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射頻電路的結構以及詳細分析工作原理解析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目前手機的射頻電路是以RFIC 為中心結合外圍輔助控制電路構成的,本文檔詳細介紹了射頻電路中各典型功能模塊工作原理和電路特點,對於設計設計者來說非常實用。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的

  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變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

  在電磁波頻率低於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英文縮寫:RF

  一、射頻電路組成和特點:

  普通手機射頻電路由接收通路、發射通路、本振電路三大電路組成。其主要負責接收信號解調;發射信息調製。早期手機通過超外差變頻(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和一本、二本振電路),後才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新型手機則直接解調出接收基帶信息(零中頻)。更有些手機則把頻合、接收壓控振蕩器(RX—VCO)也都集成在中頻內部。

 

  1、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1、該電路掌握重點:

  (1)、接收電路結構。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3)、接收信號流程。

  電路分析:

  (1)、電路結構。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噪聲放大器)、中頻集成塊(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早期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電路,其目的把接收頻率降低後再解調(如下圖)。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手機天線:

  結構:(如下圖)

  由手機天線分外置和內置天線兩種;由天線座、螺線管、塑料封套組成。

  

  作用:

  a)、接收時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

  b)、發射時把功放放大後的交流電流轉化為電磁波信號。

  2)、天線開關:

  結構:(如下圖)

  手機天線開關(合路器、雙工濾波器)由四個電子開關構成。

  

  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兩個:

  a)、 完成接收和發射切換;

  b)、 完成900M/1800M信號接收切換。

  邏輯電路根據手機工作狀態分別送出控制信號(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導通,使接收和發射信號各走其道,互不幹擾。

  由於手機工作時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在一個時隙工作(即接收時不發射,發射時不接收)。因此後期新型手機把接收通路的兩開關去掉,只留兩個發射轉換開關;接收切換任務交由高放管完成。

  3)、濾波器:

  結構:手機中有高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

  作用:

  其主要作用:濾除其他無用信號,得到純正接收信號。後期新型手機都為零中頻手機;因此,手機中再沒有中頻濾波器。

  4)、高放管(高頻放大管、低噪聲放大器):

  結構:手機中高放管有兩個:900M高放管、1800M高放管。都是三極體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後期新型手機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頻內部。

  

  作用:

  a)、 對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滿足後級電路對信號幅度的需求。

  b)、完成900M/1800M接收信號切換。

  原理:

  a)、供電:900M/1800M兩個高放管的基極偏壓共用一路,由中頻同時路提供;而兩管的集電極的偏壓由中頻CPU根據手機的接收狀態命令中頻分兩路送出;其目的完成900M/1800M接收信號切換。

  b)、原理:經過濾波器濾除其他雜波得到純正935M-960M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後送入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後經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進行後一級處理。

  5)、中頻(射頻接囗、射頻信號處理器):

  結構:

  由接收解調器、發射調製器、發射鑑相器等電路組成;新型手機還把高放管、頻率合成、26M振蕩及分頻電路也集成在內部(如下圖)。

  

  作用:

  a)、內部高放管把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

  b)、接收時把935M-960M(GSM)的接收載頻信號(帶對方信息)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67.707KHZ的接收基帶信息。

  c)、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信息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後述)。

  d)、結合13M/26M晶體產生13M時鐘(參考時鐘電路)。

  e)、根據CPU送來參考信號,產生符合手機工作信道的本振信號(後述)。

  (2)、接收信號流程。(參照零中頻手機)

  手機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過天線開關接收通路,送高頻濾波器濾除其它無用雜波,得到純正935M-960M(GSM)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內部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後,送入解調器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67.707KHZ的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2、發射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調製成的發射中頻,用TX-VCO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變為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經功放放大後由天線轉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該電路掌握重點:

  (1)、電路結構。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3)、發射信號流程。

  電路分析:

