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者: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2020-12-27 騰訊網

近年,印度人在印度國家的一個著名的論壇上,提出了一個讓中印兩國國民都十分好奇的問題:「中國和印度差距到底有多大?另有印度專家回應到:中國至少要30年才能趕上印度。」

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印度和中國都作為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1000年的文明古國,具有一定的歷史相似性,又作為鄰國,以致於經常被拿來對比。

中國和印度的經濟首都也都是港口城市

,分別是上海和孟買。另外兩個國家都保持著高速的發展,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是101名,印度的人類發展指數是136名,相比其他發達國家仍有不足。兩國的軍事力量在世界上也是不可小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

另外印度的軍隊緊追其後為全世界第三,正是兩國的這些相似地方,經常被拿來比物連類,甚至直接下定義判斷孰強孰弱,這無疑是片面的,國家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包含著方方面面,不能單憑一個甚至幾個點就評價一個國家的強弱。而應基於事實數據多方面判斷,因此印度專家的觀點值得商榷。

兩國經濟上的對比

印度學者阿南特克裡希南喬恆曾經採用了「以點見面」的方式,就中國省級行政單位與印度同級別行政單位「邦」的經濟總量進行對比試圖說明兩國孰強孰弱。

但就我們看來可清晰的知道,這很難判斷出中印兩國國的真實經濟差別。初選對象為

同作為印度與中國各自最大的地方經濟體與工業中心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廣東省。

眾所周知,廣東省作為海上絲綢發展之路最早的發源地,其優越的地的位置給廣東省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動力和豐富的資源,以及國家政策的巨大支持。

相似的是位於印度最大港口孟買港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也是得益於政府巨大的支持、豐富的資源和對外界交流的便利性而快速發展起來的,就以選取的這兩個地方來說,是較能對比出中印之間的真實差距的。總體來說選擇是合理的。

通過國家發布的權威的數據可知,廣東省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前進,在2017年其經濟總量就高達1.43萬億美元,選擇與廣東省對比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經濟發展同印度其他各邦來說也是快速的,

但僅在4000億美元左右

兩者的差別過億,甚至在中國省份的排名中都無法擠身在前十。

跟中國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其次作為印度國家整體經濟排行高居第二的泰米爾納德邦,

放在中國省份之中對比也只是排在20名左右

不如中國的一線城市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貢獻。

兩國的差別顯而易見,這是站在具體的點上兩者的對比,從總體上看,中印兩國孰好孰壞更是不言而喻,中國的人均GDP是印度的4~5倍,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度也遠超印度。

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打脫貧攻堅戰,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6月23日發布的全國貧困人口數據得知,到2019年末,

全國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

,而反觀印度,印度國民依然有大量人口掙扎在拮据的生活中躊躇在貧困線以下,

另有近2億人口生活在貧民窟。

而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即將打贏全國人民即將進入小康社會。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得到了快速發展,已不同往日,而印度國民對中國的印象仍停留在之前,便有人盲目自信,認為印度遠超中國,中國至少30年才能趕上。

兩國軍事上的對比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1800架飛機,除了80架裝備已沉舊的HPT-32''風神''教練機外,沒有一架是自己研發出的,主要是依賴進口。

著名的米格-21是中印兩國同時得到的,現在中國在米格-21基礎上改制的殲-7系列不僅可以達到供自己使用的水平,還供大量出口。

而印度依舊要靠俄國人來幫助來提升其性能,即使中國的殲8-系列或FBC-1與西方同類發達國家相比不夠先進,但這確是印度無法到達的水平。

一直大肆吹噓的LCA首架原型機在95年就已經創出,到98年中國的殲10完成首飛都沒有成功升天。如今中國優先研發出了另兩款隱身戰機J20 J31,而印度的第三代戰機還沒有完善。

