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和211學歷在社會上有用嗎?

2021-01-04 教育絕對論

結論:非常有用!

985&211學歷是敲門磚

對於大企業負責招聘的HR來說,每天收到或者主動挖掘的簡歷達到幾百份,如何從中快速挑選「最有希望」達標的候選者就是一個難題,因此很多HR會選擇用一些硬性條件快速的篩一輪簡歷,比如卡年齡、卡地域……最常見的就是卡學校,也就是說,無論你的其他經歷有多牛、你的簡歷做的有多漂亮、你的意願有多高,HR根本就沒有意願細緻地閱讀你的簡歷甚至是沒有機會看到你的簡歷,你連競爭的資本都沒有,還談什麼扭轉乾坤、脫穎而出?

985&211學歷是認可證

高學歷的重要性在申請世界頂尖企業的時候就突顯出來了,比如麥肯錫每年新招的應屆畢業生一般在10人左右,在第一輪會根據985&211院校和企業測試篩選應屆畢業生,但是最終被錄取的國內學生,無一例外不是畢業於「清北復交」。經常會有其他院校的學生不服氣的質問和抱怨:「我跟他們有什麼差別?」,可現實是,你跟他們沒什麼差別,能夠進入第一輪的候選者同樣優秀,但是作為團隊領導,為什麼不選擇一個既能提升公司名譽又能帶來更好人脈的名校畢業候選者呢?

要知道,讓客戶接受一個「清北復交」的畢業生提出的方案,可比讓客戶接受其他非頂尖院校畢業生提的方案容易多了,這在心理學的角度被稱作「權威暗示效應」。

985&211學歷是護身符

2年前同學所在公司事轉企需要裁員,由於平時員工評級機制執行的比較水,因此到裁員的時候,裁誰留誰就是一個難題了。而HR的解決方案就是——所有本科非211的員工全部被裁員,易操作易解釋,這就是職場現實。

985&211學歷為什麼「高」人一等

人脈:你的同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你的社會圈子,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抗風險能力,比如樂視融資;眼界:眼界的高低沒有一個明顯的衡量標準,但是言談舉止卻都與之有關。曾經採訪過一位本科院校的教授,在考研複試面試的時候為什麼還是偏向985&211的學生,教授的回覆是:「很多非985&211的學生在大一開始就致力於考研的備考,在初試的時候往往超過了很多985&211的學生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數,但是也意味著他大學期間錯過了很多,同時不同的大學能夠提供的學術支持和經驗分享是完全不同的,學生能夠接觸的人的上限,基本也就是他的上限了。因此,在複試面試的時候,沒有實踐經歷、缺乏開闊眼界等這些問題就暴露了,才會導致複試被刷,而不是因為我們刻意地偏向985&211的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在接觸之處是很易偽裝、很難判斷的,比起你吹噓自己多努力多認真,不如直接「看結果」來得實在不是麼?麥肯錫2018年校園宣講的院校

麥肯錫諮詢公司2018年宣講的院校為「香港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

2019年中石化總部機關擬錄用人選

學歷真的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盲目自信地認為你可以通過其他的努力來完全彌補這一問題,因此在大學前一定要認真努力地學習,對自己的未來負責,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後悔藥。

當年我也是一個不信學歷是唯一出路的人,堅信和那些學霸相比,自己一定能「混」得更好。但現實是,大學學歷這一臺階,真的要用很多年很多努力才能彌補。所以還在初高中的人,請真的仔細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吧,為了自己而努力吧

