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人造肉新品——經典千層面
商報記者 祝雲燕 實習生 蔣豔雯
這兩天,你被肯德基和星巴克的人造肉新品刷屏了嗎?
4月22日,星巴克推出了牛肉青醬意面、經典千層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等多款人造肉新品,目前在杭州大部分星巴克門店都已上線,不少網友已嘗鮮打卡。記者了解到,星巴克人造肉產品價格分為59元和69元兩種,比其他普通餐食貴10-20元不等,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表示,「植物肉」食品將會長期在星巴克門店售賣。
巧的是就在21日,肯德基在國內部分門店試點限量發售人造肉產品,顯得謹慎許多。但無論是試水還是大手筆,知名品牌接連推出人造肉,或許意味著一場在眼前興起的食品革命正在進行。
與品牌聯手的人造肉味道如何?
去年人造肉品牌已登陸天貓
昨天中午,記者在體育場路的一家星巴克門店購買了人造牛肉千層面,口感與一般的千層面口感相似,人造牛肉吃上去也毫無違和感。其實,早在去年9月份的淘寶造物節上,記者也曾嘗過人造肉做的獅子頭和漢堡,對比之下記者發現,人造肉是否違和與其烹飪方式很有關係,比如獅子頭和肉餅這種形態的食物,肉的分量感十足,吃起來就會與真實的肉差距更明顯,嚼勁和香味都明顯略遜。但在星巴克的千層面中,人造肉是呈肉沫狀,且經過芝士、番茄醬等多種調料混合,肉本身的比重較低,所以違和感不強。
除了經典千層面,星巴克人造肉菜單中還有與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別樣肉客)合作推出的全新植物牛肉輕食產品:牛肉青醬意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與OmniPork(新膳肉)合作推出2款亞洲風味的植物豬肉輕食產品:越式風味沙拉和蘑菇穀物碗。而願意嘗鮮的人也不少,在微博和小紅書上搜索「星巴克人造肉」等關鍵詞,可以看到很多人已經曬出吃後感。
這不是第一次人造肉大張旗鼓進軍中國引發關注,去年11月,由加拿大研發的人造肉品牌Omni Pork就已經登陸天貓,此外Beyond Meat的老對頭——上個月剛拿下5億美元F輪融資的Impossible Foods也正在籌划進軍中國。與以往相比最不一樣的是,今年進軍中國的人造肉,開始更多地搭上品牌列車。在肯德基、星巴克等品牌效應下,原本只是概念風口的人造肉迅速被大眾認知。即使短時間內人造肉還不足以改變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各大人造肉巨頭的必爭之地,已是不爭的事實。
人造肉比真的肉還貴
健康主義消費者願意買單嗎?
除了口感,人造肉的價格也決定了其能否走近消費者。記者看到,此次星巴克推出的人造肉新品價格分為59元和69元兩檔。同時,該系列還主打健康、環保等理念,其針對健康飲食人群的定位可見一斑。那麼關注身體健康和環保的群體會為高客單價的人造肉食品買單嗎?
4月22日下午4點多,約了傍晚6點鐘上健身課的吳瑞在公司樓下的星巴克點了一份星巴克新膳肉蘑菇穀物碗。當她刷卡付帳,看到價格時瞬間驚呆了:「竟然要59元,我原本以為和以往產品差不多隻要三十幾元,這可真吃不起啊。」不只是吳瑞,在社交網絡上吐槽星巴克人造肉產品價格高的用戶不少:「又不是真的肉,為什麼比真肉還貴」「花這麼多錢買素肉,是真肉不香嗎」……對此,體育場路某星巴克的店長告訴記者,許多環保食物都比一般食物更貴,因為環保的成本更高,比如這次新品的包裝盒子和刀叉都是木頭做的,材料費也更貴。
品牌要打造環保理念,是否應該設置這麼高的價格呢?某環保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不該讓人造肉成為環保人士和素食主義的「圈地自萌」,或是小眾人士的獵奇首選。只有吃人造肉像吃真的肉一樣實惠和方便,對環保才算是真正的貢獻。而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曾公開表示,在北美、歐洲等地,麥當勞、漢堡王品牌都推出了植物肉漢堡等產品。如果進口植物肉能夠在本地建廠生產,或者規模化進入餐飲渠道,未來成本會大幅降低,達到與進口牛肉差不多的價格。或許未來,我們吃人造肉能像吃真實的肉一樣「樸實方便」,一起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