  (1)、電路結構。

  發射電路由中頻內部的發射調製器、發射鑑相器;發射壓控振蕩器(TX-VCO)、功率放大器(功放)、功率控制器(功控)、發射互感器等電路組成。(如下圖)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發射調製器:

  結構:

  發射調製器在中頻內部,相當於寬帶網絡中的MOD。

  作用:

  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TXI-P;TXI-N;TXQ-P;TXQ-N)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

  2)、發射壓控振蕩器(TX-VCO):

  結構:

  發射壓控振蕩器是由電壓控制輸出頻率的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在生產製造時集成為一小電路板上,引出五個腳:供電腳、接地腳、輸出腳、控制腳、900M/1800M頻段切換腳。當有合適工作電壓後便振蕩產生相應頻率信號。

  作用:把中頻內調製器調製成的發射中頻信號轉為基站能接收的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

  原理:眾所周知,基站只能接收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而中頻調製器調製的中頻信號(如三星發射中頻信號135M)基站不能接收的,因此,要用TX-VCO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變為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

  當發射時,電源部分送出3VTX電壓使TX-VCO工作,產生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分兩路走:

  a)、取樣送回中頻內部,與本振信號混頻產生一個與發射中頻相等的發射鑑頻信號,送入鑑相器中與發射中頻進行較;若TX-VCO振蕩出頻率不符合手機的工作信道,則鑑相器會產生1-4V跳變電壓(帶有交流發射信息的直流電壓)去控制TX-VCO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達到調整頻率準確性目的。
        b)、送入功放經放大後由天線轉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從上看出:由TX-VCO產生頻率到取樣送回中頻內部,再產生電壓去控制TX-VCO工作;剛好形成一個閉合環路,且是控制頻率相位的,因此該電路也稱發射鎖相環電路。

  3)、功率放大器(功放):

  結構:目前手機的功放為雙頻功放(900M功放和1800M功放集成一體),分黑膠功放和鐵殼功放兩種;不同型號功放不能互換。

  作用:把TX-VCO振蕩出頻率信號放大,獲得足夠功率電流,經天線轉化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值得注意:功放放大的是發射頻率信號的幅值,不能放大他的頻率。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條件:

  a)、工作電壓(VCC):手機功放供電由電池直接提供(3.6V)。

  b)、接地端(GND):使電流形成迴路。

  c)、雙頻功換信號(BANDSEL):控制功放工作於900M或工作於1800M。

  d)、功率控制信號(PAC):控制功放的放大量(工作電流)。

  e)、輸入信號(IN);輸出信號(OUT)。

  4)、發射互感器:

  結構:兩個線徑和匝數相等的線圈相互靠近,利用互感原理組成。

  作用:把功放發射功率電流取樣送入功控。

  原理:當發射時功放發射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與功率電流同樣大小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

  5)、功率等級信號:

  所謂功率等級就是工程師們在手機編程時把接收信號分為八個等級,每個接收等級對應一級發射功率(如下表),手機在工作時,CPU根據接的信號強度來判斷手機與基站距離遠近,送出適當的發射等級信號,從而來決定功放的放大量(即接收強時,發射就弱)。

  附功率等級表:

  

  6)、功率控制器(功控)

  結構:為一個運算比較放大器。

  作用:把發射功率電流取樣信號和功率等級信號進行比較,得到一個合適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

  原理:當發射時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同時編程時預設功率等級信號也送入功控;兩個信號在內部比較後產生一個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使功放工作電流適中,既省電又能長功放使用壽命(功控電壓高,功放功率就大)。

