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會培養一些間諜,這些間諜的主要任務就是經過一番精密的偽裝,然後偷偷潛入其他國家,監視或者是竊聽其他國家的機密。間諜就像是一條黑色產業鏈,但是卻屢禁不止,既然這些間諜無孔不入、防不勝防,那各個國家也只能培養自己的間諜並安插到其他國家。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除了普通話這種全國通用的語言之外,很多地方也都有自己的方言,這些方言其他地方的人基本上都是聽不懂的,尤其是有些地方的方言聽起來就跟外國語言一樣。
而當我國的方言遇上外國的間諜後,也會發生一些驚險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戰爭年代,那個時候的間諜數量也很驚人,他們時不時就會在我軍的軍事地點安裝上監聽設備。有一次,國外漢語專家偷聽我軍通訊,30天後卻匯報上級:他們不講中國話 。
說到戰爭,不得不提的就是二戰,上面說到的這次事件也是發生在二戰期間。二戰的規模和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許多國家都想要藉助這場戰爭從其他國家掠奪到資源,於是在這場戰爭中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正是各國在戰場上的不遺餘力使得這場戰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各國在這期間也是傷亡慘重。
很多國家為了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勝,都會想盡辦法竊取到敵軍的軍事部署,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在戰爭中佔領優勢,在這樣的局面下間諜也就隨之出現了。
大家也都知道,二戰時期的信息條件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通訊手段相對先現在其實是比較簡陋的,因此很多信息都能夠依靠監聽獲取,抗戰初期,中國的很多機密情報就是這樣洩露的。
據說在某次戰爭中,我軍通訊被敵軍攔截,敵軍為此還特意請了一位所謂的漢語專家來監聽,就是為了竊聽到我軍的軍事機密。
這位漢語專家廢寢忘食,辛辛苦苦的竊聽了一個月,但是卻根本聽不懂我軍在說什麼,並對上級匯報:他們不講中國話,這也是十分具有戲劇性。
事實上,這位漢語專家之所以聽不懂我軍的語言,不是因為我軍說的不是中國話,而是因為他不知道中國話也是有很多種的。我軍當時為了防止軍事機密被人竊聽,便在軍隊中說起了閩南話,這別說是對外國的漢語專家難以理解了,就算是其他地區的中國人,也不一定能聽得懂。
要說這位漢語專家也是可憐,學了那麼久的漢語卻發現自己還是聽不懂漢語,他或許當時都開始懷疑自己了。同時,也不得不為我軍將領的機智點讚,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國在抗日戰爭中也是很難取得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