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辣評妹
古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關係本該是最為純粹一種人際關係。可是,屢屢發生的由於師生關係不和所引起的學生自殺事件,把師生關係難題推到了前臺,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17級碩士研究生黃靜怡跳樓自殺,而據其家屬透露自殺原因為被導師刁難,畢不了業。
關於該女生自殺的真實原因,是否如其家屬所言,目前尚待官方的調查結論。但是,這件事情所暴露的不正常的師生關係卻是實實在在的。那麼,本該純粹的師生關係,緣何變得如此針鋒相對,難以協調呢?
對於這個問題,辣評妹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教育和學習的功利化。
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講,現在的老師,尤其是研究生導師為了職稱晉升、科研獎勵,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對於那些博導、碩導來講,都是高學歷,受過非常優質的教育,但是他們的正常收入卻與其身份和學歷不相匹配,一個本科高校的教授工資也就大概年薪10萬塊。和當前社會上整體的薪酬水平相比,這顯然會讓他們心理不平衡,為了追求更高的薪酬,他們必須要在科研上下功夫,追求科研獎勵。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導師「壓榨」學生,讓學生出成果這樣的現象。
而對於學生來講,他們也只想快點畢業,謀到一份好的職業,早點掙錢。但是,他們沒有做出讓老師認可的成果,導師不願意輕易放手。這樣子的話,導師和學生的矛盾就變得不可調和。
其次,導師的權力過大。
現在,絕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養機制一般都是導師制,導師的權力非常大,導師可以決定一個學生能否順利畢業,乃至平時給學生發放的補助津貼的多少。所以,現在很多研究生稱呼他們的導師為老闆。可是,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是否合格,能否答辯,這都取決於導師願不願意給你籤字。而畢業論文是否質量,又是一個非常彈性的標準,在基本規範達到的情況下,如果導師提高標準,就很難企及。導師不想讓你畢業,就雞蛋裡挑骨頭,一篇數萬字的論文,在邏輯上很難天衣無縫,想挑毛病,總會發現問題。
最後,學生心理素質、抗壓能力太差
當然,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研究生輕生,也和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有很大關係。現在的孩子,隨著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從小到大一般沒有受到過什麼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就想不開。其實,一個人一生太長,往前看十年,延期一年又算什麼呢?由於學生抗壓能力差,也給老師的指導帶來很大難題,學生說不得,批評的輕重拿捏不好,也讓導師們頭疼。
針對以上造成師生關係難題的幾個原因,辣評妹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做到幾點:
首先,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教師考評機制,不要唯論文評績效,這樣子導師們就不至於為了自身績效去逼著學生出成果,另外一方面,對於碩博士的補助也要提高,讓他們不會為了生計而著急畢業,不急功近利,安下心好好做科研。
其次,減少教師權力,學生能否畢業不應當導師一個人說了算,對於畢業論文應該有一個合理、明晰的標準進行評價。同時,學生如果被導師刁難,應該有一個順暢的渠道進行申訴。
最後,就學生自己來說,也不要一顆玻璃心,要提高自己抗擊挫折的能力。畢竟人生在世,什麼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到了社會可能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學校裡這點事真的不是什麼大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小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挫折都不是壞事,如果從小到大做什麼事都順風順水,長大後一次挫折就可能把孩子擊垮。
小結:
中傳研究生跳樓!一個絕望女生走上不歸路,讓人心痛。這齣悲劇暴露出了當前不正常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本該是情同父子,本該是師嚴徒恭,可是現在卻變成了針鋒相對。如今,逝者已逝,惟願家人堅強。同時,也希望屢次發生在校園的類似悲劇所揭露師生關係難題能夠引起社會、家長、學校和監管者的重視,從根本上尋求杜絕此類悲劇發生的辦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