  (3)、發射信號流程。

  當發射時,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TXI-P;TXI-N;TXQ-P;TXQ-N),送入中頻內部的發射調製器,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而中頻信號基站不能接收的,要用TX-VCO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升為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基站才能接收。當TX-VCO工作後,產生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分兩路走:

  a)、一路取樣送回中頻內部,與本振信號混頻產生一個與發射中頻相等的發射鑑頻信號,送入鑑相器中與發射中頻進行較;若TX-VCO振蕩出頻率不符合手機的工作信道,則鑑相器會產生一個1-4V跳變電壓去控制TX-VCO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達到調整頻率目的。

  b)、二路送入功放經放大後由天線轉化為電磁波輻射出去。為了控制功放放大量,當發射時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同時編程時預設功率等級信號也送入功控;兩個信號在內部比較後產生一個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使功放工作電流適中,既省電又能長功放使用壽命。

  3、本振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本機振蕩電路、鎖相環電路、頻率合成電路)

  該電路產生四段不帶任何信息的本振頻率信號(GSM-RX;GSM-TX;DCS-RX;DCS-TX);送入中頻內部,接收時對接收信號進行解調;發射時對發射基帶信息進行調製和發射鑑相。

  該電路掌握重點:

  (1)、電路結構。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3)、本振電路工作原理。

  電路分析:

  (1)、電路結構。手機本振電路有四種電路結構:

  a)、由頻率合成集成塊、接收壓控振蕩器(RX-VCO)、13M基準時鐘、預設頻率參考數據(SYN-DAT;SYN-CLK;SYN-RST;SIN-EN),組成(早期手機多用;如下圖)。

  

  b)、把頻率合成集成塊集成在中頻內部,結合外接RX-VCO組成(中期機、諾基亞機多用;(如下圖)

 

  c)、把頻率合成集成塊、接收壓控振蕩器(RX-VCO)集成一體,稱本振集成塊或本振舐IC(中期機、三星機多用;如下圖)。

  

  d)、把頻率合成集成塊、接收壓控振蕩器(RX-VCO)集成在中頻內部(新型機、雜牌機多用;如下圖)。

 

  值得注意:無論採用何種結構模式,只是產生的頻率不同;其工作原理,產生的頻率信號的走向和作用都一樣的。

  (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a)、接收壓控振蕩器(RX-VCO)

  與TX-VCO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一樣;與TX-VCO不同的是:TX-VCO產生兩個頻率段,只參與發射;而RX-VCO產生四個頻率段,既參與接收又參與發射;兩個VCO不能互換。

  b)、頻率合成集成塊:

  為一個比較運算放大器;把RX-VCO產生頻率取樣信號、預設頻率參考數據在內部進行比較,並以13M基準時鐘為參考,產生1-4V跳變電壓(純直流電壓)去控制RX-VCO振蕩出準確本振頻率目的。

  c)、預設頻率參考數據:

  即工程師在設計手機時,根據手機在不同信道(GSM手機為124個)上工作時所需要的本振頻率標準預先設定好,列成數據表;並寄存在字庫內。即CPU送出的頻合時鐘(SYN-CLK);頻合數據(SYN-DAT);頻合復位( SYN-RST);頻合啟動(SIN-EN)。

  (3)、本振電路工作原理。

  手機正常開機後,電源部分送出頻合電源使本振電路工作,此時RX-VCO振蕩出本振頻率信號分兩路走:

  1)、把本振頻率取樣送入頻率合成集成塊內,與預設頻率參考數據在內部進行比較;並以13M基準時鐘為參考,產生1-4V跳變電壓,去控制RX-VCO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調整輸出頻率,使RX-VCO振蕩出符合手機工作信道所需的本振頻率(俗稱微調)。

  2)、本振頻率送入中頻內部,經分頻後又分三路:

  a)、接收時本振頻率送入接收解調器對接收信號進行解調(即本振頻率與接收頻率這兩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頻率信號進行搬移和抵消;剩餘對方送來的信息)。

  b)、發射時本振頻率送入發射調製器,對邏輯電路送來的發射基帶信息(TXI-P;TXI-N;TXQ-P;TXQ-N),調製發射中頻(即把發射信息疊加在本振頻率上)。