在海軍實力上,印度海軍引進了兩艘航母,其艦艇也眾多,但印度的造船業仍不發達,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且大有超越前者之勢。在國際上也接受到了大量的連德國人不敢造的高科技船訂單。

雖然中印兩國都是軍事進口大國,但中國有比印度擁有著更為堅實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創新力。

雖然印度軍事實力不如我國,但其現有的軍事實力亦不容小覷。

兩國交通基建上的差異

作為印度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鐵路,印度鐵路每天運送2300萬人,但印度鐵路修新率極低超過半數印度鐵路網仍始建於1947年英國殖民期間。

印度的鐵路危險性極高,

印度平均每天40人喪生於鐵路途中,

且行駛速度極慢為一小時6英裡。而中國的城市公共運輸大多都開通了高鐵,同樣作為重要出行工具中國高鐵乘客搭乘秩序井然,一人一位沒有乘客攀爬車的行為。

而公路交通上中國大多數都是暢銷無阻,各類車分道前進,而印度的公路交通常常出現人畜不分離現象,動物在大街上招搖過市等等。

中國的基建方面也達到印度無法企及的高度,中國「基建狂魔」早已聞名世界。中國的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四通八達中國實力肉眼可見,

而印度內部的交通基建完全是肉眼可見的混亂。

兩國醫療上差異

近日《我不是藥神》一部電影熱播,主要描述中國部分人民患病後由於高額的藥費,而只能放棄治療的故事,而在印度境內有大量通過盜版來製造的和正品有同樣效果的藥,使眾多患病之人看到希望,印度能夠通過正品藥來翻版出具有同樣效果的盜版藥,亦側面凸顯出了印度醫藥業的發達。

但其「原創」能力亦有待提升,其國內藥品有眾多都是盜版而來,這樣也遭到了無數國家譴責。

就今年爆發的疫情來看,中國具有更豐厚的醫療設備來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印度在醫療資源方面不如我國,因此在印度國內疫情爆發後因有眾多人不能及時治療,而導致更多人感染,直到現在亦無法控制。

小結:

綜上分析,我國在經濟、醫療、交通基建、軍事總體上是勝於印度的,但印度實力亦不可小覷,不能沾沾自喜,止步不前。

目前的印度雖不及我國,但也是世界上不多的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在歷史上的某些年份它的經濟增速曾趕超過中國。更有人預言在百年後印度可能會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我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保持未雨綢繆的心態,防患於未然。

