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產業興,杞縣農產品觸網走四方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 陰行12月7日,走進杞縣電子商務產業園智能化物流分揀中心,在一條條飛速運轉的傳輸帶上,「躺」著一個個快遞包裹,攝像頭自動掃描包裹上的二維碼,精準識別快遞信息,由「擺輪」將包裹自動送入指定格口,滑入儲件袋內,然後裝車運走。
-
河南杞縣:魚戲荷葉知「蓮」意 特色產業布新局
核心提示:7月19日,河南杞縣沙沃鄉沙南村黨支部書記李紀鋒興高採烈地講述著,利用荒廢坑塘「蓮魚共養」「蓮鰍共養」等立體循環種養模式,發展新特色經濟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成功經驗。
-
杞縣「全國大蒜第一縣」的十年嬗變
一座新興產業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如冉冉之星,正在黃河南岸悄然崛起。這裡便是享譽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河南杞縣。 杞縣屬豫東平原的組成部分,位於黃河沿岸,是黃河故道青沙土帶,土壤肥沃,土質疏鬆,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強,適宜無公害農產品特別是大蒜的生長。
-
河南杞縣:網絡聯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速度」
5月7日下午,在河南省杞縣大同中學「晨基金」助學金發放活動上,七年級學生李世娜從杞縣網絡聯盟盟友「河南杞縣新聯會」創辦人孟照陽手中接過第四筆助學金1000元,感動得熱淚盈眶。 李世那,15歲,杞縣裴村店鄉魯莊村人,出生時母親因難產去世,三個月後父親因癌症去世,姑姑就收養了她。
-
河南杞縣:電足了,群眾的致富門路越走越寬了
10月14日,河南杞縣宗店鄉陳河村貧困戶陳傳愛推上電閘刀,飼料機輕快地「叫」起來,「吐」出飼料。 像陳傳愛一樣,陳河村的陳傳泵、王冬霞、李運良等貧困戶也通過養殖等產業,摘掉了「窮帽子」。 用他們的話說,電足了,他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了。
-
河南杞縣:「傻子·尚」牌蘋果裝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9月14日,河南杞縣沙沃鄉尚莊村致富帶頭人、杞縣誠乘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尚文棒從快遞員手中接過快遞,打開後看到檢測報告,興奮地奔向果園。「尚文棒種植的『傻子·尚』蘋果通過檢測合格後,其產品會進入廣州為樞紐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流通服務體系,無論供應港澳市場或者內地市場,均統一按照供港澳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進行供應銷售。」
-
河南杞縣:仝朝光的扶貧情懷
一大早,梁寨村駐村工作隊長仝朝光就來到貧困戶李發兵家中,聽到仝隊長的聲音,李發兵急忙從屋裡走出來。「仝隊長好啊,趕緊進屋坐喝點茶。」原來仝隊長專門來告知他李發兵養羊的產業獎補金批下來了,專門來告知他一下。 貧困戶李發兵家裡五口人,養育三個孩子,本人還有殘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
【產業研究】中國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分析和發展建議
全國農產品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增,2019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比上年增長27%,累計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特色農產品電商這一"虛擬菜籃子"在更好的滿足居民多樣化、高品質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同時,促進、帶動了"網際網路+特色農業"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淘寶、天貓、京東三個電商平臺農產品上行數據監測分析發現,電商節日經濟對市場銷售走勢的影響不容忽視,水果類、功能性特色農產品持續走俏,西部特產憑藉原產地品牌形象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
河南杞縣:雙節期間「惠民大餐」道道開胃助脫貧
10月2日,秋雨綿綿,在河南杞縣陽堌鎮小崗村的扶貧產業蔬菜大棚內,河南省科技特派員趙新彬向貧困戶李孝良講解著蔬菜大棚病蟲害防治管理技術。 自2015年以來,杞縣217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19684戶貧困群眾相繼脫貧,其中有93%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用科技扶貧發展養殖、種植、加工等產業,自力更生,創業發展,實現了穩定脫貧
-
河南杞縣:「美麗焦田寨」貧困戶的「幸福密碼」
目前,該村裡就貧困戶發展肉羊養殖25戶,存欄410隻,可帶動貧困戶年增收1000元至1600元。 特色產業解鎖「致富碼」 「這兩年三櫻椒效益好,5月份種,9月底收,收穫的三櫻椒曬乾後一斤能賣十幾塊錢,少則七八塊,一畝地三櫻椒能產八九百斤,按今年的價格能收益10000多塊錢。」
-
河南杞縣:潘青霞的「莓」好新生活
1月5日,寒風襲人,走進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五裡河鎮潘屯村「杞縣巧媳婦基地」的「青青果園」大棚裡,只見一壟壟秧苗油綠茂盛,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放眼望去,一顆顆草莓鮮紅欲滴。「先生,您這提草莓是五斤三兩,按五斤算吧,現在價格是30元1斤,150元,請您提好。」果園負責人潘青霞一邊給慕名而來的縣城居民張先生秤著草莓,一邊講述著她種植的草莓優點所在。