  C)、發射時,把TX-VCO產生頻率取樣送回中頻內部,與本振頻率混頻,產生一個與發射中頻頻率相等的發射鑑頻信號。

  900M/1800M本振頻率轉換由CPU送出雙頻功換信號(BANDSEL)來控制(俗稱粗調)。

  從上看出:由RX-VCO產生頻率到取送入頻率合成集成塊內部,再產生電壓去控制RX-VCO工作;剛好形成一個閉合環路,且是控制頻率相位的,因此該電路也稱鎖相環電路。從頻合電路工作原理看,本振頻率與接收頻率要同步(同一工作信道)手機才有信號。CPU如何判定手機工作信道?原來當手機開機後,CPU送出900M/1800M兩系統所有工作信道所需的SYN-DAT、SYN-CLK、SYN-RST、SIN-EN令RX-VCO產生所有本振頻率,遂一送入中頻內部與接收頻率進行對接,直到邏輯電路接到基帶信息為止。並鎖定在該信道上,因此,手機找網是漫長過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智芯文庫 | 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工作原理與電路分析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為是Radio Frequency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範圍在300KHz~300GHz之間。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 深度分析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射頻電路方框圖  射頻電路的原理  射頻電路的原理我們以普通手機射頻電路來詳細的介紹:  1、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
  • 電巢:射頻晶片超詳細原理講解
    言歸正傳,基帶晶片可以認為是包括數據機,但不止於數據機,還包括信道編解碼、信源編解碼,以及一些信令處理。而射頻晶片,則可看做是最簡單的基帶調製信號的上變頻和下變頻。工作原理與電路分析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為是Radio Frequency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
  • 逆變器工作原理以及典型電路分析
    逆變器工作原理以及典型電路分析 逆變器工作原理利用震蕩器的原理,先將直流電變為大小隨時間變化的脈衝交流電,經隔直系統去掉直流分量,保留交變分量,再通過變換系統(升壓或降壓)變換,整形及穩壓,就得到了符合我們需要的交流電。利用振蕩電路產生一定頻率的脈動的直流電流,再用變壓器將這個電流轉換為需要的交流電壓。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的結構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590.htm1、射頻LNA設計要求低噪聲放大器(LNA)作為射頻信號傳輸鏈路的第一級,它的噪聲係數特性決定了整個射頻電路前端的噪聲性能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打開APP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發表於 2017-11-13 09:00:18   射頻電路
  • RS232通信接口電路的具體結構以及工作原理解析
    RS232通信接口電路的具體結構以及工作原理解析 21ic 發表於 2019-09-10 15:39:46 RS232標準是誕生於RS485之前的,但是RS232有幾處不足的地方
  • 耦合電容的原理、應用及電路詳細解析
    電容可完成耦合、濾波、旁路、退耦、諧振、中和、補償等多種功能,其中,用於完成耦合功能的電容被稱為耦合電容,本文主要詳細描述電容是如何實現耦合作用的,即耦合電容的原理是什麼。耦合電容定義耦合電容,又稱電場耦合或靜電耦合,是由於分布電容的存在而產生的一種耦合方式。
  • 射頻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8 —電路圖天天讀(135)
    InducTIve-degenerate cascode結構在輸入級MOS管的柵極和源極分別引入兩個電感Lg和Ls,通過選擇適當的電感值,使得輸入迴路在電路的工作頻率附近產生諧振,從而抵消掉輸入阻抗的虛部。由分析可知應用InducTIve-degenerate cascode結構輸入阻抗得到一個50Ω的實部,但是這個實部並不是真正的電阻,因而不會產生噪聲,所以很適合作為射頻LNA的輸入極。
  • 飲水機電路圖工作原理及電路圖分析
    打開APP 飲水機電路圖工作原理及電路圖分析 發表於 2017-12-26 13:33:13   飲水機概要
  • 直線振動篩工作原理結構圖以及結構解析