相關焦點

  • 同屬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的首都差距有多大?誰的潛力更大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那麼中國的首都北京和印度的首都新德裡到底有多大的差別呢?中國的首都是13朝古都北京市,中國和印度同屬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都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沒有中國大,但是印度的可耕地面積已經突破了150萬平方公裡,印度的首都是新德裡,是一個新舊交織的城市,一個國家的首都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那麼作為兩個文明古國的首都到底有多少差別呢?
  • 印度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印度專家自信滿滿:起碼要30年才能趕上
    來源: 媽耶馮寶寶 舉報   遜色於人,這並非是什麼大問題,稍加勉勵自我,定也會將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減小
  • 印度學者:中國竟造出了「海上火車」,我們又和中國拉大了差距
    但這些都是虛擬的,要說到實業,還是要看基建和城市的建設。火車,高鐵,飛機這些交通工具發展迅猛,逐漸成為了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不過這僅僅是一個開端罷了。我國在各方面的建設都是要考慮到全國的,像港珠澳大橋,以及曾經還想要在臺灣海峽建造一座跨海大橋,諸如種種事跡,都是想要方便各地之間百姓的往來。而除此之外,海南島作為我國第二大島嶼,同時也是一個省份行政區。
  • 印度種族之首的「婆羅門」,究竟有多厲害?和最低種族又有何差距
    然而,即便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中,有些國家還是存在著強烈的「分貴賤,有尊卑」的種族制度,那就是印度,在印度一共有五大種族,其中最高級的種族就是「婆羅門」,這個種族的人們擁有很多特權,在印度,最高級的種族跟最低級的種族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 張維為:如果讓我評價印度和中國的現狀差距多少年……
    張維為: 去年11月,我和勇鵬老師還有幾位學者訪問了印度,和印度的智庫、媒體、政府官員進行交流。我們抵達新德裡那天,正好趕上了嚴重的霧霾,平均空氣品質指數在500上下,新德裡的學校全面停課。今天的中國遠遠領先印度,這種差距可以概括為「2、5、10和不可比」。2是中國的糧食產量是印度的2倍;5是中國的貿易總額是印度的5.2倍,中國的經濟規模接近印度的5倍,確切地講是印度的4.78倍;10是中國的人均壽命比印度高10歲左右;不可比就是兩國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高速公路、高鐵不可比,婦女的地位也不可比,奧運會獲獎牌的人數不可比等等。總之這方面中國情況比印度要好很多很多倍。
  • 印裔學者:中國對印度世界大國地位充滿偏見
    他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和印度當前戰略衝突的根本原因,他個人認為是因為中國在兩國邊境地區採取了所謂的「入侵行動」。  不過他同時也承認,目前兩國衝突的最主要核心,是因為印度一直在邊境地區想要實現自己的擴張政策,而這和印度自身的基本國策有著直接關係。
  • 差距多大呢?2019年中國、印度的經濟增速、GDP、人均GDP對比
    這意味著繼中國之後,全球又有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可以和「老牌發達國家」相媲美,使得全球經濟格局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同時,我們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時」又多了一個參照和借鑑,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 中國教授去印度回來,告訴你一個真實印度,和中國沒法比!
    張維為:去年11月,我和勇鵬老師還有幾位學者訪問了印度,和印度的智庫、媒體、政府官員進行交流。我說不是這樣的,我們和所有南亞國家都發展友好合作的關係。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實際上走訪過印度和印度所有的鄰國,從巴基斯坦到孟加拉國,從尼泊爾到斯裡蘭卡、不丹,我有個感覺——幾乎所有印度的鄰國都對印度有不少疑慮和抱怨。所以我說希望你們印度自己能夠反思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人家有這麼多的疑慮和抱怨?
  • 印度跳不出中國手掌心?有人發現不對勁:印度正在給自己「挖坑」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印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吸引了不少國際學者的目光,在深入研究之後,有人發現不對勁。一位名叫布特爾的學者指出,印度正在給自己「挖坑」,他們盲目擴張軍事力量,而忽視經濟民生建設的政策方向,正在把該國拖向深淵,而這一切都在中國的預料之中,我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迫使印度不得不跟上。難道印度真的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嗎?
  • 中國和印度到底誰更強?印度專家宣稱:中國至少要花30年趕超
    伴隨著中國的進一步崛起,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似乎看到了危機。在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打壓中國的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在亞洲出現另外一個國家與之對抗。於是,有一些專家將方向對準了印度,頻頻地將中國與印度的發展進行比較,甚至有印度專家宣稱:中國要趕超印度,至少要花30年的時間。
