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存在第一學歷歧視嗎?盤點對非985/211生源友好的院校!

2020-12-24 宗師考研

有不少本科背景普通或是專科畢業的同學,都擔心自己考研會不會遇到區別對待,在複試階段是否會遭受第一學歷的歧視:

「 985、211 院校會歧視雙非考研學生嗎?」

「 第一學歷不高,想通過考研圓夢名校還有希望嗎?」

「 二本學生在考研複試時會受到歧視嗎,怎樣揚長避短?」

如果你也有上述類似的疑惑與顧慮,別慌!接下來,小編就從第一學歷歧視的真實存在性、應對建議以及第一志願保護院校方面給大家支支招。

01第一學歷歧視真的存在嗎?

初試大家都是統一考題、統一閱卷且信息保密的,所以這一階段不存在區別對待問題,大家各憑本事,去爭奪複試資格。爭議主要還是存在於複試階段。

之所以產生第一學歷歧視的說法,多半是聽了學長學姐的現身說法,特別是那些初試高分但複試被刷的經歷,最是意難平。雖然道聽途說不可盡信,但客觀來講,複試中的確是存在 「歧視」 的

不過,這種 「歧視」 真的是歧視嗎?小編認為不盡然。以對外經貿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錄取辦法為例,複試內容包括:

1. 專業素質和能力(大學成績、專業知識、外語聽說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及學術成果)

2. 綜合素質和能力(社會實踐情況、人文素養、溝通能力、協作精神、禮儀和舉止)

3. 培養潛質

4. 英語聽力及口語測測試

這些項目是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情況的全面考察。

從考生的角度看,反對歧視的出發點是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複試評分從專業複試小組中各位老師的角度看,公平則意味著用統一的要求、一致的標準來考察同學們的能力,而不是根據第一學歷差別化地設置複試標準。

因此,起點相對較低的同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一句話叫做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如果既往學業優秀、科研能力出眾、溝通協作能力良好、談吐舉止落落大方,即使第一學歷並不出眾,老師們也會認為這樣的同學是可造之材,評分自然不會低啦。

另外,錄取辦法中同時規定了:

複試必須量化,嚴禁使用 『及格』 、『不及格』 等作評判」同一學科(專業)各複試小組的複試方式、試題難度和成績評定標準原則上應統一,每位考生的複試時間一般不少於20分鐘」考生的作答情況要現場記錄全程錄音錄像

雖然評分是主觀的,但由於過多的考生申訴會影響學校下一年的招生工作,因此極大程度上避免了普遍的 「區別對待」 現象發生。

總而言之,研究生複試流程監管趨於嚴格,第一學歷歧視僅小頻率發生。因既往科研經歷和綜合素質培養欠缺,專升本、雙非、三跨及N戰的同學在複試準備中需要付出更多心血

02如何備戰 985/211 高校複試?

考研論壇中不乏雙非逆襲985的案例,分析他們的經驗,除了有競爭力的初試分數外,大多在複試中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

1. 英語視聽說能力

:熟練地閱讀專業英文文獻(小語種有其他要求)是對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基本要求,為此需要在複試的準備階段積累專業詞彙,精讀相關文獻,達到口譯基本意思的程度

聽、說:考研複試對英語聽力和口語的考察一般在英語對話中進行,老師的問題可能是日常對話(例如興趣愛好、實踐經歷、未來規劃等話題),也可能是專業問題,建議在準備階段尋找靠譜的語伴,互相提問,訓練發音和回答邏輯,積累常見的口語表達句式

2. 專業知識面拓展

考察形式可能是筆試也可能是隨機抽取題目然後當場口頭作答。

這部分可以看做是專業課考試的延伸,準備的時候除了系統性回顧初試的專業課筆記外,建議多閱讀一些專業相關的經典書籍、專家著作以及綜述性論文,儘可能拓寬知識面,同時了解學科發展前沿。

特別是對於三跨考生來說,紮實的專業基本理論是學習能力強的最好證明。

3. 科研經歷的完善

無論第一學歷如何,科研能力都是研究生導師最看重的方面。研究生的主業是做研究而非考試,所以一段完整的科研經歷最容易引起老師的興趣。

通過PPT展示和互動問答,老師們可以全方位了解考生的理論基礎、實驗操作能力、問題發現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口頭報告能力。

如果本科期間參加過科創競賽獲有過實驗室經歷(指科研項目而非實驗課),那麼要認真梳理整個過程,針對細節補充理論,就未完成的部分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如果沒有科研經歷,那麼最好對畢業論文進行深入挖掘,可以與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從選題調研、數據採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豐富科研版塊的內容。