相關焦點

  • 在中國985、211學歷意味著什麼?
    在中國擁有985、211學歷意味著你超過了全國95%的學歷水平,PK掉超過98%的同齡人,意味著你每年可以多賺5萬到10萬,意味著你在大城市落戶的概率增加了80%,意味著畢業之後世界500強企業都會為你敞開大門。
  • 中國學歷真相:非985、211真的沒前途了嗎?
    能達到985和211的人數就更少了,今年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874萬,211畢業生佔比3.11%,985畢業生佔比只有1.66%。985、211畢業生佔比總結一下,站在鄙視鏈頂端的985和211以及研究生少之又少,非985、211的雙非大學生甚至沒有本科學歷的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數。為什麼說「沉默」?
  • 小學學歷報名深圳自考能選「985/211」嗎
    ,那麼小學學歷是否能夠選擇「985/211」級重點院校?0755kaoshi深圳自學考試報名網小編來給廣大考生詳細介紹一下:一、什麼是「985/211」級重點院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985院校肯定比211院校好。985院校是世界一流的大學,211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大學。
  • 不招非985和211本科學歷,不完美的第一學歷成了簡歷上的「汙點」
    一位女博士在武大BBS上發帖吐槽:因為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儘管擁有武漢大學的博士學位,求職時仍屢屢碰壁。博士文憑比不過一紙高考錄取通知書,幾年的心血和努力都付之東流。10年過去了,還在為當初不給力的高考買單。隨著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流入人才市場,2020年博士生招生突破10萬。
  • 中國學歷真相:非985、211的普通本科大專畢業證真的沒前途了嗎?
    985、211都一文不值,雙非兩個學生還不能退嗎? 俗話說,一切都有輕蔑鏈,然而,在學術競賽層面,這種「無形的輕蔑鏈」似乎越來越成為公眾對主旋律的看法。 海回看看國內大學, 211 看不起兩本書三本書,本科畢業看大學學位 ... ... 2020年即將結束。
  • 「上了985、211的孩子就了不起嗎?」「是的,很殘酷但很真實!」
    說起重點大學,大家都會自然地想到985、211,無論是985還是211都屬於國家重點高校,這些重點高校出來的學生自帶光環,比起普通高校出來的學生,更加有競爭實力,很多人看到985和211出來的學生,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但也有一些人感覺到不憤,酸酸地說:「上了985、211就了不起嗎?」
  • 985、211和一般本科的差別在哪裡?
    這些五花八門的學歷教育,都能稱為「考上大學」嗎? 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學,主要是教育部直屬、其他部屬及部分省屬重點大學(大部分是985或211工程院校)。在本科二批招生的大學,多為省屬大學或外地的非985、非211大學。
  • 考上985、211的孩子就了不起嗎?答案很現實,戳痛底層父母
    考上985、211的孩子真的就很了不起嗎?事實上,答案很現實。甚至其中有可能牽扯到的未來利益,深深戳痛底層父母的內心。一、考上985、211的孩子就了不起嗎?我們可能時常會聽到這樣的勵志故事,說是某一個人高中輟學或者是大專學歷。進入社會後,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創業成為老闆。這樣的成功案例,在我們生活中確實會有。但是就相對一個班級而言,這樣的人真的多嗎?
  • 考研中存在第一學歷歧視嗎?盤點對非985/211生源友好的院校!
    有不少本科背景普通或是專科畢業的同學,都擔心自己考研會不會遇到區別對待,在複試階段是否會遭受第一學歷的歧視:「 985、211 院校會歧視雙非考研學生嗎?」「 第一學歷不高,想通過考研圓夢名校還有希望嗎?」「 二本學生在考研複試時會受到歧視嗎,怎樣揚長避短?」
  • 為什麼有人說985,211第一學歷那麼重要,還要考研呢
    這個問題比較偏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嘗試從以下幾點分析下:一、本科同樣是985,211畢業的,又是985,211研究生畢業的,一般來說肯定是985,211的研究生學歷更為重要,更有市場,更有前景。
  • 985博士求職被拒,因為本科不是211,第一學歷真的很重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很多知名企業更是對學歷要求變高。經常會聽到一些新聞,一些重點大學的碩士或者博士,因為第一學歷被拒絕。就比如最近就有一位985名校博士,他已經參加工作三年,辭職後想要招新的工作,卻遭遇了一次打擊。一家知名的公司聯繫到他,當問到第一學歷的時候,因為本科不是211,就委婉拒絕了他。
  • 可以媲美211、985嗎?
    但是在以前,尤其在九十年代前,可以堪比如今的一級高校嗎?那種986,211級別。 九十年代前考中專和中師有多難? 那時候的學歷不像如今那麼普遍,動不動就大專本科,稍微好一點就直接研究生了,在九十年代年前,大學生絕對是少有的,能考上大學的首先學習成績頂尖,其次還要看家庭條件,一些富裕子弟選擇大學的概率比較大。
  • 為何要把孩子逼進985、211?何炅撒貝寧接連翻車,名校學歷很重要
    文/宸媽說教育為什麼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很好就業?名校學歷真的那麼重要?答案是:名校學歷真的重要!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名字叫《令人心動的offer》,這不是一檔搞笑節目,是一檔求職節目。節目中有8名律師,爭奪2個就業的名額,可以說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得到這個機會。
  • 是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國企:要求第一學歷為985/211
    學歷更重要。何出此言呢?白巖松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努力,如何拼得過富二代?」特別現實的一句話。首先,大企業招聘,一般要求第一學歷為985/211/雙一流畢業的應屆畢業生。我有一個朋友,他本科讀了臨床醫學,在學校期間大挑和小挑也參加了不少,得過不少獎。大學讀了5年,畢業後考了研究生,是學術型的,讀了3年以後,放棄讀博的機會,又在某三甲醫院規培了3年。
  • 老師說「文科生不考個985、211,是不會有好出路的」是真的嗎?
    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並不完全是靠學歷來論英雄的,因為學歷和能力是不對等的。好學校固然重要,有句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現代社會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如果不善於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最終也會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即使你是985、211名校畢業,也不例外。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985、211,就算考研也沒辦法逆襲?
    377萬人的命運可能就此發生變化,除了金榜題名的期待外,也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學歷帶給人的焦慮。如今的社會,學歷鄙視處處存在,清北復交的瞧不起普通985,985的瞧不起211,211瞧不起非重點大學。即便是出國讀研,也會發現美碩瞧不起英碩,英碩瞧不上澳碩,各種鄙視,讓大學生倍感焦慮。學校的標籤真的很重要嗎?
  • 什麼樣的高中生可以考上985和211大學?
    隨著大學招生的改革,在很多學校官方宣傳中,"雙一流"的字眼取代了"985""211"。985、211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將迎來新的時代。但是在學生家長和眾多學生的心中,"985"、"211"仍然是心中的"白月光"。
  • 為什麼會有985高校和211高校?985和211有什麼含義?真相竟是這樣
    在我國,大學的名頭就是實力的象徵,就像我們一提起名牌大學就會想到985高校和211高校一樣,相信在今天應該沒有人不知道985和211這兩個名詞了,它們就是名校的象徵,也是學生和家長榮耀的象徵。但是這麼熟悉的985高校和211高校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 學歷和能力哪個重要?雙非碩士被兩座大山壓垮:一個985,一個211
    然而,陸可姝的學校並不是"985"和"211"學校,因此像她這樣的雙非碩士在就業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今年陸可姝已經投遞了140多份簡歷,但得到反饋的只有這次視頻面試,她卻要與眾多名校畢業的研究生比較,對她來說,這太難了!碩士研究生屬於高級人才,然而這些雙非畢業生仿佛和"高級"不沾邊,求職過程也是處處碰壁。
  •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和985大學有什麼區別?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985一定是211,但211不一定是985。「985」和「211」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985是指1998年5月提出的選擇39所大學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211是面向21世紀國際水平大學建設的112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