高,想通過考研圓夢名校還有希望嗎?」「 二本學生在考研複試時會受到歧視嗎,怎樣揚長避短?」
  • 老師說「文科生不考個985、211,是不會有好出路的」是真的嗎?
    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並不完全是靠學歷來論英雄的,因為學歷和能力是不對等的。好學校固然重要,有句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現代社會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如果不善於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最終也會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即使你是985、211名校畢業,也不例外。
  • 不招非985和211本科學歷,不完美的第一學歷成了簡歷上的「汙點」
    一位女博士在武大BBS上發帖吐槽:因為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儘管擁有武漢大學的博士學位,求職時仍屢屢碰壁。博士文憑比不過一紙高考錄取通知書,幾年的心血和努力都付之東流。10年過去了,還在為當初不給力的高考買單。隨著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流入人才市場,2020年博士生招生突破10萬。
  • 小學學歷報名深圳自考能選「985/211」嗎
    ,那麼小學學歷是否能夠選擇「985/211」級重點院校?0755kaoshi深圳自學考試報名網小編來給廣大考生詳細介紹一下:一、什麼是「985/211」級重點院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985院校肯定比211院校好。985院校是世界一流的大學,211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大學。
  • 為什麼有人說985,211第一學歷那麼重要,還要考研呢
    高考能考上985,211的學生,無一不是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又繼續在985,211讀研究生的學生,因為研究生專業更有深度,也有寬度,更貼近最新的科學技術理論研究,具體到研究生畢業時就是更高的專業能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深受知名企業的青睞。二、如果想表達非985,211畢業的本科生,如果是在985,211院校讀研究生,則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
  • 985、211、雙一流哪個好?他們就業也受歧視?
    一個三本學校每次考試都是全系第一的學生和一個985學校掛三次科的學生,哪一個更有前途?在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疑是985更有前途。誠然,能夠在三本學校每次考試都拿全系第一,可以看出挺努力的。在這樣周圍人可能不是那麼愛學習的環境中,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是寶貴的。
  • 985碩士面試頭條,被HR鄙視第一學歷:sorry,我們只要雙985!
    前言:如今的職場真的是越來越看重第一學歷。很多非985、211出身的同學通過自身努力奮鬥,最終考研成功。可即使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到了一些讀書無用論或者酸葡萄的嘴裡就成了,本科雙非就算考上985碩士也沒用!為什麼,985名校碩士怎麼到了別人那裡也變得一文不值了呢?
  • 為何要把孩子逼進985、211?何炅撒貝寧接連翻車,名校學歷很重要
    文/宸媽說教育為什麼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很好就業?名校學歷真的那麼重要?答案是:名校學歷真的重要!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名字叫《令人心動的offer》,這不是一檔搞笑節目,是一檔求職節目。節目中有8名律師,爭奪2個就業的名額,可以說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得到這個機會。
  • 考上985、211的孩子就了不起嗎?答案很現實,戳痛底層父母
    考上985、211的孩子就了不起嗎?答案很現實,戳痛底層父母。不論是中考還是高考,我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考上好的學校。中考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重點高中。高考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想讓孩子考上985、211等一流大學。可以說,我們放在孩子身上的期望從未減少過。
  • 二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真的比985的機械專業,前途好很多嗎?
    二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真的比985的機械專業,前途好很多嗎?其實現在說起專業必然是每一位高考考生都十分重要的事情,選擇大於努力,在自己分數線達標的情況下,選擇對一個好的專業也是至關重要的。現在的專業分為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相對於計算機來說必然處在熱門的行業中,連帶著網際網路行業,加之又是現代人離不開的工具,所以肯定會大力的進行研發,那麼今天咱們就用二本大學作為依據,相對於來說計算機專業真的要比985的機械專業,前途好的很多嗎?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其實是完全相反的!
  • 985、211和一般本科的差別在哪裡?
    有些同學沒考上名校甚至會選擇復讀一年,再一次向理想衝刺。那麼,問題來了:讀名校真的很重要麼?每年高考後,知乎上都會出現很多關於高考、升學的討論。那麼,重點院校、普通本科區別到底是什麼?它們的差距到底在哪裡?今年高三的同學們在挑選學校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985、211、一本、二本…真有那麼大區別麼?
  • 本科二本,研究生二本,考個211、985院校怎麼這麼難?
    你是211、985院校的學生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都是很無奈的表現,和我一樣的大學生有很多,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二班院校的學生,對於我們來說在高考的時候沒有考上211、985院校真的是很差勁了,所以當上了大學之後都會有一個211、985院校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