4. 面試禮儀與表達

複試本質上講是考生與考官們的一次談判,積極的精神面貌、適中的講話速度、妥帖的舉止禮儀、不卑不亢的氣質和態度是幫助考生們贏得更高印象分的關鍵。

一方面,要針對複試流程整理好自己要提交的材料,並對各環節的發言稿爛熟於心。另一方面,對鏡練習或尋找聽眾模擬面試,訓練站姿、表情、語速以及從進入到退出教室的動作細節

切記,複試中不要表現得過於卑微,提前設想老師可能會逼問的問題(比如要求談談自己的劣勢),做好應對壓力面試的心理建設。

03哪些高校對非 985/211 生源友好

考研擇校是一門學問,除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做好報考前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尤為重要。這裡,小編整理了一些保護第一志願、複試差額比小、複試成績佔比低的院校,供各位同學參考。

除了表格中羅列的院校,還有中央財經大學、暨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都不乏雙非、三跨逆襲的勵志故事。

最後,小編想說:2021考研預報名即將開始,各位考生要早早選定目標院校,全心全意備戰初試

至於初試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讓老師忽略第一學歷的不足,那就是後話了,且聽宗師君下回分解!

本篇原創文章由百家號「宗師考研」發布,我們將會持續更新考研及大學生主題的乾貨文章與上岸經驗貼,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985,211第一學歷那麼重要,還要考研呢
    高考能考上985,211的學生,無一不是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又繼續在985,211讀研究生的學生,因為研究生專業更有深度,也有寬度,更貼近最新的科學技術理論研究,具體到研究生畢業時就是更高的專業能力,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深受知名企業的青睞。二、如果想表達非985,211畢業的本科生,如果是在985,211院校讀研究生,則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高校的話,是否考上211/985研究生也沒用?
    2020考研已經落幕。這是377萬人改變命運的第一戰,我們不光期待著金榜題名,還真實感受到了考研帶來的壓力。現在這個社會學歷歧視現象非常嚴重,可以說學校好的學生就看不上學校相對較弱的學生。就算出國讀研,也能看到學校好的碩士對於學校差的學生有歧視心理,這些鄙視讓大學生有了較大的壓力。學校真的很重要嗎?
  • 考研的真相:本科非985、211,就算考研也沒辦法逆襲?
    2020年考研落下帷幕。377萬人的命運可能就此發生變化,除了金榜題名的期待外,也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學歷帶給人的焦慮。如今的社會,學歷鄙視處處存在,清北復交的瞧不起普通985,985的瞧不起211,211瞧不起非重點大學。即便是出國讀研,也會發現美碩瞧不起英碩,英碩瞧不上澳碩,各種鄙視,讓大學生倍感焦慮。
  • 中國學歷真相:非985、211真的沒前途了嗎?
    985、211畢業生佔比總結一下,站在鄙視鏈頂端的985和211以及研究生少之又少,非985、211的雙非大學生甚至沒有本科學歷的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數。為什麼說「沉默」?那麼,學歷歧視為什麼能蔓延成一股風氣?沒有這塊敲門磚,路還能走通嗎?
  • 真的存在第一學歷歧視嗎?這些研究告訴了我們結果。
    第一學歷歧視大多體現為,非「211 或 985 工程」( 以下簡稱「211 或 985」) 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在「211 或 985」院校進一步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後,就業過程中感受到了歧視。  《中國青年報》2011 年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的結果顯示,57.5%的被調查者感覺到招聘中存在學歷「查三代」現象, 而且認為這種現象在政府、國企和事業單位最為嚴重。
  • 這38所院校不歧視本科,特別保護第一志願!其中985院校15所!
    不過大家都會考慮到「本科歧視」的問題。坦然,在考研人數激增的大背景下,通過本科學歷選人的確是一個比較經濟的做法。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擔心,今天給大家手收集了不歧視本科,特別保護第一志願的院校。一起看看~   下面是過來人的現身說法。這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喔!
  • 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考研最重要的是什麼?看完就明白了
    圖片來源網絡相信很多考研的同學都會遇到普通院校報考211、985院校的情況,因為院校有所差距,所以擔心能不能考上。所以,本期小編就這個問題來聊一聊。圖片來源網絡本科二本考研985會被歧視嗎?至於很多人擔心老師會不會歧視自己的學歷,至於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
  • 985和211學歷在社會上有用嗎?
    985&211學歷是敲門磚對於大企業負責招聘的HR來說,每天收到或者主動挖掘的簡歷達到幾百份,如何從中快速挑選「最有希望」達標的候選者就是一個難題,因此很多HR會選擇用一些硬性條件快速的篩一輪簡歷,比如卡年齡、卡地域……最常見的就是卡學校,也就是說,無論你的其他經歷有多牛、你的簡歷做的有多漂亮、你的意願有多高,HR根本就沒有意願細緻地閱讀你的簡歷甚至是沒有機會看到你的簡歷
  • 考研院校白名單!考研必看,這些學校不歧視本科!保護一志願