  • 印度汽車產業,落後中國20年?——從汽車看印度(上)
    不過,除了捷豹路虎被印度一個叫塔塔汽車的公司收購之外,絕大多數國人對印度的汽車產業都知之甚少。 那麼,印度的汽車市場規模有多大?當地最暢銷的品牌和車型有哪些?印度的本土汽車品牌發展如何?和中國相比,印度的汽車產業還有多大的差距?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好好聊聊這些話題。
  • 從塔塔集團,看印度汽車和中國距離,到底有多大?
    目前可以這樣說塔塔集團是中國人屈指可數知道的印度大型跨國公司,卡塔塔公司也是目前印度最富有的集團。 可能大家對此並沒有什麼概念,我們來看一下在國內非常著名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巨頭,百度2019年營收約為1074億元人民幣,騰訊約為3772億元人民幣,阿里約為3768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塔塔相當於三家中國巨頭的總和,這樣的數據是不是非常的恐怖啊?在中國絕大部分用戶都離不開這三家網際網路巨頭,所以這三家 網際網路巨頭的營收是非常高的,由此間接證明了塔塔集團是非常厲害的集團公司。
  • 尼泊爾學者:是中國人,但印度臉皮厚不肯承認
    對此,尼泊爾學者阿木漢松給出的解釋是佛教和華夏文明有著血脈連接的關係,甚至,他還一反如今學術界公認的說法,提出了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其實應該是中國人,表示印度只是臉皮厚不肯承認。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阿木漢松的觀點又有著怎樣的論據呢?
  • 婆羅門在印度的地位有多高,首陀羅的教授對學生鞠躬,印度的種姓制度!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對於印度國家的這種做法很顯然會對經濟帶來很不利的影響,如果要說在印度最「高貴」的人還是要說婆羅門,同樣最低的就是達利特。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對於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婆羅門永遠都是最高等級的,然而達利特永遠都是不配和婆羅門相提並論的。
  • 印度有13億人,經濟卻只有中國的20%,每月工資到底多少錢?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我們的物價也逐年提升,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物價和這個國家的人民收入是相關的。中國物價高是因為人均收入高,那麼換而言之那些人均收入低的國家物價是不是也低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研究一下。1.英國的鐵騎曾踏遍印度,直至二戰結束,開始尋求獨立印度是中國的鄰國,在人口數量上,中國和印度一直都是並駕齊驅的,但是在經濟發展方面,顯然印度是後勁不足。
  • 蘇-30尺寸到底有多大?當它與F16、F15和颱風等機型同框就明白了
    蘇-30到底有多大?當它與F-16、F-15和陣風戰鬥機同框就明白了 在當今世界中,「側衛家族」可以說在獨一檔的存在,在全球所有的戰鬥機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是蘇聯/俄羅斯制衡美國和其它空軍的主力機型,同時也是如今俄羅斯空軍的主力機型。
  • 瑪雅人的祖先到底是誰?印度學者:來自古殷商移民,不信你看文字
    然而,今年卻有一位印度學者提出了:瑪雅人來自古殷商移民這一說法。瑪雅文明有著眾多尚未揭開的秘密,它本身的獨特加上各種似是而非的傳說,為這個古文明蒙上了層層神秘的面紗。瑪雅文明從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現,一直延續到九世紀左右,其後進入了突然的衰敗期,到了十世紀左右,大量的瑪雅城邦被遺棄在了叢林中。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誕生於熱帶雨林的文明,就這樣走向了自己的衰落和滅亡。
  • 印度到底有多髒,中國姑娘印度旅遊實拍:沒有最髒,只有更髒
    說到印度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不過根據網友們的評價,很多人對印度的印象都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對於印度的女性地位來講,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地方,每年都會發生很多對女性不利的案件,然而違法者卻只會被判很輕的處罰,這讓國際上的很多國家都是很嗤之以鼻的。
  • 印度航空不再列臺灣為"國家" 此前學者叫囂絕不改
    此舉打了印度激進學者的臉,有印度學者曾叫囂,印度沒有理由遵循一個中國原則。中國民航局日前致函44家外國航空公司,要求其整改涉港澳臺信息,糾正其官網相關內容中違反中國法律、違背一個中國政策的錯誤做法。大多數航空公司已遵照要求改標「中國臺灣」,但還有美國等國家的少數航空公司拒絕整改,印度航空此前也不予整改,截止到6月,仍將「臺灣」作為「國家」顯示。
  • 學者:被印度控制的中國藏南地區地圖應標傳統地名(1)
    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1:400萬雙全開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局部)原標題:學者:是時候了,被印度控制的中國藏南地區地圖應標傳統地名中國西藏網訊現在出版的《中國地圖》,中國藏南地區的地名幾乎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