    很多用戶在使用直線振動篩的時都沒有好好的研究過,該設備有哪些結構特點,從而造成了很多的使用上的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如下所示:1,工作原理直線振動篩為雙電機驅動具體的運動原理請看下圖。2,篩分物料直線振動篩設備適用物料的粒度在0.074-5mm之間,物料的含水量不能大於7%,而且要是幹的物料才能夠進行篩分。3,產品結構直線振動篩的結構包括:篩網,篩箱,防塵蓋,進料口,振動電機以及出料口等。
  • 基於Ansoft Designer的射頻功放電路阻抗匹配優化
    針對工作頻率為433MHz的射頻功率放大電路中的阻抗匹配問題,提出了基於EDA軟體——Ansoft designer的阻抗匹配優化設計方法。運用Ansoft designer對射頻功放電路進行了阻抗匹配優化設計,並對電路進行了仿真分析。
  • 一文詳解射頻流盤的概念和系統結構!
    本文詳細介紹射頻流盤的概念和系統結構,討論射頻流盤在監測領域的部分應用,分析選擇流盤系統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最後介紹是德科技和X-COM提供的成熟射頻流盤和分析方案。1什麼是射頻流盤流盤是將儀器設備採集或處理後的數據實時、連續的傳輸到存儲設備記錄。數據採集前端是傳感器、數據採集器或者頻譜分析儀等測試儀表。
  • 實例分析聲控電路的工作原理
    電路原理和工作過程可以分析如下。當人們發出口哨聲或拍掌聲時,聲音信號被駐極體話筒BM接受並轉換為電信號,通過 C 1 輸入集成電路SK-6,經放大處理後觸發內部雙穩態觸發器翻轉,SK-6的第8腳輸出高電平,使電晶體VT導通,觸發雙向晶閘管VS導通,照明燈EL點亮。
  • 三極體開關電路工作原理解析
    三極體開關電路工作原理解析 圖一所示是NPN三極體的 共射極電路,圖二所示是它的特性曲線圖
  • 鋰電池廠家解析鋰電池工作原理、結構及應用
    鋰電池廠家解析鋰電池工作原理、結構及應用。鋰電池是一種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佔地小、長循環壽命等鉛酸電池不具備的優勢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之中。鋰電池在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本文存能電氣鋰電池廠家為大家解答鋰電池的工作原理、結構及應用。鋰電池工作原理鋰電池是一種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
  • 從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高清拆解圖,分析構造,詳細解讀電路工作原理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是物理實驗中常用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基本原理是每隔相同的時間在一條紙帶上打出一個點。對於國內家庭照明用電來說,交流電的頻率是50赫茲,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直接使用照明用電,220伏交流電源供電,在交流電每個周期產生一次火花放電,在紙帶上打點。
  •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打開APP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發表於 2018-01-25 17:09:56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二) 無線觸控滑鼠的工作原理 系統工作的主體為51系列MCU,發射和接受兩部分。其發射部分主要由觸摸檢測屏、MEMS加速度傳感器、MCU和nRF2401發射模塊組成,主要功能是實現對手勢運動趨勢信息的採集和發送。
  • RF射頻電路設計規範,必看!
    但是RF電路的設計就跟電磁幹擾一樣,一直是工程師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想要成功設計出一塊好的RF電路,就必須要仔細將整個設計過程中每個步驟和細節都要仔細規劃,穩中求勝。 射頻電路的設計和普通pcb的設計,在理論上有很多的不一樣。首先,射頻電路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塊好的射頻電路,其實是射頻電路的設計當中,還是有很多的規則技巧可以使用的。
  • 繼電器詳細解析:定義,繼電特性,工作原理,原理圖,結構
    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   由永久磁鐵保持釋放狀態,加上工作電壓後,電磁感應使銜鐵與永久磁鐵產生吸引和排斥力矩,產生向下的運動,最後達到吸合狀態。   電晶體驅動驅動電路   電路原理圖