    上期我們匯總了考研院校的黑名單,評論裡有小夥伴覺得很氣憤,認為不公平;有小夥伴則認為正常,因為考研人數增多,院校擇優無可厚非。但無論怎樣,考研擇校還是需慎重,避免自己辛苦備戰卻敗在學校壓分。今天,綜合網友經驗,為大家整理了考研院校白名單!這些學校不歧視本科,並且保護一志願,考研人可以參考借鑑。
  • 超公平的寶藏院校,22考研必看!
    雖然很多同學笑稱央民是末流985,但是其實它的考研性價比真的很不錯,它有A+的學科實力,也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考研又不歧視雙非,又保護一志願。 所以這所學校真的是比較適合那種想考985,但是又害怕「神仙打架」的同學報考,不過前提是得有一定的基礎,畢竟是985高校。
  • 不招非985和211本科學歷,不完美的第一學歷成了簡歷上的「汙點」
    一位女博士在武大BBS上發帖吐槽:因為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儘管擁有武漢大學的博士學位,求職時仍屢屢碰壁。博士文憑比不過一紙高考錄取通知書,幾年的心血和努力都付之東流。10年過去了,還在為當初不給力的高考買單。隨著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流入人才市場,2020年博士生招生突破10萬。
  • 某高校臨時反悔考研不招三本生?這些院校「潛規則」一定要知道!
    如果考生反饋屬實的話,那這個學校不僅是赤裸裸的院校歧視,還要逼迫學生乖乖就範!學校以後的招生聲譽估計要涼涼了!雖然院校歧視這個灰色問題一直存在,但一般表現在初複試環節,像這樣明晃晃地不讓考生參加考試還是頭一遭。
  • 本科二本,研究生二本,考個211、985院校怎麼這麼難?
    你是211、985院校的學生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都是很無奈的表現,和我一樣的大學生有很多,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二班院校的學生,對於我們來說在高考的時候沒有考上211、985院校真的是很差勁了,所以當上了大學之後都會有一個211、985院校的夢。
  • 考研進入985重要,還是高考第一學歷重要?這三個原因很扎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需要的人才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再加上本科學歷的不斷貶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尤其是近幾年,考研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大學學畢業人數的三分之一,那麼由此可見,大學生當中三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考研的,關於考研的原因,有很多認識因為不甘心於高考的失利,想重新證明自己,還有的人就是單純的為了自己的學歷,將來能夠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多數的原因屬於後者,但是現實社會中依然很看重第一學歷
  • 某高校臨時反悔考研不招三本生?這些院校「潛規則」你一定要知道!
    如果考生反饋屬實的話,那這個學校不僅是赤裸裸的院校歧視,還要逼迫學生乖乖就範!學校以後的招生聲譽估計要涼涼了! 雖然院校歧視這個灰色問題一直存在,但一般表現在初複試環節,像這樣明晃晃地不讓考生參加考試還是頭一遭。
  •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最適合」二本學生考研的三所重點大學,不歧視雙非,實力還不俗 很多考入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都會在大四的時候選擇考研,因為現在單純靠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歷,很難找到一份特別理想的工作。
  • 今年考研學生注意了!這四所大學不歧視學歷,成功率還更高
    這四所大學不歧視學歷,成功率還更高近幾年,考研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2021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更是達到了420多萬,可是招生人數卻遠遠低於報名人數,競爭可謂十分大,這也就意味著學生的上岸率會變低,不僅如此,很多大學招生還存在歧視學歷的情況,名校學生更容易上岸,普通學生相對更難,這更是把考研提高了一個難度。
  • 22考研|考研保護第一志願的學校大集合!
    相信有不少同學在考研擇校時候都會考慮到「本科歧視」的問題。從招生院校的角度分析,在考研人數激增的大背景下,通過本科學歷選人的確是一個比較「划算」的做法,不然也不會有不少學校在招生錄取中推出「優質生源獎勵政策」。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擔心,今天幫幫給大家收集了不歧視本科,特別保護第一志願的院校。
  • 985博士求職被拒,因為本科不是211,第一學歷真的很重要?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很多知名企業更是對學歷要求變高。經常會聽到一些新聞,一些重點大學的碩士或者博士,因為第一學歷被拒絕。就比如最近就有一位985名校博士,他已經參加工作三年,辭職後想要招新的工作,卻遭遇了一次打擊。一家知名的公司聯繫到他,當問到第一學歷的時候,因為本科不是211,就委婉拒絕了他。
  • 985、211、雙一流哪個好?他們就業也受歧視?
    一個三本學校每次考試都是全系第一的學生和一個985學校掛三次科的學生,哪一個更有前途?在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疑是985更有前途。誠然,能夠在三本學校每次考試都拿全系第一,可以看出挺努力的。在這樣周圍人可能不是那麼愛學習的環境中,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