-
給果品「服中藥」,杞縣蘋果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給果品「服中藥」,杞縣蘋果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市場信息網 2020-09-21 06:20:58 來源: 河南日報客戶端 評論: 「崔娜,崔娜,你看咱家的『傻子·尚』牌蘋果,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指標體系檢測,各項指標均優於檢測標準。」
-
河南杞縣安氏來源考字輩排行
安息國的安姓自入主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皆出此二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氏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全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居此,多出甘肅支脈。
-
河南莊康集團董國敬:做好產業電商供應鏈是核心能力
【億邦動力訊】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智慧三農大會暨2020中國農產品電商品牌峰會上,河南莊康集團創始人、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董國敬發表了題為《產業電商的縣域模式》的演講。他指出產業電商要想發展的好或者產業要發展的好,必須要有核心能力的供應鏈,在他看來,在縣域電商中做產業電商要把握住四個關鍵詞,首先是品牌。
-
【央媒看開封】河南開封: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目前,蘭考縣、杞縣、祥符區、通許縣、尉氏縣5個縣區的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共帶動貧困戶7800餘戶;發展壯大了蘭考縣蜜瓜、祥符區菊花、杞縣大蒜等一批特色主導產業,以杞縣潘安食品、祥符區木易牧業等為重點的31家省、市級扶貧龍頭企業和148家市級帶貧企業累計帶動貧困戶21016戶。開封積極探索適合開封實際的「溢價收購或價格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充分保護貧困農戶收益。
-
河南杞縣杜振遠:扶貧續軍魂 圓了「鄉愁」夢
7月28日,見到河南杞縣柿園鄉「鄉賢」、萬寨村黨支部書記村振遠,他精神抖擻、英姿颯爽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柿園鄉黨委書記田宏新說:「在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的時候杜振遠面對種種疑問鄭重向村民承諾『三不要』打消了村民的疑慮,並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杜振遠時刻想著自己肩上的責任,想著為村民做點事情,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帶領貧困戶精準扶貧,以回報家鄉養育之恩。」
-
河南杞縣:育良種 提質量 創品牌 內延外拓增活力
12月6日,領航河南杞縣20多年糧食育種生產行業發展的杞縣裴村店鄉農民許國志飽含深情地說。 國無農不穩,農以種為先,育良種、提質量、創品牌,不斷培育高產、優質、廣適的新品種是種業的發展基礎。好的品種、好的技術推廣需要有文化的年輕人去做,更好的去完成夢想,現在他把良種選育、生產推廣的「接力棒」傳給了兒子許遠超。
-
河南舉行「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產業扶貧專場發布會
以扶貧車間為抓手,圍繞農產品、服裝、鞋帽、玩具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充分發揮我省勞動力資源優勢,把廠房建在田間地頭,實現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全省建設扶貧車間3820個,帶動貧困群眾再就業5萬人。三是發展鄉村旅遊業。持續推進「十百千萬」工程,重點打造十個旅遊扶貧示範縣、百個鄉村旅遊特色村、千家旅遊扶貧示範戶、帶動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全省旅遊產業帶貧人數達32萬餘人。四是發展電商產業。
-
還有人以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就是農產品電商?
農業企業如果是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那麼真正應該做的是了解各個電商平臺的規則。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其本質是服務平臺,是企業級對企業級,解決的是產業鏈上的問題。經常有人把農產品電商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當作一回事。當然,未來二者有可能會趨同,或者聯結成為一個新形態。但是在當下,二者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農產品產業升級 農村電商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 - 商業新聞 - 濟南...
據悉,重慶市忠州腐乳釀造有限公司通過淘寶村(鎮)平臺,全力抓好線上銷售,僅今年以來銷售超過20萬單,銷售額超1000萬元,通過吸納貧困戶務工、帶動種植戶種植大豆等方式,已讓10000餘名群眾實現增收。 一頭接在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電商已逐漸成為農產品流通的新平臺、農民增收的新動力、農業產業化的新引擎、農村現代化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