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國文化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我國語言文化由古至今都是博大精深,漢字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文字,從錯綜複雜的甲骨文,到晦澀難辨的文言文,再到相對簡化的漢字,漢字的演變也是一部很長的發展史。我國人口眾多、土地面積遼闊,不同地區的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甚至語言也不相同,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方言。
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人們使用範圍最廣的當然也是普通話。但是除了普通話,每個地區還有著獨屬於當地的方言,如粵語、東北話、山東話、江蘇話等等。當人在異地他鄉的時候,如果能遇到和你一樣說著家鄉方言的人,會感到非常的親切。這些方言的發音方式並不相同,有的甚至連中國人自己都聽不懂。有些方言的學習難度非常大,就拿閩南語來說吧,閩南語聽起來就和外語相差無幾,非常難懂。
我國複雜的語言文化曾在戰爭時期派上過用場,有外國學過漢語的專家暗地裡監聽我軍通訊頻道,誰想一個月過後他們還是沒有聽懂頻道裡說的是什麼,無奈之下只能向上面匯報說:這群人他們不說中國話。
其實即使是兩個十分相近的村鎮,在文字讀音上面都會有一些細小的差別。就像四川話,不同的四川城市對四川話的讀音也是不一樣的,存在著差異。只不過這點差異很小以至於可以忽略不計,總體來說還是可以歸於四川話的範疇。
同一個省份的城市的發音可能還好辨別,如果是在不一樣的省份,那讀音就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這是因為中文是由讀音和文字兩部分組成的,文字雖然變化了,但是讀音其實並沒有怎麼變。
我國現存的多種方言每一種的讀音都不一樣,這也給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些難度大、種類多的方言,在戰爭時期派上了不小的用場。
二戰時期法西斯國家率先在全世界範圍內挑起了戰爭,與此同時很多間諜也在這時候活躍起來。有很多國外的間諜潛伏在我國想要竊取情報,為了掩護情報的安全,我國採取了各種方式來對情報進行加密。就像摩斯密碼就在情報安全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即使被敵人所截獲,敵人要想將裡面的信息破解出來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
還有一種竊密手段就是監聽電報,電報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長距離傳遞消息的工具。加拿大就找了一批小孩子從小就訓練他們學習各國語言,經過幾年的培訓這批孩子慢慢的長大成為了出色的語言專家,幾乎會世界上各種主流的語言。後來加將這批孩子送到了各個國家進行監聽,這中間就有我國。
這批外國專家的任務就是監聽我軍通訊,他們自以為精通漢語,哪知道每次監聽他們都完全搞不懂我軍在說什麼,自然也獲得不了有用的情報。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月,過後只得和上級匯報說監聽的這群人他們不說中國話。
在中國的文化長河中,方言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也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珍貴財富。方言不僅僅只是一個便於人們交流的工具,更多地承載著人們對於鄉情的記憶,是一種情懷,也承載著我國這麼長歲月的傳統文化。保護方言,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